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的GDP憑什麼那麼高山東的優勢到底從何而來
山東省海岸線是最長的,利用海岸通商方便,GDP不會低,但山東東部比山東西部發達,西部就濟南省會撐著,東北有煙台威海,東南有GDP可觀的青島,整個山東GDP還算可以。
② 山東省的經濟為何後勁不足
我不太認同這復個觀制點,山東經濟後勁充足。尤其是在中國經濟整體放緩的局面下,山東經濟的實力就更加凸顯出來了。消費、投資、出口都在增長。
山東的問題是政策相對保守,所以山東的經濟爆發力較弱。但是勝在穩定。受管制限制,毛細血管經濟發展不足,但是隨著政策調整,毛細血管經濟得到釋放之後,未來山東經濟會更好。
③ 山東的GDP為什麼那麼高
原因二:全國經濟稍微好點的省份都缺電,山東不缺電,別人的工廠沒法開工,山東的工廠加班干,發展的不快那就有問題. 原因三:山東的煤礦企業的安全性高,別的省的領導都在為礦難頭疼的時候,山東卻大步向前. 原因四:山東人多一些實在,少一些精明,別人都在忙算計,山東人卻在忙著干. 原因五:(最重要的一點)其他地方的人都認為山東的成績是吹出來的,沒把山東當對手,全都在說說笑笑,你們在說人家吹的時候,人家卻在干.一進一出,就顯出速度來了. 試著解釋一下山東GDP高,而人民收入偏低的原因! 1、首先是山東省的經濟結構偏重化和偏資源化的影響。山東是全國第二石油生產大省和產煤大省之一,在2002年以前,國內能源原材料價格偏低,導致雖然山東經濟規模大,但高附加值產業的缺乏,卻使山東人民享受不到切實利益,(既有產業附加值低的原因,也有稅收杠桿偏向高新技術產業的原因)實際上也就是產業結構不太合理的原因吧。 2、山東省的發展基礎較差。眾所周知,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山東也是餓死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啊(四川、河南、湖北和山東,如果沒有闖關東,死的人會更多吧),發展基礎差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山東沒有一個真正具有輻射力的大城市,不過近來青島的迅速崛起正在改變這一情況。 3、山東人的守家理念根深蒂固,山東是全國第二人口大省,卻沒有出現民工潮,除自身經濟發展還湊合以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寧願在家掙500,不願出門掙一千,除非實在活不下去了。而河南、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民工大省,每年都有近千億元的收入。 4、山東國企眾多。不要說別的企業了,就舉勝利油田的例子,2005年一年勝利油田為中石化所作出的利潤貢獻至少在400億元以上,稅收也應該在150億元以上,但是由於石油是中國最為重要的戰略能源和產業,所以這些大筆的銀子只有上北京了,體現在北京的稅收和GDP上了。山東省只得到了不到10億元的資源稅,呵呵,倒是大批的下崗職工甩給了山東,去年年底2萬勝利油田下崗職工鬧事,可能很多人有所耳聞吧。 5、山東人太大方了。在70年代左右吧,在山東和河南交界處發現了中原油田,實際上依照那時的區域設置,中原油田應該主要集中於山東境內,但國家為了區域平衡,將中原油田劃歸河南。還有,山東電網為什麼是獨立的嗎?就是因為,80年代,在山東電力建設上,主要是山東省自己從財政和老百姓身上挖潛,獨立開發電力,按說,山東電力的股東應該是山東人民的,呵呵,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是成中央企業了,但是其利潤和稅收沒有山東的份了。2003年,山東省省長韓愈群曾經與山東電力商量電價向下調整幾分錢,以與華北電網電價接軌,但中央企業就是牛啊,不買賬(假如與華北電網電價接軌,每年山東企業和人民將少付出上百億元)。 6、山東省的地方財政支出所佔財政總收入之比太低。2005年,山東實現境內財政總收入3342億元,但地方財政支出為1400億元多吧吧,之比僅為42%左右,這還不包括中央企業在山東挖走的600億以上的利潤和200億以上的稅收。當然,黑龍江省在這上面吃虧不比山東少,但是其中央轉移支付卻比山東多的多。就像會計學資產負債表中有表外資產與負債一樣,山東省的上述利潤並沒有體現在境內總收入上。 7、農產品價格偏低影響。山東是一個具有多重背景的省份,既是開放省份,也是農業超級大省,山東省的農業產業化一直走在全國最前沿,但是農業在中國是一個產業附加值最低的產業,而且自解放以後,農業就是一個被剝削行業,農民也成為最下層階層。這也限制了山東人民的富裕程度。 8、政策影響。實際上,在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政策因素始終是最重要的,仔細想一下,沒有第一個五年計劃,東北在改革開放前的全國重工業基地能如此顯赫嗎?沒有建國後,中央對香港政策,能有今天的香港嗎?沒有鄧小平在南海靠近香港的位置畫了一個圈,能有廣東的今天嗎?沒有開發天津渤海新區的中央政策出台,能有天津的大發展嗎?可是,山東又得到了什麼呢?渤海油田主要集中在山東海域,但是主要貢獻天津了,為天津的大石化工程做貢獻。而青島的大石化只有依靠進口了。呵呵,另外國家將證券交易所設在上海和深圳,其中對經濟發展的分量有誰能說得清呢?上海上市公司多少家,廣東上市公司多少家,山東多少家,我想有心人只要上網查查就知道了,這些地方在股市上圈的錢有多少,誰能說得清呢?證券交易所為上述兩地帶來的利益誰能說得清呢?還有期貨交易所和黃金交易所,山東有嗎?可能有人要問,山東能夠具備這種條件建立期貨和黃金交易所嗎?山東是全國主要棉花產區、小麥、玉米,大豆進口和加工第一大省(加工量在中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山東還是第一黃金生產大省。可是山東一個也沒有。可以說,處在京
④ 山東的經濟一直排名前列的原因
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想掙分的
首先了解一下 GDP 的意思: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如果是以省為單位的話 山東排名是比較靠前的 但如果按 (人均GDP) 來算的話 山東就沒有優勢了 因為山東是全國人口第二大省 占據人多的優勢 所以單獨算 GDP 的話 是比較有優勢的
山東的主要經濟鏈;納稅的主要地區有:
沿海4小龍 (青島 煙台 威海 日照)
老工業基地 (東營 勝利油田 棗庄 煤礦)
物流 交通 ( 臨沂 濟寧兗州)
小商品批發城 (臨沂 濟南)
全國百強縣 山東排名全國第二 (龍口市(11)、榮成市(12)、文登市(13)、鄒城市(17)、即墨市(19)、膠州市(19)、膠南市(19)、滕州市(22)、鄒平縣(23)、新泰市(25)、壽光市(26)、萊州市(28)、諸城市(35)、章丘市(36)、平度市(43)、招遠市(44)、肥城市(48)、兗州市(52)、乳山市(57)、蓬萊市(63)、萊西市(68)、廣饒縣(73)、青州市(81)、高密市(83)、桓台縣(85)、博興縣(95))
⑤ 山東省2019年各地區的GDP是怎麼排名的
山東省2019年各地區的gdp排名是:青島、濟南、煙台、濰坊 、淄博、濟寧、臨沂、東營 、泰安。
7月26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上半年山東GDP增長5.4%,與全國走勢一樣,增速均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省超過4萬億,名義增速5.74,由於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穩中有降!下半年應該會有回升。青島超6000億領跑全省,濟南納入萊蕪後領先煙台近600億。前五名依然是濟青沿線5個地市包攬。第六名是魯西南濟寧,第七名魯東南臨沂。
東營罕見負增長。濱州,棗庄,不相上下。增速方面,菏澤過10居首,日照接近10,有希望與棗庄,濱州競爭擺脫副班長的位置。青島也超過9。
⑥ 山東省經濟好的原因是什麼
山東地理位置好些 在華東 接受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資金有優勢…而且雖說河南文化也很深厚 不過貌似還是山東要更深厚些
採納哦謝謝
⑦ 山東省17個地級市的GDP在全省的排名先後順序是什麼
2006年山東省各市GDP、人均GDP排名
2007年02月21日 16:20城市名 人均GDP(元/人)
東營 80572元
威海 54741元
青島 40082元
淄博 39170元
濟南 37035元
煙台 36955元
萊蕪 22983元
濱州 22405元
棗庄 20483元困尺燃
濰坊 20010元
德州 18243元
泰安 18074元
日照 18066元
濟寧 17976元
聊城 14727元
臨沂 13639元
菏澤 6041元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2006年 比上年±%
1 青島市 3206.58 15.7
2 煙汪虛台市 2402.10 17.0
3 濟南市 2185.09 15.7
4 濰坊市 1720.88 16.5
5 淄博市 1645.16 15.8
6 濟寧市 1456.09 16.4
7 東營市 1450.31 17.0
8 臨沂市 1404.86 16.3
9 威海市 1368.53 15.9
10 泰安市 1012.17 16.5
11 德州市 1003.38 16.4
12 聊城市 839.45 17.3
13 濱州市 829.02 17.4
14 棗庄市 757.88 16.4
15 菏澤市 537.68 17.1
16 日照市 505.87 16.9
17 萊困跡蕪市 287.29 16.1
⑧ 山東省經濟排名第三,為什麼卻留不住人才呢
大家都中國經濟最好的省就是廣東省,這一點其實已經是毫無疑問了,因為廣東省的第一寶座已經連續蟬聯了30多年了。而第二名其實也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江蘇省,同樣作為一個沿海地區的省份,江蘇省是這些年經濟水平能夠勉強和廣東媲美的省份。
而2018年山東的GDP是76469億,2019年的時候只有71067億了。整體經濟下降5402億,這個下降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不知道大家認為山東這個省份應該怎麼恢復經濟呢?
⑨ 山東的經濟主要靠什麼怎麼GDP排前3啦!廣東這么瘋狂,居然GDP只比山東多了一點點。有了解山東的嗎
山東的經濟主要靠:農業、工業、牧業、漁業及零售業。
1、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2018年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GDP)7646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
3、第一產業增加值4950.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33641.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37877.4億元,增長8.3%,人均生產總值76267元,增長5.9%,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1525美元。
(9)山東的gdp排名降低的原因擴展閱讀
第一產業
1、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
2、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3、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4、2018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272.5億元,比上年增長3.2%,糧食總產量1063.9億斤,連續5年過千億斤。
第二產業
1、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
2、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3、201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8897.0億元,比上年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7.5%,高技術產業增長9.6%。
4、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5.3%,利潤總額增長10.3%,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26%,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
5、上榜中國企業500強的工業企業49家,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的有20個縣(市)和12個區。
第三產業
1、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8.8%,其中,餐飲收入增長10.9%,商品零售增長8.6%。
2、城鎮零售額增長8.6%,鄉村零售額增長9.8%。
3、限額以上單位主要商品銷售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3%,日用品類增長7.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9.4%,傢具類增長9.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