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東北三省最窮的省,還有人均gdp最少
東三省GDP不行了。你不能看總量,東三省GDP總量都比台灣高。你也不能看人均GDP,你要看增速。
人均GDP排名高有什麼用?2018年遼寧GDP增速排4.2%,倒數第一;吉林5.3%,倒數第二;黑龍江6.4%,倒數第四。東三省經濟不發展了,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貳』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叄』 2018前三季度各省會城市GDP增速排名
目前沒有明確數據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採納,謝
『肆』 哪些省份下調了2018年的GDP增長預期
據報道,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版推動高質量發展權」成為近期各省兩會上的高頻詞和關鍵詞。
對於2018年的GDP增長預期,全國絕大多數省份或調低或維持了上一年的預設增速目標,即便是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速的貴州和西藏也均把2018年的目標鎖定在「10%左右」。而在下調增速的多省份中,天津下調幅度最大,從去年的8.0%降至今年的5.0%。
分析人士表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不約而同的,在部署2018年的工作時,多地淡化GDP增長目標,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實現平穩發展!
『伍』 2018年各項經濟指標都在增長向好,那為什麼GDP增速下降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8%、6.7%、6.7%、6.6%,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2017年全年GDP增長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在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從定性因素上分析,這種微幅波動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數據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將保持微幅波動狀態。
(2)經測算,2018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繼續小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
(3)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和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經濟政策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戰略下的單邊貿易保護舉措,不僅不利於中國的出口企業,也可能引發全球的貿易戰,從而給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4)在2017年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長的基礎上,2018年基礎設施計劃投資額繼續大幅增長,依然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然而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環保是否達標成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沖動得到有效約束;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剝離後,債券發行不足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無法支撐投資規模的大幅擴張;而且美國政府的連續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國央行被動提升基準利率,從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成本;
2018年,在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加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下,房地產價格得到有效遏制,這一方面將限制和降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另一方面也會削弱房地產對家電、傢具、建材等行業的拉動作用;另外,導致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持續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潤不斷下滑、盈利前景惡化、信用風險上升、融資成本過高、投資領域受限、市場壁壘難以真正破除等)沒有得到顯著改善,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仍將持續低迷。
(5)從經濟先行指數角度來看,通過經濟先行指數來判斷經濟運行趨勢,是國際學術界進行經濟預測的方法之一,根據中國社科院數技經所的中國經濟先行指數(該指數由12個子指標構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點,然後呈現平穩微幅下調的發展趨勢。
以上來自網路,供參考。
『陸』 2018年台灣GDP對大陸佔比和在中國所有省中的排名
台灣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7.77萬億新台幣,比上年增長2.60%,摺合人民幣39001.04億元。在中國所有省中的排名為第八名。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國人均GDP為64643元。
2018年美元對人民幣全年平均匯率為6.6174,按平均匯率計算,2018年中國GDP摺合136051.28億美元,人均GDP達到9769美元。
台灣GDP排名較2017年下降兩名,台灣、香港、澳門GDP總量10068.99億美元,大中華區GDP合計14.61萬億美元(6)2018年河北省各市gdp增速排名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60年代起,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
其中,台灣成為了四小龍之首,到1990年,台灣省經濟總量是整個中國大陸的43%,到了2018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是台灣省經濟總量的21倍,說明從1990年之後,台灣省經濟增速下滑嚴重。
雖然台灣省經濟總量增速慢,但是因為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快速,目前台灣省人均GDP仍然非常高。
2018年台灣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對比上海,上海人口2418萬人,人均GDP剛剛進入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