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廈門從1984年以來GDP絕對值數據,環比增長速度,年均增長速度。謝謝大家!!!急需~~~~~~
加點分吧· 你的要求還那麼高·```
B. 洛陽的GDP增速比廈門還高為什麼總量比廈門少1000個億
增速和總量是兩個概念。比如上次你考10分,這次考60分增速百分之600,另外一個人上次考90這次考99增速百分之10。所以說總量越低增速容易越高。
C. 廈門gdp同比增長率
廈門市抄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襲4741.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
比上半年回升2.5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40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1910.30億元,增長3.0%,比上半年回升3.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811.66億元,增長3.1%,比上半年回升1.5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較上半年提升2.0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3。從產業鏈看,全市7條產業鏈實現增長,比上半年增加3條。
(3)廈門2017年gdp增速擴展閱讀:
廈門gdp介紹如下:
醫葯健康相關需求帶動生物與新醫葯、運動器材產業鏈較快增長,產值分別增長44.8%和17.5%;平板顯示產業鏈產值超過千億,實現產值1124.37億元,增長4.2%,比上半年提升6.1個百分點;
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汽車產業鏈分別下降7.1%和4.2%,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3和7.4個百分點。從行業看,35個規上工業行業中有17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速較快的分別為醫葯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采選業。
D. 寧德這座城市,GDP增速憑啥比廈門還高
三明這座城市,GDP總量不高,GDP增速也位居全省墊底,未來發展可能受限,同樣一座和三明差不多的城市,其GDP總量也只有2500億不到,不過GDP增速卻位居全省第一,超過了廈門、福州這些城市,這座城市就是寧德。
說起寧德,我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座城市,甚至不知道這座城市在哪,寧德位於福建東北,最有名氣要屬大黃魚了,被譽為大黃魚之鄉。
如果坐高鐵,從寧德到福州只要半個小時的時間,簡直不要太方便,人才的吸引、資金投入等等,鐵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不凡的旅遊業
寧德的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比如說海景、島嶼、公園、森林、濕地等等,擁有2個5A級景區。一個國家地質公園。
從某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寧德的旅遊業相當不錯,姥姥山、白水洋風景區,點評數都超過了999+,十分的熱門,其餘一些景區,熱度也不錯。
E. 泉州和廈門哪個GDP 大些2017年的數據
泉州。
2017年,泉州GDP為7533億元(處於全國城市第21位),同比增長8.3%,該市人口851萬。
同期,廈門GDP為4300億元(處於全國城市第48位),同比增長7.5%,該市人口400萬。
F. 廈門從改革開放以來的GDP,每年的
單位:萬元
1978年 47 959
1979年 53 211
1980年 64 002
1981年 74 074
1982年 86 743
1983年 94 401
1984年 122 906
1985年 183 604
1986年 211 850
1987年 254 926
1988年 359 752
1989年 479 223
1990年 570 860
1991年 719 963
1992年 976 748
1993年 1 323 162
1994年 1 870 381
1995年 2 505 505
1996年 2 999 395
1997年 3 587 107
1998年 4 031 676
1999年 4 405 368
2000年 5 018 706
2001年 5 583 268
2002年 6 483 570
2003年 7 596 934
2004年 8 877 149
2005年 10 065 831
2006年 11 680 229
2007年 13 878 520
2008年 15 600 218
數據來源:
2008年廈門經濟特區年鑒--第五篇 統計資料--歷年地區生產總值
http://www.stats-xm.gov.cn/tjxx/tqnj/2008/main0.htm
2008年廈門GDP發展狀況
http://www.stats-xm.gov.cn/staanis/tjfx00250.htm
G. 廈門的GDP是多少
2005年,廈門市實現生來產總值(GDP)自1029.55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同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403元,比上年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6230元,比上年增長10.3%,增幅均為「十五」期間的最高記錄。昨日下午,廈門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統計局局長陳金標在會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陳金標介紹,2005年,廈門市經濟發展正處於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全市經濟總量持續擴大,在2005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廈門以最小生產總值(GDP)總量沖入前10位,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9位,比2004年排名前移4位。
據悉,廈門的GDP增長速度在省內九地市名列第一。以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廈門原來是唯一一個GDP沒有上千億元的,但去年成功實現了這一歷史性突破。「十五」期間,廈門年平均增長達15.3%,經濟增長速度是較快的,尤其是後三年平均增幅都在16%以上。2005年廈門市人均生產總值(常住人口)為45758元,比上年增長13.98%,人均生產總值超過5000美元,達5659美元。
H. 誰有廈門近幾年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
進入21世紀,廈門的零售市場駛入良好有序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資料,至2004年底,全市從事批發零售貿易活動的法人單位數7530家,與2000年底的3340家相比,增長了1.25倍。批發零售貿易法人企業佔全市所有法人單位總數的32.8%,單位數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居於首位。2005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經濟普查口徑)達27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預計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310億元,比2005年又增長14%。
1、連鎖零售經營發展迅速,多業態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連鎖經營在零售業中的主導地位更加顯著。據統計,至2005年底,全市限額以上連鎖商業企業總數和連鎖門店數分別達到42個和606個,與2001年相比企業數和門店數分別增加21個和455個,增長1倍和3倍。連鎖企業商品銷售收入50.0億元,比2000年增長9.4倍;實現商品零售額34.5億元,占批發零售貿易業全行業商品零售額的15.1%;連鎖零售業的營業面積達到25.45萬平方米。同時,連鎖經營已涉及石油、圖書、醫葯、家電等專業,正在向更長的鏈條、更廣的范圍延伸。
與此同時,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的各種零售業態也不斷涌現。大型購物中心、倉儲式超市、專業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以及社區店等新興商業業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已經形成各種零售業態互相依存、互為補充的多業態競爭格局。據統計,2005年底,全市限額以上零售業態為百貨商店的企業有15家,超市11家,專業店、專賣店131家,其它4家,分別佔9.3%、6.8%、81.4%、2.5%,營業面積所佔比重分別為22.9%、14.3%、58.3%、4.5%,各種業態實現的零售額所佔比重分別為14.9%、8.3%、75.2%、1.6%。
2、島內外商業網點分布不均,島內仍是居民消費的首選地。
2005年,從分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思明區完成159.9億元,佔全市的58.83%;湖裡區完成70.99億元,佔全市的26.11%;集美區完成15.04億元,佔全市的5.53%;海滄區完成6.59億元,佔全市的2.42%;同安區完成12.69億元,佔全市的4.67%;翔安區完成6.62億元,佔全市的2.44%。相比而言,島內購物成為居民消費的首選場所,思明、湖裡零售市場份額合計所佔達84.94%,而島外只佔15.06%。
3、國內外零售巨頭加快擴張,零售市場集中度提高。
零售業對外開放以來,處於向一線城市過渡中的廈門以其經濟快速發展的獨特魅力及良好的投資環境引來國內外各零售巨頭的關注。自2000年,好又多、沃爾瑪、麥德龍等世界知名零售企業及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百安居等專業百貨先後進駐廈門,對傳統的百貨商場造成了強烈沖擊,極大地改變了廈門零售業的格局。在國內外零售巨商的聯合夾擊下,廈門的零售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零售市場的集中度明顯提升。2005年,全市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28.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限額以上貿易業實現零售總額140.7億元,佔全行業的比重達61.6%,比上年凈增零售額28.01億元,增長24.9%。全年實現零售總額累計超五千萬元的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達62家,比上年增加10家;超億元的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達37家,比上年增加2家。
二、對廈門零售市場的簡單模型分析
國內外大零售商在廈門的擴張戰果有目共睹,但並不意味著本土零售商無法從這場商戰中分得一杯羹。我們利用SWO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探討廈門本土零售企業的內外環境、借鑒學習外資企業的經驗教訓。
(一)對廈門本土零售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種最常用的企業內外環境戰略因素綜合分析的方法,於20世紀60年代由戰略管理設計學派(Design School)提出。運用SWOT分析方法,可一目瞭然地全面分析組織內部條件的優勢(S)與劣勢(W)、外部環境的機會(O)與威脅(T)的相互制約因素,又可從內外環境條件的相互聯系中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評價。
1、優勢(STRength):外資大舉登陸本土零售市場,並不意味著本土零售企業已沒有生存空間。本土零售企業不僅應看到與國際零售巨頭的差距,同時還應看到本土企業所具有的地域、歷史、人文等方面的優勢。
盡管外資零售企業擁有品牌、人才、營銷技術、資金實力、管理能力等優勢,但從實際運作情況看,外資零售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後會面臨陌生的文化,尤其是消費文化方面的沖突。例如「一站式購物」雖然便捷,可以滿足現代化快節奏生活的需要。而在廈門,生活、工作節奏與上海、北京等國際大都市相比相對比較緩和,廈門城市小而生活便捷,市民更傾向於「在休閑中購物」。因此,通過適當策略,一些有實力的本土商業企業同樣可以為自己爭取足夠的市場生存空間。據2005年限額以上連鎖店(公司)商品銷售情況統計,廈門市的內資企業在銷售額及店鋪數都遙遙領先。2005年,內資連鎖企業年銷售額為54.1億元,佔全市限額以上連鎖店(公司)92.3%;店鋪數為530家,佔全市限額以上連鎖店(公司)的87.5%。
2、劣勢(Weakness): 與本土零售企業相比,外資零售巨頭確實有許多明顯的優勢,如遍布全球的進貨渠道、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雄厚的資金實力、統一的物流配送體系、巨大的經營規模、先進的經營業態、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等等。特別是早期進入本土市場的跨國零售巨頭,已經在國內織就了一條高效的供應鏈,控制了一大批供貨商,這為它們在新一輪擴張中帶來更大的運營和價格優勢,也對本土零售業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本土零售企業則普遍存在融資困難及實力薄弱的問題。據2005年國家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報告稱,國內最大的流通企業--百聯集團總資產為340億元,僅為沃爾瑪的4.3%。從3家國外著名零售商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和3家排名前列的中國零售企業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北京華聯的長短期借款對比中,中國企業長短期負債總數明顯高於國外企業。前10名超市和連鎖百強的凈利潤留成,分別是1.77%及1.32%,而國外平均是2.22%。這種高負債、低利潤率的經營方式,對本土零售企業的擴張形成了巨大障礙。另外根據景氣監測資料,從2005年一季度至今,廈門市批發零售業企業融資指數一直在「低度不景氣」至「低度景氣」之間徘徊。可見,廈門市的批發零售業企業普遍存在融資不暢的問題,這也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困擾。同時,從目前來看廈門市零售市場趨於同質化,差異性很小,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隨便走進一家超市,如果不從門面辨認,很難知道這是哪一家超市。顯然,這種狀況不利於本土零售企業在激烈的商戰中求得生機。
3、機遇(Opportunity):外資大商家的進入,較快地提升了廈門的零售業的整體水平。確切地說,外資零售商入駐的最大的積極作用在於「鯰魚效應」,通過外資進入國內市場競爭,激活了廈門本土零售企業。概括而言:
(1)外商帶來了國際上先進的現代化營銷方式,如自有品牌管理、洋快餐的店面管理及各種業態的經營方式等等。例如沃爾瑪的「天天平價」、「一站式購物」等理念和麥德隆的倉儲式會員制的營運方式已經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外商的進入,不可避免會出現「技術外溢」,如帶來了國內商業缺乏的供應鏈管理、超市防損技術及信息技術的導入等等。大量的人員在與外商企業的接觸和工作中,學習到許多先進的管理知識,形成在業內的傳播。
(3)國外大型零售企業入駐廈門,也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和幅射效應,帶動了周邊地區居民的消費慾望,為廈門的零售市場帶來極大商機。
4、威脅(Threat):隨著競爭的加劇,廈門市原有的零售業格局可能會被打破。在國內外連鎖巨頭紛至沓來的同時,首先受到沖擊的會是單獨支撐的單店。由於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單店在成本、廣告、經驗等方面都缺乏優勢,同時在資金運轉上也不如連鎖賣場便利,一旦資金鏈上出現問題,就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全面癱瘓。
通過SWOT分析了解到,與外資零售企業相比,廈門本土企業雖然在資金實力、技術等方面存在著差距,但仍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地域等優勢。因而,如何挖掘自身的優勢、尋求市場競爭的著力點是企業的首要思量。
(二)對廈門本土零售業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叫囂外資零售巨頭狼來了,其實不然。試舉例,家樂福曾於上世紀60年代退出英國市場,並於1993年從1988年才進軍的美國市場完全撤出。近幾年,又從亞洲的數個國家及地區如日本、韓國、香港退出。為什麼在中國取得良好發展的國際零售巨頭會在這些重要的國際市場上節節敗退?這又能給廈門市的零售企業們怎樣的啟示呢?
我們接下來藉助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廈門本土零售企業們在競爭中的主要力量來源。所謂波特五力模型,是指將五種競爭的主要來源(即供貨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來自同一行業企業間的競爭)匯集於同一模型,用以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在此,我們主要分析廈門本土零售企業分別與供貨商、消費者的競爭關系(見圖1)。
I. 廈門經濟是如何做到一年時間GDP增加上千億趕超廣州的
說起廈門,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作為福建副省級市,它同樣還擁有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身份,且在旅遊業日益興盛的趨勢下,順利成為熱門風景旅遊城市,多次榮獲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最浪漫休閑城市等稱號。
所以近些年選擇“逃離”的人群並不少,可一個人走了,接下來還會再來兩個人、三個人,對當地經濟也造不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