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華東地區的gdp排名

華東地區的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1-01-11 05:14:22

『壹』 不吹不黑 華東華南華北 誰是中國最強經濟區

華東地區指中國東部地區,包括上海市、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七個省市,簡稱華東。這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貳』 華東和華南相比,哪裡的經濟實力和商業更繁榮發達

江蘇GDP比廣東低一點,廣東9.7萬億,江蘇9.2萬億, 港澳台GDP6.6萬億左右,介於山東7.6萬億和版浙江5.6萬億之間,上海權3.2萬億,安徽3萬億,江西2.1萬億,廣西2萬億,海南4千億,華東總量34萬億,華南(含港澳台)18萬億。

『叄』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華東地區的gdp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肆』 如何評價華東地區在全國具有較強的綜合經濟競爭力

中國具體的區域劃分: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華中地區:中國中部地區的簡稱。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華東六省一市」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灣省)和上海市。

華南地區:中國南部地區的簡稱。華南三省(區)包括: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廣義上的華南地區還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灣、香港、澳門。

西南地區: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區)一市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重慶市。

西北地區: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西北五省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一、按經濟帶劃分

1.東部沿海地區: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18個省、區、市)。
2.中部內陸地區: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區)。
3.西部邊遠地區: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9個省、區)。

二、按行政區域劃分: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個省、市、區)。
2.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大連(4個省、市)。
3.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寧波、夏門、青島(10個省、市)。
4.中南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深圳(7個省、市)。
5.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5個省、市)。
6.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5個省、區)。

中國經濟區域劃分
1 三大地帶

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

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自治區。

2 八區域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面積79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0696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歷史上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多,如資源枯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問題等。

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二市兩省。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127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

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3582萬。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系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本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2019萬。這一地區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

黃河中游地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內蒙三省一區。總面積160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863萬。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處內陸,戰略地位重要,對外開放不足,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總面積6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3085萬。這一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良,人口稠密,對外開放程度低,產業轉型壓力大。

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三省一市一區。總面積134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4611萬。這一地區地處偏遠,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對南亞開放有著較好的條件。

大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兩省三區。總面積39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5800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市場狹小,向西開放有著一定的條件

鑒於目前關於中國區域的各種劃分方法存在眾多弊端,不便於深入分析地區差異,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的課題報告《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分析》提出了劃分中國(大陸)區域的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把中國分為八大區域,即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報告指出,各地區在地域范圍、人口規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較大差別。大西北地區地域最為寬闊,西南地區人口最為眾多,東部沿海地區最為富庶。綜合各特徵,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實力、產業能力最強,市場前景最大,是中國21世紀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中國是一個大國,幅員廣闊,陸上國土總面積960萬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達12.8億。由於歷史和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中國各地區之間存在著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達37382元,而貴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兩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國的區域問題,必須把中國分成若干不同的區域。
20世紀50年代,有關方面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沿海和內地;60年代,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地區。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區域經濟研究的活躍和深化,人們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劃分方法。主要有:
(1)三大地帶。這一方法將中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地帶,但不同的時期,每個地帶覆蓋的地域范圍不同。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帶覆蓋的地域范圍逐漸被確定了下來。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自治區。
(2)六大綜合經濟區。包括東北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3)七大經濟區。包括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
(4)九大經濟區。這里有兩種劃分方法。第一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黃河中游流域、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中游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等。第二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北部沿海、北部內陸、東部沿海、東部內陸、中部內陸、南部沿海、西部內陸和西南內陸等。
(5)九個「大都市經濟圈」。包括沈大(沈陽、大連)、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石家莊)、濟青(濟南、青島、煙台)、大上海(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寧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吉黑(長春、哈爾濱)、湘鄂贛(武漢、長沙、南昌)、成渝(成都、重慶)等。
總的來看,目前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比較零亂。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較接受的是「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法。
區域劃分既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方便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和區域政策的分析。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國情,我們認為,為適應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國區域的劃分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空間上相互毗鄰;(2)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結構相近;(3)經濟發展水平接近;(5)經濟上相互聯系密切或面臨相似的發展問題;(5)社會結構相仿;(6)區塊規模適度;(7)適當考慮歷史延續性;(8)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型;(9)便於進行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
對照以上原則,可以發現,前面提到的各種劃分方法均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有的區塊過大,不便於深入分析區域差別;有的沒有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性,不便於搜集整理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數據;有的沒有考慮歷史延續性,提出的概念與常識不符;有的覆蓋的區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區域劃分。
根據以上原則,考慮到目前各種劃法的種種弊端,我們將中國大陸劃分為如下八大區域:
(1)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面積79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0696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歷史上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多,如資源枯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問題等。
(2)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兩市兩省。總面積37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8127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
(3)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3582萬。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系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4)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總面積33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2019萬。這一地區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
(5)黃河中游地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內蒙三省一區。總面積160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8863萬。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處內陸,戰略地位重要,對外開放不足,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6)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總面積68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23085萬。這一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良,人口稠密,對外開放程度低,產業轉型壓力大。
(7)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三省一市一區。總面積134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24611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對南亞開放有著較好的條件。
(8)大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兩省三區。總面積398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5800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市場狹小,向西開放有著一定的條件。

『伍』 華東的區域劃分和經濟情況誰能告訴我

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專、山東省
華東地區是屬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一直高於全國平均值,今年以來,面對日益趨緊的國際、國內宏觀環境和政策調整,華東各省積極創新發展思路,全力破解發展難題,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國內需求保持旺盛,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投資總量穩步增長。但是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可變因素增多,不可測、不確定的因素明顯增加,對華東經濟運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省經濟發展速度減緩,特別是上海,經濟發展速度已低於全國平均值,出口企業較多的江蘇、浙江經濟發展速度回落較多。

『陸』 華東,華北,華中哪個地區經濟發達

廣東是華南
在全國來說華東是經濟最發達的。主要因有上海,山東,江蘇。這是在全內國最最發達的容地方了,包括華南的廣東
北京和天津也行.但是比起來也不如華東.
華中是湖北,湖南,河南,相對落後
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不是經濟大省 因只有鄭州相對來說還算可以,但是其他的地方比較落後 河南人自己肯定覺不出來,但是走出來之後,才知道落後.經濟在全國中等.比大西北強多了.但是比華東地區的上海,江蘇,山東,不在一個檔次的.謝謝

『柒』 中國有幾個地區,如華東,華南等,各個地區都包括哪些省哪個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為什麼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
港澳台地區:香港,澳門,台灣
按照地理大區劃中國分為: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東地區 華南地區 西北地區 東北地區 西南地區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華中地區:中國中部地區的簡稱。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華東六省一市」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灣省)和上海市。

華南地區:中國南部地區的簡稱。華南三省(區)包括: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廣義上的華南地區還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灣、香港、澳門。

西南地區: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區)一市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重慶市。

西北地區: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西北五省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東北地區: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其中華東經濟實力最強的,

『捌』 華東和華南那個經濟更強

按你的意思來看,分析如下:

1.華東六省一市
大於
華南五省

2.山東
大於
廣西

3.江蘇加安微
大於
廣東

4.上海加浙江加福建
大於
港澳台
(經濟總量)

5.江西
大於
海南

所以你看吧

『玖』 中國按大區劃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各包括哪些省份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


(9)華東地區的gdp排名擴展閱讀:


省份名稱來源: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省,民國後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後,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烏拉前二字。(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台灣府---現台南)

閱讀全文

與華東地區的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