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廣州2018的人均GDP都15萬7了,我現在工資還只有4000塊
這些數據是真的,只是你不清楚這個數據的演算法。
人均GDP的計算是按照GDP總量除以總人口得出的,廣州市GDP約2.2萬億元,廣州市總人口1490萬,因此得出廣州市人均GDP約15萬元。
另外,廣州月薪1萬以上的大有人在,例如廣州的民辦學校,某些民辦名牌中學或大學的高級教師,一個月稅後也能有1萬元工資。
人口數量越大,人均GDP越少,反之一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紐西蘭屬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紐西蘭全國GDP只有2050億美元,連我們中國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然而紐西蘭的人均GDP卻比中國要多得多。
這是因為紐西蘭全國人口只有490萬,而中國卻有14億人。平均分攤下來巨大的GDP也被削減得只剩幾千塊錢了。
⑵ 2018年GDP增速為何設為6.5%左右
「為什麼今年定6.5%左右?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保持經濟合理的增速,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3月5日下午,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北京向媒體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時如是表示。
黃守宏表示,中國經濟發展不單純追求獲得短跑冠軍,而希望在馬拉松賽中排在前面。他說,在促進經濟增長過程中,要追求短期效益、短期速度,辦法其實很多,但會留下「後遺症」,導致經濟發展缺乏後勁。如果有長遠考慮,想做馬拉松比賽冠軍,就要掌握節奏、把握平衡,不是一下子把力量耗盡。
⑶ 福州市2018年GDP為多少
2018年福州市GDP為7750億元,增長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18億元,同口徑增長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0億元,增長7.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出口總額1642億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5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82億元,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2元,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4%;城鎮登記失業率2.46%。
⑷ 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4)廣州市2018年gdp擴展閱讀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葯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⑸ 2018年中國GDP多少
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GDP是90萬億元。
⑹ 粵港澳大灣區2018年GDP總量已經好接近韓國了👍
已經超過了!
2018年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GDP)已經超過了1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0.87萬億元,摺合美元超過1.6 4萬億,已經超過了同期韓國的GDP總量(1.53萬億美元)。
其中,深圳市GDP在灣區內最高,約為24221.98億元,約為大灣區經濟總量的22.29%。
另外,用美元作為對比GDP,會因為各國匯率變化而大幅變動,只能作為基本參考!
⑺ 2018年各項經濟指標都在增長向好,那為什麼GDP增速下降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8%、6.7%、6.7%、6.6%,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2017年全年GDP增長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在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從定性因素上分析,這種微幅波動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數據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將保持微幅波動狀態。
(2)經測算,2018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繼續小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
(3)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和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經濟政策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戰略下的單邊貿易保護舉措,不僅不利於中國的出口企業,也可能引發全球的貿易戰,從而給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4)在2017年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長的基礎上,2018年基礎設施計劃投資額繼續大幅增長,依然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然而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環保是否達標成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沖動得到有效約束;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剝離後,債券發行不足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無法支撐投資規模的大幅擴張;而且美國政府的連續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國央行被動提升基準利率,從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成本;
2018年,在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加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下,房地產價格得到有效遏制,這一方面將限制和降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另一方面也會削弱房地產對家電、傢具、建材等行業的拉動作用;另外,導致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持續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潤不斷下滑、盈利前景惡化、信用風險上升、融資成本過高、投資領域受限、市場壁壘難以真正破除等)沒有得到顯著改善,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仍將持續低迷。
(5)從經濟先行指數角度來看,通過經濟先行指數來判斷經濟運行趨勢,是國際學術界進行經濟預測的方法之一,根據中國社科院數技經所的中國經濟先行指數(該指數由12個子指標構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點,然後呈現平穩微幅下調的發展趨勢。
以上來自網路,供參考。
⑻ 為什麼說2018年GDP增長率為6.6%
去年GDP82萬億,今年90萬億,比上年增長10%,注意這裡面是包含了通貨膨脹的,如果按可比價格扣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價格計算則為6.6%
可比價格:可比價格(又稱可比價值)指計算各種總量指標所採用的扣除了價格變動因素的價格。不變價格主要是為進行歷年對比和地區之間對比而設,它可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所以又稱可比價格。不變價格主要用於統計工業總產值而由國家統一編制的。
可比價格可進行不同時期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為了計算不同時期的價值指標而採用的某一固定時間的價格。又稱「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這種不變價格計算的總產值指標,可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便於對不同時期進行歷史對比,以觀察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3.5%;
2018年GDP總量是90萬億人民幣,2018年單純看物價漲幅,就要比2017年高出好個幾個百分點,這不是增加值再計算增長率時應該扣除。
⑼ 2018年前後GDP增速比較快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來,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國家裡源面,經濟增長速度達到8%的國家,只有印度;越南,在2018年上半年裡,它的GDP增長約7.08%;中國,在今年上半年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大約是6.8%,排在全球第三位;菲律賓,在今年上半年它的整體GDP增速為6.3%,排在全球第四位;土庫曼,在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6.2%,排在全球第五位;印度尼西亞,它在2018上半年GDP增速為5.2%,排在全球第六位。
此外,泰國、智利、白俄羅斯也在增速前10 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