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2000年張家口各區縣GDP數據,及人均收入、消費狀況。感謝!
搜一下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看看找不找得到
這東西都不好找
『貳』 全國人口超過100萬以上的城市有那些(詳細)
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城市被定義為大城市。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的常住人口一般都超過100萬。根據城市的聚集和特點進行分類,有濱河型城市、濱海型城市、資源型城市、平原型城市。
第一類:濱河型城市
靠近江河湖泊(全球92%大城市分布)。靠近大江大河及湖泊的城市的發展總是那麼略高一籌。靠近的江河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道防護盾和天然的保護網,對城市的發展十分有益。豐富的水資源能夠帶來肥沃的土壤,農耕技術就會發達,農耕技術發達了,城市就會發展起來。
靠近江河湖泊的大城市有:上海、天津、廣州、深圳、哈爾濱、洛陽、南陽、吉林、鄭州、西安、開封、杭州、重慶、南昌、昆明、南寧、桂林、南京、長沙、武漢、香港、澳門等。
第二類:平原型城市
地處平原或平地(全球78%大城市分布)。平地是發展一個城市的最佳之選。比起丘陵山川,在平地上建設樓房和設施更為簡單。雖然自然資源比其他地形相對要少,但對於發展城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地處平原或平地的大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鄭州、杭州、南京、武漢、哈爾濱、安陽、保定、石家莊、邯鄲、新鄉、濟南、台北、合肥等。
第三類:濱海型城市
靠近大海(全球68%大城市分布)。相對來說,靠近大海的地方為發展為大城市打好了基礎,它對外地的交涉和運輸,有著很大的優勢,海港的多少也決定了一個城市的人口多少,它能夠緩解交通的擁堵,加大了交通涉及范圍,給出行帶來了方便。
此外,靠近大海也可讓它成為天然的無機鹽製造廠,對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大海風景也是人們所嚮往的一道風景線。
靠近大海的大城市有: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台北、大連、寧波、杭州、青島、福州、廈門、北海、高雄、湛江、南通、海口、秦皇島等。
第四類:資源型城市
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全球67%大城市分布)。作為人類理想的棲息地,自然離不開自然資源。自然資源越為豐富,那麼得以存活的指數就越高。一個城市基本得做到能夠讓本地市民過上吃穿住行的生活。
這類城市有:唐山、大慶、焦作、平頂山、馬鞍山、攀枝花、大同、克拉瑪依、邯鄲、白銀、金昌等。
(2)張家口2017年gdp擴展閱讀
當今中國城市等級劃分標准如下:
超大城市:1000萬人口以上;巨大城市:500-1000萬人口;特大城市:300-500萬人口;大 城 市:100-300萬人口;中等城市:50-100萬人口;小 城 市:20-50萬人口;微型城市:5-20萬人口。
大城市是中國官方劃分城市規模的分類之一。大城市的數量和發展狀況對於國家衡量特定區域的國民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意義,也是在全世界的視角下評判國家發展狀況的依據。城市規模越大,人口越多,才能提供較好的公共服務,支撐較發達的公共交通業,更加容易建設國際化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