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鄭州的GDP是多少
2019年鄭州市gdp破萬億,大致在10500億人民幣左右,接近1500億美元,大約占河南省gdp的20%。2020年面臨新冠疫情,全國都面臨企業復工困難,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中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必然也會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預計2020年全國經濟增長率在2%左右,鄭州歷年均超出平均線,大致增長區間在3%到5%左右,所以2020年鄭州gdp預計會達到11000億人民幣左右。
2. 看國家經濟實力的話,GDP和財政收入哪個更靠譜呢
財政收入所代表的是國家的收入,而GDP才能夠體現出國家的經濟實力。通俗一點的講,意思就是說,財政收入是用來建設和改善民生的錢,想要進入老百姓的口袋,是非常麻煩的,但是GDP就不一樣了,它是已經進入了老百姓口袋的錢。GDP可是全世界人民公認的,最能夠代表國家經濟實力的存在哦。
從改革開放開始之後,我國的經濟實力一直都在穩步怎張,特別是美中關系緩和的那些年,經濟開始騰飛。我國的經濟實力,如果按照GDP來算的話,和發達國家是沒有太大差距的。19年全世界GDP排行中,我國以14.343萬億美元,排名在美國之下。經濟實力的強大不僅僅是金錢方面的,更是綜合國力的反映,經濟和國運是掛鉤的。GDP同樣也是普通老百姓能夠看得懂,能夠一目瞭然的存在,如果用非常麻煩的GDP、GNP甚至GNI來作為經濟實力的判斷,顯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能理解的。所以,越簡單越直觀,越能夠被大多數人接受不是嗎?
3. 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
4. 鄭州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行政體制僵化,地方政府不如廣東,浙江這些地方開明,行政成本高。甚至還不如東邊沿海一個地級市,如蘇州,溫州,寧波,東莞等。單身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南下北上,東出西進。。可以在鄭州隨便直達國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只是腐敗嚴重,地方官員思想落後腐化。 追問: 謝謝,我想問的是經濟發展水平。你說的有點側重於政治了。 回答: 經初步測算,2009年全年,鄭州市生產總值3300億元,同比增長12%。2009年鄭州市全年完成全市財政總收入52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01億元,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較上年增收41億元,年均增長16%。同時,一般預算支出達349億元,較上年增支61億元,增長21%。 罹。 棄 的感言: 謝謝,不過下次要具體點哈。
5.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6. 鄭州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糧食業。
2018年,鄭州市糧食總產量157.3萬噸,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糧產量78.8萬噸,下降1.5%;秋糧產量78.5萬噸,增長7%。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4.7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3%。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65.5千公頃,增長0.1%;秋糧播種面積159.1千公頃,下降2.8%。
2018年,鄭州市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達10143.3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生產總值101349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糧食業增加值147.1億元,增長2.1%。
(6)鄭州市2018gdp一般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2018年,全市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2.1億元,增長9.0%;其中稅收收入859.5億元,增長10.9%;市本級收入439.3億元,增長6.2%。
在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個人所得稅46.1億元,增長13.8%;企業所得稅148億元,增長2.7%;增值稅303.6億元,增長11.3%;契稅96.1億元,增長9.3%;房產稅27.7億元,增長13.2%。
2018年,全年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1.3億元,增長20.3%;城鄉社區支出597.8億元,增長1.4%;教育經費支出213億元,增長21%。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97.9億元,增長7.8%;科學技術支出36.4億元,增長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15.2億元,增長21.8%;公共安全支出74.8億元,增長11.2%;農林水事務支出73.9億元,增長12.1%。
7. 為什麼長沙2018GDP比鄭州高,增速比鄭州快,2019GDP卻低於鄭州
有時候統計會有誤差。。
8. 河南年總GDP收入多少
2006年各省GDP對比! 名次 省份 GDP(億) 增長率 01 廣東省 25969 14.1% 02 山東省 21846.7 15.0% 03 江蘇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6.17 12.2% 08 遼寧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637.8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 12.0% 14 黑龍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廣西區 4801.99 13.5% 17 山西省 4746.52 11.7% 18 江西省 4618.77 12.3% 19 內蒙古 4790.11 18.6% 20 陝西省 4383.91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雲南省 4001.86 11.9% 24 重慶市 3486.2 12.3% 25 新疆區 3063.15 11.2% 26 貴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肅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寧夏區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31 西藏區 290.05 13.4% 2005年我國各省市人均GDP及人均收入排名全國31省市人均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值(億)(排名) 人口(萬) 人均GDP值(萬) 1, 上海 GDP 5400(7) 1674 3.2258 2, 北京 GDP 3130(14) 1382 2.2648 3, 天津 GDP 1900(22) 1001 1.8981 4, 浙江 GDP 7400(4) 4677 1.5822 5, 江蘇 GDP 10000(3) 7438 1.3444 6, 廣東 GDP 11000(1) 8642 1.2729 7, 福建 GDP 4100(12) 3471 1.1812 8, 山東 GDP 10500(2) 9079 1.1565 9, 遼寧 GDP 4600(10) 4238 1.0854 10,新疆 GDP 1600(24) 1925 0.8299 11,湖北 GDP 5000(8) 6028 0.8295 12,河北 GDP 5500(6) 6744 0.8155 13,吉林 GDP 2100(19) 2728 0.7698 14,海南 GDP 600(28) 787 0.7624 15,湖南 GDP 4200(11) 6440 0.6522 16,河南 GDP 6000(5) 9256 0.6482 17,山西 GDP 2000(20) 3297 0.6066 18,黑龍江 GDP 2200(16) 3689 0.5964 19,寧夏 GDP 330 (29) 562 0.5872 20,安徽 GDP 3500(13) 5986 0.5847 21,重慶 GDP 1800(23) 3090 0.5825 22,青海 GDP 300(30) 518 0.5792 23,四川 GDP 4800(9) 8329 0.5763 24,西藏 GDP 150(31) 262 0.5725 25,陝西 GDP 2000(20) 3605 0.5548 26,雲南 GDP 2300(15) 4288 0.5364 27,江西 GDP 2200(16) 4140 0.5314 28,廣西 GDP 2200(16) 4489 0.4901 29,甘肅 GDP 1100(25) 2562 0.4294 30,內蒙古 GDP 950(27) 2376 0.3998 31,貴州 GDP 1100(25) 3525 0.3121
9. 河南鄭州經濟怎樣
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鄭州市縣域經濟的規模、速度、實力、機制、效益,與全國百強縣(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國百強縣的縣域平均GDP總值達到163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為8.6億元,人均GDP為2.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00元,人均農民純收入5400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6萬元。而同期鄭州市6縣(市)縣級GDP平均規模95.37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3.22億元,人均GDP為1.38萬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65元,人均農民純收入3386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0494元;縣級GDP平均規模、平均地方財政收入、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農民純收入分別比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低41%、63%、42%、82%、37%。由此可見,鄭州市縣域經濟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競爭力,相對於全國百強縣都處於明顯劣勢。
2、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調整依然滯後。鄭州縣域經濟典型的農業經濟特徵明顯,效益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近幾年雖有所發展,但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仍然很小;第二產業優勢不夠突出,資源性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能力較弱;現代高科技企業起點低、數量少,技術含量仍然較低;第三產業比重上升雖然較快,但因起步晚、規模小,不足以支撐整體經濟發展。目前鄭州市6縣(市)縣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7.3∶63.7∶29。
3、縣級財政運轉困難。財政是經濟發展的綜合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質量決定了財政狀況。由於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財政來源渠道單一,直接表現為各縣人均財政收入差距巨大,最高的縣人均地方財政收入664元,最低的縣人均220元,縣(市)之間相差懸殊。6縣(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3.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2000―2003年,全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3%,而財政支出年均增長21.9%。財政收入的增長遠滯後於其支出的不斷擴張,使得縣級財政只能疲於應付人頭費用,而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發展社會事業的資金極為有限,縣級財政入不敷出,運轉困難。
4、生產要素大量外流,對外開放程度偏低。一是資金嚴重短缺。由於縣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使縣域經濟發展深受「失血」之痛。2003年,6縣(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10億元,僅占鄭州市各項存款余額的12.7%;6縣(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只有187億元,僅佔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9.4%。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環境等條件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級企業工作的更少。由於在待遇和事業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縣域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三是產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對外開放程度偏低。
5、農民增收任務艱巨,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城鄉統籌不夠協調。近年來,由於鄉鎮企業發展步入低谷,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不景氣,導致農民增收渠道明顯變窄;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農民收入的增長出現低速徘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2003年與1997年相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6%,遠低於「八五」時期年均增長17.6%的水平;2003年6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86元、6299元,差距達46%,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慢5.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