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經濟一線城市排行榜
中國城市gdp排名表2016排行榜名單一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內增長容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573萬)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貳』 中國GDP排名全國第四,成為世界一線的是哪個城市
是廣州這個城市,廣州也是所有省會城市中經濟最發達的那一個,成為了世界一線城市。
『叄』 中國四個一線城市 那個地方GDP有超過香港
2013年全年上海gdp21602.12億,北京19500.60億,廣州15420.14億,深圳14500.23,香港約為16565.53億,目前只有京滬超內過香港,2014年廣州gdp估計16587.23億,預容計可以持平或稍微超過香港,純手打望採納!
『肆』 一線城市的標準是什麼
國內常被提及的所謂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於房地產市場,現在已演變成為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劃分。
常規的指標包括綜合經濟實力、城市發展與規模(建設水平、人口和面積等)、輻射力與影響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等等。目前一線城市主要按照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來劃分,另有說法指中國四大直轄市。
拓展資料: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一線城市是房地產概念指房價較高的城市。是指在商業活動中,企業也會將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城市稱為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或者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劃分。主要體現在這些城市的輻射力與影響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等等。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准包括其他因素: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伍』 中國一線城市有幾個
在中國,沒有嚴格的、確切的、權威的所謂「x線城市」的概念,更沒有「線城市」的定義。
解釋有以下幾種,自己調選吧.
1.一線城市是指直轄市;二線城市是指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和各省綜合實力排名前三名的城市
2.一線城市是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二線城市包括各省省會及沿海城市。
三線城市是指比較發達的中小城市。
3.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國家規定的5個特區和6個城市;二線城市指省會城市、直轄市和單列市;三線城市則指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城市和經濟總量較大的小城市,比如寧波、溫州、東莞。
4.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允許合資試點的五個特區、六大城市;二線城市是指1999年擴大合資試點的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三線城市是指有戰略意義的大中城市------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個人認為第四個最有權威
一般的說法認為:
一線市場: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有一種觀點認為廣州和深圳應該算是准一線城市);
二線市場:
天津、重慶、成都、武漢、南京、杭州、沈陽等直轄市或部分省會城市;
三線市場:
青島、蘇州、無錫、溫州、寧波、佛山、大連等部分副省級城市(包括計劃單列市)或地級市(也有人把蘇州、無錫、青島列為准二線城市);
四線市場:
餘姚、常熟等經濟較發達的縣級城市。
『陸』 2014中國一線城市有哪些
一共有四個:
1.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2.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3.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4.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沈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6)一線城市gdp排名2015年擴展閱讀:
為保證榜單的延續性與可比性,這份2018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 ,並維持了原有的演算法框架:一級指數的權重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計入,二級指數以下的數據則採用主成分分析法。
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除上北深廣4個一線城市外,該榜單評出了15個「新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和129個五線城市。
參考資料:中國一線城市-網路
『柒』 中國的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有哪些
截至2019年6月,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中國的二線城市有無錫市、佛山市、合肥市、大連市、福州市、廈門市、哈爾濱市、濟南市、溫州市、南寧市、長春市、泉州市、石家莊市、貴陽市、南昌市、金華市、常州市、南通市、嘉興市、太原市、徐州市、惠州市、珠海市、中山市、台州市、煙台市、蘭州市、紹興市、海口市、揚州市。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北京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2、深圳
深圳,是廣東省下轄的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深圳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也是國家定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3、佛山
佛山,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佛都市圈」、「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山位於廣東省中部,地處珠三角腹地,毗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
4、泉州
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島。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含金門),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
5、揚州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