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統計學中,相對數,平均數有什麼區別,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相對數還是平均數
一般的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的比值,它可以從數量上反映兩個相互聯系的現象之間的對比關系。而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數.
② ADF檢驗為什麼別人GDP,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序列對數後一階差分就平穩,我的二階差分都不大行
先原始數據取對數
③ 對gdp取對數後的經濟學含義
GDP取對數是為了避免過度異常波動的影響。數據中有時會出現所謂的異常點,比如價格因素、季節因素,因為某些原因和預想差別非常大的點,當你用log後,這些異常點會變得比較小,會縮回期望范圍內。
④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強度相對數嗎
根據統計學統計指標劃分(教材裡面舉的例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應該屬於平均指標。
但是,如果僅僅從表像來進行區分的話,很難看出人均GDP的具體歸屬。
1.強度相對指標的定義為「在同一地區或單位內,兩個性質不同而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數值對比得出的相對數,是用來分析不同事物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綜合指標。 」
2.平均指標「又稱平均數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現象在某一空間或時間上的平均數量狀況。」
其實,仔細對比過後,可以發現強度指標是要說明強度、密度計程度的綜合性指標,而平均指標就比較直接,反映平均數量狀況,GDP與人口均為數量指標。
希望能幫到你
另外找了下二者聯系與區別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均指標與強度相對指標的聯系與區別
(1)概念不同。強度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體對比而形成相對數指標。算術平均數是反映同質總體單位標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標。
(2)反映的問題不同。強度相對數反映兩不同總體現象形成的密度、強度。算術平均數反映同一現象在同一總體中的一般水平。
(3)計算公式及內容同。算術平均數分子、分母分別是同一總體的標志總量和總體單位數,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即分母每一個總體單位都在分子可找到與之對應的標志值,反之,分子每一個標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與之對應的總體單位。而強度相對數是兩個總體現象之比,分子分母沒有一一對應關系。
(4)有的強度相對指標的分子分母可倒置;平均數則不可。
(5)作用不同。平均指標的作用有:.反映總體各單位變數分布的集中趨勢和一般水平;比較同類現象在不同空間或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分析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作為評價事物和作為決策的數量標准或參考;可進行數量估算。強度相對指標的作用有: 以說明一個國家、地區或部門的經濟實力或社會服務能力;藉助強度相對指標可以進行國家、地區之間的比較,確定發展不平衡和發展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