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肇慶各縣市區2018年gdp排名有誰知道
肇慶市內各區、縣 2018 年地區生產總值最高的是高要區,總量達到 430.84 億元,佔全省總回額的 19.56%;GDP 增速為 7.4%,全答市排名第三位。GDP 總量第二、三位分別是端州城區和四會市。
2. 柳州市2017和2018年的GDP數據
2017年的GDP為2755.64億元,2018年GDP為3083.7億元。
2017年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755.6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9.4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487.08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079.07億元,增長11.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6.88%、53.96%和39.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35.0%和6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9249元。
2018年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3083.7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9.5億元,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財政收入436.2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1.2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784元和13488元,分別增長6.5%、11%。城鎮登記失業率2.92%。年內脫貧99897人,6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6%。
3. 福州市2018年GDP為多少
2018年福州市GDP為7750億元,增長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18億元,同口徑增長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0億元,增長7.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出口總額1642億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5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82億元,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2元,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4%;城鎮登記失業率2.46%。
4.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5. 2018太原市各區縣市gdp和人均gdp是多少
6. 南陽市下轄幾個縣市區人均GDP排名2018
你好!南陽市傢具及各縣市區人均GDP排名2018說明他們生活。現在進步人也變得越來越富裕。
7. 2018年中國gdp排名最差的三十個縣是哪些
2018年中國排行榜最差的30個縣應該有三河縣
8. 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
9. 2018年西寧市全年GDP是多少億
2018年西寧市全年GDP是1286.41億元。
1、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6.08億元,增長4.2%,對GDP貢獻率為1.44%,拉動GDP增長0.13個百分點;
2、第二產業增加值467.99億元,增長8.8%,對GDP貢獻率為48.31%,拉動GDP增長4.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8.0%,對GDP貢獻率為34.92%,拉動GDP增長3.14個百分點;
3、第三產業增加值772.34億元,增長9.4%,對GDP貢獻率為50.25%,拉動GDP增長4.5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6:36.4:60.0。
(9)福建省2018年各縣區gdp擴展閱讀:
1、2018年,西寧市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94億元,增長17.4%,其中,完成稅收收入77.58億元,增長20.3%。
2、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7.48億元,增長3.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4.4%、公共安全支出增長4.8%、教育支出增長13.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5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9.1%、節能環保支增長15.4%、城鄉社區支出下降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