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各國人均gdp中國排名能排進前十
人均GDP,既取決於GDP總量增加多少,也取決於人口數量及增長,在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情況下進內入前容10並不容易,至少2050年之後延續多少年未知。
以2016年人均GDP處於第10位的澳大利亞看,其人均GDP為51257.338美元。即使其靜止不動,國內在人口沒有變化情況下GDP總量需要達到71.4萬億美元。而目前國內GDP總量才11萬億美元,你可以比較一下其數據差距有多大。
⑵ 請問中國歷年人均GDP及世界排名的資料。
2013年排名排名 國家/地區 人均GDP(美元)
001 盧森堡 110424
002 挪威 100318
003 卡達 100260
—— 中國澳門 87306
004 瑞士 81324
005 澳大利亞 64863
006 丹麥 59191
007 瑞典 57909
008 新加坡 54776
009 美國 53101
010 加拿大 51990
011 奧地利 48957
012 科威特 47639
013 荷蘭 47634
⑶ 中國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國人均GDP排名為第72位。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回上年增長6.1%。人均國答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3)當前我國人均GDP全球排名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⑷ 當前中國GDP總量處於(),人均GDP排名()
以下數據為世界銀行發布.(2006)
一.
全球GDP總量排名:
No-國家 總量 單位
1.美國 12.955 萬億
2.日本 4.5905 萬億
3.德國 2.7901 萬億
4.中國 2.329 萬億
5.英國 2.202 萬億
6.法國 2.118 萬億
7.義大利 1.726 萬億
8.西班牙 1.131 萬億
9.加拿大 1.119 萬億
10.巴西 0.796 萬億
二
:
排名 國家 2006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名義匯率計算) 單位:美元
(根據中國商務副部長2006年12月11日講話透漏,目前我國人均GDP1702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10位)
1 盧森堡 49,056
2 挪威 44,465
3 瑞士 42,246
4 美國 42,076
5 丹麥 41,015
6 愛爾蘭 40,335
7 冰島 39,133
8 瑞典 38,451
9 英國 36,977
10 日本 36,486
11 奧地利 35,861
12 荷蘭 35,393
13 芬蘭 35,242
14 比利時 34,081
15 卡達 33,586
16 法國 33,126
17 德國 33,099
18 加拿大 32,073
19 澳洲 29,761
20 義大利 29,648
21 新加坡 25,176
22 西班牙 24,627
23 香港 24,581
24 紐西蘭 23,276
25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960
26 科威特 19,288
27 塞普勒斯 19,008
28 希臘 18,995
29 巴哈馬 18,190
30 斯洛維尼亞 17,660
31 荷蘭屬地 17,435
32 以色列 16,987
33 葡萄牙 16,658
34 韓國 14,649
35 汶萊 14,366
36 台灣 13,926
37 巴林 13,764
38 馬爾他 13,144
39 安地卡及巴布達 11,790
40 匈牙利 10,896
41 沙烏地阿拉伯 10,795
42 巴布達 10,747
43 捷克 10,708
44 阿曼 10,292
45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0,117
46 塞席爾群島 8,892
47 愛沙尼亞 8,885
48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8,546
49 斯洛伐克 7,963
50 克羅埃西亞 7,764
51 立陶宛 6,796
52 墨西哥 6,566
53 波蘭 6,373
54 赤道幾內亞 6,235
55 拉脫維亞 6,150
56 智利 5,742
57 波札那 5,713
58 黎巴嫩 5,434
59 模里西斯 5,421
60 利比亞 5,317
61 加彭 4,911
62 巴拿馬 4,806
63 俄國 4,750
64 馬來西亞 4,701
65 格林那達 4,692
66 土耳其 4,637
67 格斯達里加 4,484
68 阿根廷 4,132
69 貝里斯 4,120
70 聖露西亞島 4,095
71 委內瑞拉 4,014
72 南非 3,886
73 烏拉圭 3,874
74 多米尼加 3,772
75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3,719
76 保加利亞 3,325
77 巴西 3,311
78 羅馬尼亞 3,277
79 卡扎克斯坦 3,185
80 突尼西亞 3,052
81 牙買加 3,003
82 白俄羅斯 2,992
83 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 2,820
84 泰國 2,807
85 蘇利南 2,785
86 土庫曼 2,784
87 伊朗 2,608
88 阿爾及利亞 2,601
89 馬其頓共和國 2,570
90 阿爾巴尼亞 2,434
91 秘魯 2,379
92 馬爾地夫 2,355
93 納米比亞 2,333
94 湯加 2,226
95 斐濟 2,199
96 厄瓜多 2,168
97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2,167
98 維德角 2,161
99 哥倫比亞 2,119
100 薩爾瓦多 2,063
101 史瓦濟蘭 2,043
102 多明尼加 2,014
103 喬丹 1,988
104 瓜地馬拉 1,966
105 薩摩亞 1,821
106 烏克蘭 1,589
107 安哥拉 1,580
108 摩洛哥 1,576
109 萬那杜 1,440
110 剛果共和國 1,401
111 敘利亞 1,386
112 中華人民共和國 1,352
113 亞塞拜然 1,237
114 巴拉圭 1,170
115 玻利維亞 1,137
116 埃及 1,118
117 印度尼西亞 1,093
118 菲律賓 1,084
119 宏都拉斯 1,062
120 斯里南卡 1,052
121 蓋亞那 1,035
122 喬治亞 927
123 亞美尼亞 868
124 卡麥隆 860
125 象牙海岸 859
126 不丹 859
127 吉布地 822
128 尼加拉瓜 794
129 吉里巴斯 768
130 塞內加爾 745
131 摩爾多瓦 665
132 巴布亞紐幾內亞 660
133 印度 652
134 海地 650
135 蘇丹 643
136 比寧 583
137 巴基斯坦 577
138 查德 567
139 葛摩 554
140 葉門 553
141 蒙古 547
142 賴索托 546
143 索羅門群島 534
144 越南 528
145 奈及利亞 528
146 肯亞 489
147 尚比亞 461
148 茅利塔尼亞 452
149 迦納 451
150 馬里 435
151 布吉納法索 424
152 寮國 421
153 孟加拉國 418
154 吉爾吉斯斯坦 413
155 東帝汶 400
156 烏茲別克 376
157 基尼 375
158 聖多美及普林西比 372
159 多哥 357
160 中非共和國 356
161 柬埔寨 327
162 坦尚尼亞 323
163 烏干達 296
164 莫三比克 294
165 甘比亞 284
166 辛巴威 277
167 塔吉克 275
168 尼日 273
169 馬達加斯加 263
170 尼泊爾 246
171 塞阿里昂 207
172 幾內亞比索 204
173 盧安達 189
174 馬拉維 174
⑸ 上海人均gdp 什麼是gdp中國gdp排名世界多少
2016年上海人均gdp11.36萬人民幣(2017年暫未公布)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版)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權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1]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⑹ 我國2015年人均GDP及世界名次是多少
中國經濟總量在各國中排名第二,世界人均gdp排名是第九十位。
其中
1. 盧森堡 103186美元
5. 美國 55904美元
18. 香港 42096美元
33. 台灣 22082美元
73. 中國大陸 8280美元
人均GDP為5.2萬元。
⑺ 中國人均GDP,人均純收入分別世界排名第幾
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數據,中國人均GDP為7593.9美元,排世界第73位;
人均純收入版3677.86美元,人均純收入112位;
人均國權民總收入7,380美元,排名第60位。
1、人均GDP圖表(部分)
補充:
人均 GDP 是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年中人口數。GDP是一個經濟體內所有居民生產者創造的增加值的總和加上產品稅並減去不包括在產品價值中的補貼
⑻ 中國的人均GDP,GNP分別排世界多少名
2008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排行——世界第三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6日在此間公開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亮點是GDP增幅達11.5%,總量在去年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基礎上突破23萬億元大關,首次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躋身世界第三。他並指出,中國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每月財政同比增收1千億元,財政收入規模有望超過5萬億元。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到9月底為止,中國GDP已達16.6萬億人民幣,合約2.2萬億美元。按國家統計局預估的今年GDP11.5%的增速,今年的GDP總量將達23萬億人民幣,合約3.1萬億美元。德國去年的GDP規模為2.9萬億美元,按照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此前所說的「大約德國現在的經濟增長也就是2.5%」為基準,德國今年GDP規模將低於3萬億美元。不過,由於今年歐元兌美元升值了約7%,德國GDP可能由此將調整到約3.1萬億美元,中國料僅以微小差距超過德國。2007年度世界各國GDP與人均GDP排名名次經濟體GDP(億美元)人均GDP(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名次1美國1398004628092日本5290041480223德國3280039710194中國3010022801045英國2570042430116法國25200412001820中國台灣3539162743634香港(中國)187129149272006年世界各國的GDP名次--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面積-----------人口----------人均GDP--01----美國--------132216.85億美元--面積--982.66萬Km2--人口--30053萬--人均-43995美元02----日本---------49113.62億美元--面積---37.78萬Km2--人口--12746萬--人均-38533美元03----德國---------28582.34億美元--面積---35.70萬Km2--人口---8242萬--人均-34679美元04----中國---------26847.05億美元--面積--959.70萬Km2--人口-131457萬--人均--2042美元2006年按匯率法計算的世界180個國家(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統計結果。結果顯示,2006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國內生產總值仍位居世界第4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108位。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2006年中國台灣省本地生產總值為3557億美元,居世界第22位,比上年降低1位;中國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為1895億美元,居世界第36位,比上年降低1位。200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盧森堡、挪威、卡達、冰島、愛爾蘭、瑞士、丹麥、美國、瑞典和荷蘭。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達到2001美元,比上年增長16.6%,居世界第108位,與上年位次持平,仍為中下收入國家;中國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27466美元,居第27位,比上年下降了2位;中國台灣省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15482美元,居第36位,與上年的位次持平。國家統計局報告2005年至2007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四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連超法國和英國,位居第四2002年中國的GDP排名第六美專家: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規模2031年將趕上美國美專家稱:根據最好的情況,中國會在2031年趕上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在2031年以後的很長時期,中國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的生活水平相對於美國的生活水平而言會繼續改善。例如在2031年,如果良好發展得以繼續,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約是美國的1/4,但它將已經加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至少根據目前的定義是這樣。根據「最佳局面」假設,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53年與美國持平。
⑼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的排名,急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排第112,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
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
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意義作用:
首先,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
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
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
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其次,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
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再次,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
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
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
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在國內外知名的發展理論研究者中,即使最推崇人均GDP指標的人,也只是把人均GDP作為某種發展水平、狀況的重要參照指標之一,
並沒有誰把人均GDP簡單等同於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人均GDP雖然具有虛擬性,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虛擬經濟是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全盤否定虛擬經濟,更不能由此把虛擬經濟作為否定人均GDP的依據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中國學界內外在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後,主流意識都強調人均GDP的重要性,是一種必要的戒驕戒躁、理性清醒和自覺,與日本強調人均GDP以自我安慰、自我肯定顯然具有不同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