①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GDPper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
代表的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和2012年分別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為6995美元,2014年為7595美元,2015年為8016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665美元,比上年增長6.3%。
(1)人均gdp的影響擴展閱讀
人均GDP計算方法: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② GDP ,人均GDP,CIP,PPI 哪個對人民生活影響大
其實都有關聯。一定要說直接與老百姓生活有關的,應當算是CPI 即物價上漲指數。若內物價飛漲,當然會容直接威脅百姓生活。其次是GDP,當一國的某年GDP數據出來後,就直接決定了當年能新增多少就業崗位。一般情況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會新增200萬個左右的就業崗位。
③ 對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影響最大的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
在過去,GDP總值顯得更重要,但是現在是和平年代了,gdp總值的作用只能對其他國家加以警示作用,當今的主題和平與發展,所以就現在來看國家的人均gdp比總值更重要些
④ 重大意義!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究竟會為中國甚至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我國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會為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帶來巨大影響,進一步而言,甚至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除了對中國本地帶來眾多影響以外,我國人均GDP提高也將對世界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中國人民在世界市場上的購買力增加。中國人民擁有更多樣化的消費選擇。為了搶佔中國這片廣大的市場,眾多品牌需要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對自身做出一定調整,提高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
考慮到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各個國家與中國的政治沖突也應當有所緩和協調。畢竟和平發展才是時代的主題,也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世界市場才會欣欣向榮,發展越來越好。
中國是一個擁有無限創造力的大國,國家的發展需要依靠人民,只有人民生活的好,生活的幸福,國家的發展才會穩步前進。
⑤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麼聯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5)人均gdp的影響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⑥ 人均GDP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地區的資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結構,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經濟政策,勞版動力水平,對外開放程度權等影響區域的和消費的因素都會影響GDP,一個地區的投入產出結構合理,政策導向合理,勞動力水平高且量足,對外越開放都會使GDP上升。
失業率的增加對GDP的影響主要是消極性的。最主要的體現是GDP的下降。人均創造的GDP越多對國家GDP的貢獻越大。
如果要更好更健康的提升GDP,應該加大國民素質的提升,發展教育,提高科技文化、工農業和第三產業的水平,更高的就業率。
⑦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復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制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⑧ 什麼影響人均GDP
影響人均GDP,很簡單的吧..
第一是GDP總量,總量越大,分母也越大,自然人均GDP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就是總人口,人口越多,分子也越大,人均GDP的值也就越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