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外房地產發展現狀
南洋置業專業團隊為您解答:
海外房產正在火熱的提升當中,相關專家機構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私人投資者投資海外房地產的規模,由2008年不足7000萬美元增長到2013年接近100億,增長幅度近150倍,境況空前。2014年上半年私人海外房產投資規模已近50億美元,遠超過2011、2012年全年的規模。
南洋置業為您推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希臘。
請看詳情:
亞洲火熱投資低——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投資熱潮最近兩年席捲而來,但大眾對其認識程度,普遍還是較低的。
首先,大馬適宜投資。 經濟快速發展,近十年年均經濟增長10%,經濟發展平穩。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的同時,未來房價的增長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馬來西亞的地產開發法規完善,收樓後供房,相當於樓花價買現樓,同時還有基金系統和國家嚴格保障的房地產市場安全。在國內哪裡還有這樣的穩穩當當就獲得較高投資收益的項目。
第二,大馬房地產是私人產權。 一個經濟上已經達標的准發達國家,人均gdp過5位數,是中國的近兩倍。同時又是一個房價尚在低位的國家,讓你用遠低於國內一線城市的價格就在大馬首都生活圈擁有永久或99年的物業使用權。想像一下,去擁有一塊地價和房價年增值百分之十幾的真實的私人財產,花園里挖出來石油再也沒人說要收歸國有,那是多麼夢幻的一件事。
第三,大馬方便子女留學。 馬來西亞高校採用的是西方英美名校一樣的教育體系,教育水準得到世界公認。同時,相對歐美國家不到一半的低廉學費,學時較國內短,本碩連讀4年就可結束。入學方式靈活,語言容易適應,對學歷和申請人的年齡亦無嚴格限制。哪裡去找這種留學門檻低,花費少,同時學校質量又好的留學樂園?
第四,第二家園政策獨一無二。 生活環境接近國內的環境,輕而易舉就能走出國門且十年免簽。大馬穩定的政治、經濟,出了國門還像在國內。 在馬拉西亞擁有一套房子,不論自住還是度假,都是一件令人神清氣爽的事情。東南亞著名度假天堂,搭配中國二十年度假地產專家。就像麥兜說的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沙白,你統統都可以在碧桂園馬來西亞項目找到。還有比這更加簡單而美妙的生活嗎?
第五,海外購房輕松簡單。
投資馬來西亞的房產,首先看看馬來西亞房產的優勢所在:
永久產權;可傳承後代,無遺產稅;大量有地別墅低價擁有;海景房美輪美奐,熱帶景觀如影隨行(綠化率高) ;無公攤面積,公開設施免費使用,性價比高;大部分房都帶裝修;買房都送車庫;供房期間無須還本息等等優勢。
投資方面
海外收入免稅
獨立注冊公司
低稅率國家
東盟貿易中心,亞洲物流中心4 雙聯跳板留學,費用低可讀全球最佳學府。
可投資能源和農業
教育方面
英聯邦教育監管體系
英語官方語言,純英文教學語言
華語獨立系統
雙聯跳板留學,費用低可讀全球最佳學府
2.澳洲是繼馬來西亞創下百億銷售奇跡之後,全球優質資產首選地,值得你關注的,同時也值得你擁有的。
連續23年經濟正增長,全球財富值最高的國家
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澳洲任然保持平均3%以上的經濟增長率。
人均gdp約65000美元,是遠超美、英、加的全球財富值最高的國家
據高盛預測澳洲經濟增長率預計會在2016年和2017年重新加速到3.5%和4%。
中澳貿易合作緊密,中澳關系迎來歷史最好階段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澳洲最大貿易合作夥伴
中澳雙方促一年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
中國買家過去7年總花費240億購買澳洲房產,預料未來7年還將投入440億
全球最安全、最適宜居住的國家
全球10大最宜居城市有4個在澳洲,悉尼是其中最繁華的宜居城市
驚艷全球的自然風光,純凈的生活環境,全球最長壽的三個國家之一
世界移民大國,多民族聚居,多黨制政治,社會安全、和平、包容
世界頂尖學府雲集,醫療系統,高科技產業及科技技術全球領先
穩健、透明、健康的房產市場
澳洲房價以每年平均約10%-13%的比例穩健上漲
以房養學
http://2ndjia.com/News_View.aspx?id=282
3.歐洲房產受熱捧
近年來歐洲國家旅遊簽證的政策放寬,使得更多中國人真正踏足歐洲,了解歐洲,甚至渴望定居歐洲。隨著歐元「破8」,進入「7時代」,對於歐洲購房移民的中國投資者和即將赴歐洲的留學生及中國遊客來說,歐洲央行降息「送來」一大筆實惠。移民專家認為,歐元匯率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歐洲留學及移民的熱潮。——希臘。
㈡ 一個月5000的工資,你能滿足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收入是49575元,平均下來每個月差不多是4231元,如果你是在私營單位就業,那麼每個月5000元的工資水平,算是中等以上水平,已經超過了全國的平均線;而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收入是82461元,平均下來每個月差不多是6871元,如果你是在非私營單位上班,那麼每個月5000元的收入屬於是托後腿的那類人。
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發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當前全國月入10000元以上的群體,佔比3%,全國月入5000-10000元的群體,佔比13%,全國月入2000-5000元的群體,佔比46%,全國月入2000以下的群體,佔比38%,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在結合當時的人口數量來看,那麼月薪超過5000元以上的人數就高達1.8億左右。根據2018年個稅調整時的數據顯示,個稅起征點調整到5000元,納稅人數從1.87億人降至6400萬人,如果按照納稅人群來看,那麼月薪超過5000元的人就只有6400萬左右。
但是我們知道不是每個人或者說每家公司都會真實的把員工的收入上報,按時納稅的,特別是還有廣大的個體戶和自由職業者,這些人很多月收入也是超過5000元的,所以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全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大概在6400萬-1.8億人之間。那麼這個數據算不算多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另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16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有8.9億人左右,占總人口的64.3%,如果在扣除掉一些沒有收入的學生、嬰幼兒、無業和失業人員,那麼實際的就業人員可能就只有7億左右,所以月薪5000元對比全國的就業人員來講屬於是中等偏上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