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6年中國實際人口總量是多少實際經濟總量是多少實際人均gdp是多少
世界銀行公布了其計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況,中國以2.229萬億美元的GDP總量,超過義大利和法國,並略微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貳』 中國2016年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44127億元,人均GDP5.4萬元人民幣,約合8865.999美元,單長廁短丿的搽痊敞花排名世界第69位。
『叄』 2016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排名世界第幾
2016年國內人均GDP8865.999美元,以人民幣計55412.5元,排名世界第69位。
『肆』 人均GDP是平均指標對嗎
是的。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專。一個國屬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
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
(4)2016人均gdp世界排名擴展閱讀:
2017年中國人均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人均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經最終核實,2017年,人均GDP現價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人均生產總值90030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
『伍』 2016年中國人均GDP預測多少人民幣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會達到1.2-1.5萬美元。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中國近幾年飛速發展。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增長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發展勢頭迅猛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已成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社科院7日發布《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預測,到2015年金磚四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份額將達到22%,而四國GDP增量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發展更為迅速,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印度則可能躍至世界前五。近十多年來,金磚國家發展迅速,追趕發達國家的勢頭相當明顯,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經濟規模世界排位提升,對發達國家趕超效果明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國際經濟影響力提升等。21世紀頭十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10%、印度超過7%、俄羅斯超過6%,金磚國家整體平均增長率超過8%,遠高於發達國家2.6%的平均增長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長率。此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出現巨大反差。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約30%。而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即超過30%,居世界第一。在近十多年裡,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磚國家相繼進入了萬億美元大經濟體俱樂部。由於經濟增長較快,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從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國經濟佔美國經濟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顯示金磚國家與美國經濟總量的差距在縮小。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發展潛質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最有希望和最快趕超美國。其次為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南非次之。2001年以來,中國先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據IMF數據,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6%和2010年的約9%(第2位)。中國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6.5%、2001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23.7%和2010年的約40%。如果按照中國年均7%~8%的經濟增速和人民幣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國則按照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慮到美元在未來將出現的長期貶值趨勢。根據這些假設條件測算,中國名義GDP可在2015年內達到美國經濟80%左右的規模,人均GDP將接近1萬美元的水平,中國將替換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到2020年則可能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根據很多預測顯示,當前中印差距較大,如印度高技術出口商品只佔總出口的5%,只相當於中國的1/6。因此,印度不大可能在今後10年或20年內變得與中國勢均力敵,但到2020年可能躍至世界前五,在中國超越美國後,印度也將在2040年前接近或超過美國,中印美世界經濟新三強將會形成。而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則難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超越美國的奇跡。
『陸』 2016年的中國城市人均GDP和世界各國人均GDP數據出爐了嗎
國家最新統計人均GDP是:7575美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4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人民幣。當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萬人。按照「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的標准換算可知,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
『柒』 2016年第一季度gdp將在哪一天公布
2015年第一季度才剛出來,4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做一下參考吧
『捌』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麼聯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8)2016人均gdp世界排名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玖』 世界綜合強國排名
綜合國力的含義 綜合國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技術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綜合國力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國家通過有目的的行動追求其戰略目標的綜合能力。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義為一個國家實現本國戰略目標所可以利用的現實的和潛在的關鍵性資源, 它們反映了一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該國的綜合國力。實際上,綜合國力就是國家戰略資源的分布組合,被動員和利用來實現一個國家的戰略目標。我們所稱的綜合國力,一般指的是各類國家戰略資源之總和;而國家戰略資源一般指的是某一類戰略資源。 (二)國家戰略資源的內容 國家戰略資源應當包括那些資源呢?米歇爾·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五大要素資源:即物質資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知識資源(Knowledge Resources)和資本資源(Capital Resources)。 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劃分為八類資源和23個指標,這些指標的總和構成了綜合國力。八類資源依次是:經濟資源是指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資源、政府資源、軍事實力和國際資源。 : (三)國際競爭力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往往突出地表現在國際競爭力上。國際競爭力是一個國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下,與世界整體中各國的競爭比較,所能創造增加值和國民財富的持續增長和發展的系統能力水平。它提出影響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八大因素是: (1)國內經濟實力:指一國經濟力量的整體評估; (2)國際化程度:指一國參與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程度; (3)政府影響:指政府政策對競爭力的有利程度; (4)金融實力:指對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質量的整體評估; (5)基礎建設:指投資源與制度滿足企業基本需求的程度;(6)企業管理能力:指企業管理在創新、獲利和應變等方面的表現; (7)科技實力:指科學和技術的能力以及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 (8)人力資源:指擁有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這八個因素中,每個又包括若干方面,共有244個指標,特別是人力資源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四)綜合國力排名表(國際公認排名) 1989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蘇聯 3 日本 4 聯邦德國 5 法國 6 英國 7 中國 8 加拿大 9 義大利 10 印度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 南非 1997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英國 6 中國 7俄羅斯 8 加拿大 9 印度 10 義大利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M/x>51< 14 墨西哥 15 南非 2007年 最新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中國 6 俄羅斯 7 英國 8 印度 9 加拿大 10義大利 11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南非 (五)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2012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中國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英國 8 印度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義大利 12 韓國 13 澳大利亞 14 墨西哥 15 西班牙 16 南非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伊朗 20 以色列 21 奈及利亞 22 巴基斯坦 2018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中國 3 日本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印度 8 英國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 韓國 12 義大利 13 澳大利亞 14 西班牙 15 南非 16 墨西哥 17 伊朗 18 印度尼西亞 19 阿根廷 20 以色列 21 巴基斯坦 22 哈薩克 2025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中國 2 美國 3 俄羅斯 4 日本 5 印度 6 德國 7 法國 8 巴西 9 英國 10 韓國 11 加拿大 12 澳大利亞 13 義大利 14 伊朗 15 西班牙 16 墨西哥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以色列 20 巴基斯坦 21 南非 22 奈及利亞
就找的這些
『拾』 人均GDP怎麼計算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