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省上饒市和鷹潭市的城市發展能後來居上躋身二線嗎
鷹潭是江西省最小的地級市之一,下轄一縣一市一區,面積只有3556.7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2011年末的數據總人口為113.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1萬人。無論面積和人口,整個鷹潭市加起來都還不如鄱陽縣。主要支柱產業為有色金屬、交通、旅遊等,其中有色金屬業為最重要的財稅來源。提問所說的電子商務發達,目前還不敢苟同。雖說有一部分人從事電商行業,但規模小、集中程度低,競爭力不高,算不上發達。至於二維碼倒是真的,不過在移動支付普及的今天,也只是順應潮流而已。
2016年GDP總值695.35億元,按總量在江西省各地市排名最後一名,但按人均GDP卻以60292元排名第3。當然,在中國人均數據往往不是能特別反映人們的收入狀況,鷹潭也一樣。如果排除少數大企業和單位的 高收入人群,鷹潭人的總體收入應該只是在中等略偏上一些。
本地的消費水平的確不低,主要是體現在吃用的物價水平上。江西省各市縣目前的物價水平都不低,有些縣里可能也比鷹潭便宜不了太多。因此鷹潭消費高需要和什麼地方去比,與山東河北的地級市相比確實要高,這是事實。
至於房價高,那題主顯然不太了解當地情況。鷹潭的房價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江西省內地級市中最低的。這和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現狀有關。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大熱時,全市開工了眾多的樓盤,但本市人口卻只有100多萬。供應遠大於需求,導致2014年下半年的房價下跌潮以來,鷹潭房價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如果有人現在來鷹潭投資,應該是低價入市的較好時機。
所以,這座地處江西東北部的小小城市,可不比呼聲漸高的九江、贛州或者是江西的省會城市南昌市潛力小,只是沒有被看到罷了。而你呢?對於江西上饒這座城市,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你覺得與江西其他城市相比較而言,上饒市的優勢除了上述所說的之外,還有哪些方面呢?
故此,我認為上饒會發展成二線城市,但鷹潭沒多大可能,雖說有個龍虎山,可惜。。。。。。
Ⅱ 2018年我國的名義GDP是多少實際GDP是多少名義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是多少
1.名義增長率是用當年價格GDP計算出來的增長速度。比如2018年我國GDP為915887.3(當年價),2017年為831381.2(當年價),據此計算的名義增速為10.1%。
2.世界級增長率是扣除價格因素計算出來的增長速度,2018年我國GDP實際增速為6.7%。
3.名義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的差別是價格因素。
Ⅲ 上饒經濟在江西省排第幾
下面是07年的江抄西各城市的人均GDP排名襲.你可以參考一下的!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江西省在全國城市人均GDP排名(包含縣級市)
81 南昌(贛) 18387.61
86 九江(贛) 18058.39
198 景德鎮(贛) 11957.3
268 上饒(贛) 9996.33
287 萍鄉(贛) 9481.31
372 貴溪(贛) 7518.49
380 鷹潭(贛) 7347.65
403 新余(贛) 6959.68
412 德興(贛) 6806.63
465 贛 州(贛) 6106.31
500 吉安(贛) 5421.79
554 樂平(贛) 4562.17
563 撫州(贛) 4387.6
565 井岡山(贛) 4377.43
607 樟樹(贛) 3610.84
620 豐城(贛) 3392.26
621 宜春(贛) 3359.05
625 高安(贛) 3242.57
640 瑞昌(贛) 2775.3
644 南康(贛) 2706.88
Ⅳ 現在上饒的經濟怎麼樣
2009年1月23日,上饒市統計局發布了2008年上饒經濟運行情況。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28.3億元,同比增長13.5%;全市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0.2億元,同比增長34.35%;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68.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5%,同比增長22.8%;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長11.8%;全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353元,增長11.6%。
2008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
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走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掉頭向東,通江達海,對接長珠閩,實現大發展」的開放戰略不動搖,堅定建設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不放鬆,緊緊圍繞打造「一個樞紐」、建設「四個基地」的發展思路,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抓項目,積極應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有效克服了年初雨雪冰凍災害、物價上漲、美國次貸危機等諸多不利影響,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出「經濟穩步上升、動力依然強勁、發展充滿活力、質量不斷提高、民生不斷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經濟穩步上升
1、總體經濟平穩較快。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28.3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97.9億元,增長19.2%(全部工業增加值245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0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的19.1:45.8:35.1 調整為19.1:47.4 :33.5。
2、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初步測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198 億元,可比增長5.35%。種植業獲得較好收成,效益提升。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突破 800萬畝, 糧食總產量達57.3億斤,增長5.31%,連續五年增產。
養殖業發展加快。全市出欄生豬239萬頭,存欄 169 萬頭,其中能繁母豬13萬頭,分別增長18%、8%和27%;全市水產品產量達40.4萬噸。
3、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8.99億元,同比增長26.55%。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22.41億元,同比增長7.05%;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同比增長0.11%;股份合作企業實現增加值10.30億元,增長30.98%;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09.59億元,增長3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20.61億元,增長40.54%。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33.66億元,增長26.36%;輕工業實現增加值45.33億元,增長26.75%。重工業增加值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4.67%。
園區經濟支撐我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市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預計達828個,園內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0.69億元,增長 38.64%,實現利稅49.23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3.29萬人,分別增長19.43%和 7.05%。園區新簽招商簽約資金26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7.72億元。
二、動力依然強勁
1、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0.2億元,同比增長34.3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7.98億元,增長23.47%;房地產開發投資86.5億元,增長34.93%。
從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7.9億元、155.7億元和25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0.9%、48.1%和26.1%。
從行業看,工業投資150.06億元,同比增長43.7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備管理業投資106.7億元,同比增長127.7%;文化、體育、娛樂業投資3.31億元,同比增長127.34%;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3.68億元,同比增長165.81%。
2、開放型經濟穩定增長,旅遊業平穩發展。進出口總額55716萬美元,增長84.58%。其中,出口47670萬美元,增長 70.0%。實際利用外資平穩增長。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0069萬美元,增長15.0 %,繼續保持兩位數平穩增長。實際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105.12億元,增長24.7%。
全市接待國內遊客1000.98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實現旅遊總收入60.8億元,同比增長20.4 %;接待境外遊客6.18萬人次,同比增長43.22%;旅遊外匯收入1971.78萬美元,同比增長62.25%。
三、發展充滿活力
消費市場持續繁榮。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51億元,同比增長23.85%。全市社會消費品市場有以下特點:
1、城鄉市場同步較快增長。全市城市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1.21億元,同比增長23.77%;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70.30億元,同比增長23.88%。2、非公有制經濟實現消費額保持快速增長。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零售額198.8億元,增長24.26%;3、各行業實現消費額呈現較高增長勢頭。全市批發業零售額45.26億元,增長30.36%;零售業零售額158.4億元,增長20.61%;餐飲業零售額24.75億元,增長34.63%;其他行業零售額3.06億元,增長24.56%;4、全市各縣(市、區)消費品市場平衡增長。十二個縣(市、區)的增幅均在20%以上。
四、質量不斷提高
1、財政收入增長有序。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68.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5%,同比增長22.8%,全市財政總收入實現「三年翻番」,財政總量在全省排名從第四名前移至第三名。人均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達1052元。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達10.8%,在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基礎上再提高0.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達88.3%,在上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基礎上再提高4.6個百分點,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3個百分點。
2、金融支撐明顯增強。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增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各項貸款增長速度加快。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610.77億元,比年初增加94.88億元,增長18.3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439.32億元,比年初增加68.77億元。受宏觀調控政策微調的影響,我市金融機構信貸增長出現新變化,各金融機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有市場、有效益」重點骨幹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同時繼續加強了對商貿企業、農業經濟實體和中小企業等的信貸支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為365.15億元,較年初增加48.64億元,同比增長6.33%。其中,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為53.49億元,比年初增加10.85億元。
五、民生不斷改善
1、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長。隨著上饒市整體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全面增長,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951元,增長12.75%。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長11.8%;全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4353元,增長11.6 %,增幅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得益於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本地企業報酬收入和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帶動工資性收入快速增加,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265元,比上年增加 218元,增長10.7%,增加額佔全部現金收入增加額的48.4%。
2、物價漲幅繼續回落。在食品類價格漲幅趨緩的帶動下,我市物價結構性上漲的勢頭得到減緩,4月份以來,我市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開始回落,1-12月份降至105.9%,比前11月份下降了0.4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居住兩大類價格仍保持較高漲幅,分別達12.9和 4.0%,但分別比前11個月回落了0.6 和1.2個百分點;衣著類價格繼續保持下降,下降1.3%;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價格漲幅均在2.8%以下。
2009年全球經濟下滑及國內經濟增速減緩必將對我市經濟增長帶來影響,但隨著國家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調控措施效應顯現,機遇和挑戰並存,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演變至今,上饒經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這無異給予我們比黃金更加重要的信心。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切實落實好促進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江西的經濟發展還算穩定。
Ⅳ 上饒市在全國排名怎麼樣
江西是落後的,上饒在江西還算先進的吧。如論GDP在全國肯定是中後名次。如論幸福指數,肯定是前面十位,上饒山清水秀,生活節奏慢,物慾不是太強,所以開心
Ⅵ 上饒市各縣GDp是多少
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全年生產總值(GDP)為43844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317萬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237033萬元,增長19.5%;第三產業增加值135098萬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結構為15.1∶54.1∶30.8,二三一結構得到進一步強化和鞏固。人均水平進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416元,比去年多964元,增長17.6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63983萬元,增長33.0%,佔GDP的比重達60.2%,提高6.54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已成為上饒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Ⅶ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Ⅷ 上饒經濟在全省排名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7 12:43 江西各市GDP經濟排名,江西部分貧困縣-南昌seo提供城市經濟排名
GDP(億元) 全國排名
1南昌 1390.1 50
2贛州 701.68 100
3九江 592.56 119
4上饒 528.06 143
5宜春 508.86 151
6吉安 406.01 195
7撫州 367.92 207
8萍鄉 316.28 228
9新余 278.12 240
10景德鎮 270.14 243
11鷹潭 204.78 266 江 西 貧困縣
九江市(1):修水縣
萍鄉市(1):蓮花縣
贛州市:安遠縣、贛縣、寧都縣、尋烏縣、興國縣、於都縣、會昌縣、上猶縣
上饒市(4):上饒縣、波陽縣、余干縣、橫峰縣
撫州市(2):廣昌縣、樂安縣
吉安市(5):永新縣、遂川縣、井岡山市、吉安縣、萬安縣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南昌seo經濟排名數據提供
Ⅸ 上饒市萬年縣2018年人均GDP多少上饒市萬年縣2018年人均GDP多少
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9.59億元,比上年增長8.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94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80.35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44.3億元,增長10.2%。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37810元,比上年增加4847元。結構調整不斷優化。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3:56.3:32.1轉變為10.7:57.6:31.7。一、二、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0%、64.0%和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