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城市GDP排名是怎樣的
1、廣東省GDP: 50501.17
2、江蘇省GDP: 48582.7
3、山東省GDP: 41823.3
4、浙江省GDP: 28256
5、河南省GDP: 24203.8
6、四川省GDP: 20517.2
7、湖北省GDP: 19895.7
8、湖南省GDP: 17784.62
9、 上海市GDP: 16409.94
10、 河北省GDP: 17700
(1)坪山新區三季度GDP2019擴展閱讀: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還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
2019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台階。
⑵ 2019廣東前三季度GDP大勢已去,我們江蘇經濟今年有望超越廣東,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
這說明題主並沒有關注廣東省和江蘇省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的實際增長情況,即便是年終末尾了,江蘇省今年的經濟總量想要超過廣東省,仍然是不可能的。
⑶ 深圳的坪地和坪山,那個片區經濟要強些
這還用問,當然是坪山了,坪山現在規劃為新區,比坪地強N多倍
⑷ 2019年深圳的GDP在亞洲排行第幾
2019年深圳的在亞洲排行第五。
2019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同比增長6.7%。2019年,南山區的GDP達到6103.6億元,同比增長7.6%,龍崗和福田的GDP超過4000億元,分別達到4685.7億元和454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1%和7.2%。
寶安區的GDP為3853.5億元,同比增長6.6%。龍華區和羅湖區的GDP超過2000億元,但差距進一步縮小,分別為2510.7億元和2390.2億元,增速分別為2.5%和6.8%。
(4)坪山新區三季度GDP2019擴展閱讀:
深圳的GDP介紹如下:
光明區的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0.9億元,增長8%。鹽田、坪山和大鵬新區的GDP分別為656.4億元、760.8億元和351.4億元,深汕合作區的GDP為46.8億元,增長23.1%。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9年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佔比重63.2%。
⑸ 請問一下坪山目前的經濟發展
2019年上半年,坪山抄高新技術產業發襲展能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截至5月底,坪山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302.19億元,增長3.5%,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52.67%;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62.92億元,增長11.2%;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分別為153.34億元、46.97億元、86.54億元,分別增長7.7%、40.6%、16.2%。
當前,坪山區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發展建設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需要,以坪山高新區建設為主抓手,健全創新政策體系,建設高端載體平台,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完善創新鏈條,「創新坪山」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坪山高新區是深圳高新區五大園區中面積較大的園區,年內將釋放5平方公里優質連片產業空間。當前,坪山區正以「大兵團」作戰機制全力推進高新區南、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整備工作,其中高新北片區面積5.36平方公里,重點打造昂鵝產業城和新能源總部基地;高新南片區面積3.9平方公里,將依託深圳技術大學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協同發展示範區。
⑹ 廣州深圳前三季度GDP是多少
2019年三季度深圳GDP預計超1.93萬億,廣州預計超1.81萬億。
⑺ 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前30強出爐,哪些上榜的城市後勁依然很大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這些一線城市從未讓人失望,穩居第一第二。中部地區城市的發展也突飛猛進。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出爐,20強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濟南、南通、東莞。
江蘇省全部城市榜上有名。中部六省一共有21個城市上榜:河南7個城市進入百強榜,湖南有5個城市入選,湖北、江西兩省各有3個城市入選,安徽有2個城市入選,山西則僅有省會城市上榜。作為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板塊,中部地區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保持在21%以上的比重,有力地支撐了全國發展。
⑻ 2019年深圳gdp多少,上海是多少啊!深圳能超越上海嗎
不僅中國第一而是亞洲第一,超越新加坡上海北京日本東京都已經快了,都是五十年一百年後的事。
⑼ 跟同期數據相比,2019年的上半年GDP榜單中,為何石家莊會跌出前30
相比石家莊會地跌出前三十,是因為石家莊今年環境污染各方面比較大。不最近的石家莊已經開始了行動了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行動。
開展劣質散煤管控專項行動。加強農村地區散煤回收、置換工作,確保農村地區散煤「禁燃」工作落實到位;強化重點區域管控,「禁燃區」和「雙代」完成區域內,禁止散煤銷售和使用;嚴厲查處違法運銷散煤行為,嚴防被取締的散煤銷售網點「死灰復燃」。
開展機動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實施重型柴油車「用車大戶」管理制度,加大對用車大戶重型柴油車的抽測比例;常態化開展路查路檢,對重點用車單位和柴油貨車集中存放地開展監督性監測檢查;加大對進入主城區重型柴油車的管控力度,嚴格通行證管理,嚴厲打擊對黃牌貨車違法闖禁行等違法行為。
希望他們這次行動可以在下半年GDP榜單有所做用。
⑽ 坪山新區的經濟發展
2013年,坪山新區實現生產總值385.12億元,占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7%,與2012年基本持平,增速位居深圳市各區第二。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0.5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72.4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2.0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2:72.0:27.8調整為0.2:70.7:29.1。
2014年新區實現生產總值423.99億元,比2013年增長10.0%。第一產業增加值0.57億元,同比2013年下降11.9%;第二產業增加值288.4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9.9%,其中工業比2013年增長10.9%,建築業比2013年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134.9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3%,其中,房地產業比2013年增長8.6%,批發和零售業比2013年增長8.7%,金融業比2013年增長15.0%,住宿和餐飲業比2013年增長7.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比2013年增長13.8%,其他服務業比2013年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0.2:70.7:29.1調整為0.1:68.0:31.8。
2015年,坪山新區全年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3.99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0.0%;固定資產投資214.19億元,比2014年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6.99億元,比2014年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06億元,比2014年增長7.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88億元,比2014年增長14.0%;兩稅收入54.55億元,比2014年增長8.8%;外貿進出口總額172.26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11.1%。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3624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4.9%。其中,種植業產值598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4.7%;林業產值1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93.9%;牧業產值7229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10.1%;漁業產值157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37.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0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16.7%。
截至2014年,坪山新區全年農業總產值11199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17.8%。其中,種植業產值5849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2.3%;牧業產值5184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28.3%;漁業產值166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5.9%。 截至2010年,坪山新區產值上億元工業龍頭企業多達52家,其中產值超5億元企業有8家,超50億元企業有3家。總投資43億元的比亞迪汽車項目已經全面建成投產,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410%,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52.6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1%,占深圳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由2012年的4.2%提高到4.3%,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坪山新區重工業總產值740.3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8%;輕工業總產值212.3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5%。重工業總產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77.7%。國有和集體企業全年實現總產值2.72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11.2%;股份制企業總產值205.4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1%;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總產值738.0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0%;其他企業總產值6.5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2.5%。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最大,為77.5%,其次是股份制企業,佔21.6%。全年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8.9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2%,占深圳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0%,比2012年降低0.1個百分點。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現價)941.6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2%,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4.3%,比2012年上升0.1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98.8%,比2012年同期上升0.1個百分點。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459.34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8.2%。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3.7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0%;實現利潤總額25.83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19.4%;實現應交增值稅15.2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3.1%。實現主營業務成本757.5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3.1%,比2012年下降0.9個百分點。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合計910.1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總資產貢獻率為16.5%,比2012年下降1.4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為4.2次,比2012年同期提高0.1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負債合計571.08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0.1%。資產負債率62.7%,比2012年下降1個百分點。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范圍內有資質的建築業獨立核算企業11家。全年新簽合同額8.9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8.7%。實現建築業總產值5.8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0.5%,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0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4%;安裝工程產值3.4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8.3%;其他產值0.3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50.3%。
截至2015年,坪山新區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家,總數達89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3家,較2009年增長4.6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423.5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2.5%。其中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達60%。 截至2010年,坪山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6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1.5%。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3億元,占深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2%。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40.4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3.8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7%。
截至2015年,坪山新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5.6%。出口加工貿易加快調整升級,保稅物流全年進出口總額達78.74億美元,同比2014年增長87.87%,占進出口總額45.7%。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03.81億元,占深圳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8.2%,比2012年提高0.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0億元;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79.38億元;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124.53億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14.19億元,同比增長10.6%(見圖7),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7.9%,比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
2014年社會投資172.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6%,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80.6%,比2013年提高4.3個百分點;政府投資41.6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2%,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19.4%。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全口徑稅收收入50.16億元,占深圳市國地稅收入比重1.3%。其中,國稅收入31.85億元;地稅收入18.31億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區全口徑稅收收入54.5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8%。其中,國稅收入33.8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6.1%;地稅收入20.7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8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4.0%。其中,稅收收入20.4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8%。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5.2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7.0%;營業稅4.4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7%;企業所得稅3.2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3.7%;個人所得稅1.2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6.7%;城市維護建設稅2.02億元,同比2013年下降22.7%;房產稅0.8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9.8%;印花稅0.7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6.0%;城鎮土地使用稅0.38億元,同比2013年下降28.5%;土地增值稅0.8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7.3%;契稅1.3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96.6%。 截至2013年,坪山新區全年新區財政總收入38.64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19億元,占深圳市比重1.1%,比2012年提高0.1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19.45億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2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0.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8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8.8%;公共安全支出2.2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6%;教育支出5.5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4.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4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3.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5.7%;醫療衛生支出1.97億元,同比2013年下降55.3%;城鄉社區事務4.1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6.3%;其他支出3.8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