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

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

發布時間:2021-01-22 22:58:17

A. 武漢有哪幾個大區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1)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擴展閱讀

部分區介紹:

一、江岸區

江岸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位於長江北岸、武漢市的東北部,東鄰黃陂區,南隔長江與武昌區和洪山區相望,西沿江漢路、三眼橋路與江漢區接壤,北接東西湖區,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截至2018年,江岸區下轄16個街道、1個社區。江岸區人民政府駐六合路1號。

二、江漢區

江漢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南臨長江、漢江交匯處,分別與武昌區、漢陽區隔江相望;北抵張公堤,與東西湖區接壤;東、西兩面各與江岸區、硚口區相鄰,漢口地區中部、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漢區下轄13個街道和一個開發區、一個管委會區。

B. 武漢市有哪幾個區以及各區的情況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1,江岸區

截至2016年,江岸區戶籍人口71.11萬,常住人口100萬。2018年,江岸區下轄16個街道、1個社區。2017年,江岸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73.60億元,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19.6%和80.4%。

2,江漢區

2018年,江漢區地區生產總值125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4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3.1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3,硚口區

截至2016年,硚口區總面積41.4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2萬人;轄11個街道;130個社區,1個行政村。2016年,硚口區完成生產總值509.5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2015年增長7.3%。

4,漢陽區

2017年,漢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48.31億元,同比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6 元,同比增長9%。

5,武昌區

截至2018年,武昌區下轄15個街道,常住人口126.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90.0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76.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17億元,二、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9.8%和90.2%。

6,青山區

截至2016年,青山區轄10個行政街道、1個管理委員會、1個經濟開發區,82個社區居委會和12個行政村。10個街道辦事處是紅鋼城、新溝橋、紅衛路、冶金、鋼花村、工人村、青山鎮、廠前、武東、白玉山,1個管理委員會是鋼都花園,1個經濟開發區是青山經濟開發區。

7,洪山區

2018年,洪山區地區生產總值1044億元;同比增長9%,公共財政總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83億元和108億元,增長15%和12.1%。

8,東西湖區

截至2018年,東西湖區下轄12個街道,另設有7個管理處,常住人口58.4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03.613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0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17.91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1.694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5:68.4:30.1。

9,漢南區

截至2017年,全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萬人,轄4個街、4個國營農場、一個農科所、一個畜禽公司。2012年,漢南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並且獲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區」、「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

10,蔡甸區

截至2018年,蔡甸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鄉,另設有4個管委會,常住人口46.6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6.0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7.3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5.70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重9.0:52.0:39.0。

11,江夏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12,黃陂區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9.19億元,獲評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名列第66名,中國工業百強區,名列第100名。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3,新洲區

2017年新洲地區生產總值676.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3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1.3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211.64億元,增長9.9%。三次產業比為12.3∶56.4∶31.3。

C. 2018年7 月合規p2p武漢地區排名

雖然P2P投資公司排名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排名並不限於此。選擇投資平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可能某些平台比較安全,但是收益率偏低,那麼可能該平台不符合你的投資期望。有些平台收益率較高,但是可能背景不過強大,擔心風險過大。因此,選擇平台,需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投資P2P理財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對風險的把握,建議你多維度理財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D.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顯示武漢成為僅次於北上廣深之後的中國第5城請

按照武漢的人口和區位,成為中國第五大城也不那麼讓人吃驚,但是,武版漢的這個第五城周圍一定有幾個有權力的競爭者,像成都重慶西安都有這種實力,也就是說這個位子武漢不是座得那麼穩。具體比其它幾個城市領先的數據可能也不那麼樂觀。
中國中西部筆的省份,近些年來都有忽視區縣,做強省會的傾向。這樣讓一個省除了省會,其它地方都處在不斷失血的狀態。所以中西部這些欠經濟發達的地方也能出現這樣超大規模的城市原因。而在沿海省份,因為經濟發展比較均衡,現在已經不用大城市這一名稱,而用的是城市群這一概念。
武漢被稱為九省通衢,良好的區位優勢再依脫長江水道,可以說有著發展出一個可以媲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部城市群的潛力。

E. 武漢和 成都哪個綜合實力強一些

應該是成都。人口和經濟實力成都都要強一些。應該是成都。人口和經濟實力成都都要強一些應該是成都。人口和經濟實力成都都要強一些

F. 武漢是幾線城市,有人說是二線

武漢市是新一線城市。

新一線城市:

是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依據品牌商業數據、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而出。

2019年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沈陽、寧波、昆明。

評選標准:

新一線城市,是《第一財經周刊》根據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綜合評比後劃分的名單。這批「新一線」城市,它們或為直轄市,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龐大的中產階層人群以及可觀的政治資源,或為區域中心城市,對周邊多個省份具有輻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便利的交通,或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6)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擴展閱讀

武漢:

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漢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水域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6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萬人,城鎮人口889.69萬人,城鎮化率80.2%,是中國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

地區生產總值14847.29億元(2018年),人均生產總值135136元(2018年)。

位置境域:

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2.1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4.0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G. 湖北省有多少個全國百強縣

在中西部地區來說,湖北是發展相對不錯的省份。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聯通南北,承東啟西,水路、陸路都很發達。另一方面武漢市有名的九省通衢,因此才能夠成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城市。

2018年湖北省GDP393661元,在大陸地區排名第7位。在中西部地區,僅次於河南和四川排名第3位。並且湖北的經濟發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在中西部地區排名第一。

百強縣是衡量縣域經濟的發展指標,百強縣的數量越多說明該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越好。我國百強縣數量最多的三個省分別是江蘇、浙江和山東。這三個省恰是我國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湖北大冶市)

從百強縣數量以及排名來看,湖北省的現役經濟似乎不是很強。至少在中部地區來說,其他省份相比湖北並不佔優勢。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想可能和武漢市的吸附能力太強有關。武漢市的GDP佔全省的比重超過35%,其他地市和武漢完全不能相媲美。地方經濟資源武漢西走之後,鑒於經濟意識很難發展起來。同樣也能解釋為什麼山東江蘇浙江百強縣那麼多,因為經濟資源沒有被省會城市吸走。

H. 武漢各大學的面積排名

1、華中農業大學:7425畝

根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佔地面積495萬平方米(7425畝),有學院(部)18個,本科專業6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

2、華中科技大學:7000餘畝(約466萬平方余米)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佔地7000餘畝;設有45個學院,99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3400餘人,教師中有院士17人;有20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有8所附屬三級甲等醫院。

3、武漢大學:5167畝(約344.5萬平方米)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5195畝,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設有34個學系,開設123個本科專業,擁有5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7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6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57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42個博士後流動站。

4、武漢理工大學:4000餘畝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3個校區,佔地近4000畝,總建築面積174.59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09.41萬冊;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餘人,博士、碩士生18000餘人,留學生1300餘人。

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000餘畝

截至2018年9月21日,學校佔地2800餘畝,建築面積110萬余平方米;圖書館有圖文藏書854萬余冊;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餘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生8000餘人,博士生1300餘人。

6、武漢科技大學:2705.81畝。

截至2016年4月,學校校園總面積170.9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4.07萬平方米。 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餘人。截至2015年6月,學校圖書館藏書刊221餘萬冊。建有32個研究所、1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7、湖北經濟學院:2283畝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0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73038.7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376.74萬元,紙質圖書冊數196.625萬冊;有專任教師97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6萬人;設置16個二級學院,開設本科專業57個。

8、江漢大學:2114畝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總佔地面積2114.565畝,建築面積668218平方米,主校區坐落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畔,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大學科門類;有18個省市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

9、華中師范大學:2000餘畝

截至2018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20餘萬平方米,下設30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國家重點學科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7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10、武漢體育學院:1800餘畝

位於湖北省會武漢,佔地面積1398畝,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

11、中國地質大學:約1700畝】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I. 湖北省武漢市是中國第幾大城市

截止2018年末,武漢是中國六個特大城市之一。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土地面積8569.15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628平方公里。

2018年,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47.29億元,同比增長8.0%,三次產業構成為2.4:43.0:54.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5136元,同比增長6.4%。

(9)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擴展閱讀:

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武漢市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特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武漢在地理位置上是我國的中心城市,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繁華的都市。

武漢歷史悠久,據考證,武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武昌、漢陽這些地名在歷史上存在已久。公元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建夏口城,同時在城內修建瞭望塔,取名黃鶴樓,著名的黃鶴樓因此而來。

到了清朝末期,英國和中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漢口作為11個通商口岸之一開放,在漢口先後開辟了英租界、德租界、俄租界等等,一直到現在漢口這個地方都保留著很多這些國家留下來的建築。

武漢這座城市不僅經濟發展居全國前列,在醫療、教育、城市規劃、環境綠化這些方面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武漢的醫療水平居全國四強,被譽為中西部「醫都」;高等院校98所,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居世界第一。

閱讀全文

與武漢各區人均gdp2018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