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何珠海GDP那麼點
珠海頭上有「三座大山」,三座大山壓在珠海人身上。
哪三座呢?第一總是拿珠海和深圳比內,總是覺容得深圳發展的快,壓的珠海人喘不過起來。實際上從一開始兩個城市就不是一樣的發展道路。整個土地政策是珠海首創的,可以在全國推廣。但是深圳模式是不可復制的!
第二,唯GDP論。腦子里只有GDP,GDP就變成了一個病毒了。讓人忘記了發展的目的,整天手裡捧著,嘴裡念著,心裡想著它。
第三,說珠海工業門類不齊全 經濟結構有缺陷。實際上珠三角不需要每個城市小而全,我們小小珠三角,為什麼要搞麻雀經濟?二戰結束後的歐洲各國,戰場上的敵人成了盟友,實際上就是產業分工協作,隔著大西洋,隔著太平洋實現產業合作。我們珠三角卻要從紐扣到鞋帶都要能做。實際上就是小農經濟。
喜愛珠海的藍天碧水,又要羨慕人家肉多。這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肉是哪裡都可以買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確是無價之寶。發展是硬道理沒錯,但發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可惜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夠評價一個城市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
② 珠海與廈門的人均gdp多少
2010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GDP)2053.74億元,全市戶籍人口180.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3元。GDP人均11萬多、
2010年珠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02.58億元,全市戶籍人口156.02萬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2元.,GDP人均7.7萬
③ 珠海和中山市人口及GDP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區(香洲、斗門、金灣),共8個街道、16個鎮。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952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是廣東省人口規模最小的城市,人口分布為:香洲區 81萬人,斗門區 36萬人,金灣區 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 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 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 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的海岸線長604公里,有大小島嶼146個,故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漁女」是珠海的標志;珠海的市花、市樹、市鳥分別為:勒杜鵑,Bauhinia blakeana ,海鷗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2.3萬。有祖籍本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
2006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主要數據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817.6
15.2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495.7
21.7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20.9
6.3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22.1
22.1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6.5
27.7
一般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276.6
17.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7255
9.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102
10.1
2007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916
12.0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870
15.0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47
8.0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37
1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635
8.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750
8.0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
%
6.25以下
2011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
%
11
人均生產總值(到2011年)
美元
≥11
城市化水平
%
7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
%
5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年均增長率
%
6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④ 珠海這幾年的GDP是多少,人均收入是多少
2011年人均gdp達9萬元人民幣,摺合約1.4萬美元,2011年全市gdp1410億元,人口156萬人
⑤ 珠海應該比溫州好吧
珠海怎麼可能復比溫州好,制單純談省內政治地位,珠海在廣東珠三角也屬於三流城市,人口不多,縣城規模。人均gdp和財政收入高,因為有寡頭企業格力,產值高,平攤到普通人身上看著是蠻高但是也只不過是浙江舟山那種城市。溫州不同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先發地區,第一個個體戶,第一批股份制合作公司發源地,浙江區域中心,高配副部級一把手的。本地民營企業發達,最關鍵溫州商人遍天下,全國268個城市都有溫州商會,浙江商會冠名的,會長都是溫州人,溫州還有海外華僑,也是浙江最多主要在,法國,義大利。溫州在外GNP相當於,溫州本地gdp。珠海和溫州沒法比。
⑥ 珠海的GDP排名
珠海城市先後被抄聯襲合國、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the Bes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行動獎」、 「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徵兵工作全優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上面的榮譽,就是珠海放棄GDP排名靠前換來的。
⑦ 珠海為什麼GDP不高,但城市建設不錯,名氣也很高,和青島各方面比較怎麼樣
珠海的經濟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抑專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屬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因為珠海是走旅遊環境和高科技路線`~~抑制重工業發展~~所以GDP沒有像深圳,廣州那樣高啊`!!!
⑧ 為何珠海GDP那麼點
首先,衡量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得看很多方面,取決於其社會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回、商業(包答括商務)實力、金融實力、富裕程度、城建水平、硬體水平、整體環境、一定的繁華程度、細節呈現的發達程度等要素和其眾子要素,單從經濟來看,GDP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是人均GDP更加科學可靠,雖然珠海GDP只有那麼點,但珠海人口並不多,2009年末常住人口只有149萬,其人均GDP近7萬元,比北京還高,廣東省內僅次於廣州、深圳、佛山,居第4位,而棗庄只有3.27萬,因此遠不如珠海發達;
還有,廣州GDP9100億(全國地級市第一),深圳8200億(地級市第二),它們就幾乎占據了廣東的半壁江山,而且還有佛山4800億(地級市第7位),東莞3800億(地級市第15位),排名都挺靠前的,故廣東GDP全國第一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下面有詳細的排名
⑨ 珠海為什麼GDP不高,但城市建設不錯,名氣也很高,和青島各方面比較怎麼樣
青島應該比珠海發達吧。知名度我就不大清楚了。但是珠海現在優先發展輕工業及高科技電子內產業。大概容也是因為環境好的原因吧。珠海是小城,人流量相對比較小。所以環境比較好。而且珠海近港澳,也有許多外向型企業。所以一般來說這里的人會相對比較有社會責任感吧。不能說全部,但總體上還是可以的。或許是因為這些原因,珠海的風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