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衡陽現在的經濟狀況如何
讓我來告訴你:2009年,衡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7億元,增長14.2%;財政總收入完成70.03億元,增長1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5%,增速排湖南省第一位;衡陽市本外幣存款余額1103億元,貸款余額459.8億元,增幅分別達18.2%、25.9%。2009年衡陽市GDP增速、財政總收入增速、存貸款規模以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均排在湖南第二,規模工業增速則排名湖南第一。 2009年,衡陽市中心城區「三年塑城計劃」積極推進,體育中心、衡州大道、武廣站前廣場、衡棗連接線等24個省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近35億元。2010年,衡陽市中心城區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有32個,總投資達140億元。 2009年衡陽市第一次引入國際規劃設計招標,第一條高標准城市快速幹道衡棗連接線改造工程竣工,第一座功能齊全的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如期開工,第一條貫通城區東西向的交通樞紐工程衡州大道湘江大橋開工建設,第一個規模宏大功能齊全的武廣客運專線衡陽東站及站前廣場建成使用。 懂了嘛? http://s8.hk/3bdo
滿意請採納
㈡ 衡陽市2020年第二季度GDP多少
你可以上當地統計局網站上查到具體數據。
㈢ 衡陽經濟在湖南排第幾
2006年衡陽市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720697萬元,次於長沙(17906562)岳陽(7338474)常德(7238368)居全省第四位;GDP年增長率為12.3%,次於長沙(14.8%)湘潭(13.2%)婁底(12.8%)岳陽(12.4%),居全省第五.
其中,
第一產業GDP總值為1581025萬元,次於常德位居全省第二,增長率3.7%,居倒數第二;
第二產業GDP總值為2720611萬元,次於長沙(7746586元)岳陽(3509903元)株洲(3117642元)常德(3029911元)位居全省第五;增長率為16.9%,居全省第一;
第三產業GDP總值為2419061萬元,次於長沙(8927433元)岳陽(2479946)常德(2433373元)位居全省第四,增長率13.4%,次於長沙(15.3%)張家界(14.9%)常德(14.2%)與岳並列第四.
http://www.hunan.gov.cn/sy/tjsj/sjfb/200701/t20070129_55788.htm
㈣ 湖南所有城市的經濟狀況排名
長沙市 2190.25億 16.0% 湘01岳陽市 915.84億 15.2% 湘02常德市 864.10億 14.6% 湘03
衡陽市 湘04株洲市 748.70億 14.9% 湘05郴州市 649.40億 12.3% 湘06
湘潭市 湘07永州市 506.39億 14.0% 湘08邵陽市 湘09婁底市 湘10益陽市 408.85億 14.8% 湘11懷化市 湘12
湘西州 13張家界 14 這是國家庫裡面的GDP排名
㈤ 湖南各個城市經濟排名·
11年的還沒那麼快出來
2010中國湖南省各市GDP
次位 地區 生產總值 增長率
1.長沙市內 4547.06億元,增長15.5%
2.岳陽容市 1539.36億元,增長14.8%
3.常德市 1491.57億元,增長15.2%
4.衡陽市 1420.34億元,增長15.1%
5.株洲市 1274.85億元,增長15.3%
6.郴州市 1081.76億元,增長15.2%
7.湘潭市 894.01億元,增長15.2%
8.永州市 767.16億元,增長14.4%
9.邵陽市 730.33億元,增長14.6%
10.益陽市 712.27億元,增長14.7%
11.婁底市 680.72億元,增長14.5%
12.懷化市 674.92億元,增長14.8%
13.湘西州 303.44億元,增長 8.3%
14.張家界 242.48億元,增長14.5%
來自湖南省統計局
㈥ 上半年GDP十強城市出爐,分別有哪些城市入榜
近日,隨著北上廣深等全國主要城市的上半年GDP數據陸續出爐,十強城市的名單也算是基本確定了。據悉,2020年上半年國內城市GDP排名前十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其中上海以17356.8億元的生產總值排名第一,北京以16205.6億元的總值緊隨其後,深圳排名第三。
除上述變化之外,成都與蘇州的GDP數值也值得我們去注意,其GDP差距相比去年同期正在逐漸縮小。疫情之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不容易,希望下半年各個城市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㈦ 衡陽經濟在湖南排名第幾啊
湖南省: 5612.26
長沙市: 1108.85
岳陽市: 590.54
常德市: 583.37
衡陽市: 541.23
株洲市: 452.48
郴州市: 394.50
湘潭市: 332.78
邵陽市: 332.67
永州市: 327.85
懷化市: 291.23
益陽市: 287.33
婁底市: 268.00
湘西州: 98.60
張家界市: 96.09
GDP增長率(%)
湖南省: 12.0
長沙市: 14.8
湘潭市: 13.4
婁底市: 13.4
郴州市: 13.0
常德市: 12.5
株洲市: 12.4
張家界市:12.3
岳陽市: 12.2
永州市: 11.8
益陽市: 11.0
衡陽市: 10.8
邵陽市: 10.8
懷化市: 10.7
湘西州: 9.6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元)
湖南省: 9117
長沙市: 17638
株洲市: 12635
湘潭市: 11767(約數)
岳陽市: 11172
常德市: 11064
郴州市: 9239
衡陽市: 7528(約數)
婁底市: 7124
益陽市: 6992
張家界市:6680
永州市: 6544
懷化市: 6540
邵陽市: 5010
湘西州: 4042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湖南省: 1981.29
長沙市: 668.09
郴州市: 157.70
岳陽市: 152.85
常德市: 145.56
衡陽市: 137.05
株洲市: 130.33
永州市: 112.28
湘潭市: 104.50
邵陽市: 103.36
婁底市: 93.20
益陽市: 75.71
懷化市: 66.26
湘西州: 58.80
張家界市: 43.0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湖南省: 2069.84
長沙市: 525.13
岳陽市: 196.15
衡陽市: 176.27
常德市: 176.02
郴州市: 159.30
株洲市: 159.03
邵陽市: 113.50
益陽市: 102.37
湘潭市: 101.80
永州市: 99.45
懷化市: 96.41
婁底市: 85.20
湘西州: 46.78
張家界市: 32.51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湖南省: 54.38
長沙市: 24.54
湘潭市: 6.75
株洲市: 5.90
岳陽市: 4.63
婁底市: 3.50
衡陽市: 2.43
郴州市: 1.67
常德市: 1.49
永州市: 1.45
湘西州: 1.40
益陽市: 1.30
邵陽市: 0.50
張家界市:0.42
懷化市: 0.34
人口(萬人)
湖南省: 6697.70
邵陽市: 739.70
衡陽市: 718.95
長沙市: 610.38
常德市: 601.05
永州市: 572.72
岳陽市: 529.35
懷化市: 495.29
益陽市: 458.54
郴州市: 457.71
婁底市: 405.10
株洲市: 370.93
湘潭市: 282.80
湘西州: 266.63
張家界市:157.2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湖南省: 8617
長沙市: 11021
岳陽市: 10136
株洲市: 10061
常德市: 8872
湘潭市: 8602
郴州市: 8567
益陽市: 8291
衡陽市: 7958
邵陽市: 7398
婁底市: 7240
張家界市:7113
懷化市: 6911
永州市: 6261
湘西州: 5894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湖南省: 2838
長沙市: 4315
湘潭市: 3713
株洲市: 3536
衡陽市: 3464
岳陽市: 3336
郴州市: 3161
常德市: 2953
益陽市: 2713
永州市: 2446
邵陽市: 2315
婁底市: 2184
懷化市: 2164
張家界市:2029
湘西州: 1602
㈧ 衡陽的經濟發展
衡陽是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中國現代服務業最佳投資城市、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全國現代物流樞紐城市、中南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
衡陽開放平台建設居湖南省之首,擁有國家級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衡陽綜合保稅區、衡陽白沙洲工業園、衡陽松木工業園區、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耒陽經濟開發區、衡陽西渡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衡陽南嶽旅遊經濟開發區、衡南雲集工業園、衡陽大浦工業園區、衡山經濟開發區、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祁東經濟開發區等工業園區、祁東縣歸陽工業園區。
2012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57.70億元,增長11.8%。其中,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2.89億元,增長4.3%;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49.51億元,增長13.2%;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85.30億元,增長13.5%。一、二、三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2%、53.1%、40.7%,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0.7、6.3、4.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258元,增長11.4%。
2013年,衡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69.44億元,財政總收入211.8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37.3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129.37億元,同比增長12.7%;規模工業增加值901.15億元,同比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1.9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62億美元,實際到位內資226.82億元,引進17家世界500強、17家大型央企,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 26.25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19億美元。至2013年6月末,衡陽市銀行企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2024.28億元、同比增長20.3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788.21億元、同比增長20.74%。 衡陽地處亞熱帶地區,水熱條件優良,農業以種植蔬菜為主,其次有豬、雞、魚等養殖業。
2012年衡陽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7.15億元,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219.32億元,增長3.0%;林業產值25.77億元,增長9.7%;牧業產值235.4億元,增長3.8%;漁業產值36.14億元,增長9.6%。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57.39千公頃,增長2.6%;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6.84千公頃,增長1.5%;油料種植面積201.60千公頃,增長2.4%;蔬菜種植面積99.19千公頃,增長4.5%。糧食總產量329.71萬噸,增長1.9%;出欄肉豬961.83萬頭,增長3.1%;出欄牛12.59萬頭,增長7.9%;出欄羊57.18萬頭,增長6.7%;出籠家禽10929.41萬羽,增長5.1%;水產品產量26萬噸,增長3.6%。
截至2012年底,衡陽市農產品加工企業3997家,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龍頭企業33家。全部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及利潤分別為249億元、42.2億元、32.2億元,分別增長26.8%、16.7%、14.7%。農民專業合作社1296個,增長22.3%;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8.59萬人。2012年衡陽市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3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6千公頃。全年農村用電量14.61億千瓦時,增長5.5%。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60.14萬千瓦,增長6.5%。 抗戰中後期到解放初期,衡陽的工業以輕工業、手工業為主,廣州淪陷,武漢相繼棄守,長沙文夕大火之後,衡陽暫時成為西南各省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采購物資的吞吐口。同時內遷和新建了一些中小工業,使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是重要的工業城市。由於日本入侵,衡陽會戰爆發,衡陽淪陷,工業發展好景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衡陽的工業得到恢復,重新成為中南地區的重要的工業城市。
衡陽市境內有機械、冶金、化工、建材、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主要工業產品有叉車、客車、小型拖拉機、柴油機、變壓器、水泵、鋼材、電纜、電線、自行車、手錶、儀表、燈泡、陶瓷、民用鎖、拉鏈、棉紗、棉布、服裝、皮革、鹽、卷煙、機制紙、塑料製品、化學葯品、製冷設備、礦山機械等。
2012年衡陽市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803.88億元,增長14.8%。在規模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175.60億元,增長10.6%;重工業增加值628.28億元,增長16.0%。2012年末,全市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126家。
2012年,衡陽市市規模工業實現產銷率99.6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煤產量1199.78萬噸;發電量62.27億千瓦時;飼料126.15萬噸;水泥1063.03萬噸;鋼材125.84萬噸;變壓器9489.95萬千伏安;十種有色金屬28.30萬噸,增長5.8%。2012年全市規模工業中,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277.07億元,增長25.9%;高技術產業增加值81.88億元,增長77.3%,分別比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1.1個和62.5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71.63億元,增長95.5%,增速比上年提高39.5個百分點以上。六大高耗能產業增長得到抑制,全年增長16.7%。2012年衡陽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354.2%,提高12.1百分點。全年規模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759.57億元,增長15.3%;利稅249.08億元,增長14.1%;利潤132.97億元,增長16.1%。 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1072.38億元(含跨區項目投資8.63億元,不計增速),增長36.3%。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91.77億元,增長24.3%。在城鎮投資中,國有投資278.09億元,增長35.1%。
2012年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77.98億元,增長32.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512.4億元,增長34.9%;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4.3%。其中,製造業投資486.05億元,增長40.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投資28.38億元,增長85.6%。
2012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162.63億元,增長30.9%;其中,交通運輸、水利設施、民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10.1%、31%、24.5%、28.3%。
2012年全市房地產投資完成96.75億元,增長19.8%,增速回落3.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312.75萬平方米,下降12.4%,增速回落28個百分點,房地產調控成效有所顯現。 全市現有A級景區18個,其中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3個;省級旅遊強縣3家,特色旅遊名鎮4家,特色旅遊名村14家;星級飯店33家,其中待評五星級飯店2家,四星級飯店8家,旅行社60多家。2015年,全市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04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21%和16.02%。
衡陽也正在打造「大南嶽衡山旅遊圈」,這個旅遊圈由「一山一江一城三圈」組成,即以南嶽衡山、湘江、衡陽城,構築以南嶽為龍頭、以湘江為紐帶、以衡陽市區為中心,輻射其他省市的大旅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