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廣東惠州博羅楊村和惠城區馬安兩個地區的經濟概況。
基本概況
地理方位
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地處東經113°50′-114°42′,北緯23°07′-23°43′,北回歸線穿越境內,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1℃左右,土地資源(屬遼闊的平緩丘陵地區)、水資源(屬東江流域,東江主幹流和主要支流楊村河均流過境內,全鎮有水庫多座)等自然資源豐富。 楊村鎮位於博羅縣東部,珠江三角洲北沿,屬珠三角經濟圈范疇,是廣東省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全鎮面積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2萬人,是博羅縣3個中心鎮(全省268個重點建設的中心鎮之一)、縣重點規劃建設的六大工業園區所在地之一。 楊村鎮是粵東主要交通樞紐之一,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205國道、惠河高速公路和金龍高等級公路均在鎮內中轉、交匯。為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全鎮的規劃建設實行功能分區組團式發展模式。圩鎮規劃建設控制面積35平方公里,劃分為:行政商貿中心區、商住物流區、工業園區(其中有金楊工業園、蓮湖工業園及羊和科技產業園)。 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搶抓機遇,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拓展引資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招商引資工作,同時,加強企業管理、服務跟蹤和安全監督等工作,努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有力推動該鎮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區位優勢
楊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惠州,博羅40公里;廣州125公里;深圳、東莞120公里。東鄰河源、北接龍門。交通十分便利,有廣梅鐵路,惠河高速公路,楊平公路和金龍大道(即韶深公路)以及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通過境內,鎮內也村村通路,其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是粵東地區水陸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內地進入沿海的重要樞紐之一。
基礎設施
楊村鎮水資源充足,為適應楊村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及未來發展的需要,自來水廠從寶溪水庫引入優質水源,可供10萬人飲用。 鎮內擁有1座11萬千伏的輸變電站,能充分滿足楊村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鎮內郵政、電信、移動通信、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農村合作信用社)等服務機構齊全,能夠提供便捷的服務。
經濟狀況
地域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委會、1個林場、2個社區,總人口5.11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0869萬人(農村戶籍人口3.2668萬人)、外來人口1.0286萬人。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9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4億元;農業生產總值2.0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69億元。 近年來,楊村鎮積極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依法治鎮」的總體發展戰略,積極打造「傢具五金製造專業鎮」, 不斷引進、扶持傢具、五金生產企業,逐步壯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扶持民營經濟,博羅縣東部商貿服務中心的地位得到突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三高」農業成效顯著。
文化教育
鎮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和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全鎮共有21所小學,3所中學,1所中心幼兒園,教學質量站在全縣的前列。 楊村鎮有一級甲等醫院一座,下設兩個分院和兩個門診,醫療設備先進,醫術精湛。全鎮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已全面鋪開,醫療隊伍素質提高較快。
工業發展
村位於珠江三角洲過渡地區,是博羅縣的重點發展地區。在「工業立鎮、科技興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戰略帶動下,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本地資源優勢,人緣優勢,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我鎮先後引進了三十多家外商投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超過十五億元。 近年來通過大量投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切實抓好工業示範園區的規劃建設,已規劃有三個工業開發區(即蓮湖工業區、羊和科技產業園、金楊工業區)布局合理科學,為招商引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4]) 總人口 34495
男 18288
女 16207
家庭戶戶數 8441
家庭戶總人口(總) 31683
家庭戶男 16236
家庭戶女 15447
0-14歲(總) 9640
0-14歲男 5014
0-14歲女 4626
15-64歲(總) 21875
15-64歲男 11934
15-64歲女 9941
65歲及以上(總) 2980
65歲及以上男 1340
65歲及以上女 164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7329
馬安鎮位於惠城區東部,地處西枝江下游,總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2.7萬人,外來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全鎮耕地面積2萬多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185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2℃。馬安鎮東與惠陽區平潭鎮相連,西與惠州市接壤,南與三棟鎮相連,北與水口鎮相連。 馬安鎮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廣汕公路、惠澳大道、三環路、四環路均從鎮內通過,距惠州機場8公里、惠州港38公里、深圳80公里、廣州100公里。新樂工業城、行政中心區、新湖工業區等10多平方公里的三大工業區域,造就了馬安經濟轉型期的新亮點。「三高」農業欣欣向榮,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也逐漸興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教育產業帶的形成,帶動了商品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3.39億元。工業總產值7.46億元,農業總產值1.5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0.73億元。國稅收入1537萬元,地稅收入1030萬元,財政收入59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1億元。2007年度,被惠城區評為招商引資工作、「三農」工作和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被惠州市評為「文明鎮」榮譽稱號。
社會事業
馬安鎮
醫療衛生:現有醫院1間,醫院門診兩間,鄉衛生站13間,擁有醫生35名,護士12名。 計劃生育:至2004年底出生率為10.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7%,計劃生育率為94.87%。 通信網路:現有電話用戶9000戶,其中200電話2400部,電話普及率為20%,電話容量為13000。 供水系統: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現日供水量為1萬噸,供水范圍30平方公里,供水優質率達95%以上。 供電網路:現有110KV變電站1個,裝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8萬KVA,鎮內線路總長共198公里,每戶用電量為450萬度
馬安鎮-主要特產
馬安鎮馬頭羊:地道獨特的畜產品,個大肉質好,有健身強體之功能,健胃補腎,去寒聚暖,飼養量達27000隻,年出欄量達10000隻以上。 板栗:質膩甘甜,活血溫補,人類最佳生活保健食品之一,面積達25000畝,年產量500噸。山野葡萄:是純綠色自然資源,生長茂盛,國際開發的酒類原材料生產基地,自然優勢面積3000餘畝,年產量300噸。五味子:保健葯材,制葯原材料生產基地,遼闊山場自然生長,面積達5000餘畝,年產量可達百餘噸。野生八角:烹飪主料,面積達千畝。桑蠶:春季是養蠶的好季節,馬安鎮蠶農抓住農閑時機,快速養殖。截至目前,馬安鎮已經發展桑園4300餘畝,為進一步壯大桑蠶產業打下堅實基礎。今年春季,蠶農已養蠶64張,據目前喂養和蠶苗長勢來看,預計春季蠶農收入將突破6萬元
編輯本段馬安鎮-惠城區馬安鎮
惠城區馬安鎮馬安鎮位於惠城區東部,地處西枝江下游,總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2.7萬人,外來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全鎮耕地面積2萬多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185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2。C。馬安鎮東與惠陽區平潭鎮相連,西與惠州市接壤,南與三棟鎮相連,北與水口鎮相連。 馬安鎮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廣汕公路、惠澳大道、三環路、四環路均從鎮內通過,距惠州機場8公里、惠州港38公里、深圳80公里、廣州100公里。新樂工業城、行政中心區、新湖工業區等10多平方公里的三大工業區域,造就了馬安經濟轉型期的新亮點。「三高」農業欣欣向榮,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也逐漸興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教育產業帶的形成,帶動了商品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所轄新樂村、柏田村、下良村、新群村、馬安村、黃嚴村、木棉村、龍塘村、橫河村、水貝村、上寮村、雙寮村居委會、新樓村惠城區馬安鎮醫療衛生:現有醫院1間,醫院門診兩間,鄉衛生站13間,擁有醫生35名,護士12名。 計劃生育:至2004年底出生率為10.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7%,計劃生育率為94.87%。通信網路:現有電話用戶9000戶,其中200電話2400部,電話普及率為20%,電話容量為13000。供水系統: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現日供水量為1萬噸,供水范圍30平方公里,供水優質率達95%以上。供電網路:現有110KV變電站1個,裝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8萬KVA,鎮內線路總長共198公里,每戶用電量為450萬度
② 博羅2016共有幾個鎮
截至2011年8月,博羅縣轄17個鎮,一個管委會(羅陽鎮、龍溪鎮、龍華鎮、園洲鎮、石灣鎮、福田鎮版、長寧鎮(羅浮山管委權會)、湖鎮鎮、橫河鎮、柏塘鎮、公庄鎮、觀音閣鎮、楊僑鎮、麻陂鎮、石壩鎮、泰美鎮、楊村鎮。目前沒看到有變化。
③ 博羅縣各鎮gdp
地方政府不會把這些數據告訴你的,能夠到縣一級就不錯了。去鎮政府申請財務公開可能會得到數據,不過估計沒人鳥你。
④ 2016年中國各城市gdp是多少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11.南京(江蘇2)104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24萬)
12.青島(山東1)101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14.無錫(江蘇3)9157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1萬)
15.佛山(廣東3)86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735萬)
16.寧波(浙江2)856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3萬)
17.大連(遼寧1)81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19.沈陽(遼寧2)7644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829萬)
20.煙台(山東2)7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702萬)
21.濟南(山東3)6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77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32萬)
23.泉州(福建1)66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51萬)
24.南通(江蘇4)6607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474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0萬)
26.西安(陝西1)64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62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01萬)
28.合肥(安徽1)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29.福州(福建2)605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34萬)
30.長春(吉林1)586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67萬)
31.石家莊(河北2)582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2.濰坊(山東4)574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7萬)
33.徐州(江蘇5)57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67萬)
34.常州(江蘇6)57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70萬)
35.溫州(浙江3)51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800億元,同比增長5%(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678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201萬)
38.濟寧(山東5)4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08萬)
39.淄博(山東6)44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464萬)
40.大慶(黑龍江2)4350億元,同比增長1.5%(人口:281萬)
41.鹽城(江蘇7)438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37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61萬)
43.昆明(雲南1)4370億元,同比增長6.4%(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45.臨沂(山東7)430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124萬)
46.東營(山東8)401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209萬)
47.包頭(內蒙古2)3969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76萬)
48.台州(浙江5)393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924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836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455萬)
51.洛陽(河南2)37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737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706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6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泰安(山東9)3630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556萬)
56.南寧(廣西1)3629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666萬)
57.滄州(河北3)36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8.襄陽(湖北2)36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550萬)
59.宜昌(湖北3)3591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05萬)
60.邯鄲(河北4)35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61.榆林(陝西2)3412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375萬)
62.惠州(廣東5)339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476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319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25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213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315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漳州(福建4)3111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96萬)
68.貴陽(貴州1)3077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468萬)
69.吉林(吉林2)300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70.德州(山東11)299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0萬)
71.鞍山(遼寧3)2988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364萬)
72.太原(山西1)2985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90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824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衡陽(湖南4)28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4萬)
76.常德(湖南3)281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7.岳陽(湖南2)2735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59萬)
78.南陽(河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009萬)
79.淮安(江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64萬)
80.茂名(廣東7)2679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1萬)
81.濱州(山東13)258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571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65萬)
83.湛江(廣東8)25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5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43萬)
85.江門(廣東9)2406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448萬)
86.柳州(廣西2)2401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7.株洲(湖南5)2395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395萬).
88.許昌(河南4)2385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431萬).
89.咸陽(陝西3)236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527萬)
90.棗庄(山東15)235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90.廊坊(河北5)2312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50萬)
91宿遷(江蘇12)2306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85萬)
92.周口(河南5)2299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80萬)
93.連雲港(江蘇13)229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238億元,同比增長7.7%(人口:262萬)
96.蘭州(甘肅1)222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
97.郴州(湖南6)21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69萬)
98.新鄉(河南6)213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0萬)
99.通遼(內蒙古4)211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100.遵義(貴州2)2100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800萬)
⑤ 龍門縣哪個鎮的經濟發展得比較好
鎮域經濟是縣來域經濟的基礎源,發展和壯大鎮域經濟是提升縣域經濟總量和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大力發展鎮域經濟,是我縣落實科學發展思想,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我縣致力於增強地方經濟實力、改善區域差異、解決當前「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我縣鎮域經濟的基本情況
我縣位於廣東省中部,增江上游。東鄰河源市、博羅縣,西接從化市、增城市,北靠新豐縣,東南與博羅縣交界,西南與增城市接壤。全縣有13個鎮、1個民族鄉、1個旅遊區管委會、6個林場(科所),土地面積2295平方公里,2004年未人口(戶籍)320596人,其中農業人口233778人,占總人口的72.9%。
鎮域公路交通網路比較落後。我縣公路交通網路很不發達,全縣只有龍新公路、增龍公路、龍塘公路三條主幹道,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鐵路,水路只有麻榨鎮的一小部分。鎮與鎮之間、鎮域內部的交通網路更差,如龍江鎮至路溪鎮的公路。有些村與村之間還沒鋪上水泥路。
⑥ 惠州市博羅縣和惠陽區淡水鎮哪個發達
淡水鎮屬於惠陽區,澳頭鎮屬於大亞灣區,大亞灣區及惠陽區屬於惠州市,但是,這兩個區不屬於惠州市內,惠州市內叫惠城區。
⑦ 惠州博羅 和惠州惠東哪個縣經濟比較發達惠東比較好
惠東
惠東縣屬珠江三角洲地區,地理區位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縣城平山鎮距深圳市95公里,距惠州市38公里,距廣州市192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及廣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海上運輸可直達閩、港、澳。國家級漁港港口港,有海關二類監管碼頭。距縣城15公里的惠州機場,可直航北京、杭州、無錫、徐州等大中城市。
機場:平潭機場(復航) 火車站:惠東火車站(在建) 地區生產總值:201.1億元人民幣(2008年) 面積:約3535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73萬人(2008年)
另有惠東籍華僑和港澳台同胞18萬人
博羅
廣東省博羅縣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東江中下游北岸。東鄰惠州,南接深圳,西鄰廣州、東莞,毗鄰港澳,區位優越、交通發達。全縣總面積285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0萬,外來人口40萬。羅,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東江中下游北岸,轄區面積2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萬,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15萬人;東與惠州市區相接,南與東莞隔江相望,西連增城,北靠龍門、河源,毗鄰港澳,在半徑100公里范圍內有廣州、香港、深圳、惠州、東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機場、深圳機場、廣州白雲機場以及大亞灣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京九鐵路經濟增長帶的咽喉地帶。
早在1994年已進入全國通信百強縣。博羅不斷整頓機關工作作風,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全縣對外資企業實行「一個窗口」收費制度,對外商的投資項目實行「一條龍」服務。可以說,博羅縣已構築了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投資環境。 扎實的經濟基礎。目前,博羅縣已有來自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家外資企業。在外資強有力的牽動下,博羅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工業方面,一批支柱產業和名牌產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制葯、紡織、化工、服裝、電子等30多個行業,擁有工業企業5000多家,電腦配件、電子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崛起;農業方面,已形成了一批優質糧、油料、水果、蔬菜、 博羅縣
水產、三鳥等外向型「三高」農業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農業龍頭企.。
2008年惠州縣區生產總值
·惠城區生產總值5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人均GDP為42723元,比上年增長8.3%。
·惠陽區實現生產總值(GDP)124.03億元,同比增長11.5%,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0元大關,達到22078元,增長9.1%。
·惠東縣2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人均GDP實現23800元,增長10.3%。
·博羅縣生產總值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增幅居全市之首。
·龍門縣完成生產總值49.56億元,增長13.5%。人均GDP15125元,增長11.4%;
·大亞灣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68.9億元,增長10.2%。
惠東不如博羅
⑧ 廣東惠州算是發達城市嗎
2017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
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
廣東GDP連續年全國第一!
在全省21個地市中,有9個市進入全國百強!
在廣東省內,
各個城市發展情況如何呢?
趕緊來看看廣東省21市的GDP排名吧!
NO.1 廣州市GDP收入:19610.94億 增長:8.20%
在廣東,廣州是省政治中心。在2016年GDP總值上,廣州GDP嚇死人,達到19610.9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領先全國6.7%及全省7.5%的增速!老大地位杠杠的!
NO.2 深圳市GDP收入:19492.6億 增長:9.00%
2016年深圳GDP增速達到9%,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最高!在2016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中,深圳超越北京廣州排名第三。
NO.3 佛山市GDP收入:8630億 增長:8.30%
佛山作為廣東三巨頭之一,五年來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6580.28億元預計提高到2016年8600億元,五年跨越兩個千億元台階。美的、碧桂園、格蘭仕、聯塑、利泰、順德農商銀行、海天7家企業入圍「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NO.4 東莞市GDP收入:6827.67億 增長:8.10%
2016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27.6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同時誕生首家營業收入「千億企業」、成為繼蘇州之後,全國第二個國稅收入突破千億地級市、鎮街400億元「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NO.5 惠州市GDP收入:3412.17億 增長:8.20%
惠州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經濟發展不容小覷的。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12.17億元。
從GDP總量看各縣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可謂「你追我趕」,競爭比2015年更「激烈」。2016年,惠州有三個縣區的GDP總量進入了「600億元俱樂部」,分別是惠城區(649.77億元)、博羅縣(613.62億元)和惠東縣(611.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