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人均gdp達6.46萬元,處於世界什麼水平
最近公布了我們中國人均GDP,已經高達6.46萬元,那麼處於世界什麼水平呢,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超過了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的經濟水平和一些發達國家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不過我們的北上廣深,香港,台灣,澳門還是可以和一些發達地區相媲美的。
剩下的發達國家,比如日本,美國,義大利,加拿大等,我們和他們還是有相當一段距離的。畢竟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能從一窮二白,發展到如今已經非常不容易,可以說讓全世界對我們刮目相看。我相信,只要我們都努力為國家作出奉獻,會越來越富強幸福。
㈡ 中國什麼時候超過世界人均gdp
那麼,GDP的總量就來是世界第一。源
主要是中國人口基數大,如果人均GDP能進前10,如宋時的GDP能佔世界的70%世界各國人均GDP中國排名進不到前十,能進到前90都已經很厲害了,清時的GDP佔世界的40%以上,並且是第二名的好多倍。
這種情況在宋朝和清朝的時候出現過
㈢ 中國的人均GDP何時破5萬美元
這是不怎麼可能的,中國人均GDP能到兩萬美元已經很厲害了,要知道美國現內在GDP佔世界20%的比重,容而我們的總GDP超過美國人均GDP也才有一萬美元,也就是要佔世界20%以上的比重,這還要漲個5倍,那基本上要把全世界的資源都佔了才行,沒辦法,誰叫中國人多。
不過如果美元崩盤大幅貶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㈣ 中國人均GDP何時超過一萬美元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津滬等六個省市區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率先進入了「中等發達國家階段」。但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僅40%,遠低於55%的平均水平。六省市進入「一萬美元俱樂部」按照世界銀行的衡量標准,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以時間節點來算,上海是中國內地第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大關的省份。2008年,上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3698.15億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計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達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北京市統計局2010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同時,全市人均GDP達到68788元(按年均匯率摺合10070美元),突破一萬美元大關。2010年天津人均GDP達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進入一萬美元大關的時間節點落後於上海和北京,但隨著近年來天津一系列大項目的落地和顯效,天津人均GDP「後來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也加入「一萬美元俱樂部」。至此,江浙滬人均GDP皆突破一萬美元,長三角集體進入到「發達狀態」。盡管2013年的整體數據尚未出爐,但人均GDP「一萬美元俱樂部」將很可能進一步擴大。遼寧2012年人均GDP達9352美元,2013年預計可突破一萬美元大關。緊隨其後的廣東、福建也正在逼近這個大關。預計到2014年,廣東、福建和山東人均GDP將突破一萬美元。也就是說屆時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將集體進入「發達狀態」。居民收入仍「不發達」據第一財經日報,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稱,中國多省份突破一萬美元大關,一方面得益於這些年經濟增長較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對內卻不斷貶值。當一些發達國家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後,產業結構會比較合理、社會民生等問題都解決得比較好。但我國的產業結構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到現在變化都不大,居民實際收入仍很低,離發達狀態尚遠。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韓兆洲表示,以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都達到了55%,但目前國內很多地方居民收入佔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像廣東2010年只有44.4%。
㈤ 世界各國人均gdp是多少
2017年世界人口:74億多點
2016年世界GDP:74萬億美元
人均一萬美元左右
㈥ 世界主要國人均GDP都是什麼時候到達4000美元的,也就是今天中國現在水平的。例如,像美國,日本。
美國在1970年的時候,人均gdp為4084美元;
日本在1969年的時候還沒到4000美元,1970年統計數據已經4000多美元了。
㈦ 發達國家人均gdp破萬的時候,什麼行業有前景
消費!當人由貧入富,當然首先去消費、大吃大唱!
㈧ 到2019年,世界人均GDP1.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8萬元,中國超過1.3萬美元的多嗎
中國各方面復都不錯,但是國家政策誰制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生了那麼多人。所以人均下來連毛都沒有。GDP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一年內一個國家所取得的成績,人均GDP是和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
最近,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對今年世界人均GDP的預測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人均GDP已經突破了1.1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917元),截至年底,將達到1.14萬美元。
IMF對全球30國的人均GDP做了預測,其中超過10萬美元的只有一個國家,排名第一的盧森堡,預計將達到113950萬美元;達到8萬美元的有瑞士83580美元,挪威82370美元;超過3萬美元的將有14個國家,除了盧森堡、瑞士和挪威,還有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義大利、韓國和西班牙。
其中,美國以62520美元暫居第四。我國人口眾多,人均GDP只有9630美元(約合人民幣66851.46元),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不過據專家預計,按照我國6.6%的經濟增速來算,不久之後,我國的人均GDP就會達到10萬美元。
㈨ 發達國家人均GDP6000~10000時經濟規律和特徵
就我自己對各國經濟的了解,給您一些參考:
現在經濟在6000-10000美元的國家,典型的是墨西哥和阿根廷,不過是發展中國家,你也可以參考一下。
亞洲四小龍:台灣地區:1988年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此後一直高速增長,1995年達到10000美元。
韓國:1988年舉辦漢城奧運會時僅僅為3000美元,但後來居上1995年時也突破1萬美元。
這個時期主要的特點是經濟由低成本的勞動力密集型轉向為高科技的資本密集及技術密集型,那些低成本,附加值高的企業為了發展會尋求成本更低的投資地。所以你看到了現在的珠江三角、越南,有很多台灣、韓國的中小企業,那正是因為他們在本國(本地區)成本太高無法生存,所以只能轉移。正因為這些企業的轉移,使得他們本土篩選出了一批競爭力高的企業,以科技,資本為發展前提,所以你看看現在的發達國家,他們的首富一般都是科技或者金融等第三產業的佼佼者,而在中國,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那個水平,所以,你看到的首富,都是諸如房地產等第二產業。
再說說日本:日本70年代初期,經濟已經達到了6000美元,它的經濟從1952年開始起飛,人均GDP從只有美國的19.2%追趕到1992年,達到了美國人均的90.2% ,足足花了40年。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日本經濟開始轉型,然而,日本經濟並沒有被沖垮。日本將一場石油危機變成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契機,開始了向知識技術集約型經濟的轉變。結果,在主要發達國家中,日本不僅率先擺脫石油危機,而且其產業結構再上新台階。1971~1985年的15年間,日本實際GDP年均增長率為4.1%,雖然比前一個15年低了一半還多,但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以至被視為主要發達國家中的「一枝獨秀」。
恕我想多說一點,雖然說北京、上海的人均GDP也到了6000美元(北京現在是8000,上海9000)但是由於北京、上海外企很多,房地產過熱(上海現在的房價和台灣的高雄一樣,黃浦江兩岸的房價已超過台北,但是上海的人均收入僅僅為台北的1/5-1/4),所以經濟雖然增長了,但是人民的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就像現在的亞洲新首富---澳門,人均GDP已經超過日本,但是澳門人民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荷包變鼓了,因為,錢僅僅被那一少部分人賺走了。產值是我們創造的,但是利潤卻被資本家拿走了。再加上現在的通貨膨脹,其實漲工資是迫在眉睫的了,(你可以參考宏觀的通貨膨脹螺旋)。國家的經濟要想更加發展,惟有發展第三產業,科技產業,要像溫州炒房團那樣通過炒房來增加GDP,即使增加了,也是泡沫經濟,遲早要崩潰。
先說說阿根廷吧,阿根廷是典型的富國淪為窮國的經典,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之一,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和資本,但是由於後來國家不注重經濟轉型,使得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出現負增加,在20世紀被歐洲和美國超越,以下子成為了窮國。
墨西哥的經濟發展受惠於美國,依靠對美國的出口,以及美國的投資(好比與香港近的深圳一樣)其中國內消費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另外墨西哥和北京上海差不多,錢都被外國人賺走了,普通墨西哥人很窮的。
㈩ 中國人均GDP何時超過一萬美元以及2萬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津滬等六個省市區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率先進入了「中等發達國家階段」。但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僅40%,遠低於55%的平均水平。
六省市進入「一萬美元俱樂部」
按照世界銀行的衡量標准,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
以時間節點來算,上海是中國內地第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大關的省份。
2008年,上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3698.15億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計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達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
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北京市統計局2010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同時,全市人均GDP達到68788元(按年均匯率摺合10070美元),突破一萬美元大關。
2010年天津人均GDP達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進入一萬美元大關的時間節點落後於上海和北京,但隨著近年來天津一系列大項目的落地和顯效,天津人均GDP「後來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
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也加入「一萬美元俱樂部」。至此,江浙滬人均GDP皆突破一萬美元,長三角集體進入到「發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