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北三省2014年gdp是多少
看下面的表格吧。
⑵ 東北三個省的gdp總數都沒有江蘇高嗎
東北以前就是一個省 只是後來分成了三個省 加起來的gdp肯定是比江蘇高的 所以東北還是比江蘇強的
⑶ 近二十年來東北地區的GDP為什麼一直起不來
因為東北地區現在一直是人才流失狀態的,而且很多產業已經不符合現在的水平了
⑷ 2010年東北佔全國這個gdp的比重為
2010年中國GDP生產總值為408902.95億元,2010年東北三省生產總值分別為:專吉林省生產總值為8667.58億元,遼屬寧省生產總值為1.85萬億元,黑龍江省生產總值為1.04萬億元,東北三省約佔全國生產總值的9.2%。《望採納》
⑸ 東北哪個城市GDP最高
1遼寧大連
2遼寧沈陽
3黑龍江哈爾濱
4吉林長春
這個順序
⑹ 振興東北實行多年,但gdp增速非常慢,似年沒成效,什麼原因
簡單的來講三個原因:
東北自身的問題。因為多年國企習慣,造成東北地區勞動力的技能水平較低,無法和南方某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競爭。而且,東北文化比較彪悍,對外來事物接受較慢,外來的文化和管理方式,很難融合到東北本地文化中。
周圍經濟體的問題。東北除了遼寧地區有港口貿易外,其他省份都倚靠這一些不發達甚至不穩定的經濟體,如朝鮮、蒙古、俄羅斯等。這些局部經濟體的不穩定以及經濟匱乏,造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邊境貿易沒法像東南沿海那麼積極有效。
國家戰略。從國家全局來講,東北並沒有如中部、南部、東部那樣的經濟便利和優秀的人文資源基礎建設。因此,國家的經濟發展重點,肯定從更容易出成績的南部、東部開始,然後慢慢擴展到中部,之後再擴展到西部和東北。
總的來說,東北受到自身的地理、人文、基建的限制,以及外部的種種原因,造成了最近幾年經濟增長比較緩慢。
⑺ 東北三省2010年GDP
遼寧 18278.29
黑龍江10235
吉林 8577.06
詳細請專參考屬http://tieba..com/club/5397201/p/13158080
⑻ 2018年東北三省最窮的省,還有人均gdp最少
東三省GDP不行了。你不能看總量,東三省GDP總量都比台灣高。你也不能看人均GDP,你要看增速。
人均GDP排名高有什麼用?2018年遼寧GDP增速排4.2%,倒數第一;吉林5.3%,倒數第二;黑龍江6.4%,倒數第四。東三省經濟不發展了,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⑼ 我國東北三省2016年gdp增長率為什麼這么低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會達到1.2-.5萬美元。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中國近幾年飛速發展。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增長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發展勢頭迅猛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已成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社科院7日發布《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預測,到2015年金磚四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份額將達到22%,而四國GDP增量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發展更為迅速,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印度則可能躍至世界前五。近十多年來,金磚國家發展迅速,追趕發達國家的勢頭相當明顯,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經濟規模世界排位提升,對發達國家趕超效果明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國際經濟影響力提升等。21世紀頭十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10%、印度超過7%、俄羅斯超過6%,金磚國家整體平均增長率超過8%,遠高於發達國家2.6%的平均增長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長率。此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出現巨大反差。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約30%。而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即超過30%,居世界第一。在近十多年裡,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磚國家相繼進入了萬億美元大經濟體俱樂部。由於經濟增長較快,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從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國經濟佔美國經濟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顯示金磚國家與美國經濟總量的差距在縮小。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發展潛質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最有希望和最快趕超美國。其次為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南非次之。2001年以來,中國先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據IMF數據,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6%和2010年的約9%(第2位)。中國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6.5%、2001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23.7%和2010年的約40%。如果按照中國年均7%~8%的經濟增速和人民幣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國則按照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慮到美元在未來將出現的長期貶值趨勢。根據這些假設條件測算,中國名義GDP可在2015年內達到美國經濟80%左右的規模,人均GDP將接近1萬美元的水平,中國將替換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到2020年則可能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根據很多預測顯示,當前中印差距較大,如印度高技術出口商品只佔總出口的5%,只相當於中國的1/6。因此,印度不大可能在今後10年或20年內變得與中國勢均力敵,但到2020年可能躍至世界前五,在中國超越美國後,印度也將在2040年前接近或超過美國,中印美世界經濟新三強將會形成。而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則難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超越美國的奇跡。
⑽ 東北三省曾經被日本佔領,當年聽說GDP亞洲第一,按理說工業基礎實力雄厚,可是戰後為什麼經濟實力不行
這純屬謠言!你可以看看以下這兩份日本統計的表格(數據):
一、1933-1940年,日本勢回力范圍內各種答工業產能分布
二、鋼產量是衡量工業水平的最佳尺度,下面是日本網站統計的二戰時日本勢力范圍內各地區的鋼產量水平
通過以上兩份表格(數據)可見,整個二戰期間,偽滿(中國東北地區)也就是紡織和食品工業(在某些年份)幾乎能與日本本土持平,其它方面都與之差別巨大。尤其是鋼鐵、冶金等工業,偽滿在二戰期間,頂多也就是日本本土的一成(1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偽滿的GDP還能超過日本本土,豈不成了笑話?!~~另外,還應注意的是:即便是到了二戰末期,日本本土在不斷遭到盟軍打擊的情況下,偽滿的鋼產量還不及它的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