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陽新浮屠鎮2017年gdp

陽新浮屠鎮2017年gdp

發布時間:2021-01-18 14:31:09

❶ 湖北省陽新縣浮屠鎮查社保號碼是多少

你可以登錄湖北省陽新縣社保局官方網站輸入身份證號碼就可以查詢。

❷ 請問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4房組的情況

我不知道電話號碼、但是你可以打114查詢、黃石的區號+114然後叫她幫你轉接那個電話、記得給我加分

❸ 陽新縣浮屠鎮GDP是多少!

咸寧 行政區劃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東與黃石市的陽新縣交界,南與江西省的修水縣、湖南省省的平江縣接壤,西與湖南省的臨湘市相連,北與荊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與武漢江夏區、鄂州市、大冶市毗鄰。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咸寧市人民政府駐咸安區溫泉辦事處。 2003年咸寧市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赤壁市、咸安區四縣一市一區,共設11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下轄1271個村民委員會、11585個村民小組。 其中,咸安區轄汀泗橋、官埠橋、雙溪橋、馬橋、高橋、橫溝橋、賀勝橋、向陽湖、桂花9個鎮,浮山、永安2個辦事處和大幕1個鄉,溫泉經濟技術開發區轄溫泉辦事處;嘉魚縣轄陸溪、高鐵嶺、官橋、魚岳、新街、渡普、潘家灣、牌洲灣8個鎮;赤壁市轄趙李橋、新店、中伙鋪、官塘驛、茶庵嶺、赤壁、柳山湖、神山、車埠9個鎮,赤馬港、蒲圻、陸水湖3個辦事處;通城縣轄麥市、塘湖、關刀、五里、馬港、雋水、沙堆、石南、北港9個鎮,四庄、大坪2個鄉;崇陽縣轄沙坪、石城、桂花泉、天城、青山、路口、白霓、金塘8個鎮,肖嶺、銅鍾、港口、高梘4個鄉;通山縣轄通羊、南林橋、黃沙鋪、廈鋪、闖王、洪港、大畈、九宮山8個鎮,大路、楊芳林、慈口、燕廈四個鄉。 氣候地理 咸寧市隸屬湖北省,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享有「桂花、楠竹、茶葉、薴麻之鄉」之譽。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3º32′-114º58′,北緯29º02′-30º19′。東鄰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區位適中,交通便捷。13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京廣鐵路、106、107、京珠高速公路貫通南北。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現轄一市一區四縣:赤壁市「三國故事」享盛名;咸安區向陽湖畔翰墨香;崇陽縣戲鄉琴韻號天城;嘉魚縣秀水澄湖魚米鄉;通城縣三省通衢多客商;通山縣九宮巍峨雲天外。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構造處於揚子准地台(Ⅱ)東端的下揚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帶(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寧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個四級構造單元。區內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層,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通山的九宮山一帶。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形成現今地貌景觀。地勢南高北低,分為3個地貌區。江漢湖積沖積平原區,位於西北部,為赤壁市茶庵嶺至咸安區雙溪以北的大片地區。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區,位於中部,為通山縣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北,茶庵嶺至雙溪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幕阜山侵蝕構造中山區,位於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南地區。 咸寧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偏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為245-258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災、洪澇及夏旱、伏旱。 歷史沿革 咸寧市(地級市)行政建置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市域夏商屬荊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縣(今赤壁市)。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鎮,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為永安縣,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按《易?乾象》「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取名咸寧縣(今咸安區)。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魚縣。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縣。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陽縣。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縣。元時,市域屬湖廣行省武昌路;明清時,屬武昌府。民國時期,先屬江漢道,後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隸屬大冶專區、孝感專區。1965年8月成立咸寧專區,轄咸寧、嘉魚、蒲圻、通山、通城、崇陽、陽新、鄂城、武昌9縣。1970年咸寧專區改稱咸寧地區。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縣分別劃屬武漢市、黃岡地區。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立咸寧市(縣級市)。1986年6月撤銷蒲圻縣,設立蒲圻市(縣級市),1998年10月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1997年陽新縣劃屬黃石市。 199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同時撤銷原咸寧市(縣級市),設立咸安區。2003年底咸寧市共設11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共有1271個村民委員會、11585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土地礦產資源 我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全市國土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人均1.55畝、全省人均1.25畝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我市顯得尤為重要。 我市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金屬礦產次之,能源、水氣礦產少。已發現礦產37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8種,包括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7種、礦泉水1種。全市有11種礦產資源的儲量列居全省前五位。其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鎂、銻、獨居石、鉭、地熱等5種礦產,居第二位的有金、鈮、冶金用白雲岩等3種,居第四位的有煤、釩、錳3種。 水資源 200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584.2mm,摺合水量156.0億m3,較上年偏少19.2%,較多年平均偏多4.5%,屬平水年份;全市水資源總量102.8億m3,較上年偏少13.8%,較多年平均偏多27.5%;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00.4億m3,地下水資源量19.17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重復計算量16.78億m3。全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3693m3,畝均佔有水資源量5488m3;全市各類供水工程總供水量13.2496億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8848億m3,佔97.2%,地下水源供水量0.3648億m3,佔2.8%。全社會用水總量13.2496億m3,其中生產用水量12.3124億m3,佔92.93%;生活用水量0.9349億m3,佔7.06%;生態環境用水量0.0023億m3,佔0.01%。全市人均用水量476m3,萬元GDP用水量763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32m3,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680m3。 建國初期全市有大小湖泊115個,正常水位的湖水面積為488平方公里。由於人為侵佔等原因,目前全市500畝以上的湖泊僅有19個,湖水面積206.4平方公里,其中萬畝以上湖泊5個。 全市境內河流眾多,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31.1084萬KW,可開發量為24.1057萬KW。到2000年底止,全市已建成水電站169處,全市有21座大中型水庫。全市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48.5萬畝,設計年均引水量為10.21億立方米。 森林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積981494公頃。其中陸地面積905655公頃,佔92.27%。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林地面積561286公頃,佔61.98%;荒地面積16375公頃,佔1.81%;難利用面積7302公頃,佔0.81%。 在全市林地面積中:森林面積411095公頃,佔73.24%;疏林地面積8563公頃,佔1.53%;灌木林地91110公頃,佔16.23%;無立木林地47452公頃,佔8.45%;苗圃地3067公頃,佔0.05%。 在全市森林面積中: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面積共有308238公頃,佔74.98%;竹林102475公頃,佔24.93%;農林間作林382公頃,佔0.10%。 全市活立木蓄積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8302520立方米,佔94.69%;疏林蓄積量45516立方米,佔0.53%;散生木蓄積量135271立方米,佔1.54%;四旁樹蓄積283795,佔3.24%。 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3%。 我市南部屬幕阜山系余脈,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最高山峰老鴉尖海拔1656米,一般在200-800米。北部屬江漢平原,海拔多在20-50米。其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資源種類繁盛,主要植物群落類型劃分為: 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其代表群落有苦櫧林、樟樹林、甜櫧林。林中散生樹種有長葉石櫟、冬青、青栲、油茶、石楠、烏楣栲、絲栗栲、女貞、厚皮香、綿櫧等。 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地帶,其代表樹種有短柄枹、錐栗、化香、黃蓮木、青檀、黃檀、稠李等。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1100米之間,其代表樹種有甜櫧、栓皮櫟、青岡櫟、厚皮香、青榨槭、石櫟、白櫟、綿櫧、交讓木、楓香、黃檀、酸棗、糙葉樹、拐棗、短柄枹、山槐、化香、茅栗、臭辣樹等。 針葉林:海拔 800米以上的代表樹種有黃山松、油松, 800米以下其代表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柏木等。杉木是鄂南主要造林樹種,大部分為人工純林。天然林只在通山縣九宮山、一盤丘,通城縣黃龍山等地有零星小塊分布。

❹ 我是湖北陽新縣浮屠鎮(原叫興國鎮)的董姓後人,聽祖輩說我家祖上有人去了河南南陽南召縣一帶,尋親人。

估計不好找,南召縣董氏族譜剛修訂沒幾年,整個南召縣姓董的全歸在一起了,很多三代以上的先人名字都沒有。天下董姓是一家

❺ 浮屠鎮有哪幾個鄉村

浮屠鎮有41個村:森鋪村、方林村、西邊良村、燒廠村、公橋村、彭家墩村、龍井郭村、阿馮村、下秦村、進中村、門前山村、獻甲村、下李村、明九村、吳智村、沿鎮村、山泉村、太屋村、朝六村、長港村、白浪村、三保村、栗林村、張畈村、山下村、王志村、華道村、下汪村、茶鋪村、汪佐村、華壠村、湖彭村、太泉村、下屋村、荻田村、泉池村、周通村、玉堍村、十八折村、蘆湖村、陳秀村。

浮屠鎮簡介:浮屠鎮位於湖北省陽新縣中部,明代以前稱「佛圖市」,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該鎮東與陶港鎮接壤,東南與興國鎮為鄰,南連荊頭山農場,西與三溪鎮為鄰,北與白沙鎮毗鄰,南距陽新縣城14千米。總面積187.46平方千米(2017年),轄41個行政村,人口70253人(2017年),2002年被湖北省列為小城鎮建設「中心鎮」。

❻ 湖北陽新浮屠鎮浮屠派出所里的工作人員為材民辦身份證多收費,我該 怎麼辦

如果有證據就可以到公安督察部門去舉報他,讓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為此負責。

❼ 陽新縣浮屠鎮和誠鞋廠怎麼樣

陽新縣復浮屠鎮和誠鞋廠是2018-06-28注冊成制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陽新縣浮屠鎮。

陽新縣浮屠鎮和誠鞋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222MA494P8C12,企業法人查華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陽新縣浮屠鎮和誠鞋廠的經營范圍是:鞋類生產、開發、銷售(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陽新縣浮屠鎮和誠鞋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❽ 陽新縣浮屠鎮所有姓董村莊有哪些

關於浮屠的傳說據傳浮屠街已有七百年的歷史了,但「浮屠」二字由來無任何文史資料記載。浮屠街究源出何處?眾說紛紜,筆者歷數寒暑,終探研出浮屠街來龍出脈。 佛徒寺(浮屠街原稱,曾誤傳為佛圖市)明時人丁興旺,商賈雲集。風景秀麗的百福山下,有一姓董名清野(字諱潢)的員外,富豪了得,遠近聞名。生有二子,取名曰復曰壯;兄弟二人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次子曰壯(字雷尚)豪爽仗義,好施善舉,屢屢慷慨救助鄉鄰。員外及兄長每每勸戒無果,員外則將家財一分為二,各立門樓。曰壯分煙後,仍我行我素。明神宗萬曆32年(公元1604年),此地大旱,繼而引發瘟疫,飢民成群,殍斃無數,曰壯在市內煮難民粥施捨,又得高人指點:若在市內建七層佛塔,可鎮邪除疾,保一方平安。曰壯聞之,傾其囊而築之,七層佛塔不日而蹴。曰壯因財力過度,一份家財耗盡。 卻說大災過後,佛徒寺恢復往日繁華,百福山這里依然是山川旖旎,雲海飄渺,溪水潺潺,峰巒青青,山廻嶺轉,奇石幽徑,真是美景如畫!如此仙山福地,盛產雲霧青茶,曾御賜為上朝貢品,也曾遠銷西南緬甸、印度諸國,馳名中外。百福山盛名在外,引來佛祖李伯雅,大開山門,築建寺廟,山高崎嶇,運料不便,佛祖略施仙術,挖井取材,富麗堂皇的寺廟引得眾多信徒頂膜禮拜,香火不斷。耗盡財力的曰壯在寺中幫工打雜、蟄伏度日。 李祖造廟的神奇故事一傳十,十傳百,驚動圻州荊王府的定王(朱由樊),王顏大悅,特賜鍾鼓數套,饋贈鐵佛百尊,是年八月十五吉日良辰,攜王妃,帶愛女,統領三軍,浩浩盪盪登山焚香祈福。偶見曰壯,見此人寬耳長臂,眉宇間蘊藏一股英氣,遂問李祖:「此人年少英俊,為何屈皈佛門?」李祖將曰壯事由敘之。定王聞後大喜:『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人既救災民,又出資舍財取義建塔,實是難得仁義之才。遂與王妃商議,當場將愛女許配曰壯為妻,招為附馬爺,賜封為「楚府儀賓」,並降旨將佛徒寺改稱為浮屠,寓意褒獎曰壯義舉。 浮屠街因此而得名,這個鎮也因此得名浮屠鎮了!

閱讀全文

與陽新浮屠鎮2017年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