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14年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
2014全國來GDP生產總值是636463億元,按可比自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首次突破十億美元。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GNP是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gross,即毛的、總的;national,即國民的;proct,即產值,翻譯成漢語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B. 中國所有地級市的gdp排名
補充城市):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13.2%(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13%(江蘇5)
36、西安市 2190億元 同比增15.6% (陝西1)
37、東營市 2065億元 (山東6)
38、徐州市 2000億元 14%(江蘇6)
39、濟寧市 2000億元 (山東7)
40、邯鄲市 2000億元 11.5%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億元 10% (浙江5)
42、臨沂市 1958億元 (山東8)
43、洛陽市 1919億元 14.4% (河南2)
44、嘉興市 1815.3億元 10.7%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億元 (山東9)
46、包頭市 1700億元 (內蒙古1)
47、金華市 1681.8億元 10% (浙江7)
48、滄州市 1678億元 13% (河北4)
49、合肥市 1664.84億元 增17.2% (安徽1)
50、南昌市1650億元14.5% (江西1)
51、南陽市 1620億元 12.5%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億元 (遼寧3)
53、鹽城市 1600億元 13.6%(江蘇7)
54、昆明市 1600億元 12% (雲南1)
55、揚州市 1580億元 14%(江蘇8)
56、廈門市 1560億元 (福建3)
57、鄂爾多斯 1560億元 22.5% (內蒙古2)
58、保定市 1534億元 11.7%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億元 增8.1% (山西1)
60、鎮江市 1421億元 13.6% (江蘇9)
61、中山市 1409億元 (廣東5)
62、德州市 1400億元 (山東10)
63、泰安市 1398億元 (山東11)
64、泰州市 1394億元 14%(江蘇10)
65、南寧市 1300億元 同比增14.5% (廣西1)
66、吉林市 1300億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億元 17.5% (內蒙古3)
68、惠州市 1280億元 11.5% (廣東6)
69、江門市 1277億元 11% (廣東7)
70、濱州市 1230億元 (山東12)
71、茂名市1200億元10.1% (廣東8)
72、聊城市1200億元 (山東13)
73、岳陽市 1140.3億元 (湖南2)
74、棗庄市 1100億元 (山東14)
75、湛江市1050億元 (廣東9)
76、許昌市 1050億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億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頂山 1050億元 (河南5)
80、安陽市 1036億元 13.1%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億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億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1026.56億元 (湖北2)
84、衡陽市 1020.4億元 (湖南4)
85、烏魯木齊 1020億元 增長15% (新疆1)
86、襄樊市 1020億元 (湖北3)
87、漳州市 1010.01億元 (福建4)
88、榆林市 1010億元 24% (陝西2)
89、珠海市 992.1億元 (廣東10)
90、邢台市 989億元 10% (河北7)
91、汕頭市 977億元 (廣東11)
92、周口市 916億元 12% (河南8)
93、淮安市 910億元 13.5%(江蘇11)
94、株州市910億元 13.5% (湖南5)
95、桂林市902.6億元 12.6% (廣西2)
96、柳州市900.6億元 13.2% (廣西3)
97、商丘市900億元 12% (河南9)
98、新鄉市 886億元 13.9% (河南10)
99、信陽市 860億元 (河南11)
100、贛州市 831億元 13% (江西2)
101、蘭州市 830億元 12% (甘肅1)
102、菏澤市 820億元 (山東15)
103、松原市 815億元 (吉林3)
104、貴陽市 813億元 13% (貴州1)
105、駐馬店 812億元 (河南12)
106、通遼市 802億元 23% (內蒙古4)
107、秦皇島 800億元 12% (河北8)
108、曲靖市 787億元 12% (雲南2)
109、日照市 780億元 15.5%(山東16)
110、咸陽市 764.6億元 16% (陝西4)
111、清遠市757億元 18.2% (廣東12)
112、連雲港 750億元 13.3% (江蘇12)
113、臨汾市 750億元 4% (山西3)
114、蕪湖市 749億元 (安徽2)
115、綿陽市743億元 4.5%(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2)
116、赤峰市 740億元 (內蒙古5)
117、郴州市 734億元 (湖南6)
118、揭陽市725.03億元 16% (廣東14)
119、張家口 720億元 13.5% (河北9)
120、肇慶市 720億元 (廣東13)
121、寶雞市 714億元 15.8% (陝西3)
122、營口市 703億元 20.3% (遼寧4)
123、九江市 703億元 13.5% (江西3)
124、安慶市 702.7億元 (安徽3)
125、延安市 700億元 15% (陝西4)
126、德陽市 695.04億元 1%(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3)
127、開封市 695億元 13% (河南)
128、錦州市: 691億元 16% (遼寧5)
129、運城市: 680億元 8.5% (山西2)
130、宿遷市: 675.2億元 14.6%(江蘇13)
131、錦州市: 675億元 16% (遼寧5)
132、龍岩市: 672.8億元 14.5% (福建5)
C. 2011年各省gdp排名
2011年
省區市 GDP(億元)
廣東 52673.59
江蘇 48604.26
山東 45429.21
浙江 32000.10
台灣
河南 27232.04
河北 24228.18
遼寧 22025.92
四川 21026.68
湖南 19635.19
湖北 19594.19
上海 19195.69
福建 17500
香港
北京 16000.4
安徽 15110.3
內蒙古 14246.11
黑龍江 12503.8
陝西 12391.3
廣西 11714.35
江西 11583.8
天津 11190.99
山西 11100.18
吉林 10400
重慶 10011.13
雲南 8750.95
新疆 6574.54
貴州 5600
甘肅 5020
海南 2515.29
寧夏 2060
澳門
青海 1622
西藏 605.83
D. 2012gdp城市排名
1.上海 23500億
2.北京 19000億
3.香港 16500億
3.廣州 15000億
4.深圳 14100億
5.天津 14000億
6.蘇州回 13600億
7.重慶 12500億
8.成都 9300億
9.杭州 9000億
10.武漢答 8800億
E. 湖南省14個地級市那幾個經濟發展好
2018年湖南省GDP為36425.8億,比2017年增量2500多億。
省會長沙繼續遙遙領先,這點和隔壁的湖北省也極其相似。
不過體量和增速上長沙和武漢相比都要稍微差一些,尤其是增速上一差,感覺未來可能差距會拉得更大,不過長沙近些年表現還是非常迅猛的,一路高歌猛進高速發展。
總體上說,長沙還是相當有活力的一座城市,但夾在武漢和珠三角之間,省內的流動人口難免被吸不少,如果能守住省內人口資源,尤其是現在提倡的人才紅利,想必未來還是很有前途的。
教育方面長沙也毫不遜色,坐擁3所985大學,不過整體上還是被武漢壓制一些,這也是造成和武漢搶人吃虧的一個重要方面,試想一個湖南省的學子去武漢讀了所不錯的大學,畢業之後很有可能就留在武漢了。
排在第二的岳陽和第三的的常德體量相差無幾,每年第二名似乎總是有懸念的。第四名的衡陽也差不多,三個城市都是三千億俱樂部的小夥伴。
岳陽2018年還是保住了第二的位置,就體量來說岳陽、常德和省會長沙還是差出很多,因此在省內也沒太多競爭力。岳陽支柱產業是石化,產業升級之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倒不如好好發展發展旅遊產業,搞宜居城市,然後好好發揮有港口的優勢。
岳陽的位置類似縮小版的長沙,夾在武漢和長沙之間,雖然交通便利,但也有尷尬的一面。
常德支柱產業是煙草,感覺和岳陽也是半斤八兩的水平。
感覺衡陽未來潛力好像還更好一些,尤其是衡陽的教育在湖南省要排名第二,未來城市的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湖南省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應該好好利用,然後再承接一下沿海地區的一些產業,相信未來作為人口大省還是很有潛力的。
F. 08年四川各縣人均GDP
2008年四川各區縣GDP,人均,工業增加值及財政總收入前60(轉四川
金牛區---311.93---14.2%--33054---規63.7-----地12.63
錦江區---260.31---13.8%--43112---規72.47-----地10.26
青羊區---252.7----13.8%--36349---規37.26----地10.6
武侯區---250.24---13.8%--30693---規41.29-----地10.69
雙流----230.03----15.6%---25096---規63.21----地21.88
成華區---210.75---13.4%--27452---規66.32----地7.93
翠屏區---189.91----14.6%---23391---規6.3----3.68
東區----156----------47301----------12
新都區---150.37---14.6---22787---規58.1-----地9.27
旌陽區---130.6---15.1%---20251---62.52-----
綿竹市---122.5---------23879-----------
江油市---115.96---14.4%--13846----48.82-----
龍泉驛區--114.13---14.3%---18914---規32.32----地11.83
什邡市---106.8----13.5%---24936----------20
西昌市---101----15%----15630------------
郫縣----100.16---15.2%---20028---規33.6-----地9.43
自流井區--98.49---18.3%---24728-----------
江陽區---96.9----14.6%---16687---44.73-----
溫江區---96.71---16 .4%---26107---規39.84-----地11.58
都江堰市--96.25---13.1%----15058---規13.22----地8.8
青白江區--94.19---10.4%----23114---規46.78-----地4.05
雁江區---92.98---15.8%----9975---規43.69---1.52
簡陽市---92.3----14.2%---7384----------地4.3
廣漢市---91.36---13.5%----15716-----------
仁壽----90.5----12.3%---6781---規17.6----地1.36
彭州市---89.48----13.6%---11544--規26.1----地4.24
射洪----88.5---14.5%---9674----------5.49
東坡區---88.1---14.8%---11539---規29.8---地1.8018
中江----8 6. 49---14.41%--7199-------------
廣安區---82.8---13.5%---8184----8.2------
順慶區---78.64---13.6%---11106------------
威遠----76.67---15%----10959---44.42----7.44
樂山中區--75.66---15.1%--12700----規26.03---地1.57
達縣----75.5---------6768-----------地1.5549
安岳----72.2----12.1%--5550----規13.9----地1.1
三台----70.89---------5917-------------
南部----68.62---13.8%---7343----規12.8-----
崇州市---66.1234--11.2%--10206----規11.84---地2.2416
金堂----64.34---10.6%---8448----規7.2----地2.37
邛崍市---64.2---11.7%----10465---規13.84---地2.37
富順----63.81---12.3%---7751---18.5---地1.16
瀘縣----62.8----13%----7299-----------
內江中區--62.611---16%---11476------------
峨眉山市--61.56---15.6%---13962--規23.98---7.81
渠縣----61.3117--13.3%---5074---規13------
宣漢----61.1----11.55%---5891----------地1.1
資中----60.1331--13.2%---5030---20.946-----
涪城區---58.39---15.6%---8850---32.62---7.08
新津----58.14---14.5%---20111---規17.7---地3.02
通川區---57.4----12.9%---13192--規26.9---1.17
廣元中區--56.7----12.6%---11909---27.1-----
宜賓縣---56.5---11.9%---6645---------2.7
大安區---56.05---15.6%---10926----------
大邑----54.5---11.6%---10992---規8.86---地2.07
東興區---54.67---13.8%---6550------------
岳池----52.8----12.7%---5707---規6.19---地1.52
武勝----52.1----12.9%---7651---10.7----地1.3779
會理----52-----------11746---------4.98
隆昌----51.86---15.6%---7517---規17.53---地0.9581
樂至-----50----13.6%---6629------------
G. 湖南在全國的經濟地位湖南各市的綜合排名
長沙28 岳陽78 常德80 衡陽88 株洲98 城市gdp及增長 | 城鎮收孝敗褲入 農村收入 | 前一百 01上巧簡海市:+12.0%| 20668 9213 滬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廣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粵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粵 05蘇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蘇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慶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無錫市: 3360+15.0%| 18189 蘇 10青島市: 3207+15.7%| 15328 6546 魯 11佛山市: 2927+19.3%| 18850 8000 粵+2 12寧波市: 2864+13.4%| 19694 浙-1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蘇-1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東莞市: 2625+19.1%| 25320 10530 粵+3 16武漢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枯大+1
H. 請問有誰知道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人均GDP的最新排名
14個沿海開放城市排名
評價方法是按照指標、分項、要素、綜合四個層次,分層賦權,逐級綜合。各層賦權均採用專家打分法,即由國歐城市競爭力研究院組織相關專家根據各基礎指標、各分項和各要素,通過分析競爭力上層指標的重要程度及其評價能力(可靠性、相關性和全面性)對各指標予以賦權。
根據評價結果,考慮各得分的城市間差異程度,對綜合競爭力和要素競爭力進行統計學的聚類分析,將其分為若干層級,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而不是直接對排名進行比較。從而,避免了評價結果的偶然性誤差帶來的問題,提高了城市競爭力比較的可靠性。
國歐城市競爭力研究院認為,城市競爭力評價的根本目的應是城市對照指標找差距,尋找在一定時期內突破城市發展「瓶頸」的主要工作思路及方式方法。在此,城市競爭力評價藉以基礎的指標及其體系的科學性則是一切問題的關鍵。這種科學性應體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指標的設置應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在中國劃分為A級、B級、C級、D級、E級等五類城市)的特點,城市競爭力的評價與排名應在同一級類地區間進行;二是指標權重的設計應考量指標在整個競爭力系統中各自的正負貢獻度,緊緊圍繞競爭力的核心內涵;三是指標的層級分類應著重研究城市社會經濟的內在機理,以此為基礎進行統計學的指標聚類分析。
第一部分國歐城市競爭力研究院城市綜合競爭力體系概要
第二部分沿海主要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結果
14+4開放城市GRICC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表
項目 |Gricc |GRICC城市綜合 |經濟基本 |國際一體化 |政府公共管理 |金融體系 |基礎設施 |企業 |科技創新
|人力資本
|級次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上海 |A |4.48 |1 |3.53 |1 |4.76 |1 |3.76 |1 |6.05 |1 |4.57 |1 |1.75 |2
|4.26 |1 |3.44 |1
深圳 |B |2.16 |2 |1.38 |3 |2.69 |2 |1.7 |3 |2.64 |2 |1.34 |4 |2.44 |1
|2.89 |2 |1.37 |4
廣州 |B |1.8 |3 |2.3 |2 |0.71 |5 |1.06 |4 |2.03 |3 |2.09 |2 |0.62 |5
|1.08 |3 |1.82 |2
天津 |B |1.28 |4 |1.06 |4 |0.91 |4 |2.54 |2 |0.83 |4 |1.5 |3 |0.26 |7
|0.93 |4 |1.75 |3
廈門 |C |0.53 |5 |0.52 |6 |0.66 |6 |0.09 |7 |-0.18 |8 |0.46 |7 |1.32
|3 |0.86 |5 |0.31 |8
大連 |C |0.46 |6 |0.27 |7 |0.05 |8 |0.07 |8 |0.44 |5 |0.81 |5 |0.23
|10 |0.37 |6 |0.73 |5
青島 |C |0.24 |7 |0.18 |8 |0.57 |7 |-0.05 |10 |-0.2 |9 |0.52 |6 |0.63
|4 |-0.32 |10 |0.34 |7
寧波 |C |0.14 |8 |0.8 |5 |-0.23 |9 |0.13 |6 |-0.01 |6 |0.19 |8 |0.23
|9 |0.31 |7 |-0.64 |13
珠海 |C |0.1 |9 |0.07 |9 |1.13 |3 |-0.35 |12 |-0.27 |11 |-0.38 |11
|0.23 |8 |-0.11 |8 |0.44 |6
煙台 |D |-0.25 |10 |-0.2 |11 |-0.43 |11 |-0.63 |14 |-0.33 |12 |-0.1 |9
|0.14 |11 |-0.57 |13 |-0.05 |10
溫州 |D |-0.28 |11 |0.04 |10 |-1.01 |17 |0 |9 |-0.18 |7 |-0.8 |14
|0.41 |6 |-0.54 |12 |-0.02 |9
福州 |D |-0.6 |12 |-0.6 |12 |-0.29 |10 |-0.16 |11 |-0.66 |15 |-0.86
|15 |-0.97 |15 |-0.2 |9 |-0.32 |12
秦皇島 |D |-0.69 |13 |-0.76 |15 |-0.76 |14 |-0.75 |15 |-0.57 |14 |-0.11
|10 |-1.29 |16 |-0.86 |17 |-0.28 |11
南通 |D |-0.7 |14 |-0.72 |14 |-0.84 |15 |-0.36 |13 |-0.25 |10 |-0.52
|12 |-0.75 |13 |-0.76 |15 |-0.87 |14
連雲港 |D |-0.89 |15 |-0.7 |13 |-0.45 |12 |-0.79 |16 |-0.82 |16 |-0.97
|16 |-0.86 |14 |-0.75 |14 |-1.04 |16
汕頭 |E |-1 |16 |-0.82 |16 |-0.7 |13 |0.14 |5 |-0.46 |13 |-1.35 |18
|-1.44 |17 |-0.42 |11 |-1.51 |18
湛江 |E |-1.13 |17 |-1.28 |17 |-0.89 |16 |-1.58 |18 |-1 |17 |-1.22 |17
|-0.11 |12 |-1.05 |18 |-1.07 |17
北海* |E |-1.16 |18 |-1.54 |18 |-1.12 |18 |-1.06 |17 |-1.01 |18 |-0.61
|13 |× |× |-0.85 |16 |-0.97 |15
*北海由於缺乏企業競爭力指標的相關數據,因而沒有企業競爭力要素的得分和排名。
根據18個城市的G r icc城市綜合競爭力得分的差異程度,可以分成A、B、C、D、E5個G r
icc級次,依次代表競爭力極強、強、次強、次弱和弱。
一、綜合得分最高的上海獨自占據G r
icc-A級,其綜合競爭力水平遠遠高於其他17個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在8項競爭力要素單項排名中,除(工業)企業競爭力排名第二外,其餘7項指標上海均排名第一。
二、深圳、廣州和天津居G r icc-B級,此三個城市G r
icc得分在1.0-2.0之間,競爭力較強。在8項競爭力要素單項排名中,三個城市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第2-4名的位置。三個城市的人力資本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競爭力基本相當,城市基本競爭力和政府公共管理(財政能力)競爭力也相差不大。此外,深圳在金融體系、企業競爭力、科技創新幾個方面都明顯高於廣州和天津。廣州和天津比較相似,但天津的經濟基本競爭力要素和金融體系競爭力要素要明顯弱於廣州。
四、煙台、溫州、福州、秦皇島、南通和連雲港為G r icc-D級,在18個沿海城市中,G r icc綜合競爭力處於次弱水平。
這一級的溫州和福州的八要素競爭力呈現出明顯的異動性,發展不均衡。溫州的企業競爭力和金融體系競爭力都相對較強,與G r
icc排名第7的青島相當,經濟基本競爭力也與之接近,但是基礎設施競爭力和國際一體化競爭力則很弱,與G r
icc排名第16的汕頭基本相當。國際一體化競爭力甚至排在第17位。福州的人力資本和科技創新競爭力較強,但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和企業競爭力都排名第15位。
三、廈門、大連、青島、寧波和珠海居G r icc-C級,在18個城市中屬G r icc競爭力次強水平。與G r
icc-B級的廣州市比較,五個城市的經濟基本競爭力、政府公共管理(財政能力)、人力資本、基礎設施競爭力和金融體系五個方面遠弱於廣州。
五個城市比較,廈門的科技創新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國際一體化競爭力具有明顯的優勢,與廣州基本接近,甚至超過廣州(企業競爭力)。
寧波的經濟基本競爭力在五個城市中是最高的,但是它的人力資本競爭力甚至落後於G r icc-D級的城市,這對它的G r
icc綜合競爭力產生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珠海雖然綜合競爭力相對靠後,但它的國際一體化競爭力位列三甲,超過了廣州和天津。人力資本競爭力也位居第六,在G r
icc-C級城市中處於較高水平。
五、排名最後的三個城市———汕頭、湛江、北海構成了G r
icc-E級,他們占據了各要素排名的大部分的最後三名。由於部分指標的數據未能取得,對三個城市的更進一步分析可靠性較弱。
第三部分分要素競爭力排名
經濟基本競爭力,包括增加值指標、投資指標、儲蓄指標、消費指標、產業結構指標和生活成本指標等6個方面,共22個指標。
上海高居經濟基本競爭力榜首,廣州次之,深圳、天津和寧波居第三級次,最弱的是湛江、北海。該要素與綜合競爭力之間異動性最強的城市是寧波。
國際一體化競爭力,主要從進出口貿易指標和外商直接投資指標兩方面衡量,入境旅遊人數等國際交往頻度指標作為參考,該要素共選取了11個指標。根據評價結果,國際一體化競爭力可以分為五個級次,上海第一級次,深圳第二級次,珠海、天津、廣州、廈門、青島五城市為第三級次,第四級次和第五級次分界不明顯,大致為大連、寧波為第四級次,綜合排名的後九名共同組成了第五級次。
珠海由於外貿依存度高、外商投資活躍而高居國際一體化競爭力第三名。
政府公共管理競爭力包括政府財政支出和政府財政政策兩方面的指標,由於軟指標的缺乏,該要素目前只能反映政府公共管理競爭力的一個側面,即財政能力競爭力。該要素評價結果可分為四級次。第一級次上海,隨後為天津、深圳、廣州,煙台、秦皇島、連雲港和湛江處於明顯的劣勢。
金融體系競爭力,綜合評價了一個城市的銀行體系、證券市場體系和保險體系。仍然是上海居第一級,深圳、廣州第二級,天津、大連居第三級,平均級包括寧波、廈門、青島、溫州、珠海、南通等城市,呈現較大的差別。而汕頭、秦皇島、福州、連雲港、湛江和北海則由於明顯落後組成了第四級。大連的相對強勢來自保險體系相對發達。
基礎設施要素評價了一個城市的交通、通信、電力幾個主要方面,醫療設施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該要素選取了16個指標,如公路網密度、貨運能力等等。
溫州和珠海的基礎設施明顯處於劣勢。溫州在公路、鐵路、機場、港口這些具輻射力的基本基礎設施方面發展明顯滯後,通信、電力和醫療保證幾個方面也較弱。珠海除了通信基礎設施稍高於平均水平外,其餘幾方面都較弱。
企業競爭力要素從企業規模和企業效益兩個方面對城市的企業整體水平進行評價。在這方面,上海不再具有明顯的優勢,和深圳、廈門相當,廣州、青島、溫州稍高於平均水平,天津、大連、珠海、寧波、煙台、湛江接近平均水平,而南通、福州、秦皇島和汕頭則遠低於平均水平。
科技創新競爭力方面,選取了8個指標,評價城市研發能力和技術市場的規模。上海、深圳高居科技創新競爭力前兩名,廣州、天津和廈門則處於科技競爭力的第二梯隊。秦皇島、南通、湛江、連雲港的科技創新競爭力比較落後。
人力資本方面,選取了14個指標,分勞動力與就業、教育與學習體系、生活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上海、廣州、天津和深圳具有絕對的優勢。寧波在人口的學歷構成和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劣勢,使其和南通、連雲港、湛江、北海、汕頭一起處於明顯的劣勢。
I. 廣東龍門縣,全縣人口35萬,14年gdp140億,算怎麼樣,前幾年還是貧困縣
可以了
J. 2007年各個城市的GDP排名,請教。
500億以上的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 12.3% 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 14.5% 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 14.7% 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 16.0% 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渝01
杭州市 4103.89億 14.6% 浙01
無錫市 3858.00億 15.3% 蘇02
青島市 3786.52億 16.0% 魯01
佛山市 3588.50億 19.2% 粵03
寧波市 3433.08億 14.8% 浙02
成都市 3324.36億 15.3% 川01
南京市 3275.00億 15.6% 蘇03
東莞市 3151.01億 18.1% 粵04
武漢市 3141.50億 15.6% 鄂01
大連市 3131.00億 17.5% 遼01
沈陽市 3073.93億 17.7% 遼02
煙台市 2878.97億 16.6% 魯02
唐山市 2779.14億 15.0% 冀01
濟南市 2554.29億 15.7% 魯03
哈爾濱 2436.80億 13.5% 黑01
鄭州市 2421.20億 15.6% 豫01
石家莊 2393.00億 13.2% 冀02
泉州市 2288.60億 16.0% 閩01
長沙市 2190.25億 16.0% 湘01
溫州市 2157.00億 14.3% 浙03
南通市 2111.88億 16.2% 蘇04
長春市 2089.00億 17.7% 吉01
濰坊市 2056.02億 15.8% 魯04
福州市 1974.59億 15.1% 閩02
紹興市 1971.00億 14.3% 浙04
淄博市 1945.02億 16.0% 魯05
常州市 1880.00億 15.6% 蘇05
大慶市 1822.40億 10.5% 黑02
西安市 1737.10億 14.6% 陝01
濟寧市 1736.01億 16.3% 魯06
台州市 1722.89億 14.5% 浙05
徐州市 1679.56億 15.3% 蘇06
臨沂市 1660.46億 16.2% 魯07
東營市 1658.42億 16.1% 魯08
邯鄲市 1609.50億 14.9% 冀03
洛陽市 1595.50億 16.0% 豫02
嘉興市 1585.18億 14.4% 浙06
威海市 1583.45億 15.3% 魯09
滄州市 1485.69億 13.9% 冀04
金華市 1462.45億 14.8% 浙07
南陽市 1406.57億 13.1% 豫03
昆明市 1393.69億 12.5% 雲01
南昌市 1390.10億 15.5% 贛01
廈門市 1375.26億 16.1% 閩03
保定市 1373.40億 12.0% 冀05
鹽城市 1368.00億 15.0% 蘇07
鞍山市 1350.40億 16.3% 遼03
合肥市 1334.20億 18.1% 皖01
揚州市 1311.00億 15.7% 蘇08
包頭市 1275.06億 20.0% 內蒙古01
太原市 1254.95億 16.4% 晉01
泰安市 1226.10億 16.1% 魯10
鎮江市 1213.00億 15.5% 蘇09
中山市 1210.69億 14.7% 粵05
泰州市 1202.20億 15.7% 蘇10
德州市 1180.82億 15.2% 魯11
鄂爾多斯 1150.91億 25.8% 內蒙古02
呼和浩特 1100.86億 18.1% 內蒙古03
江門市 1095.33億 15.0% 粵06
惠州市 1085.11億 14.1% 粵07
茂名市 1066.85億 13.1% 粵08
南寧市 1062.99億 17.1% 桂01
濱州市 1030.29億 16.9% 魯12
聊城市 1022.96億 16.2% 魯13
吉林市 1008.00億 38.3% 吉02
棗庄市 926.91億 16.0% 魯14
岳陽市 915.84億 15.2% 湘02
湖州市 895.94億 14.4% 浙08
湛江市 892.56億 13.0% 粵09
邢台市 890.42億 13.0% 冀06
珠海市 886.84億 16.5% 粵10
廊坊市 883.40億 15.0% 冀07
許昌市 867.25億 14.4% 豫04
常德市 864.10億 14.6% 湘03
漳州市 863.73億 15.2% 閩04
焦作市 855.01億 16.4% 豫05
汕頭市 850.15億 13.0% 粵11
衡陽市 823.51億 15.3% 湘04
平頂山 821.50億 15.4% 豫06
宜昌市 820.90億 15.0% 鄂02
周口市 817.82億 13.0% 豫07
安陽市 808.00億 17.9% 豫08
襄樊市 785.45億 14.0% 鄂03
商丘市 783.05億 13.3% 豫09
烏魯木齊 782.00億 15.2% 新01
新鄉市 777.90億 16.0% 豫10
淮安市 765.23億 15.2% 蘇11
株洲市 748.70億 14.9% 湘05
桂林市 746.83億 15.1% 桂02
柳州市 738.79億 16.5% 桂03
蘭州市 732.76億 12.5% 甘01
信陽市 711.02億 13.7% 豫11
贛州市 701.68億 13.5% 贛02
貴陽市 696.40億 15.8% 貴01
駐馬店 686.37億 13.4% 豫12
綿陽市 673.50億 14.3% 川02
榆林市 672.31億 20.1% 陝02
秦皇島 665.08億 13.4% 冀08
菏澤市 659.90億 17.1% 魯15
臨汾市 658.50億 10.3% 晉02
曲靖市 650.42億 13.0% 雲02
郴州市 649.40億 12.3% 湘06
德陽市 648.40億 14.8% 川03
日照市 629.58億 16.8% 魯16
運城市 624.20億 14.0% 晉03
肇慶市 616.55億 15.3% 粵12
連雲港 615.23億 15.1% 蘇12
松原市 607.30億 20.3% 吉03
清遠市 597.40億 32.3% 粵13
延安市 594.03億 14.6% 陝03
安慶市 593.51億 13.4% 皖02
九江市 592.56億 14.1% 贛03
揭陽市 592.27億 18.1% 粵14
赤峰市 590.14億 20.0% 內蒙古04
咸陽市 585.89億 13.2% 陝04
蕪湖市 581.12億 16.5% 皖03
寶雞市 580.16億 14.7% 陝05
開封市 571.13億 13.1% 豫13
齊齊哈爾 569.20億 14.6% 黑03
營口市 568.87億 21.0% 遼04
遵義市 566.38億 14.5% 貴02
張家口 564.47億 12.0% 冀09
衡水市 564.40億 3.6% 冀10
龍岩市 556.03億 16.0% 閩05
盤錦市 553.60億 8.1% 遼05
錦州市 551.90億 15.1% 遼06
承德市 551.60億 15.7% 冀11
三明市 551.32億 15.4% 閩06
長治市 550.63億 14.3% 晉04
通遼市 550.00億 23.0% 內蒙古05
撫順市 547.20億 16.1% 遼07
宿遷市 542.00億 15.2% 蘇13
馬鞍山 540.00億 18.5% 皖04
濮陽市 532.84億 14.6% 豫14
宜賓市 529.05億 14.8% 川04
上饒市 528.06億 13.7% 贛04
伊犁州 527.22億 13.6% 新02
湘潭市 523.10億 15.4% 湘07
荊州市 519.63億 12.4% 鄂04
三門峽 518.56億 18.7% 豫15
克拉瑪依 515.00億 12.0% 新03
莆田市 513.81億 16.5% 閩07
達州市 510.41億 14.5% 川05
宜春市 508.86億 13.6% 贛05
南充市 508.13億 14.4% 川06
玉林市 507.37億 15.3% 桂04
永州市 506.39億 14.0% 湘08
呂梁市 500.14億 16.0% 晉05
呼倫貝爾 500.01億 16.5% 內蒙古06
樓上的是06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