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普查如何改善GDP核算
摘要抄: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最大的特點是普查的行業廣、調查的單位全和獲得的信息量大。除農業以外,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都在普查的范圍之內;所有的單位,不分規模上下,都進行全數調查;普查的指標,除常規統計的指標以外,所有的單位都要填報財務狀況指標。這些特點,不論從范圍上還是獲取數據的詳細程度上,都與國內生產總值核算需要范圍廣泛的備行各業的基礎數據的要求相吻合,
2.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並且按總量看,這是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的放緩也不容忽視,6.6%的GDP同比增速是創下28年來新低。
綜合來看,2018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很差,但從數據上看,我們認為結果尚可,2019年經濟仍然有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態度明顯不同,如果2018年還有去杠桿的任務,2019年可能會重新回到穩增長的軌道上來,從年初央行、財政和發改委的幾個動作就能看出,現在高層已經全面啟動了逆周期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所以今年投資方面,相信會有明顯啟動的跡象。
經濟就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消費是間接的影響,而且已經穩中向好,進出口這塊我們單方面說的根本不算,所以能夠做到的只有投資,而在投資中,前幾年我們基本使用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但是現在,房地產的邊際效應已經嚴重不足,這種投資變得不可持續,所以這次拉投資,我們可能會選擇全新的思路,一個是基礎設施,另一個就是高端製造。這很可能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房地產投資,從趨勢上來看,其實已經被決策層所拋棄。
3. 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11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19281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
4. 內蒙歷年GDP是多少
2005 3822.77億元 2386.40萬人
2004 2712.08億元 2384.35萬人
2003 2092.86億元 2379.61萬人
2002 1732.48億元 2378.59萬人
2001 1545.49億元 2377.49萬人
2000 1400. 億元
1999 1192.29億元 2376. 萬人
沒有看到2000年的人口數字,呵呵。另外經濟普查後的2004年數據應該是:2923億元
5. 第二次經濟普查的GDP介紹
2005-2009年度GDP總量修訂(億元) 年份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初步核算數據總量(本幣) 總量(美元) 增幅(%) 總量(本幣) 增幅
(%) 總量
(本幣) 增幅
(%) 2005 184,937.4 22,576.2 11.3 183,217.4 10.4 182,321 9.9 2006 216,314.4 27,135.0 12.7 211,923.5 11.6 209,407 10.7 2007 265,810.3 34,956.6 14.2 257,305.6 13.0 246,619 11.4 2008 314,045.4 45,218.3 9.6 314,045.4 9.6 300,670 9.0 2009 340,506.9 49,847.3 9.1 340,506.9 9.1 335,353 8.7 歷年發布數據對比 GDP經濟普查修訂數據與歷年發布數據對比(單位:億元) 年份 經濟普查修訂數據 統計年鑒2009數據 統計年鑒2008數據 統計年鑒2007數據 統計年鑒2006數據 初步核算數據
(年度公報數據) 2005 184,937.37 183,217.40 183,217.40 183,867.88 183,084.80 182,321 2006 216,314.43 211,923.50 211,923.50 210,870.99 209,407 2007 265,810.31 257,305.60 249,529.90 246,619 2008 314,045.43 300,670.00 300,670 2009 340,506.87 335,353 2005-2009年GDP結構數據修訂 年份 數據類型 GDP總量與分布(億元) GDP結構比重(%) 總量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總量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2005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184,937.4 22,420.0 87,598.1 74,919.3 100 12.12 47.37 40.51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183,217.4 22,420.0 87,364.6 73,432.9 100 12.24 47.68 40.08 初步核算數據 182,321.0 22,718.0 86,208.0 73,395.0 100 12.46 47.28 40.26 2006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216,314.4 24,040.0 103,719.5 88,554.9 100 11.11 47.95 40.94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211,923.5 24,040.0 103,162.0 84,721.4 100 11.34 48.68 39.98 初步核算數據 209,407.0 24,700.0 102,004.0 82,703.0 100 11.80 48.71 39.49 2007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265,810.3 28,627.0 125,831.4 111,351.9 100 10.77 47.34 41.89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257,305.6 28,627.0 124,799.0 103,879.6 100 11.13 48.50 40.37 初步核算數據 246,619.0 28,910.0 121,381.0 96,328.0 100 11.72 49.22 39.06 2008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314,045.4 33,702.0 149,003.4 131,340.0 100 10.73 47.45 41.82 初步核算數據 300,670.0 34,000.0 146,183.4 120,486.6 100 11.31 48.62 40.07 2009 初步核實數據 340,506.9 35,226.0 157,638.8 147,642.1 100 10.3 46.3 43.4 初步核算數據 335,353 35,477 156,958 142,918 100 10.6 46.8 42.6
6. 包頭比呼和浩特好嗎
以gdp作為參考,呼和浩特比包頭好。
解析:
1、呼和浩特地區生產總值:.5億元(2019年)
2、2019年,包頭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714.5億元,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數據後的同口徑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6.4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1066.5億元,增長8.2%;
第三產業增加值1551.6億元,增長4.8%。三次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5%、39.3%和57.2%;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8%、53.4%和45.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93835元,比上年增長5.6%。
(6)2018內蒙古經濟普查gdp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呼和浩特的文化事業:
呼和浩特擁有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內蒙古日報、北方新報等綜合性傳媒平台,主要文化場館有內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科技館、內蒙古圖書館、內蒙古科學技術館、內蒙古美術館。
截至2018年底,呼和浩特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11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5個。全市擁有廣播電視台7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4%,全市有線電視用戶41.9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4%。
7. 從1992年到2000年中國的gdp總量年均增速達到了百分之多少
1992年到2000年中國的gdp總量年均增速達到10.5%。
1、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開始研究聯合國國回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答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
2、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1、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2、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8. 下次中國經濟統計普查是2018年嗎
是的,屬於1,《全國農業普查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的,專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屬國農業普查,保障農業普查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6年8月23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統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或者批準的有關統計行政管理及統計活動的行為規范。我國現行統計行政法規主要有三部,分別是:1.1987年2月由國家統計局發布並於2000年6月和2005年12月進行修訂的《統計法實施細則》;2.2004年9月以國務院第415號令公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3.2006年8月以國務院第473號令公布的《全國農業普查條例》。
9. 求助2018經濟普查的表格,有的給發一下,跪求。
網頁鏈接
11-民間非營利組織普查表(填寫指引).pdf
全部都有。 打開網頁鏈接 寶安稅務局網站
10. 最近幾年中國GDP在世界排名,誰有,麻煩告一下.
2005的數據
1 美國 14,486,624
2 日本 4,663,823
3 德國 2,730,109
4 英國 2,227,551
5 中國 2,054,880
6 法國1,972,724
7 義大利 1,709,668
8 加拿大 1,034,532
9 西班牙 1,019,024
10 印度 719,819
11 韓國 714,219
12 墨西哥 692,961
13 俄國 671,815
14 澳洲 612,800
15 巴西 587,784
16 荷蘭 581,318
17 瑞士 366,986
18 比利時 350,326
19 瑞典 348,137
20 土耳其 332,546
21 台灣 323,410
22 奧地利 293,407
23 沙烏地阿拉伯 264,010
24 挪威 246,873
25 波蘭 246,213
26 印度尼西亞 245,073
27 丹麥 243,398
28 希臘 209,712
29 愛爾蘭 188,367
30 南非 187,339
31 芬蘭 184,231
32 泰國 183,868
33 伊朗 181,187
34 香港 172,615
35 葡萄牙 170,297
36 阿根廷 161,899
37 馬來西亞 122,005
38 以色列 114,313
39 新加坡 110,596
40 捷克 109,411
41 匈牙利 106,351
42 委內瑞拉 106,098
43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98,099
44 哥倫比亞 97,730
45 紐西蘭 94,604
46 智利 93,470
47 菲律賓 91,356
48 巴基斯坦 89,551
49 阿爾及利亞 85,306
50 埃及 78,105
04年!!!!!!!!!!!!!!!!!!!!!!!!!!!!!
中新網12月20日電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中國GDP總量折算成美元已經超過義大利了,排名世界第六位。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資料核算,中國2004年GDP現價總量為159878億元,比年快報核算數增多2.3萬億元,增加16.8%。
李德水在會上介紹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等方面的情況。他說,在2000年到2002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六位,2003年到2004年,義大利因為歐元的升值,他們變為第六位,中國變為第七位。這次普查的結果,中國GDP總量折算成美元已經超過義大利了,成為第六位,義大利變成第七位。
李德水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字,英國和法國2004年的GDP總量摺合美元,英國是21330億,法國是20463億,排第四、第五位。中國這次調整以後,從7億美元,調整到19317億美元,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這跟法國和英國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他稱,至於剛問預測什麼時候能夠趕上他們?關鍵看2005年中國最後核算下來的增長率是多少、總量是多少,還要看法國2005年的核算結果是什麼,這個預測我想差距是越來越小,總的趨勢是這樣的,2005年也可能接近法國,我覺得與英國還是有點差距的,但是最終還是要看明年初的核算結果才能進行判斷。(據中國網、新華網網路直播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