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是多少
2018年6月23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宏觀經濟報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8%左右,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位居前列。
「中國經濟增速在0.2個百分點的狹窄波動區間運行了12個季度,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說明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更強了,而這樣的韌性又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也來自更加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
中國當前處在新興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經濟新動能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產業也呈現出加快升級。中國還處在加快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消費日益起到經濟穩定發展壓艙石的作用。
從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來看,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資本形成總額為31.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為-9.9%。
董禮華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上升14.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表明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
「從各方面的情況綜合來看,消費依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整個消費市場還是比較好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毛盛勇介紹,從新需求、新消費來看,服務消費在加快增長,旅遊、健康、養老、教育、文化增長比較快,實物消費里升級類的商品增長也比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和化妝品類同比分別增長10.6%、10.6%和14.2%。
㈡ 2018年上半年四川GDP有多少億元
7月17日,從四川省統計局獲悉,2018年上半年四川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327.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中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
據介紹,上半年四川省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定增長、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中國平均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44.2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7636.99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9145.76億元,增長9.9%。
數據顯示,上半年四川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比中國平均水平高2.3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業增長7.5%,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施工面積、商品房竣工面積等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㈢ 2018上半年GDP哪些省份排名前十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㈣ 2018年上半年各地經濟數據態勢如何
2018年8月9日報道,近日,各地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勾勒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軌跡。
各地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繼續領先東部地區,東北地區經濟回升勢頭較好,一批經濟發展增長極加快形成。
今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區市中,半年GDP超過萬億的省份達到16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兩個。
與此同時,一系列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也陸續落地。在山西,嚴格規定了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等一系列約束性指標;在江蘇,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啟動實施。
㈤ 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前30強出爐,哪些上榜的城市後勁依然很大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這些一線城市從未讓人失望,穩居第一第二。中部地區城市的發展也突飛猛進。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出爐,20強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濟南、南通、東莞。
江蘇省全部城市榜上有名。中部六省一共有21個城市上榜:河南7個城市進入百強榜,湖南有5個城市入選,湖北、江西兩省各有3個城市入選,安徽有2個城市入選,山西則僅有省會城市上榜。作為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板塊,中部地區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保持在21%以上的比重,有力地支撐了全國發展。
㈥ 河南各市2019gdp是多少
河南各市2019GDP如下:
1、鄭州:11191.13億元;
2、洛陽:5019.93億元;
3、南陽:3802.89億元;
4、許昌:3043.20億元;
5、周口:2935.79億元;
6、新鄉:2707.45億元;
7、安陽:2545.67億元;
8、商丘:2599.51億元;
9、信陽:2598.17億元;
10、焦作:2466.60億元;
11、駐馬店:2583.18億元;
12、平頂山:2285.76億元;
13、開封:2123.97億元;
14、濮陽:1736.88億元;
15、三門峽:1718.97億元;
16、漯河:1312.72億元;
17、鶴壁:897.58億元;
18、省直管濟源:682.60億元。
(6)2018年滎陽市上半年gdp擴展閱讀
1、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為7.7%,下半年河南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最終實現了同比增長7.0%的好成績。
2、河南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8.3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0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76萬人,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040.8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26.01萬人,省外輸出1214.88萬人。
3、2018年年末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2995.14萬人,2019年,該數據首次突破3千萬人。同時,省內轉移數量也有大幅增長,可見越來越多河南「勞動力」走向城市掙錢,也更願意到省內大城市工作。
㈦ 中國經濟2018年上半年成績如何
2018年前5月數據顯示,我國新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1—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76810億元,增長15.8%,加快5.2個百分點。主要收入項目——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均有增長。企業效益改善,進出口增長較快,就能為財政收入增長夯實基礎。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繼續快於人均GDP增速。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個百分點,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這說明我國就業形勢向好,扶貧攻堅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來源:南方網
㈧ 河南省滎陽市人均GDP和上街區的人均GDP 2012年的
滎陽市是65萬人---財政收入13億多一點
上街區是12萬人---財政收入12億多一點
㈨ 在本次上半年城市GDP榜單中,哪些城市的名次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上半年的gdp城市的榜單之中,有見到了北上廣深那四大巨頭出現,可以說他們的排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2018年中國大陸各大城市GDP排行榜出爐,第一名為上海,以3.3萬億居於榜首,其次分別為北京、深圳、廣州。北上廣深作為全國響當當的GDP大城市,排名中國前4名並不陌生,因為這4個城市的經濟地位,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沒有哪個城市可以挑戰的地位。繼「北上廣深」之後,排名第一的城市是重慶,以2萬億的GDP產值排名中國第五,比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都要靠前。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發展,在更多資金源源不斷發展下,與國際產業漸漸接軌,使得國家的整體城市建設變成了重要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