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廈門gdp不敵深圳一個區
深圳的南山區2019年GDP達到了6103.69 億元,成為直轄市外經濟實力最強的市轄區,連續7年穩居廣東區(縣)第一。南山區的經濟總量甚至超越了廈門、長春和哈爾濱三個副省級城市。
3715億元、3842億元、4601億元、5018億元、6103.69億元……5年來連續突破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元大關的這組GDP「成績單」,來自連續7年穩居廣東區(縣)第一、全國第三的深圳市南山區。
2019年,南山區GDP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到6103.69億元,同比增長7.6%。這意味著,深圳市南山區成為廣東省首座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000億元的區縣。
2019年南山區經濟開局良好,二季度增勢上揚,三、四季度增長平穩,增速從7.7%上升到8.6%,又保持在7.6%的水平,全年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南山區2019年GDP增速達7.6%,展現出經濟發展的韌性。
(1)預測深圳2017年gdp擴展閱讀:
深圳大學、深圳大學城、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深圳灣體育中心就在南山區。南山區旅遊資源豐富,有深圳華僑城、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綉中華,海上世界、新安古城、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南頭古城等主題公園和著名景點。
2016年5月,深圳市南山區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區域示範基地。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區和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綜合評析了全國968個地級市市轄區發展情況,並以統計數據為依據,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其中南山區位列第一名。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② 人均gdp比肩發達國家,廣東深圳為什麼可以發展的這么快
首要原因是深圳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深圳面向東南亞靠近港澳地區,所以說深圳經濟騰飛也是有原因的,深圳最早的時候引入了香港的資源溢出,也吸引了很多外資來到深圳投資,所以說深圳也是靠香港起步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政策的支持,因為當時國家決定發展深圳,將深圳定位了經濟特區,並且鼓勵大家來到深圳去發展創業,於是天時地利人和造成了深圳發展迅速的原因。如今的深圳也是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口前來創業,深圳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年輕城市,有一句話叫做來了就是深圳人,可以說深圳從來不會排外,並且現在的深圳已經不是一座單純的打工城市,它的工廠已經全部遷移到了東莞一帶,深圳成為了新的創新中心和科技中心,可以說將來深圳未來發展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深圳每年的GDP增長都非常快,現在gdp方面已經超越了香港,人均也達到了20萬,只要將高端產業提升上去,相信將來的深圳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③ 曾經我國的一線城市,GDP是深圳的38倍,現在怎樣了
提到我國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是當之無愧的四座城市,雖然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很快,許多城市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有些城市的發展水平更是遠超過二線城市,因此新一線的概念出現,但是這些城市依舊遠不如四大一線的經濟發展水平。
④ 五年後深圳能否超越上海成為第一城
五年後深圳能否超越上海成為第一城?我認為是不會的,上海穩坐中國經濟第一城,深圳雖然過去發展勢頭很猛,現在又有很多政策加持,對未來的定位寄予厚望,但是深圳要在五年超越上海是不可能的事情。1、兩者的絕對經濟體量相差較大說到一個城市的實力,繞不過去的就是GDP總量了,2019年上海GDP為3.8萬億,這是奔四的節奏,如果今年不是因為疫情, 大概率今年是要破4萬億的,而深圳的GDP雖然近年來連續超過廣州和香港,但是2019年的GDP也只有2.7萬億人民幣,和上海的GDP相比差了1.1萬億。
深圳的房價原來是比北京上海低不少,大致只有他們的70%左右,而2015年之後,深圳房價大漲,現實超越了上海,如今又超越了北京,成為了全國房價最高的城市,這正在制約深圳的產業發展。即便能夠用低價的商業用地吸引企業,但是員工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這會變相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而房租的價格大幅上漲,又會反過來促使其他商品/服務的價格上漲,最終都需要個人來埋單,這反向要求企業能夠提高更高的薪水。深圳有再大的夢想,也需要將房價的問題解決了,將房地產的問題解決了。否則, 這將制約深圳的發展。
⑤ 廣東GDP超過9萬億,深圳作為單列市,9萬億裡面含不含深圳
包括深圳,不然哪能有這么多。
28日上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廣東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同比增長6.8%。距離十萬億的目標,僅「一步之遙」。值得一提的是,在廣東這份耀眼的「成績單」中,有個數據卻顯得很刺眼:接近80%的GDP集中在珠三角,其中,廣深兩大一線城市佔了將近一半。
⑥ 深圳全年GDP總量超過香港了嗎
2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網站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按照28日港元/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摺合人民幣約21529.55億元。數據顯示,深圳2017年的GDP總量為22438.39億元,首次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
香港大公網報道稱,陳茂波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而言,有雙市場、創新科技產業和土地資源等三大優勢。大灣區6800萬人口,生產總值14000億美元,為香港金融和高端服務業提供龐大的市場。香港可以和內地企業並船出海,開拓市場。此外,大灣區既有匯聚多家龍頭科創企業的深圳,亦有多個正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的城市,在科創產業上與香港互助互輔,可以成就一個人才、科研機構與企業匯聚的國際創科中心。大灣區也有豐富的土地資源,隨著多項交通基建落成通車,往返區內各地非常方便,若能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香港人可以更便捷地在區內營商、學習、就業和生活。
對於2018年的經濟前景,香港特區政府認為,環球經濟擴張勢頭持續,加上內部需求強勁,預計會在未來為香港經濟提供有力支持。只要外圍不出現重大突變,香港經濟繼2017年實現3.8%的增幅後,預測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將會增長3%至4%。
⑦ 2019年深圳的GDP在亞洲排行第幾
2019年深圳的在亞洲排行第五。
2019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同比增長6.7%。2019年,南山區的GDP達到6103.6億元,同比增長7.6%,龍崗和福田的GDP超過4000億元,分別達到4685.7億元和454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1%和7.2%。
寶安區的GDP為3853.5億元,同比增長6.6%。龍華區和羅湖區的GDP超過2000億元,但差距進一步縮小,分別為2510.7億元和2390.2億元,增速分別為2.5%和6.8%。
(7)預測深圳2017年gdp擴展閱讀:
深圳的GDP介紹如下:
光明區的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0.9億元,增長8%。鹽田、坪山和大鵬新區的GDP分別為656.4億元、760.8億元和351.4億元,深汕合作區的GDP為46.8億元,增長23.1%。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9年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佔比重63.2%。
⑧ 2018年深圳gdp24691億的數據是哪來的
已經知道的是深圳初步核算的GDP是24222億,相比24691億少了469億。
有傳當時深圳統計局要求華為公司按生產地統計把歸屬深圳地的數據從轉移公司到東莞生產後單列出來而與廣東東莞統計局就此沒有在省里協商好。該數據是網友根據相關數據推測出來的,可能列入深圳統計局初步核實數據中(以統計年鑒為依據)。
不過2018年深圳GDP應該以最終核算為根據,即要到2020年初或2019年底才能知曉該推測是否可信。
⑨ 深圳GDP年增長怎麼算
一般是以上一年的GDP總量為基期,當年末的GDP總量為報告期,那麼GDP大的增長率 (%) = (報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 基期水平 × 100%= 增長量 / 基期水平 × 100%。
GDP意為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國(或地區)一年以內在其境內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是一個增量。而不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總量之和。
⑩ 為什麼二線城市深圳GDP負增長經濟,衰落得這么快
首先深圳屬於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都是一線城市。而今年由於情況特殊,很多行業受到沖擊,深圳也難以倖免,故而GDP短暫下滑亦屬正常的,但深圳總體經濟勢頭還是向好的,隨著yq逐漸過去,相信深圳的GDP也很快就能恢復往日快速增長的勢頭。
如有用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