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哪個階段人均gdp接近70年代的美國
中國生活水平相當於美國什麼時候,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如果單單從生活水平上看,大致相當於美國的六十、七十年代比較合適: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生活用品過剩,房子和車子成為基本的追求;如果從中國經濟走勢上分析,大致相當於美國20世紀初、經濟危機之前的年代——也就是段子所言的20世紀10年代:發展處在高速狀態,但晃晃悠悠,經濟危機的火種此起彼伏,充滿隱患;但如果從人們的精神狀態來分析,中國人的精神狀態,恐怕要落後美國百多年以上的:或許相當於美國19世紀中期水平,法治在建設,犯罪率居高不下,社會群情涌動,貧富差距大造成社會群體撕裂,彼此對立情緒嚴重(權貴與平民階層的嚴重對立)。
當然,僅僅這么硬性地進行數據的、現象的對比並沒有什麼說服力的,因為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其實還有個發展潛力的問題是不好對比的。比如,美國是憲政民主制度,當社會出現了問題,輿論能夠充分揭示出來,人們具有憲法賦予的表達和抗議的權利,並擁有選舉權等等方面的政治權利,可以對社會規則進行修正,這在中國,幾乎都是零,所以沒法對比的。這就好像拿著中東最富裕的國家對比美日歐一樣,只要不是傻子,誰都知道他們之間,誰才真正具有發展潛力和應對困境的能力的。美國在20世紀初曾發生過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狀告一名記者的誹謗事件,一名記者說他曾在巴拿馬運河建設中有貪腐嫌疑,引發老羅斯福的不滿,憤而狀告,但最後美國法院判決了總統敗訴——這種情況,能跟今天的中國對比么?別忘了,這可是段子所言的美國20世紀初的10年代!
即使如此,因為我們跟美國生存在共同的世界,不發生此類的對比,也是不可想像的,不管怎麼說,人們總是要拿著兩個大國進行對比的。可絕大部分人的對比,都是對比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水平,卻忘記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政治制度根本性的差異。對比社會現象和生活水平,總會找到相似的歷史階段,這很容易理解;但社會總是發展的,發展還有個潛力的問題和發生危機的隱患問題。我們其實明白,找到一個社會產生危機的根源是相當重要的,於美國而言,他們的社會危機,多是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嚴重問題而引發,比如生產過剩引發的經濟危機,投資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等等。這是市場經濟社會經常遭遇到的,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日本,恐怕都無法避免,能做的,就是提前預警,靠政策、法律和國際市場合作給予及時調整。
但對我們而言,我們的社會危機根源,又是什麼呢?
很明顯的是,我們的社會危機,不會是美日歐那樣的市場危機——即使我們出現過那樣的危機,但並沒有形成他們的狀態,也沒有出現類似他們的解決過程。比如,90年代初,我們曾發生了出口下滑導致經濟疲軟的嚴重經濟問題,大批企業被迫關停,國人收入急劇下降,表面上看,是經濟層面的問題,其實誰都明白,那個危機的引發,正是政治問題導致的結果——認真地說,如果不發生那場政治問題,那次的經濟危機是不可能發生的。再比如,美國並沒有發生過權貴逃往國外的問題,你怎麼比較,恐怕也難比較這個權貴外逃問題的,因為美國就沒發生過此類社會問題的,而權貴外逃,就是典型的制度性問題,並非經濟運行本身的問題。
『貳』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如下:
美國1990-2000年GDP在,87153—— 121782億美元之間。
美國1990-2000年人均GDP在,23185——35237美元之間。
詳細列表如下:
其它年份參考:
『叄』 78年的時候,美國人均GDP就已經1萬美元,而且還是78年的1萬美元,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人均才接近
中國沒有美國的貿易出口,沒有今天中國的繁榮。中國人應該感謝美國人才對,
『肆』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如下:
美國1990-2000年GDP在,87153——121782億美元之間。
美國1990-2000年人專均GDP在,23185——35237美元之間。
詳細列表如屬下:
『伍』 中國人均gdp相當於美國什麼年代的水平
中國的社會現況類似與美國50年代的情況,經濟水平可以達到美國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專,人均GDP也可達屬到美國80年代水平。問題是中國現在的貧富差距太大,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相當於美國三四十年代經濟危機時的水準,連基本的生活、醫療、住房需求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
『陸』 美國歷年人均GDP
美國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00—1999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柒』 美國各州人均GDP排名
美國各州GDP排名
加利福尼亞州——20500億美元。如果它獨立,將會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得克薩斯州——108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加拿大相當,世界第10)
佛羅里達州——786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韓國相當,世界第13)
伊利諾伊州——741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俄羅斯相當,世界第14)
紐約州——733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墨西哥相當,世界第15)
俄亥俄州——645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巴西相當,世界第16)
新澤西州——621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澳大利亞相當,世界第17)
賓夕法尼亞州——613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荷蘭相當,世界第18)
喬治亞州——387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瑞士相當,世界第19)
北卡羅來納州——371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瑞典相當,世界第20)
馬薩諸塞州——368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比利時相當,世界第21)
華盛頓州——358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土耳其相當,世界第22)
弗吉尼亞州——309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奧地利相當,世界第24)
田納西州——286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沙烏地阿拉伯相當,世界第25)
密蘇里州——265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波蘭相當,世界第26
路易斯安那州——264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印度尼西亞相當,世界第27)
明尼蘇達州——262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挪威相當,世界第28)
印第安納州——256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丹麥相當,世界第29)
康涅狄格州——222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希臘相當,世界第30)
密執安州——21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阿根廷相當,世界第31)
內華達州——203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愛爾蘭相當,世界第32)
威斯康辛州——20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南非相當,世界第33)
亞利桑那州——197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泰國相當,世界第34)
科羅拉多州——196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芬蘭相當,世界第35)
阿拉巴馬州——195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伊朗相當,世界第36)
馬里蘭州——192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香港相當,世界第37)
肯塔基州——177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葡萄牙相當,世界第38)
衣阿華州——148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委內瑞拉相當,世界第39)
堪薩斯州——132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馬來西亞相當,世界第40)
阿肯色州——124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巴基斯坦相當,世界第41
阿俄勒岡州——122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以色列相當,世界第42)
南卡羅林納州——121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新加坡相當,世界第43)
內布拉斯加州——119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捷克相當,世界第44)
新墨西哥州——113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匈牙利相當,世界第45)
密西西比州——10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與智利相當,世界第48)
『捌』 美國近十年來人均GDP的增減狀況及原因
人均基本沒有變化過,唯一變化的就是政府的財政赤字。
因為他們是發達國家,就是經內濟增長乏力的意思。
另外容一方面他們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淘汰工業,導致社會財富轉移減少。
還有就是布希和奧巴馬比起柯林頓就直接是頭豬。
『玖』 美國近10年人均GDP是多少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發達國家新名單(括弧裡面的是按名義匯率計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發達國家(共24國):
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45,015) 冰島 (44,133) 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 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新增的發達國家(8國):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從新增的8個發達國家來看,大多是原有發達國家的近鄰,如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匈牙利、捷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的近鄰,韓國是日本的近鄰,巴哈馬是美國的近鄰。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 愛沙尼亞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羅埃西亞(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蘭 (6,373) 拉脫維亞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們都看到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有幾個人注意到最貧窮的國家呢?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已達49個。它們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安哥拉、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1國:海地。
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約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統計資料表明,盧安達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為80美元。
這些數字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的情況,那是因為,中國既不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最貧窮的國家。中國仍然屬於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拾』 2000年,美國人均GDP為35387美元,而斯里蘭卡的人均GDP為3527美元。假設美國的人均收入以每年1.9%的
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數據,中國人均GDP為7593.9美元,排世界第73位;
人均純收入3677.86美元,人均純收入112位;
人均國民總收入7,380美元,排名第60位。
1、人均GDP圖表(部分)
補充:
人均 GDP 是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年中人口數。GDP是一個經濟體內所有居民生產者創造的增加值的總和加上產品稅並減去不包括在產品價值中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