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人均gdp與消費結構的關系

人均gdp與消費結構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1-23 05:28:30

① GDP是什麼意思

GDP,英文名C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通常指一年內,該國國境內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值。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1)人均gdp與消費結構的關系擴展閱讀:


GDP的主要特徵


局限性

(1)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

(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政府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企業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

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

(4)GDP概念是源自於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這個原理的基本條件是:一是交換必須自願,二是交換必須不妨礙第三人,三是交換必須在兩個清晰的產權主體之間真正發生。

假定不符合這三個條件,那麼所得出的GDP數值的准確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說GDP的數據就會有瑕疵。如強制交易的GDP、妨礙他人的GDP、出口創造的GDP、投資產生的GDP 、消費帶來的GDP等等都會影響GDP的總有效積累。


可比性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採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因而GDP數據具有國際可比性。

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或計算方法及分類標准發生變化後對季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因此1992年1季度以來的季度GDP時間序列具有可比性。

發展態勢

經濟運行發展態勢穩中有進,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興動能加快積聚,一些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國民經濟開局良好。

一、農業生產形勢平穩;

二、工業生產緩中趨穩;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中有升;

四、市場銷售穩定增長;

五、進出口總額下降;

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七、居民收入增長平穩;

八、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但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結構調整陣痛仍在持續,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②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DP比重 說明什麼

GDP:
2010年,福清GDP為474.65億元,同比增長13.5%。

產業結構:
第一產回業增加答值64.78億元,同比增長4.5%;
第二產業增加值242.01億元,同比增長18.6%;
第三產業增加值167.87億元,同比增長8.7%。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13.6 :51.0 :35.4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955元,同比增長11.0%;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147元,同比增長9.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5.68億元,同比增長18.6%。

固定資產投資: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9.03億元,同比增長38.0%。

詳細信息參見:

③ 跪求2011年秦皇島昌黎縣生產總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產業結構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

GDP:
2010年,福清GDP為474.65億元,同比增長13.5%。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增加值64.78億元,同比增長4.5%;
第二產業增加值242.01億元,同比增長18.6%;
第三產業增加值167.87億元,同比增長8.7%。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13.6 :51.0 :35.4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955元,同比增長11.0%;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147元,同比增長9.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5.68億元,同比增長18.6%。

固定資產投資: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9.03億元,同比增長38.0%。

詳細信息參見:

④ 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 發達國家和地區消費結構

按照聯合國統計數據,人均GDP只要超過9550美元的地區即為高收入地區。所以一般人均10000美元以上的消費結構首先就體現在恩格爾系數下降,即吃飯消費占總消費比例大大下降,僅占總消費額的30%以下。其他的基本都是花在服裝,房屋,旅遊,教育等等方面。

但是隨著美元的貶值,當今人均GDP10000美元可不比20年前了,現在的18000美元的實際意義才相當於20年前的人均10000美元。

⑤ 外部環境分析包含哪些因素

一、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factors)

一般來說,一些政治因素對企業行為有直接影響,而法律規定會間接影響企業的活動。

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包括以下方面:政局穩定狀況、政府行為、路線方針政策、各政治利益集團、法律規定、國際政治法律因素。

2、政治法律因素特點:不可測性、直接性、不可逆轉性。

二、經濟因素(Economical factors)

經濟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社會經濟結構(最重要的是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水平)、經濟體制(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宏觀經濟政策、當前經濟狀況、其它一般的經濟條件。

三、社會和文化因素(Social factors)

社會和文化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人口因素、社會流動性、消費心理、生活方式變化、文化傳統、價值觀。

四、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術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國家科技體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科技發展趨勢。

(5)人均gdp與消費結構的關系擴展閱讀

有競爭力的戰略必須出自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則的深刻理解。邁克爾·波特戰略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優勢和劣勢)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外部環境分析的重點是識別和評價超出公司控制能力的外部發展趨勢與事件。

成功的戰略必須將主要的資源用於利用最有決定性的機會。通過外部環境分析,企業可以很好地明確自身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從而決定企業能夠選擇做什麼。對外部環境的未來變化做出正確的預見,是戰略能夠獲得成功的前提。

⑥ GDP與GNP的區別

這里列舉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的5點區別:

1、定義不同

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佔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2、核算方法不同

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的統計實踐中,生產法計算GDP分為四項,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國內生產總值+生產稅和進口稅扣除生產、進口補貼(來自國外的凈額)+雇員報酬(來自國外的凈額)+財產收入(來自國外的凈額)

3、側重點不同

國內生產總值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是「生產」的概念。

國民生產總值則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

4、引致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同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政策上更為關注GDP,那就會更注重本國產業的成熟和發展,而不在乎支撐這些產業發展的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

如果在經濟政策上更關注GNP,則不僅本國產業要發展,而且應當是本國企業支撐了本國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增加稅收,而且要有實實在在的盈利。

5、被用於不同的國際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僅關注GDP,以分析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

世界銀行則既關注GDP也關注GNI(GNP),一定程度上講更為關注GNI(GNP),以分析世界各國的貧富差異。

⑦ 據統計,我國人均gdp已達到多少美元,正處於消費結構升級的提速階段

「十二五「期間復指2011年—制2015年。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在976至385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2011年我國GDP總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發達國家人均GDP達4萬美元。

閱讀全文

與人均gdp與消費結構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