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個省排行,誰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各省人口排名,中國第一大省是廣東省。
前十人口大版省分別是:
1 廣東權省 104303132
2 山東省 95793065 ;
3 河南省 94023567 ;
4 四川省 80418200 ;
5 江蘇省 78659903 ;
6 河北省 71854202 ;
7 湖南省 65683722 ;
8 安徽省 59500510 ;
9 湖北省 57237740 ;
10 浙江省 54426891 ;
(1)全國各省人口2018人均gdP擴展閱讀:
全國合計1370536875人。
其中,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參考資料:中國各省人口排名—網路
B.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排名
一、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回族、滿族位居前三位。具體名詞及人數如下:
民族 人口數
1、壯族 16926381
2、回族 10586087
3、滿族 10387958
4、 維吾爾族 10069346
5、苗族 9426007
6、彝族 8714393
7、土家族 8353912
8、藏族、6282187
9、蒙古族 5981840
10、侗族 2879974
11、布依族、2870034
12、瑤族2796003
13、白族1933510
14、朝鮮族1830929
15、哈尼族1660932
16、黎族1463064
17、哈薩克族1462588
18、傣族1261311
19、畲族708651
20、傈僳族702839
21、東鄉族621500
22、仡佬族550746
23、拉祜族485966
24、佤族429709
25、水族411847
26、納西族326295
27、羌族309576
28、土族289565
29、仫佬族216257
30、錫伯族190481
31、柯爾克孜族186708
32、景頗族147828
33、達斡爾族131992
34、撒拉族130607
35、布朗族119639
36、毛南族101192
37、塔吉克族51069
38、普米族42861
39、阿昌族39555
40、怒族37523
41、鄂溫克族30875
42、京族28199
43、基諾族20,899
44、德昂族20556
45、保安族20074
46、俄羅斯族15393
47、裕固族14378
48、烏孜別克族10569
49、門巴族10561
50、鄂倫春族8659
51、獨龍族6930
52、赫哲族5354
53、高山族4009
54、珞巴族3682
55、塔塔爾族3556
二、人口普查時,超過百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18個,分別是: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瑤族、白族、朝鮮族、哈尼族、黎族、哈薩克族、傣族。
(2)全國各省人口2018人均gdP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了略寬於漢族的生育政策。為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家有關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的精神,制定了該地區少數民族的計劃生育政策。
全國六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中國少數民族人口:
1、1953年7月1日為3532萬人;
2、1964年7月1日為4000萬人;
3、1982年7月1日為6724萬人;
4、1990年7月1日為9120萬人;
5、2000年11月1日為10643萬人;
6、2010年11月1日為11379萬人。
C. 中國的一二三線城市有哪些
截止2018年月,一線城市(19個):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州市;成都市;杭州市;重慶市;武漢市;蘇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南京市;鄭州市;長沙市;沈陽市;青島市;寧波市;東莞市;無錫市。
二線城市(30個):
廈門市、福州市、無錫市、合肥市、昆明市、哈爾濱市、濟南市、佛山市、長春市、溫州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太原市。
煙台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烏魯木齊市、紹興市、中山市、台州市、蘭州市。
三線城市(70個):
濰坊市、保定市、鎮江市、揚州市、桂林市、唐山市、三亞市、湖州市、呼和浩特市、廊坊市、洛陽市、威海市、鹽城市、臨沂市、江門市、汕頭市、泰州市、漳州市、邯鄲市、濟寧市、蕪湖市。
淄博市、銀川市、柳州市、綿陽市、湛江市、鞍山市、贛州市、大慶市、宜昌市、包頭市、咸陽市、秦皇島市、株洲市、莆田市、吉林市、淮安市、肇慶市、寧德市、衡陽市、南平市。
連雲港市、丹東市、麗江市、揭陽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舟山市、九江市、龍岩市、滄州市、撫順市、襄陽市、上饒市、營口市、三明市、蚌埠市、麗水市、岳陽市、清遠市、荊州市、泰安市、衢州市、盤錦市、東營市、南陽市、馬鞍山市、南充市、西寧市、孝感市、齊齊哈爾市。
(3)全國各省人口2018人均gdP擴展閱讀: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 。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32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萬元。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截止2018年,全市下轄20個區(市)縣和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面積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萬人,GDP15342.77億元。
D.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多少人
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廣東省,為11521萬。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25.9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40%,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3.38萬人,出生率12.54‰;死亡人口50.99萬人,死亡率4.46‰;自然增長人口92.38萬人,自然增長率8.08‰。
廣東省內有10.17萬歸僑、3000多萬僑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等僑鄉地區以及23個華僑農場。
(4)全國各省人口2018人均gdP擴展閱讀
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最少的省份:西藏藏族自治區
截至2018年末,西藏自治區常住人口總數為343.82萬人,比上年凈增加6.6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7.07萬人,占總人口的31.14%;鄉村人口236.75萬人,占總人口的68.86%。人口出生率為15.22‰,死亡率為4.58‰,自然增長率為10.64‰。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部,面積120.2189萬平方千米,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8。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相鄰,東面和東南面同雲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與西部自東而西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國境線長約3842公里。
E. 皖M的牌照是哪個地區的
安徽車牌字母代碼地圖
在講《生活地理:浙江車牌字母代碼地圖》時,有網友問安徽的,今天就來介紹安徽省各市的車牌字母代碼,找一找記住安徽車牌字母代碼的方法。
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安徽省簡稱"皖",現有16個省轄市。各省轄市車牌字母代碼如下:
合肥市:皖A
蕪湖市:皖B
蚌埠市:皖C
淮南市:皖D
馬鞍山市:皖E
淮北市:皖F
銅陵市:皖G
安慶市:皖H
黃山市:皖J
阜陽市:皖K
宿州市:皖L
滁州市:皖M
六安市:皖N
宣城市:皖P
池州市:皖R
亳州市:皖S
上面所列的安徽各市車牌字母代碼是指目前市民上牌所用的字母代碼,實際各市還有少量其他字母代碼車牌。如Q車牌,它是原來巢湖地級市的車牌字母,2011年,地級巢湖市撤銷,原巢湖地級市所管轄的區縣被分別劃歸給合肥、蕪湖和馬鞍山管轄。這樣,巢湖原有的Q車牌就隨之到這三個市了(如果不轉讓,不需強制更換字母)。
安徽各省轄市的地理位置
安徽的車牌字母不少,怎樣去記住它們呢?
我們先來看看按人口規模排序來記行不行。以2018年為例,安徽省各市常住人口如下:
合肥市:808.7萬人
蕪湖市:374.8萬人
蚌埠市:339.2萬人
淮南市:349.0萬人
馬鞍山市:233.7萬人
淮北市:225.4萬人
銅陵市:162.9萬人
安慶市:469.1萬人
黃山市:140.7萬人
阜陽市:820.7萬人
宿州市:568.1萬人
滁州市:411.4萬人
六安市:483.7萬人
宣城市:264.8萬人
池州市:147.4萬人
亳州市:523.7萬人
對比安徽的車牌字母與人口規模排序,我們會發現,它們幾乎是完全不對應的。例如皖A是合肥市的車牌,但人口最多的卻是阜陽市;亳州市的車牌字母是最後的,但亳州市人口規模卻排在全省第5位。所以,不能按人口規模去找規律記安徽車牌字母代碼。
安徽省會合肥
我們再來看看能不能按各市的經濟實力(或GDP)排序來記。以2018年為例,安徽各市GDP總量及人均量如下:
合肥市:總量7822.9億元;人均9.7萬元
蕪湖市:總量3278.5億元;人均8.7萬元
蚌埠市:總量1714.7億元;人均5.1萬元
淮南市:總量1133.3億元;人均3.2萬元
馬鞍山市:總量1918.1億元;人均8.2萬元
淮北市:總量929.0億元;人均4.1萬元
銅陵市:總量1222.4億元;人均7.5萬元
安慶市:總量1917.6億元;人均4.1萬元
黃山市:總量677.9億元;人均4.8萬元
阜陽市:總量1759.5億元;人均2.1萬元
宿州市:總量1630.2億元;人均2.9萬元
滁州市:總量1801.7億元;人均4.4萬元
六安市:總量1288.1億元;人均2.7萬元
宣城市:總量1317.2億元;人均5.0萬元
池州市:總量684.9億元;人均4.6萬元
亳州市:總量1277.2億元;人均2.4萬元
對比安徽的車牌字母與各市GDP排序,除了合肥市和蕪湖市的吻合,其餘的基本不吻合。所以,也不能按GDP總量或人均GDP排序去找規律記憶安徽車牌字母代碼。
安徽各市車牌字母與人口、經濟
目前各省使用的車牌是在1994年左右啟用的,車牌字母代碼排序與現在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不相吻合,是很正常的。就算在當時,也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按人口規模或經濟實力排序去找安徽車牌字母代碼排序是行不通的。
各種車牌
那麼,怎麼去記住它們呢?
我們不妨試一試藉助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來記。
把安徽省各市的車牌字母代碼標注在下面的地圖上,會不會好記一些了呢?
作者繪制的安徽車牌字母代碼地圖
這里特別提醒一下,淮北市有塊"飛地"——段園鎮,好多地圖都錯了,它是淮北市的,不是宿州市的!它的車牌字母是F。
F. 中國各省的面積排名
在中國,從來隋朝開始將源「省」用於中央政府的一級行政機關,例如尚書省、中書省等等。
元朝,開始將「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作為意義上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劃之單位(即中央政府在地方行政上所設的全權機關,而不同於有一定高度自治權力的地方政府)。明朝起,改為承宣布政使司,俗稱「行省」,其中的「行」字偶爾省略;至清朝,正式名仍為布政使司,往往直稱為「省」。三省制度廢除後,省開始專門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之單位,目前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第一級地方。而省單個字真正作為一級行政區使用是在民國時期才出現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1949年,全國分為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直至1967年區劃多次調整,到1967年調整為22省、5自治區、3直轄市共計30省級行政區,直至1988年新增海南省,1997年新增重慶直轄市,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相繼新設2個特別行政區,至此共計23省、5自治區、4直轄市和2特別行政區共計34省級行政區。
G. 中國省份人口排名
我國人口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蘇省,河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主要都是東部以及南部東南部的一些省份,西部和西北部人口較少。
一、中國人口大省我國現在人口最多的省份應該是廣東省,已經是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人口大省。南方的經濟發展一向比較快一些,廣東又是一個和東南亞接觸非常多的城市,所以廣東省的人確實比其他城市要多很多。山東省也是人口破千萬的大省,山東省人口本來就多,古代的時候,其他各省都經常發生戰亂,而山東不算是特別重要的戰略要地,經歷的戰亂也比較少,人口自然就比較多。河南省也是人口排名前三的大省,河南地處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人口自然不會少。
吉林,甘肅,內蒙古,新疆,海南,寧夏,青海,西藏,這些地理位置都不是太好,環境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也比較差,這些省份的人口比較少一些。尤其是西藏,人口數量可能還不如一些大城市,西藏的生存環境確實比較惡劣,不是很適宜人類居住。
H. 江蘇經濟趕超廣東的可能性有多大
江蘇超越廣東的經濟可能性不大,江蘇地廣人稀,交通條件不如廣東,要想趕超廣東省,起碼把交通這個問題解決。看似江蘇經濟狀況在國內排名確實挺靠前。但要超越廣東還有點距離,不是說江蘇經濟不行。是廣東四大城市經濟太好。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四大城市的經濟GDP不是擺來看的,不然廣東也不會是第一經濟大省。江蘇也只能靠二三線小城市拉近點距離。
江蘇和廣東總體經濟差距不算很大,主要都是靠小城市拉近了收入。廣東除了四大城市,其餘三線城市發展都不太好。貧富差距有點大,廣東省三線小城市發展還是這么緩慢,江蘇說不定有超越的希望。畢竟現在江蘇可不像以前,鐵路都沒普及的大省。廣東要想保住第一經濟大省地位,就要把三線小城市給發展起來,均衡發展才能穩坐第一寶座。
I. 中國少數民族人數排名
超過一千萬人口的(4個)
1、壯族16926381
2、回族10586087
3、滿族10387958
4、維吾爾族10069346
超過五百萬不足一千萬人口的民族(5個)
5、苗族9426007
6、彝族87143935
7、土家族8353912
8、藏族6282187
9、蒙古族5981840
超過一百萬不足五百萬人口的少數民族(9個)
10、侗族2879974
11、布依族2870034
12、瑤族2796003
13、白族1933510
14、朝鮮族1830929
15、哈尼族1660932
16、黎族1463064
17、哈薩克族1462588
18、傣族1261311
超過十萬不足一百萬人口的少數民族(19個)
19、畲族708651
20、傈僳族702839
21、東鄉族621500
22、仡佬族550746
23、拉祜族485966
24、佤族429709
25、水族411847
26、納西族326295
27、羌族309576
28、土族289565
29、仫佬族216257
30、錫伯族190481
31、柯爾克孜族186708
32、景頗族147828
33、達斡爾族131992
34、撒拉族130607
35、布朗族119639
36、毛南族101192
十萬人口的少數民族(19個)
37、塔吉克族51069
38、普米族42861
39、阿昌族39555
40、怒族37523
41、鄂溫克族30875
42、京族28199
43、基諾族20,899
44、德昂族20556
45、保安族20074
46、俄羅斯族15393
47、裕固族14378
48、烏孜別克族10569
49、門巴族10561
50、鄂倫春族8659
51、獨龍族6930
52、赫哲族5354
53、高山族4009
54、珞巴族3682
55、塔塔爾族3556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人口比重最大,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左右,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左右,故稱其為少數民族。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超過1600萬;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未包括藏南印度佔領地區60萬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