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都GDP總量放在江蘇省排名會在南京之前嗎重慶(不含涪陵萬縣黔江)放在江蘇省會排名第幾
我想成都GDP總量放在江蘇省排名肯定會在南京之前的。
㈡ 蘇州 pk 成都 經濟實力
蘇州的經濟實力應該超過成都的。
2013年,蘇州的GDP為13015.70億元。而成都為9108.89。相差還是有些距離的。
㈢ 蘇州GDP為何能排全國第四
2004年上半年經濟發展統計數字公布出來,蘇州各項經濟指標又向前邁了一大步:GDP總量增長18%,達1 630.36億元,超過深圳(1519億元),排名全國大中城市GDP總量第四名,並且緊跟在北京(1910.3億元 )、廣州(1865.54億元)這兩座傳統意義上的特大型城市之後。
對於只有583萬人口的一個地級城市而言,蘇州的經濟規模是一個奇跡。
「這樣的發展速度還看不到減緩的勢頭。」蘇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剛榮說,由於近兩年上千億元的生產性投入,這些資金都將在未來幾年轉化為GDP數字,因此蘇州GDP高速增長的勢頭還將持續,並可能在2008年前超越北京、廣州,成為僅次於上海的經濟「巨無霸」城市。
但在蘇州GDP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以外資投入為主體的發展模式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給蘇州經濟耀眼的光環上投下陰影。
GDP增長與人均收入不對稱
2003年末,蘇州人均GDP高達4.77萬元,折算成美元是人均5746美元,高出一直領先的上海(人均5 643美元)一大截,成為全國各大中城市中的狀元。
但蘇州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卻並不如此樂觀。按人均收入計算,蘇州只能排在長三角16個大中城市的第七位,落在寧波、紹興之後。蘇州就業群體的工資收入普遍偏低,大學本科畢業生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大專生、技校生收入在10 00元左右,來自附近省市農村的外來打工族收入則只有幾百元。
隨著近幾年房價狂漲,普通就業群體的生存壓力日益增大。從南京大學畢業後在蘇州一家外資企業打工的張彬抱怨自己辛苦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到半個平方米的住房,他甚至誇張地說,自己是「住在天堂(指蘇州),活在地獄」。
西南交通大學的龔堅將蘇州和成都兩座東西部城市的統計年報作了比較後發現,除GDP、進出口總額等數字蘇州大大超過成都外,在許多有關居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上,處於東部最發達地區的蘇州,還比不上地處西部內陸、發展較為遲緩的成都。
比如體現老百姓消費水準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成都是771.5億元,蘇州是526.1億元,成都比蘇州多出2 45.4億元;在體現當地居民富裕程度的城鄉居民儲蓄余額上,成都是1494.4億元,蘇州是1470.5億元,成都比蘇州多出23.9億元。
人均住房面積和私家車擁有量,蘇州比起成都來也落後一大截。成都的人均住房面積是27.1平方米,蘇州為18 .6平方米,成都比蘇州多8.5平方米;2003年成都私人擁有汽車34.5萬輛,蘇州是16.8萬輛,成都是蘇州的 2.18倍。
在經過以上對比後,龔堅得出結論:雖然蘇州的GDP在高速增長,但蘇州市民的生活水準,相對於內陸城市成都卻並不高。
本土品牌折戟
「蘇湖熟,天下足。」蘇州在明清兩代一直是全國賦稅仰給的地方,上世紀八十年代鄉鎮企業興起,蘇州再度名噪四方。當時蘇州也出現了一些行業內排名靠前的全國品牌,如香雪海冰箱、孔雀電視、春花吸塵器、長城電扇等,人稱蘇州「四大名旦」,此外,尚有虎丘牌照相機、登月牌手錶等精密產品,以及非常發達的絲綢織造業,但這些企業後來都相繼沒落。
蘇州本土品牌的全軍覆沒,值得蘇州人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深刻反思。
香雪海曾經榮獲70多個各種形式的榮譽和獎牌,是當時國內電冰箱行業的龍頭老大。但在與韓國三星集團合資後,三星提出讓香雪海品牌退出市場三年,這樣的條款對於一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來說,無異是一種慢性自殺,而等蘇州人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時,為時已晚,冰箱市場早已被以海爾為首的新品牌取代。之後,香雪梅從國外高價引進先進設備和生產線,但這一品牌早被市場淡忘,原有的技術隊伍和熟練工人也加盟與三星合資的企業中。
㈣ 蘇州和成都兩大城市對比,到底誰是真正的第一
隨著我們國內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國內的城市間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了,相信大家也是感同身受吧,只要說到我們國內經濟最發達的新一線城市,大家一定會想到重慶也 ,成都和蘇州了,這三座城市不僅僅在經濟上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在我們國內的知名度也是相當的高
這兩座城市同樣也是我們國內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城市了,並且蘇州還是我們國內優秀的旅遊資源,蘇州的園林更是我們國內園林的代表了,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兩座城市是怎麼看的呢
㈤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㈥ 中國最有可能超過蘇州的城市,不是成都和南京,那是什麼
是杭州市,杭州市近幾年經濟發展特別快,估計過4年就可以超越蘇州。
㈦ 蘇州2018前三季度各區GDP排名
你上這幾個區的政府網站,找統計數據。
㈧ 蘇州GDP接近兩萬億直逼廣州,怎麼還不是一線城市
我國地大物博,雖說只有二十幾個省份,但是每個省份管轄的市,卻多的數不勝數,為了將這些市區做好一個區分,我們給予了一些城市一些相關的代號,好比如說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這樣,一線城市目前來說在我們國家總共有四個,分別是北上廣深 。
不知道你怎麼看呢?其實在小編的眼中,蘇州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城市,不管是人均GDP也好還是GDP也好,亦或者是當地的歷史風景也好,在這些排行中都是算得上“一線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