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州,無錫,常州分別為幾線城市
蘇州、無錫為新一線城市,常州為二線城市。
一線城市
上海市。
北京市。
廣東省:深圳市。
廣東省:廣州市。
新一線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浙江省:杭州市。
重慶市。
湖北省:武漢市。
江蘇省:蘇州市。
陝西省:西安市。
天津市。
江蘇省:南京市。
河南省:鄭州市。
湖南省:長沙市。
遼寧省:沈陽市。
山東省:青島市。
浙江省:寧波市。
廣東省:東莞市。
江蘇省:無錫市。
二線城市
雲南省:昆明市。
遼寧省:大連市。
福建省:廈門市。
安徽省:合肥市。
廣東省:佛山市。
福建省:福州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山東省:濟南市。
浙江省:溫州市。
吉林省:長春市。
河北省:石家莊市。
江蘇省:常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貴州省:貴陽市。
江西省:南昌市。
江蘇省:南通市。
浙江省:金華市。
江蘇省:徐州市。
山西省:太原市。
浙江省:嘉興市。
山東省:煙台市。
廣東省:惠州市。
河北省:保定市。
浙江省:台州市。
廣東省:中山市。
浙江省:紹興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山東省:濰坊市。
甘肅省:蘭州市。
三線城市
廣東省:珠海市。
江蘇省:鎮江市。
海南省:海口市。
江蘇省:揚州市。
山東省:臨沂市。
河南省:洛陽市。
河北省:唐山市。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江蘇省:鹽城市。
廣東省:汕頭市。
河北省:廊坊市。
江蘇省:泰州市。
山東省:濟寧市。
浙江省:湖州市。
廣東省:江門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山東省:淄博市。
河北省:邯鄲市。
安徽省:蕪湖市。
福建省:漳州市。
四川省:綿陽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海南省:三亞市。
貴州省:遵義市。
陝西省:咸陽市。
江西省:上饒市。
福建省:莆田市。
湖北省:宜昌市。
江西省:贛州市。
江蘇省:淮安市。
廣東省:揭陽市。
河北省:滄州市。
河南省:商丘市。
江蘇省:連雲港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湖南省:岳陽市。
河南省:信陽市。
湖南省:株洲市。
湖南省:衡陽市。
湖北省:襄陽市。
河南省:南陽市。
山東省:威海市。
廣東省:湛江市。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遼寧省:鞍山市。
2017年5月25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舉辦「新一線城市峰會暨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儀式」,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業魅力榜單。
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評估了中國城市的商業魅力。
這份新的榜單沿用了以往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的評估標准,並維持了原有的演算法框架:一級指數的權重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計入,二級指數以下的數據則採用主成分分析法。
以此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但位次有了變化;15個新一線城市的名單及位次均有一定的改變。
(1)株洲市人均gdp擴展閱讀:
城市分級
除傳統的2012年GDP規模、居民人均收入、500強企業落戶數量機場吞吐量等硬指標外,該媒體在綜合這些一手數據的基礎上。
對400個城市進行了一線品牌進入密度、一線品牌進入數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機場吞吐量、使領館數量、國際航線數量共10項指標的單項排名。
根據一個特定公式,綜合計算了每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基於這個排名,對400個城市進行了全新的分級。
按照國際通行的理解,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是資金、人才、貨品、信息交流之地。英國著名城市經濟學家K.J.巴頓就把城市定義為「一個坐落在有限空間地區內的各種經濟市場――住房、勞動力、土地、運輸等等――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網路系統。」
改革開放30多年之後,中國城市的發展事實上也正在沖破行政級別的枷鎖,更加貼近現代意義上的由商業驅動的都市。這種突破意味著,依據工商業繁榮程度對城市進行分級已經成為可能,而且必要性也越來越迫切。
⑵ 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哪些二三線城市又是哪些
中國的一線,二線,三線概念模糊,充滿歧義,並且沒有任何官方的說法。不是說沒有科學的劃分方式,而是說不同的劃分方式利用不同的標准易產生不同的結果。大家對「一線城市」的定義可能比較客觀,但一線/二線,二線/三線不同的界定有矛盾。總的來說,城市排名這個東西無疑有用處,但不要過於當真,因為它只是一個約略的標簽而已。深深了解城市之間的相比利弊,還是得看各種指標,數據,再進行仔細的分析。
城市
人們從感性認識很容易知道,中國的一線城市,必須在硬體上能夠代表目前國內最一流的水平。比如說機場設施,地鐵里程,樞紐性大型高鐵站,高速快速公路網,高質量的高樓大廈等等。所以現在,成都,天津,重慶,杭州這些城市,在硬體上的很多方面,並不亞於北上廣深了。
⑶ 衡陽比郴州經濟好多少
二、株、衡、郴三市經濟發展狀況比較(一)地區生產總值GDP1、從GDP總量來看,衡陽領先株洲和郴州。「十一五」以來,衡陽保持了持續發展態勢,與株洲GDP總量差距優勢日漸凸顯,衡株兩市GDP總量從2006年的66.80億元拉大到了2011年的182.55億元,拉大了115.75億,差距拉大最大的兩個年份為2009和2011年,分別拉大52.6億元和37.06億元;與郴州比較,株洲較郴州GDP總量差距正好與衡陽相反,「十一五」以來,株洲GDP總量始終跑在郴州,並不斷領先郴州,從2006年的59.04億元拉大到了2011年的217.49億元,拉大了158.49億元,其中差距拉大最大的兩個年份為2007和2008年,分別為41.7億和74.77億元2.從GDP增速來看,株、衡增速強勁,領先郴州,但郴州近年來有後發趕超之勢。2006-2011年,株洲經濟增長開始邁向快車道,年均增長14.2%,位居三市增速第一,較衡陽、郴州分別高出0.3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衡陽年均增長13.9%,郴州年均增長12.1%,株洲除2009年和2011年增速略低於衡陽、郴州外,其他年份均高於其他兩市,但郴州從2009年來GDP增速強勁,2006-2011年3年年均增速達到了15.3%,有後發趕超之勢3.從人均GDP看,株洲目前已處在工業化中後期,而衡陽、郴州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且株洲人均GDP與衡陽、郴州比較優勢差距均呈逐年遞增趨勢。按照美國經濟學家H·錢納里等的多國模型對人均經濟總量與經濟發展階段的關系,三城市處於工業化中、高級階段,結論是人均GDP在1638—3277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人均GDP在3277—6553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中級階段;人均GDP在6553—12287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高級階段(2008年標准)。按現行匯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33:1的比例)計算,2011年,株洲、衡陽、郴州人均GDP分別為6319美元、4644美元、3864美元,均處於工業化中期,但株洲市人均GDP已將近6553美元,正逐步向工業化高級階段過渡,而衡陽、郴州則處於工業化中期向中後期邁進的階段,從人均GDP的差距來看,株洲與衡陽、郴州的差距均呈不斷遞增的趨勢,株衡兩市的人均GDP差距從2006年的6469元拉大到了2011年的15537元,且增幅的增速保持在6%-30%之間,株郴兩市的人均GDP差距從2006年的4009元拉大到了2011年的10600元,且增幅的增速保持在8%-42%之間,當然之所以在人均GDP的差距有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因株洲的人口基數較衡陽、郴州小,目前衡陽人口是株洲的1.8倍,郴州是株洲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