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2o17年gdp
2017年度還有幾個月,因此只能預測: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上半年國內生版產總值(GDP)是38.14萬億權元,以此推算並參考歷年後半年的增速略高一些,所以預估2017全年的GDP應該在77-78萬億元左右。
㈡ 2017年我國GDP為多少
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
1月18日國新辦就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7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下階段,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㈢ 柳州市2017和2018年的GDP數據
2017年的GDP為2755.64億元,2018年GDP為3083.7億元。
2017年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755.6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9.4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487.08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079.07億元,增長11.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6.88%、53.96%和39.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35.0%和6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9249元。
2018年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3083.7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9.5億元,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財政收入436.2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1.2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784元和13488元,分別增長6.5%、11%。城鎮登記失業率2.92%。年內脫貧99897人,6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6%。
㈣ 中國2017年GDP總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龐無忌)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3671億元,比上年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
㈤ 來鳳縣的經濟
2011年,來鳳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6456萬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7.57%;其中,農業產值81480萬元,林業產值7273萬元,畜牧業產值64989萬元,漁業產值1854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60萬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4921萬元,扣除價格因素。
糧食種植面積29.54千公頃,比2010年增加0.94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327千公頃,減少0.15千公頃;煙葉種植面積1.63千公頃,減少0.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8.23千公頃,增加0.48千公頃。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5.7%。全年造林面積2899公頃;零星植樹57萬株;木材採伐量11166立方米。 2011年,來鳳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389萬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18.9%。按銷售地分,城鎮零售額101320萬元,增長23.0%;鄉村零售額27069萬元,增長5.6%。批發業銷售額23340萬元,增長9.9%;零售業銷售額117826萬元,增長27.0%;住宿業營業額5312萬元,增長17.5%;餐飲業營業額12814萬元,增長25.1%。
外貿出口總額54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1%;全年利用外資220萬美元,增長20.9%;招商引資新簽和續建項目累計到位資金80094萬元,增長36.5%。全年新簽約落地項目21個,續建招商項目29個。 2011年,來鳳縣郵電業務收入9786萬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4.2%。固定電話用戶1.87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9.85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83萬戶,新增0.59萬戶。
來鳳縣有星級飯店2家,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區3個。全年接待遊客54.07萬人次,與2010年相比,增長11.0%,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715元,增長44.1%。 2011年,來鳳縣財政收入47049萬元,比上年增長27.37%。其中,中央收入32330萬元,增長28.1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719萬元,增長25.71 %。國、地稅收入達到3.33億元、1.24億元,分別增長26.6%、30.3%,實現財政其他收入1301萬元,增長21.3%;國有資產經營收益2505萬元,增長44.5%;完成政府采購15729萬元,節約資金1757萬元。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1226萬元,比上年增長15.22%。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89362萬元,比年初增加75984萬元。其中,個人存款余額248739萬元,比年初增加40408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00469萬元,比年初增加49378萬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89133萬元,比年初增加30772萬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11336萬元,比年初增加18606萬元。
㈥ 2017年中國GDP增長了多少
中國官方18日公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
㈦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㈧ 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是哪個城市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貴陽以11.3%的實際增速排全國第一,且為唯版一兩位數增長城市。西權安則以名義GDP增速19.38%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GDP位次表中,西安上升最快,2017年實現GDP 7469.9億元,位居26個省會城市第8位,超過了合肥、濟南、沈陽。在上一年,西安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是第11位,在2012年,則居第13位。
分析人士表示,西安為何2017年GDP名義增速接近20%,一個原因是西安的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省會城市第一,目前這部分經過折算後都算入到了GDP。另外西安2017年開始代管西咸新區,統計上增加了咸陽部分區域的60.59萬人,涉及GDP約300億元,去掉這部分,其名義增速為14%左右,為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