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GDP增長率=人均gdp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這是根據索洛增長模型得出的,根據此模型,當人口數量不變時人均GDP處於穩定狀態,專而當人口以屬n的速率增長時,GDP總量的增長率就等於人均GDP增長率加上人口增長率n。(當然,在這個模型中,假定人均GDP增長率等於0。)
有關公式為
GDP=人均GDP*人口數量
所以GDP變化率=變化(GEP)/GDP=變化(人均GDP*人口數量)/GDP=(變化(人均GDP)*人口數量+變化(人口數量)*人均GDP)/GDP=變化(人均GDP)*人口數量/GDP+變化(人口數量)*人均GDP/GDP=變化(人均GDP)*人口數量/人均GDP*人口數量+變化(人口數量)*人均GDP/人均GDP*人口數量=變化(人均GDP)/人均GDP+變化(人口數量)/人口數量=人均GDP變化率+人口數量
公式比較繁雜,但這是差分原始推倒,其中「變化(A)」就是指A的變化量。
『貳』 人均產出增長率和人均GDP增長率是一回事嗎
我想了半天,也查了半天,我覺不是一回事。而是應應該與國民生產總值生產是一回事兒。
『叄』 求人均GDP增長率怎麼算
平均增長率用幾何平均法計算,上面這題以05年為基期,只要把06年、07年、兩個數相加去除於05年基期數,然後開2次方就計算出來了。求出的是發展速度,增長率(增長速度)還要減100%
『肆』 實際GDP增長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實際GDP增長率=(本期實際GDP - 上期實際GDP)/上期實際GDP×100%
實際GDP(Real 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當年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衡量在兩個不同時期經濟中的產品產量的變化,以相同的價格或不變金額來計算兩個時期所產生的所有產品的價值。
實質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計算實質GDP的固定價格的基數年相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名義GDP增長率=[(1+實質GDP增長率)x(1+本地平減物價指數升幅)x100%]-1。
(4)人均gdp增長率擴展閱讀:
實際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由通貨膨脹引發的價格變動,即使產量一直沒有變動,名義GDP仍然會上升。
GDP縮減指數(GDP deflator)可以通過每年的實際GDP和名義GDP進行劃分得到,基礎年的GDP縮減指數為1,這體現了經濟的價格變化(通貨膨脹或緊縮)的整體水平。
某年的GDP平減指數=(該年的名義GDP/該年的實際GDP)×100,實際GDP的年度增長是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名義GDP增長率,通常是用百分數來表示的。
『伍』 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什麼比中國gdp增長率少
中國人均GDP的增長,是收到GDP增長以及人口增長兩個原因影響的。其中,人回均GDP增長和GDP增長成正比,而答和人口增長成反比。
中國人均gdp增長率比中國gdp增長率少這其實是必然的。因為中國人口的不會固定,而是持續的增長的。因此,只要人口在增長,那麼人居GDP增長率必然慢於中國GDP增長率。
『陸』 gdp總量人均gdp gdp增長率反映著什麼
GDP總量反映著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人均 GDP則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而GDP增長率反映的是一個時期到下一個時期GDP百分比的變動。
(一)GDP總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GDP是指一個國家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是反映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GDP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所以,GDP總量大小,反映著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產出能力的大小,反映著一國或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二)人均 GDP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人均GDP狀況,決定著國內每個居民的平均購買力,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所以常常作為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
(三)GDP增長率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同年度總體經濟狀況變動的情況。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可以說,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變化的一個晴雨表。
『柒』 中國公報表示2017我國GDP增速為多少
比2019年增長6.9%.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3]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
(7)人均gdp增長率擴展閱讀
2017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2022年望進入高收入國家
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標准為人均國民收入1.2萬美元左右。2017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和人均GDP接近。如果此後幾年人均GDP和收入維持2017年增速,則大約在2022年,中國將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盛來運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邁上新台階。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生態環保力度加大。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捌』 GDP增長率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GDP增長率(即經濟增長率)計算分為兩種:
1、年度經濟增長率:年度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兩年之間經濟的變化。
計算較簡單,就是後一年的經濟指標(如GDP或人均GDP)減去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再除以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如果我們用百分數來表示的話還要再乘上百分百。
比如我國2003年的GDP是61687.9億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億元,因此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就是0.095,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9.5%。
2、年均經濟增長率:年均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若干年來經濟的平均變化情況。計算就比較復雜,為了准確起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來表述。
假設一個經濟變數y的值由初始值y0經過n個時間段(比如年、月、日等)後變為yn,則在每個時間段里y的平均增長率應該是g= n√yn/y0-1。
比如,按1990年價格計算,中國1952年人均GDP為,2004年人均GDP為5196.5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6.07%。
但是如果年均經濟增長率比較小的話,也可以按照指數的形式來計算,計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來衡量,美國的真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美國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長率是1.8%。
(8)人均gdp增長率擴展閱讀:
GDP增長率的相關分析:
1、零增長與負增長:
零增長,有時候會表示為GDP與往年持平。而負增長則表示本年度的GDP低於往年,往往會被形容為「不景氣」或經濟衰退。零增長有時會被認為也是負增長,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物價上漲的原因,同樣數量的貨幣的購買力會低於往年。
2、經濟增長≠發展:
經濟增長並不一定代表發展。批評家們往往會質疑經濟增長的實際意義,其原因是因為經濟增長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長不一定代表了生產力的發展。
舉例來講,A國每生產1噸鋼材需要2噸的煤,而同樣生產1噸鋼材B國只要1噸的煤,那麼從GDP的角度講,假設這就是兩國全部的經濟事件,那麼A國的GDP=1噸鋼材+2噸煤,而B國的GDP=1噸鋼材+1噸煤。
所以A國的GDP是大過B國的,但是很顯然A國的生產效率是落後於B國。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假如美國高速公路上相向而來兩輛汽車錯身而過則對本年度GDP統計上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反而,如果兩輛車發生了車禍,則需要出動警車,消防車,救護車,並且增加了清理路面的工作,保險金的賠償以及未來新車的需求,這在GDP上可能會有上百萬美元的增加。然而這一事件的本質是一個意外,而不是生產力的發展。
『玖』 為什麼GDP增長率=人均GDP增長率+人口增長率
GDP增長率=人均GDP增長率+人口增長率,是根據根據索洛增長模型得出的。
根據索洛增長回模型,當人口數量不答變時,人均GDP處於穩定狀態,而當人口以n的速率增長時,GDP總量的增長率就等於人均GDP增長率加上人口增長率n。
索洛增長模型是採取差分原始推導而成的。有關公式推導過程為:GDP變化率=GDP變化量/GDP=人均GDP X 人口數量的變化量/GDP=變化人均GDP變化量 X 人口數量+人口數量變化X人均GDP/GDP=人均GDP變化 X 人口數量/GDP+人口數變化量 X 人均GDP/GDP=人均GDP變化量 X 人口數量/人均GDP X 人口數量+人口數變化量 X 人均GDP/人均GDP X 人口數量=人均GDP變化量/人均GDP+人口數變化量/人口數量=人均GDP變化率+人口數量。
當GDP的變化率以增長率代表時,套用上述索洛增長模型公式,即GDP增長率=人均GDP變化量/人均GDP+人口數變化量/人口數量=人均GDP增長率+人口增長率。
『拾』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指數一樣嗎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指數是不一樣的。
(一)概念不同。人均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而人均GDP增長指數,即人均gdp增長率,是指本期人均GDP與上期人均GDP相比的實際增長幅度,它是人均GDP增長率的指數形式,
(二)計算方法不同。人均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年中人口數,用公式表示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 總人口;而人均GDP增長率=(本期人均GDP-上期人均GDP)/ 上期人均GDP X 100%。人均GDP是一個指標,而人均GDP增長指數。
(三)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指數的意義作用不同。人均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GDP平均到該國家或地區每一個常住人口身上的份額,是衡量各國經濟發展的人均水平的一個重要靜態經濟指標,它反映了本國或本地區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而人均GDP增長率反映的是居民人均收入不同時期的對比狀況,是一個反映不同時期人均GDP提高情況的動態指標,也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提高情況的重要參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