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多少
70892元人民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按照聯合國目前的劃分標准,中國仍處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水平,只是中國人均GDP離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1980年,我國人均GDP約300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現價美元估算,我國人均GDP大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90%。
(1)人均gdp下降的國家擴展閱讀:
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二、分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意義
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
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
參考資料資源: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國內生產總值)
網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⑵ 2030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美元啊假如增長率是一年7%的話。目前為止人均GDP為6094美元。
中國近些年名義增長率接近10%,2017年經濟總量82萬億,2019年達到99萬億,兩年增長一個英國,我還是按8%增長率的保守計算的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157萬億,按現在匯率摺合23.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約1.7萬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趨勢是升值的,那時候不可能現在這么低的匯率,花旗集團預測匯率是1:5,如果真是這樣近些年平均名義增長10%就按9%算2025中國經濟總量166萬億,1:5匯率就是33.2萬億美元,人均約2.4萬美元,2030年中國經濟總量大約230萬億人民幣,若還是按1:5,摺合46萬億美元,人均約3.3萬美元,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中國現在經濟總量是10年前3倍,再過11年即使增速放緩翻個2倍多沒問題,(2019的99萬億到2030的230萬億),中國人口現在增長率已經特別低,人口峰值大概在2025年14.5億左右此後會逐漸下降,所以綜合下來中國2025人均GDP應該在1.7~2.2萬美元,2030在2.5~3萬美元沒問題,大概率在3萬美元,日本1萬到3萬美元只花了11年,不是8年說錯了,中國前面創造了比日本還高的經濟奇跡,所以我覺得沒問題,中國經濟騰飛期年平均增長9.6%持續40年,日本才20多年平均增長9.3%,中日韓的發展軌跡是差不多的人均1千到1萬美元都是18年,1萬到3萬美元韓國花了20多年主要還是本世紀初韓國政權動盪,中國基本不可能出現政權動盪了所以大概率跟日本一樣11年左右達到3萬美元,東亞國家平均智商高又勤奮只要有合適的制度穩固的政權都會成為發達國家的,至於小日本經濟停滯是美國打壓他,加上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出口依存度高缺乏內生動力導致增長乏力,中國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總人口等於發達國家1.4倍完全可以支撐中國轉型升級,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都是無法完成產業升級的說到底就是智商的原因,設計不出好的制度腦子不行自然科技也不行,東亞人平均智商最高,2戰後躋身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都是東亞人為主體,包括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成為發達國家智商必須要95以上,黑人沒有一個發達國家也基本沒什麼科學家,平均智商只有80多,印度也一樣基本不可能成為發達國家
⑶ 為什麼中國人均GDP排名近年來狂降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人均GDP計算方式主要有兩種:1.匯率法(將各國GDP摺合成美元計算):2.購買力法(按各國人均購買力平價計算)。
按方法2計算出的中國人均GDP的世界排名一直大大高於方法1。
去年,按方法1計算,中國的GDP總量低於日本,居世界第三;按方法2計算,中國的GDP總量則是日本的兩倍多,居世界第二。
2001年第75名是按方法1計算的;2008年第106名是按方法2計算的。
⑷ 金磚五國中哪個國家人均GDP最低
金磚五國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有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五個國家。
根據最新的2014年GDP資料,五個國家人均GDP分別為:俄羅斯第58名,人均GDP12926美元;巴西第61名,人均GDP11604美元;中國第80名,人均GDP7589美元;俄羅斯第87名,人均GDP6483美元;印度第145名,人均GDP1627美元。最低的國家是印度。
⑸ 中國的人均GDP,何時才能超過美國
中國的人均GDP,在2035年前後可能超過美國。
2018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了9732美元。一時間很多網友調侃「又被平均了」。實際上這些網友們都誤解了,人均國民總收入,是GNI,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GNP(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即便達到或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還相差很大。比如,2018年美國的人均GDP高達6.26萬美元,能進入全球前十。德國的人均GDP也高達4.82萬美元,接近咱們目前水平的5倍。
⑹ 汶萊的人均gdp七八十年代為什麼會下降
當然是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汶萊全民免稅,國內內教育費醫療服務全容部。由於盛產石油,這里汽油價格每升只有40多文元(相當於2元多人民幣),因此汽車擁有率極高,平均每家至少擁有兩輛汽車。計程車在這里是「稀有動物」,無論是大街上還是機場、飯店,幾乎看不見計程車。此外,對個人建房也是十分優待,據說,只要向交1文元的地皮費就可建房了。在外人看來,汶萊人真是幸福生活不言美。有人算過一筆賬,汶萊每天能生產20萬桶油,若按每桶135美元計算的話,一年僅此一項收入就高達8000多億美元,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數字並算不上什麼,但要知道汶萊全國的人口不到40萬。這使得她的人均GDP高達2000多萬美元。
⑺ 為什麼2013年很多國家的人均GDP都下降了
日本是匯率下降造成的整體GDP下降。南非是經濟危機,出口減少。泰國是因為鬧革命。
美國從數據上看,2013年經濟恢復了不少。歐洲也是類似的情況,主要國家經濟都有起色,但幅度不大。
⑻ 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進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時,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對
一方面,顯示國家財富和國民財富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從發展的角度看,是前進的內,進步的,必然容帶來物質和精神的新的更高的需要,所以說是黃金期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從國情來看,人均的概念掩蓋了底下不均衡的現實,而且隨著發展,這種不均衡,失衡的狀況會相對量的擴大,另外,總體的發展也會掩蓋局部的不發展,如果不加以重視和解決,必然會拖累和牽制發展,但付諸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來解決這些問題也同樣會影響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所以政府會陷入兩難境地,所以又是矛盾的凸顯期。
⑼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復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制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⑽ 什麼是人均GDP增長好還是下降好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台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