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半年gdp排名前十省份分別是哪些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2. 28省GDP排行榜哪個省第一
7月31日報道,近日,31個省(市、區)中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他28個省(市、區)已陸續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整體呈現「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趨勢。其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雲南、江西,同比增幅分別為:10.0%、9.2%、9.0%,天津以GDP同比增速3.4%居末位。
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中部六省有五省列席其中,分別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而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排名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均佔3席,西部地區均佔有5席。值得注意的是,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是遼寧,從GDP增長2.1%到2018年上半年的5.6%,上升3.5個百分點。負向變動最大的是重慶,從10.5%到2018年上半年6.5%,下降了4個百分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10.3%排名第二,僅次於陝西。重慶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8%,而2017年上半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去年全年的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了9.6%。
「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已經過半,這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的總結,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但是,從各省(市、區)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其中,11省(市、區)GDP增速達不到6.8%的「國家線」,GDP增速最快的是貴州,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10.0%,天津以3.4%的同比增速墊底。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分別為:貴州(10.0%)、雲南(9.2%)、江西(9.0%)、陝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
以湖南省為例,今年上半年,在技術含量高的高端產品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13%,微型計算機設備增長49.8%,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增長43.2%,集成電路增長21.7%,機械式遙控操作裝置(遙控機械手)增長15.1%。
同時,在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產業投資方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13.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18.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逾三成,對全部投資的增長貢獻率逾六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9.3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同比加快9.8個百分點。
今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產業建設扎實推進,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勢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和效果進一步顯現。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告訴記者,這些主要得益於地區對外開放帶來的出口增速加快,比如陝西、湖南都是出口同比增長非常快的省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被認為是很多年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和GDP增速排名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徐逢賢認為,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與GDP增速非常緊密,近年來,二者相關聯的緊密程度甚至在不斷加強。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陝西、遼寧、貴州、江西、安徽、福建、青海、北京、浙江、四川。
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貴州、雲南、江西、陝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其對應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9.6%(第3名)、6.7%(第14名)、9.1%(第4名)、14.1%(第1名)、8.9%(第5名)、8.0%(第10名)、8.9%(第6名)、7.8%(第11名)、7.0%(第13名)、7.7%(第12名)。
在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較快的遼寧省和增幅墊底的重慶市都呈現出較為典型的特點。
其中,遼寧省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6%,是GDP同比增速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省份。
據《吉林日報》報道,上半年,吉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299.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
在東北三省中,今年上半年,遼寧省GDP同比增速壓過黑龍江的5.5%和吉林的2.5%,成為東北三省中增速最快的地區。然而,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東北三省GDP同比增幅排名中,遼寧省均位居末位。
此外,重慶市在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一,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二的情況下,在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GDP從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5%下降為同比增長6.5%,排名跌至第19位,與河北並列。
與此同時,重慶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2%,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4%,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8%。
3. 上半年GDP十強城市出爐,分別有哪些城市入榜
近日,隨著北上廣深等全國主要城市的上半年GDP數據陸續出爐,十強城市的名單也算是基本確定了。據悉,2020年上半年國內城市GDP排名前十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其中上海以17356.8億元的生產總值排名第一,北京以16205.6億元的總值緊隨其後,深圳排名第三。
除上述變化之外,成都與蘇州的GDP數值也值得我們去注意,其GDP差距相比去年同期正在逐漸縮小。疫情之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不容易,希望下半年各個城市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4. 2010年的上半年全國各省城市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總量(國家統計局核定) 同比增長
1 廣東 19668.55 11.2%
2 江蘇 19000+ 14.5%
3 山東 18645.9 13.6%
4 浙江 11924 13.0%
5 河南 10461.25 14.3%
6 河北 9083.5 14.1%
7 上海 8432 18%
8 遼寧 8205.5 14.6%
9 四川 7465.9 16.3%
10 湖北 6896.65 15.7%
11 湖南 6805.39 15.1%
12 北京 6372.6 12.0%
13 福建 5761.87 15.5%
14 安徽 5537.2 15.4%
15 內蒙古 4720 16.5%
16 陝西 4289.8 16.8%
17 黑龍江 4202 12.9%
18 山西 4143.4 17.5%
19 天津 4106.48 18.0%
20 江西 4001.2 14.4%
21 廣西 3833.21 13.6%
22 重慶 3634.61 17.6%
23 吉林 3201.6 17.2%
24 雲南 3037.61 13.8%
25 新疆 1718.06 10.7%
26 貴州 1690.78 預測為13%(未公布)
27 甘肅 1573.61 13.9%
28 海南 1018.19 19.4%
29 寧夏 660 17.1%
30 青海 566.65 14.3%
31 西藏 203.2 11.2%
5. 浙江全國GDP排名
2008年全國各省市GDP排名及人口數量數據來源於各地2008年的統計公報排名省份生產總值(GDP)億元人口數(萬人)1廣東省3569693042山東省 3107293093江蘇省3031275504浙江省 214864980
6. 中國各省經濟排行榜
香港7月25日電/內地各省、市、自治區上半年經濟資料本周集中亮相,增幅榜上,各「諸侯」排位劇烈「洗牌」:中西部地區整體表現亮麗,多省GDP增速超10%,內蒙更以16.2%高居榜首;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仍顯乏力,上海增幅更全國「包尾」,惟天津以16.2%的增速連超兩省,排名大幅提前。北京經濟專家指出,在金融危機的洗禮與新一輪的復甦中,東中西部差距正逐步縮小,一場中國經濟格局的變革正在醞釀之中。 文匯報報道,內地上半年7.1%的GDP增速,讓全世界為之一振,各地亦陸續公布年中報告。除山西外,30個省(市、自治區)的經濟運行數據業已出爐。按經濟增速看,中西部板塊整體交上一份漂亮答卷: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陝西等7省GDP增幅均超過10%,內蒙更以16.2%的速度傲視群雄。工業增值 東西相差兩倍東部沿海板塊中,江蘇持續一季度增勢,上半年增長達11.2%;佔全國GDP總量十分之一強的廣東,亦已追上全國7.1%的增幅,令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但民企集中的浙江省,則仍以6.3%的增速位居排行榜倒數第5位;上海更是以5.6%的增幅,落在了新疆以至甘肅之後,幾乎成為31個省市自治區的最後一名。
按照GDP總量排位,地方諸侯的座次亦出現不小變動:四川取代遼寧升至第8位;去年位居福建之後排第13位的北京,則在上半年一舉超越福建升至第12位,經濟總量直逼第11位的湖南。 內需市場提振乃崛起動力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認為,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東部增長5.9%,中部增長6.8%,西部增長13.2%;又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東部增長26.7%,中部增長38.1%,西部增長42.1%。「這是因為外部環境的恢復,滯後於國內經濟的恢復,從而造成經濟外向型高、對國際市場依賴比重大的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速,落後於內需推動型的中西部地區。」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首席經濟學家梁優彩亦向本報表示,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崛起動力,主要源於內需市場的提振,同時,還得益於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以及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援。梁優彩還特別強調,最早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廣東,由於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猛、措施到位,加上外銷產品競爭力較強,在拓展內地市場方面占據優勢,因此經濟已經開始好轉
中國200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同比增長7.1%09年上半年廣東省生產總值8億元 增長7.1% 09年上半年山東生生產總值15688.5 億元 增長9.9% 09年上半年江蘇生產總值15530.5億元 增長11.2%09年上半年浙江生產總值10044億元 增長6.3%09年上半年河南生產總值8962.8億元 增長8.2%09年上半年河北生產總值7513.6億元 增長8.7%09年上半年四川省生產總值6015億元 增長13.5%09年上半年遼寧生產總值5920.6億元 增長11.5%09年上半年湖北生產總值5378.05億元 增長11.3%09年上半年湖南生產總值5350.21億元 增長12.8%09年上半年北京生產總值5308.4億元 增長7.8%09年上半年福建生產總值4738.63億元 增長8.5%09年上半年安徽生產總值4512.9億元 增長11.8%09年上半年內蒙古生產總值3512.84億 增長16.2%09年上半年廣西生產總值3225.75億元 增長13.5%09年上半年陝西生產總值3187.02億元 增長11.8%09年上半年天津生產總值3154.85億元 增長16.2%09年上半年山西生產總值3105.99億元 同比下降4.4%09年上半年江西生產總值2908億元 增長10.6%09年上半年吉林生產總值2572.32億元 增長11.7%09年上半年雲南生產總值2510.75億元 增長7.7%09年上半年重慶生產總值2322.26億元 增長12.6%09年上半年甘肅生產總值1262.7億元 增長6.1%09年上半年海南生產總值754.15億元 增長9.3%09年上半年寧夏生產總值預計470億元 增長超7%09年上半年青海生產總值429.42億元 增長8.5%09年上半年西藏生產總值175.53億 增長10.3%天津和內蒙古增幅居首今年上半年,天津、內蒙古GDP增幅最快,均達16.2%。天津濱海新區的GDP增幅達23%,帶動了整個天津的經濟發展,內蒙古的「動力」則來自煤炭,其煤產量超過山西,目前居全國之首。在目前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的27個省(區、市)中,GDP增幅超10%的省(區、市)有13個:天津、內蒙古、四川、廣西、重慶、安徽、陝西、吉林、遼寧、湖北、江蘇、江西、西藏;GDP「超8」的省(區、市)有19個。另外,尚未公布經濟半年報的河南省,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曾對《河南日報》稱,上半年GDP增幅將超過8%。因此,全國至少有20個省份超過「保8」的目標。安徽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此外,還有5個省(區、市)增幅低於7.1%的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基礎較差的新疆、甘肅、寧夏,以及從「尖子生」跌落下來的浙江和上海,兩地經濟發展都是外向型,外需不振是它們增速放緩的重要因素。去年全國有13個省(區、市)的GDP超1萬億。今年上半年,在這13地中,有4個省(區、市)GDP保持兩位數增速,8地增速超8%。值得注意的是,安徽今年上半年GDP達4512.9億元,增幅達11.8%,如果下半年再加把勁兒,則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上海增幅墊底 山西或現負增長今年年初,全國共29個省(區、市)下調了2009年度經濟預期。在中央經濟刺激計劃和「一攬子」刺激經濟政策實施後,許多省份的經濟回暖好於預期。今年上半年,有12個省份GDP增速超過年初預定目標。在27個省(區、市)中,增幅最小的是上海,為5.6%;其次是甘肅,為6.1%。此外,雖然山西上半年的GDP尚未公布,但其形勢也不容樂觀。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在市場需求低迷和安全生產壓力雙重作用下,山西進行了煤礦整合、限產煤量,一季度山西GDP出現了-8.1%的增長,因此上半年出現正增長的希望渺茫,據當地初步估算,可能為-4%到-5%的增長。今年各地GDP排名或大洗牌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省(區、市)GDP排名已出現不小的變動,四川取代遼寧升至第8位;去年福建排在12位,北京排13位,今年上半年,北京已超越福建,總量直逼第10位的湖北;天津增速更是強勁,已連續超越兩地,排名有望大幅提前。今年各地GDP名次是否會重新洗牌?還得看31省(區、市)下半年的努力。
7. 求2010上半年全國各省市GDP排名。以及主要城市GDP排名
2010年7.28最新消息:
2010年全國上半年各省GDP排行榜
排名 省份 GDP總量 同比增長 增長排名
1 廣東 19958.04 12.7% 26
2 江蘇 19000+ 14.5% 15
3 山東 17822.1 13.6% 22
4 浙江 11924 13.0% 24
5 河南 10244.5 14.3% 17
6 河北 9083.5 14.1% 19
7 遼寧 8205.5 14.6% 14
8 四川 7465.9 16.3% 9
9 湖南 6805.39 15.1% 13
10 北京 6372.6 12.0% 27
11 福建 5761.87 15.5% 11
12 安徽 5537.2 15.4% 12
13 湖北 5378.05 15.7% 10
14 內蒙古 4720 16.5% 8
15 陝西 4289.8 16.8% 7
16 黑龍江 4202 12.9% 25
17 山西 4143.4 17.5% 4
18 天津 4106.48 18.0% 2
19 江西 4001.2 14.4% 16
20 廣西 3833.21 13.6% 22
21 重慶 3634.61 17.6% 3
22 吉林 3201.6 17.2% 5
23 雲南 3037.61 13.8% 21
24 新疆 1718.06 10.7% 29
25 甘肅 1573.61 13.9% 20
26 海南 1018.19 19.4% 1
27 寧夏 660 17.1% 6
28 青海 566.65 14.3% 17
29 西藏 203.2 11.2% 28
上海、貴州暫缺
2010年主要城市GDP排行
排名 城市 經濟總量 增長率 09年上半年總量 名義增長率
1 上海 6612
2 北京 6372.6 12% 5308.43 20.00%
3 廣州 4886.01 13.60% 3917.27 24.70%
4 深圳 4215.57 11.60% 3631.69 16.10%
5 蘇州 4200 14.00% 3311.05 26.80%
6 天津 4106.48 18.00% 3154.85 30.20%
7 重慶 3634.61 17.60% 2320.47 56.60%
8 無錫 2670 14.00% 2302.17 15.90%
9 佛山 2650.76 13.80% 2293.19 12.20%
10 青島 2282.4
11 杭州 2210.8
12 大連 2510.5 16.60% 1968.83 27.50%
13 武漢 2460.28 15.50% 1983.18 24.10%
14 南京 2443 14.20% 1911.05 27.80%
15 沈陽 2401.1 14.50% 2054.2 16.80%
16 成都 2375.39 17.50% 1951.28 21.70%
17 寧波 2290 14.00% 1819.84 25.80%
18 煙台 1817.8
19 唐山 2000 13.00% 1718.3 16.30%
20 長沙 1951.8 15.00% 1484.13 31.50%
21 東莞 1911 10.60% 1690.2 13.00%
22 濟南 1531.73
23 鄭州 1781.3 15.10% 1524.29 16.90%
24 濰坊 1402.6
25 南通 1650 14.00% 1350.02 22.20%
26 哈爾濱 1562.4 14.50% 1373.4 13.80%
27 石家莊 1500 13.50% 1365.4 9.80%
28 泉州 1460.38 14.50% 1289.42 13.30%
29 大慶 1447 12.00% 930 55.50%
30 常州 1422 14.00% 1167 21.80%
31 長春 1407.85 18.40% 1194.3 17.90%
32 淄博 1403.17 14.70% 1150.5 21.90%
33 濟寧 1127.9
34 徐州 1395.24 15.20% 1091.46 27.80%
35 溫州 1087.49
36 西安 1372.44 16.80% 1076.43 27.50%
37 紹興 1058.18 12.50%
38 鄂爾多斯 1200 20.00% 870 41.90%
39 福州 1174.62 15.80% 1003.21 17.10%
40 臨沂 1169.4 14.00% 1038.99
41 威海 981.1
42 東營 936.6
43 邯鄲 910.4
44 包頭 900.1
45 台州 897.88
46 洛陽 895.8
47 合肥 1107 18.50% 835.16 32.50%
48 鞍山 1038.1 17.20% 883.99 17.40%
49 鹽城 870
50 嘉興 841.27
8. 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全部出爐,哪些省份持續增長
31個省份的上半年GDP數據已經出爐了。
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發現,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好。各個地方的經濟正在穩步的復甦和恢復。而且各地的經濟也在穩中向好,逐漸的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況。而且在疫情當中,還有很多省份經濟出現了正向增長。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之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9. 中國省份的綜合實力排行
2005年上半年全國及各省GDP一覽
1.上半年廣東生產總值8902.36億元 同比增12.6%
2.上半年山東生產總值8490.27億元 同比增15.4%
3.上半年江蘇生產總值8212.85億元 同比增14.5%
4.上半年浙江生產總值6094億元 同比增12.0%
5.上半年河南生產總值4862.88億元 同比增14.3%
6.上半年河北生產總值4766.76億元 同比增13.2%
7.上半年上海生產總值3930.64億元 同比增10.3%
8.上半年遼寧生產總值3247.50億元 同比增12.8%
9.上半年四川生產總值3231.57億元 同比增11.6%
10.上半年湖北生產總值3195.59億元 同比增10.6%
11.上半年福建生產總值2926.81億元 同比增11.2%
12.上半年湖南生產總值2834.32億元 同比增11.6%
13.上半年安徽生產總值2568.14億元 同比增11.4%
14.上半年黑龍江生產總值2351.27億元 同比增10.6%
15.上半年北京生產總值為2274.45億元 同比增10.4%
16.上半年廣西生產總值1612.25億元 同比增12.3%
17.上半年天津生產總值1577.59億元 同比增14.5%
18.上半年山西生產總值1572.41億元 同比增12.6%
19.上半年江西生產總值1560.74億元 同比增12.5%
20.上半年陝西生產總值1440.41億元 同比增12.2%
21.上半年重慶生產總值1319.22億元 同比增11.4%
22.上半年雲南生產總值為1298.45億元 同比增8.6%
23.上半年吉林生產總值1229.68億元 同比增8.5%
24.上半年內蒙古生產總值1187.39億元 同比增20.0%
25.上半年新疆生產總值為871.90億元 同比增10.6%
26.上半年貴州生產總值794.88億元 同比增11.4%
27.上半年甘肅生產總值683.79億元 同比增12.1%
28.上半年海南生產總值402.39億元 同比增9.5%
29.上半年青海生產總值232.62億元 同比增12.0%
30.上半年寧夏生產總值210.97億元 同比增11.5%
31.上半年西藏生產總值94.89億元 同比增12.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