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知道現在中國人均gdp達到多少了嗎
2017年國內GDP總量為827122億人民幣,同比增速為6.9%
按照2018年1月25日的匯率我國的GDP超過了13萬億美元,人均GDP越來越接近一萬美元。
匯率這個東西每天都在變的,具體大家可以參照中國銀行每天給出的匯率報價來計算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事實上2016年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險些跌破7比1
美國一直在利用他的金融霸權地位對全世界剪羊毛,所以我們之前兩年的GDP以美元來估算的話都是被低估的。
『貳』 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什麼比中國gdp增長率少
中國人均GDP的增長,是收到GDP增長以及人口增長兩個原因影響的。其中,人回均GDP增長和GDP增長成正比,而答和人口增長成反比。
中國人均gdp增長率比中國gdp增長率少這其實是必然的。因為中國人口的不會固定,而是持續的增長的。因此,只要人口在增長,那麼人居GDP增長率必然慢於中國GDP增長率。
『叄』 求2020年及2030 中國人均GDP
首先,抱來歉這里沒有穿越過來的人自來回答。
其次,關於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中國發展情況,現在各方說法不一。有的說還能保持7%-9%的增速20-30年。也有的說必將出現增速著陸,以後大概是2%-4%的低增長。甚至有人說結構性危機將會爆發,會出現經濟衰退。
所以,你的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任何因素(戰爭、災難、新能源、新科技突破等)都可能改變答案的結果。
不過,硬要說的話,根據十八大報告,2020年將會實現人均收入翻倍,也就是11000美元,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稱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should9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是5.92萬/人,約合8830美元。然而,2017年的GDP增速是6.3%。
假設未來保持6%的增速不變,那麼就意味著解出8830乘以(1+6%)的幾次方等於40000就可以了。
解出來等於25.92,約等於26年左右。
注意,是保持目前的增速不變的哦。
『伍』 中國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6.3%。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計算方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_網路
『陸』 中國人均gdp為什麼會增加
一是真實經濟增長、抄二是本國貨襲幣對美元升值、三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這個三因素將加速了中國人均GDP的猛烈增長。
胡主席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此前,胡主席2005年在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加強全球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講話時說,中國將在15年內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至3000美元左右。「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這政府方面不可缺,廣大人民的努力也少不了。
『柒』 2020年的中國人均GDP能達至多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層次
新中國從1949年到2003年走過了54年輝煌歷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努力克服前進中的艱難險阻,取得了綜合國力明顯增強、社會商品極大豐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人民生活總體水平顯著提高,對外經濟日益活躍,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輝煌成就。我們已經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貧窮落後、深受外國列強欺凌的舊中國改造建設成了屹立在世界東方、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初步實現了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百年來的夢想。 縱向比較,新中國比舊中國國力大大增強,今非昔比 國內生產總值從1949年408億元增長到1978年3624.1億元和2002年102398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增長65.5倍,年平均增長8.3%,其中改革前後分別年增長7.4%和9.35%;按當年匯率計算,GDP從1949年194.3億美元增長到1978年2157億美元和2002年12371億美元;將2002年與舊中國最高年(一般指1936年)相比較,比舊中國75.8億美元高出162.2倍;據測算,2002年一天創造GDP達280.5億元,合33.89億美元,相當於1949年全年GDP408億元的68.8%,相當於1936年全年GNP75.8億美元的44.7%;一天產量超過1949年全年產量的還有鋼(49.7 15.8萬噸)、水泥(198.6 66萬噸)、硫酸(8.36 4萬噸)、生鐵(46.8 25萬噸),原油一天產量45.8萬噸,比1949年全年產量12萬噸增長2.82倍,比1943年全年產量32萬噸增長43.1%等。2002年一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為43201.6億元,為改革開放前29年投資總和7722.8億元的5.59倍。現工業一年吃掉2.4億噸鋼材,超過美、日兩國年產量的總和。現每年建築工地澆灌的水泥相當於全球年產量的40%,世界年產玻璃的30%鑲在了中國的高樓大廈上。在1982年以前每年新增財政收入100億元十分困難,但近兩年分別新增2990.8億元和2527.9億元。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新中國所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比國民黨統治的舊中國最好年份要高出上百倍,比歷代封建王朝要強千百倍、上萬倍。由此說,中國共產黨執政54年,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國力最強、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時期。新中國與舊中國相比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飛速發展。舊貌換新貌,真是今非昔比。 橫向比較,中國比世界強國增速遙遙領先,強國富民 1950 2002年,中國GDP增長65.5倍、年增長8.3%,比同期美國增長4.75倍、年增長3.35%,比日本增長21.9倍、年增長6.05%,比英國增長2.46倍、年增長2.35%,比蘇俄增長6.741倍、年增長3.95%,(1990年以前為蘇聯,年增6.05%,在此以後為俄羅斯,年增 3%),比澳大利亞增長6.762倍、年增4.0%(1950 2001),比德國增長5.075倍、年增3.55%(1951 2002),比法國增長5.266倍、年增3.6%(1951 2002年),比義大利增長5.568倍、年增3.7%,比加拿大增長5.879倍、年增3.85%(1951 2001年),比印度增長11.305倍、年增4.95%,要高出43.6倍和2.25個百分點(日本) 63.04倍和5.95個百分點(英國)。比亞洲所謂新興國家和地區的GDP增速也要快。比韓國1956 2001年增長23.055倍、年增速7.15%,比新加坡1961 2001年增長21.917倍、年增長7.95%,比印尼1961 2001年增長8.1倍、年增速5.55%及我國台灣省1953 2002年增長43.44倍、年增速7.9%,仍然要高出0.35(新加坡) 2.75(印尼)個百分點,即增速快了4.4% 49.5%。按匯率法測算,中國GDP已從1949年194.3億美元增到1978年2157億美元和2002年12371億美元,經濟總量列世界位次從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1978年的第8位和2001年以後的第6位,已高於義大利,列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之後,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強國。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已從2000年50194億美元(比按匯率法測算高出3.648倍)增到2002年587
『捌』 中國人均GDP高達6.5萬元,為什麼從2005-2018年上升的最快呢
最近30年,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變化,但中國的經濟整體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從GDP總量來看,中國GDP由1989年的不到1.7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17179.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03萬億元,增長了51.4倍。仔細回顧這30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總量在1991年突破了2萬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直接邁過5萬億登上了6萬億元,在2000年突破了10萬億元,在2006年突破了20萬億元,在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GDP--國家統計局
『玖』 2017中國人均GDP有多少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
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和2012年分別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為6995美元,2014年為7595美元,2015年為8016美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
拓展資料
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
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3]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
『拾』 中國的人均GDP,何時才能超過美國
中國的人均GDP,在2035年前後可能超過美國。
2018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了9732美元。一時間很多網友調侃「又被平均了」。實際上這些網友們都誤解了,人均國民總收入,是GNI,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GNP(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即便達到或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還相差很大。比如,2018年美國的人均GDP高達6.26萬美元,能進入全球前十。德國的人均GDP也高達4.82萬美元,接近咱們目前水平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