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洛陽各區縣經濟排名
工業:1.吉利 2.澗西 3.洛龍 4.高新 5.西工 6.廛河 7.老城
商業:1.西工 2.洛龍回 3.澗西 4.老城 5.廛河 6.吉利 7.高新
縣:偃師市、欒答川縣、新安縣、伊川縣、孟津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
⑵ 洛陽GDP在中部六省所有城市中排第幾
洛陽GDP目前在中部六省之中
僅次
武漢,長沙,鄭州,合肥
位列第五位
2010年GDP
武漢5515.76億
長沙4547.06億
鄭州4000.00億
合肥2702.50億
洛陽2321.20億
⑶ 洛陽縣市區經濟排名
幾個縣市比較依次是:偃師市、欒川縣、新安縣、伊川縣、孟津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
⑷ 洛陽市哪個縣經濟最好
欒川縣旅遊業 礦業比較發達。
經濟比較好的覺得是偃師市 各種廠比較多 鞋廠、傢具廠、牡丹石、銀條菜、還有現在的伊濱去龐村鎮辦公傢具基地
⑸ 洛陽6個市區經濟排名
工業:1.吉利 2.澗西 3.洛龍 4.高新 5.西工 6.廛河 7.老城
商業:1.西工 2.洛龍 3.澗西 4.老城 5.廛河 6.吉利 7.高新
⑹ 洛陽是不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市
是!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洛陽上繳給國家的利稅總額,超過整個廣東省,即使到了20世紀80年代,洛陽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把兩任省會城市開封和鄭州甩在身後。
在中原城市群的官方發展規劃中,洛陽是作為「副中心」來規劃的。洛陽是全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是解放以後全國的重要工業城市。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洛陽的經濟地位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名聲也是不能小覷。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河南省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傾力把洛陽建成河南省的經濟中心城市,使洛陽錯過了經濟發展的一次有利的時機。
2006年,洛陽市的GDP總量1332億元,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GDP排名45位,低於河北省的邯鄲市 1338億元(排名44位),更低於山東省濰坊市(排名30位) 、淄博市 1645億元(排名33位)。
2005年至2007年,洛陽經濟總量在全國分別排第47位、第45位、第43位,2008年洛陽市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43位,與排在洛陽市之前的5個城市差距明顯縮小,相對於排在洛陽市之後的城市的優勢由10.1億元拉大到104.3億元。
據初步掌握的資料,在全國GDP前45位的城市中,洛陽市經濟增速位居第6位。在全國排名前45位的城市中,洛陽市增速僅落後於天津、大連、西安、武漢和長沙,位居第6位。
另外,洛陽市經濟總量在中西部地區位居第7位、中部第4位,排在合肥、南昌、太原3座省會城市之前,在省內穩居第二位。
⑺ 洛陽縣市區經濟排名
偃師市是中國百強縣
⑻ 洛陽市經濟實力如何
洛陽的經濟實力是中部六省城市中的第四位,中西部十八個省自治區城市中的第七位(超過中西部的十餘個省會首府)。
不過距離一個經濟較強,輻射能力較強的中心大城市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⑼ 洛陽有幾個區,哪個區最大
截止2019年3月7日,洛陽市轄7個區,分別是瀍河區、老城區、西工區、澗西區、洛龍區、吉利區、伊濱區,其中伊濱區面積最大。
一、伊濱區
面積280平方千米。伊濱區位於洛陽市區東南部,西鄰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北與佛教祖庭白馬寺隔洛河相望,是古都洛陽的一顆璀璨明珠、明日新城,是未來十年洛陽城市發展的方向。
二、 洛龍區
面積244平方千米,洛龍區是洛陽近16年發展起來的「新貴」,人文景觀多,名勝古跡遍布,高樓大廈林立,經濟發達。
三、澗西區
面積90平方千米,澗西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區,洛陽大部分的廠礦都聚集在澗西,是今日洛陽最繁華的城區之一。
四、吉利區
面積80平方千米,吉利被稱為即將崛起的新星,這里有石油化工等朝陽產業,景色更是靜謐秀麗。
五、老城區
面積56.7平方千米,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老洛陽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是不到老城,枉來洛陽。
六、西工區
面積56平方千米,是洛陽最繁華的城區之一,是經濟、文化、金融和商貿中心,洛陽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
七、瀍河區
面積34.8平方千米,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市區之一,素有「洛陽的東大門」之稱,是洛陽異域風情最濃的一個區,全區居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22個民族。
(9)洛陽市各區GDP排名擴展閱讀:
洛陽市地形地貌
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洛陽市位於豫西地區與東秦嶺褶皺系,地勢西高東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脈。伏牛山自西南橫貫南部,外方山為東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貫中部伸向東北,崤山位於西部。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為伊、洛河分水嶺;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內最高點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洛陽
⑽ 河南城市經濟排名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看,河南省18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948.05億元。排名前三為鄭州市、洛陽市、南陽市,分別為2091.06億元、1013.8億元、917.6億元。
河南經濟前四名為鄭州市、洛陽市、南陽市、許昌市
河南省18地市以GDP排名,18地市中排名第一為鄭州市4611.4億元,佔全省GDP的20.7%,增速8.5%;排名第二為洛陽市2159.31億元,增速8.8%。南陽市以1725.66億元排名第三,增速7.6%。GDP前三名地市合計GDP為8496.37億元,佔到全省GDP的38.19%。
初步核算,2017年河南生產總值44988.16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39.49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21449.99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19198.68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為9.6:47.7:42.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47130.00元,增長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