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有多少個縣。各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重慶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有19個區(萬州區、涪陵區內、渝中區、大渡容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萬盛區、雙橋區、渝北區、巴南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21個縣(自治縣)(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重慶以主城區為依託,各區、縣(自治縣)形如眾星拱月,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路化的現代城市群,是中國目前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② 「金開銀萬,不如梁平一半」中的梁平真有那麼厲害嗎
在重慶東北部的區縣中,民間流傳著一句古話:金開銀萬,不如梁平一半。其中“開”是指當時的開縣(今開州區),“萬”是指當時的萬縣(今萬州區),而“梁平”就是梁平縣(今梁平區)了。
“金開銀萬,不如梁平一半”,不管誰是誰的一半,梁平,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
③ 梁平縣和雲陽縣那個經濟好一些
如果是經濟的話,梁平要好一些,雲陽是貧困縣,梁平每年有3億多的收入,雲陽好象只有1億多.
④ 重慶市哪個縣最富拜託各位了 3Q
2008年重慶各區縣GDP,增速和人均GDP --------GDP(億元)-----增長速度-----人均GDP 1九龍坡--431.3-----10.3%------44358 2渝中區—326.21-----11.5%----46101 3渝北區--301.8-------9.8%-------33026 4沙坪壩--271.18-----11%------30688 5萬州區--256.06-----26.3%------16865 6涪陵區--253.48-----24.6%----25003 7南岸區--225.8----17.3%----33080 8江津區--219.24-----17.5%----17340 9江北區--219.13----17.1%----32832 10合川區--203.47---17%------15990 11永川區--192.07-----17.8%----20703 12巴南區--175.56 -----17.1%-----20379 13北碚區--155.86-----17.1%------22478 14長壽區--143.82-----15.1%----19107 15大渡口--142.43-----17%------53205 16綦江縣----125.21-----14.2%----15038 17璧山縣--113.49----17.2%------22049 18銅梁縣----111-------18.8%------17897 19榮昌縣----110.03-----20.6%----16931 20開縣----109-----14.4%------9568 21大足縣----101.89---17.2%------13402 22南川區--100.49-------17%-------18499 注意!!!下面的區縣沒有按順序排列: 潼南縣----86.31---14.8%------12165 萬盛區----32.36------14.2%-----12917 墊江縣----81.56----15.5%----11292 梁平縣----75.42----15.6%----10594 豐都縣----57.47----17.2%----8960 忠縣----77.8------18.9%----10464 雲陽縣----66.48----14.3%------6563 奉節縣----75.33----15.5%------8813 巫山縣----32.2----14.5%----6769 巫溪縣----23.56----15.5%----5369 城口縣----19.54----22.9%----10333 黔江區--60.48----17.3%------13823 武隆縣----49.81----16.3%------14408 彭水縣----50.05----26.3%----9325 石柱縣----43.95------17.1%----10150 酉陽縣----32.92----14.1%----5744 秀山縣----50.04----16.7%----10088 雙橋區--30.00------15.6%------64103 下面的是2007年的: 2007年重慶各區縣GDP及增長速度 區縣GDP(億元) 增長速度(%) 1九龍坡區 374.56 14.6 2渝中區 279.50 13.7 3渝北區 245.46 23.1 4沙坪壩區 229.64 16.3 5涪陵區 192.27 17.6 6萬州區 190.48 17.6 7 江北區 179.79 17.0 8江津區 175.91 16.5 9合川區 167.76 15.8 10南岸區 156.80 17.1 11永川區 153.03 16.8 12巴南區 142.57 18.0 13長壽區 125.26 16.1 14北碚區 110.22 16.5 15綦江縣 103.13 15.6 16大渡口區 93.89 18.1 17開縣 91.47 15.7 18璧山縣 90.51 17.3 19銅梁縣 87.61 17.0 20大足縣 85.56 16.0 21榮昌縣 85.09 20.2 22南川區 80.48 16.0 23潼南縣 73.33 16.2 24墊江縣 66.83 16.1 25奉節縣 61.98 15.4 26忠縣 61.58 17.6 27梁平縣 61.52 16.1 28雲陽縣 55.71 15.3 29黔江區 49.13 16.8 30豐都縣 47.97 16.2 31武隆縣 40.03 16.0 32秀山縣 39.66 19.0 33彭水縣 37.61 16.3 34石柱縣 35.52 16.0 35酉陽縣 27.64 14.1 36巫山縣 27.30 15.3 37萬盛區 25.89 17.3 38巫溪縣 19.62 14.9 39城口縣 13.78 16.2 40雙橋區 13.01 25.0 2006年的 2006年各區縣GDP 區縣GDP (億元) 增長速度 (%) 1 九龍坡 3152317 16.6 2 渝中區 2432268 10.0 3 沙坪壩 1930456 16.5 4 渝北區 1831073 25.0 5 涪陵區 1538664 13.4 6 萬州區 1522924 14.0 7 江北區 1514183 13.1 8 江津區 1489424 12.4 9 合川區 1421633 12.8 10 南岸區 1298000 13.2 11 永川區 1261944 13.1 12 巴南區 1163232 16.0 13 長壽區 1000518 13.0 14 北碚區 917982 13.1 15 綦江縣 873146 10.8 16 大渡口 772504 11.0 17 璧山縣 758016 14.5 18 開縣 751278 12.5 19 大足縣 732597 12.2 20 銅梁縣 714418 11.5 21 南川區 695206 12.3 22 榮昌縣 661039 13.1 23 潼南縣 635565 7.0 24 墊江縣 541234 12.0 25 梁平縣 523987 11.8 26 奉節縣 508594 12.5 27 忠縣 500380 13.0 28 雲陽縣 466774 10.4 29 豐都縣 399474 12.1 30 黔江區 399147 9.1 31 武隆縣 335495 12.2 32 彭水縣 304714 7.2 33 秀山縣 296370 11.3 34 石柱縣 290168 12.8 35 巫山縣 226569 12.0 36 酉陽縣 222057 8.9 37 萬盛區 210739 9.0 38 巫溪縣 159505 9.2 39 城口縣 111007 12.7 40 雙橋區 100466 15.0 下面的是2005年的:: 重慶市2005年各區縣GDP綜合排名 排名 區縣 GDP (億元) 增長速度 (%) 1 九龍坡 2704107 15.8 2 渝中區 2409925 11.2 3 沙坪壩 1631785 16.1 4 渝北區 1455259 16 5 江北區 1359745 13.9 6 涪陵區 1350810 13.7 7 萬州區 1334488 13.2 8 江津市 1332929 13.6 9 合川市 1304562 13.1 10 南岸區 1140206 13.6 11 永川市 1131301 13.5 12 巴南區 1008796 14.9 13 長壽區 870234 14.8 14 綦江縣 81 13.1 15 北碚區 801461 11.7 16 銅梁縣 723812 13.7 17 開縣 704895 13.7 18 大渡口 702456 13.7 19 大足縣 678642 12.5 20 璧山縣 661048 13.8 21 潼南縣 608160 13.2 22 榮昌縣 584194 13.1 23 南川市 565066 13.6 24 墊江縣 509224 13 25 梁平縣 488178 12.5 26 奉節縣 453360 12.3 27 忠縣 438710 13.3 28 雲陽縣 432925 12.5 29 豐都縣 368177 13.5 30 黔江區 365432 9.7 31 武隆縣 298796 13.7 32 彭水縣 290701 13.2 33 秀山縣 274143 8.3 34 石柱縣 252227 13.5 35 酉陽縣 201219 8.2 36 巫山縣 204918 12.5 37 萬盛區 190639 10.5 38 巫溪縣 147340 11.4 39 城口縣 101141 12.7 40 雙橋區 90449 10.4
⑤ 重慶市梁平縣怎麼樣
今年處於梁平縣建設發展狀態中,1月24日,梁平縣城市總體規劃局部修改方案獲市政府批准版。修改後的權城市總體規劃將火車站組團建設用地調減3.1平方公里;將老城區組團和仁張組團調整為老城區、雙桂湖新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用地調增3.1平方公里,調減和調增的建設用地規模總量平衡。修改後的縣城區總佔地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區5.5 平方公里。
⑥ 重慶市梁平縣經濟活動發展布局的區位條件,包括優勢和劣勢.
梁平縣,原名梁山縣,始設於西魏元欽二年(553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擁有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山竹簾等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宋後期,梁山縣築有著名軍事要塞赤牛城,英勇抗元。抗戰時期梁山機場作為飛虎隊的主基地,聞名海內外。航天英雄楊立偉也來自梁平機場。梁平縣境內有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名優土特產品有梁平紅羽土雞、梁平竹簾、梁平柚、虎城尖柚譽滿全國。梁平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東鄰萬州區,西連四川省大竹縣,地理位置優越,為出入四川、直達成都的滬漢蓉快速通道的必經之地。 梁平縣,原名梁山縣,現為重慶市轄縣,位於重慶市境北部,東鄰萬州區,南接忠縣、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達州市的大竹縣、達縣、開江縣接界。東西長52.1千米,南北寬60.35千米,總面積1892.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4.85萬公頃,林地面積5.5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4.73萬公頃。轄8個鄉、25個鎮,有315個村、2519個村民小組、23個社區居委會。
2010年末人口91.2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5.19萬人,農業人口75.92萬人。其地處高台,平均海拔450米。境內山、丘、壩兼有,以丘陵為主。主要山脈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在東山與西山之間有渝東第一大壩——梁平壩子,面積100.73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地理環境梁平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峽谷區,界於東經107°24′-108°05′、北緯30°
田園風光
25′-30°53′。地貌由於地質構造、地層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響,呈現「三山五嶺,兩槽一壩,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觀,形成山、丘、壩兼有而以山區為主的特殊地貌。境內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東走向,平行排列,互不銜接。山區海拔500—1221米,面積606.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2%。東山(黃泥塘背斜)和西山(明月峽背斜)因山頂出露的嘉陵江組灰岩被水溶蝕成為狹長的槽谷(在東山為城南槽、在西山為百里槽),兩翼須家河組沙岩相對成為陵峽的山嶺,故為「一山兩嶺一槽」型。中山(南門場背斜)頂部未出露嘉陵江灰岩,無溶蝕現象,仍保持「一山一嶺」型。在「三山」之間分布著許多起伏不平的丘陵,東南和東北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為淺丘。面積1184.9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2.9%。在縣境中部,東、西兩山之間,有一塊由古代湖泊沉積而成的平壩,地勢平坦而開闊,面積100.73平方公里,在全縣總面積的5.4%,它被稱為川東第一大壩,即梁平壩子。縣境內的地勢高出鄰縣,高灘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黃金河等六條主要河流迂迴於平壩淺丘之間,河床狹窄,分別流入萬州、忠縣、墊江、開江和達縣。 資源梁平縣已發現的礦種有煤、石灰岩、石膏礦、天然氣、鐵、泥炭、綠豆岩、磚瓦用頁岩、陶瓷土、砂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礦泉水、地熱等10多種。已開發利用的有10種,即煤、天然氣、礦泉水、陶瓷土、磚瓦用頁岩、砂岩、建築石料用灰岩、石膏礦、水泥用灰岩和電石用灰岩。天然氣、煤、石膏礦為優勢礦種,天然氣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煤的基礎儲量達5000多萬噸;石膏礦的基礎儲量達2.76億噸,是重慶市石膏礦的主要產地。 全縣固體礦產資源賦存特點總體上是:中小型礦床多,大型礦產少;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多,金屬礦產少。 煤主要蘊藏在背斜冀部出露的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地層,東、西、中山的香溪群煤系地層厚度為338~480米,分為6個亞層,其中1~5層有煤可采,一般煤層厚0.3~0.5米,最厚可達1.5米。全縣海拔200米以上地層的煤蘊藏量為4600萬噸,可開采量為3900萬噸。西山比東山的煤質好,適用於工業鍋爐用煤,結焦性好,宜煉焦。西山煤炭一般水分在1~1.57%,揮發份19.75~42%,灰份7.18~23.29%,固定炭44~79%,發熱量5000~6000大卡。 煤炭分布於西山的北西翼,南起福利咀,北至水碾子,全長30餘公里,煤層分布較廣,層數較多,大部份為緩傾斜。煤層有外大龍、獨連、大炭、沙炭,一般厚度0.3~0.8米,背脈、硬炭、雙連、三夾連、岩炭,一般在0.15~0.7米,分布在七星、下安豐、上安豐、龍勝、楚家等鄉的山村。地質儲量1604萬余噸。南東冀,南起鷂子岩,北至黃鼓樓,全長50餘公里,以急傾斜狀產出。煤層有外大龍、小龍、內大龍、銅炭,一般厚度在0.3~0.5米,其中銅炭走向較正常,貫穿南北全境;還有石夾、四脈等煤層,一般厚度0.1~0.2米左右,分布於回龍、青杠、腰塘、梨子、天生、聚奎、禮讓、新華、明達、天台、龍門、新盛等鄉的山村,有地質儲量1222餘萬噸。東山以內大龍為主要煤層,北西翼南段,南起大堰溝,北至高家埡口,走向較穩定,一般厚度0.2~ 0.4米。其次是灰脈,南起高家埡口,北至聖音堂,地質儲量984萬噸。另有廣脈、二脈、三脈煤礦,走向極不穩定,僅局部可采。中山的煤層走向變化大,煤層僅0.1~0.4米左右,可采儲量僅20餘萬噸。泥炭儲量230萬噸,分布在任市向斜的禮讓、新華、明達等鄉的部分平壩沿河地帶。 石膏俗稱花石膏,以白色為主,帶淺灰色,含泥質較少,細中粒狀結構,硬度為1.5度。主要蘊藏在近背斜軸部三迭系嘉陵江組,產於後期堆積物之下部,黑泥色至深灰色,具粘性泥土為主要找礦標志,厚度可達20~30米,平均20米,全縣總儲量2.76億噸。主要分布在青木岡鄉左家壩至上安豐鄉白果壩,走向30餘公里,地質儲量約2億噸。 石灰石主要為三迭系嘉陵江組和雷口坡組中厚層狀夾薄層狀石灰岩,全層厚約300米,出露面積大,沿背斜軸部成層狀分布;其次為侏羅系自流井之大安寨石灰岩,沿背斜兩冀分布,連續性好,呈青灰色、灰色、粗結晶體結構,厚20~70米.一般厚40米左右,總儲量約10億多噸。在西山約有儲量7億噸。經采樣分析,氧化鈣(CaO)50.33~54.87%,氧化鎂(MgO)0.2~0.83%,二氧化硅(Si02)0.75~1.69%,可用於冶煉電石、水泥和其他建築原料。 鐵礦梁平以薄層狀菱鐵礦為主,分布於煤系地層中,共有5~10層之多,厚度在0.02~0.3米,沿走向常尖滅,多呈扁豆狀透鏡體產出,地質儲量371萬噸。分布較穩定的地區有圓木溝、邵溝、左家壩、王家溝。全鐵含量為19.1~37%,一般品位25左右。礦體較薄,分布稀疏,品位較低,經濟價值不大。 鉀礦產於背斜軸部三迭系雷口坡組的下部,常為雷口坡組與嘉陵江組分界的區域標志層,黃泥塘背斜軸部的鉀礦層位穩定,呈似層狀或連續透鏡體產出,因受構造變動影響,也有呈角礫狀產出者。地質儲量35萬余噸。厚度一般在0.6~0.8米,最厚達1.3米。一氧化二鉀(K2O)含量在7.9~12.5%之間,一般在10%左右。全縣土地面積189213.33公頃,毛耕地92133.33公頃,園地2486.66公頃,林地30400公頃,疏林草地8666.66公頃,草山草坡13533.33公頃,水域7160公頃,其它土地34833.33公頃.在毛耕地中,凈耕地77140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40.77%.在凈耕地面積中,水田33346.66公頃,佔耕總面積的57.2%.全縣土壤共有四個土類、六個亞類、十七個土屬、六十個土種、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紅棕紫色水稻土、老沖積黃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紅棕紫泥土五個土屬為最多,約佔86.12%.耕地 有機質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鉀2.14%,鹼解氮86PPM,速效磷4PPM,速效鉀84PPM,PH值平均數是6.9o,林地和草地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略高於農耕地。屬暖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春季氣溫不穩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季溫和,無霜期長,濕度大,雲霧多。年平均氣溫16.6?C、0?C以上積溫6088?C,10?C以上積溫5267?C,太陽總輻射能83.5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輻射能4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年均無霜期279天,年均降雨1262.1毫米,歷年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平均985.9毫米,佔全年的78%,特別是6--8月份,雨量更集中,平均516.9毫米,佔全年的41%,有"雨熱同季"的特點,年均日照1336.4小時,多集中在4--9月份,為942.3小時,佔全年的70.5%;全縣以灰棕紫泥土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養分高,宜種性廣. 工農業經濟發展五個梁平 農業穩縣 工業強縣 商貿活縣 旅遊物產農作物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經濟作物主要有果品、蠶、茶葉、油菜、花生、甘蔗、薴麻。土特產名優土特產品有梁平紅羽土雞、梁山柚、虎城尖柚、梁平大米、奕虹豆筋、精中筋豆筋、袁驛豆乾、雙桂啤酒等。景區 名寺有全國重點寺廟:由西南禪宗鼻祖「破山海明」禪師所創的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市級風景名勝區百里竹海,還有風景秀麗的小峨山-眉山寺,全國第二高石塔文峰塔,蟠龍洞古驛道等。景點梁山八景「梁山八景」為:石馬歸雲、福利鍾文、萬石春耕、垂雲北觀、赤牛卧月、高梁聳翠、崖泉瀑布、古洞蟠龍「梁山八景」是梁平縣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自然人文景觀。1938年10月開始,日寇飛機對梁平縣城、梁平空軍機場及部分鄉村進行了長達6年的大轟炸,「梁山八景」中的5處名勝古跡先後被毀。近幾年以來,梁平縣投資60萬元,在石馬山的一塊石壁上,開鑿濃縮了的「梁山八景」超大型浮雕,以此警醒後人。東明湖景區東明湖景區原為沙壩水庫,位於梁平縣梁山鎮,緊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東山林場。該湖距縣城3公里,水域面積700餘畝,是縣城主要的飲用水源,兼具灌溉、防洪、旅遊等功能。 東明湖呈掌狀,
渝萬高速公路橫跨其間,日里披滿陽光,夜裡綴滿星辰。來到景區,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壩。沿陡峭的石梯拾級而上,登臨壩頂頓時豁然開朗。湖似妝鏡、清澈湛藍,水道幽深,九曲十八彎。水庫旁就是氣勢雄渾、海拔1000多米高的菩薩頂山峰,峰巔雲霧環繞,峰巒隱現,氣象萬千,把秋日的東山扮裝得極為神秘。行走在東明湖景區,綠蔭蒼翠、清雅怡人,湖山共存,山水媲美。倘佯其間,猶如人在畫中行,讓人引發思古之幽情。百里竹海市級風景名勝區,集竹林、山水、人文於一體,融「雄、奇、險、秀、幽、絕」於一身。因2009年前後,縣長戴曉紅(女)提出「文旅興縣」,有人即改「百里竹海」為「觀音竹海」,有老百姓即認為女縣長有關,觀音再世了。竹海有20萬畝成片竹林、竹類品種37個,面積119平方公里,為西部最大,重慶庫區唯一大竹海,被譽為「竹類博物館」2007年被重慶市授予「壽竹之鄉」稱號。景區內有明月湖、百竹園、觀音洞、農村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天星塘、竹豐天池、小峨眉山、貓兒寨革命老區、狐狸嘴等50餘個景點。李光華、王維舟、曠繼勛、蔡奎等帶領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軍、第三路游擊隊在百里竹海進行過游擊戰斗和黨的地下活動,景區竹林茂密、鋒巒多姿、山形奇瑰、湖中野鴨飛舞、綠竹倒影、景象萬千、風光迷人。自然景觀與「竹文化」和人文景觀相結合,密布於百里槽,形成天人合一、剛柔相濟的「桃花園」風光。 觀音竹海市級風景名勝區地處我國西部自然人文過渡帶,長江中上游經濟旅遊帶、川渝黔滇風景密集區類型境域互補區和岩溶發育中程區。與宜賓「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南川「金佛山風景名勝區」一道成為我國西部三個重要的以「竹」文化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並以其竹海綿延百里的規模,兩山夾一槽的獨特地形,山、水、林、洞、瀑、石齊全的景觀資源而極具開發潛力。雙桂堂,我國著名佛教禪院,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在我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歷經三百五十多年,氣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謂之「西南叢林之首」、「第一禪林」、「宗門巨擘」。 雙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寺」、「廟」命名,只因這里系西南禪宗之「大學堂」,「教」出一批方丈與住持。當地負責人表示,雙桂堂創始人破山,一生培育弟子一百餘人。後來,這些弟子分赴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省市甚至東南亞地區,中興了許多毀於戰亂的寺院,成為西南漢傳佛教的主體,故有「雲貴川禪宗祖庭」之稱,並尊其為「堂」[3]。「非遺」傳統的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平竹簾被譽為「梁平三絕」。 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梁山燈戲是梁平縣的地方小戲,被譽為「藝苑奇葩」,是全國的稀有劇種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歷史。
遠在明正德年間(1506——1521),梁山燈戲就從民間的「玩燈」和「秧歌戲」母體脫穎而出。清代中期是梁山燈戲發展的鼎盛時期。有竹枝詞雲:「唱燈隨處是歌樓,曲子無腔易轉喉。傳說官班明日攏,開場先看小包頭。」每逢節日盛會,各鄉築台競演,梁山燈戲逐漸成熟成型,在音樂、舞蹈、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較為穩定、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梁山燈戲的主幹音樂「胖筒筒調」(也稱「梁山調」),旋律優美簡潔,易於傳唱,並滲透到湖南花鼓燈、江西採茶戲等十一個省市數百個縣的地方劇種的音樂中。湖北《宜昌府志》、《漢皋竹枝詞》和乾隆30年《辰州府志》等歷史文獻均有記載。20世紀80年代以來,梁平對梁山燈戲進行搶救、挖掘、整理、研究,湖南、湖北等省從事戲曲研究的專家學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並發表論文,出版專著,在國內戲曲、音樂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其優秀劇目《送京娘》、《搶財神》、《招女婿》、《賣驢》等先後30餘次榮獲重慶市首屆鄉村文藝匯演金獎、全國計劃生育文藝調演「天利合杯」銀獎、文化部第11屆「群星獎」金獎等獎項。 梁平年畫曾被譽為「天府之國」三大年畫之一。
梁平年畫起源於清初,已有300多年歷史。它用浪漫主義手法,大膽的藝術提煉,以驅邪納福、喜慶吉祥、歷史故事等為題材,造型獨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動活潑,機智幽默,充滿強烈的鄉土氣息,技術上具備了動畫、剪紙和漫畫的效果,其畫面飽滿簡潔,造型古樸粗獷,神態生動,構圖完整,對比強烈,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形式美,作為套色木刻版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豐富的人文內涵,久看不厭。 梁平竹簾製作工藝已逾千年歷史。具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梁平竹簾採用當地盛產的慈竹為原料,運用傳統工藝,並結合書畫、刺綉、植絨等多種表現手法,製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它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
⑦ 武隆縣和梁平縣哪個經濟好些
梁平的工業發展比武隆好些,目前武隆只有旅遊業好些。
⑧ 山東省濟寧市各縣的經濟排名
梁山縣統計局
2008年我縣鄉鎮發展情況
2008年排序中,我縣拳鋪鎮在全市14個新型試點鄉鎮排名第7位,排在前6位的分別是:兗州市新兗鎮、鄒城市太平鎮、微山縣歡城鎮、任城區接庄鎮、鄒城市北宿鎮、兗州市大安鎮。另外,還有任城區柳行街道辦、曲阜市魯城街道辦、鄒城市鋼山街辦、嘉祥縣嘉祥鎮、微山縣夏鎮街道辦、兗州市王因鎮、鄒城市千泉街辦等6個非新型試點鄉(鎮、街辦)也排在拳鋪鎮之前,在全市144個鄉(鎮、街辦)中排名14位,比2007年在全市145個鄉(鎮、街辦)排名上升21個位次。 【 我縣梁山鎮2008年在全市144個鄉(鎮、街辦)中排名16位,比2007年在全市145個鄉(鎮、街辦)排名下降3個位次;在全市130個鄉(鎮、街辦)(去除全市14個新型試點鄉鎮)中排名8位,比2007年在全市145個鄉(鎮、街辦)排名上升5個位次。】其餘鄉鎮位次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降。
我縣13個鄉鎮在全市144個鄉(鎮、街辦)的排名分布為:處於上游的(前48位)有2個鄉鎮;處於中游的(49位至96位)有5個鄉鎮;處於下游的(97位以後)有6個鄉鎮。13個鄉鎮中,8個鎮的人口均高於全市144個鄉(鎮、街辦)平均水平,5個鄉低於全市144個鄉(鎮、街辦)平均水平;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企業實繳稅金高於全市144個鄉(鎮、街辦)平均水平的只有拳鋪鎮和梁山鎮兩個鄉鎮;固定資產投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拳鋪鎮、楊營鎮和梁山鎮3個鄉鎮;各鄉鎮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均低於全市平均水平,但全縣整體增長速度列全市第4位,高於全市平均增長速度。(
⑨ 重慶2008年各區縣GDP分別是多少,排名是怎樣的
2008年重慶各區縣 --------GDP-----增長-----人均GDP
渝中區—326.21-----11.5%----46101
南岸區--225.8----17.3%----33080
九龍坡--431.3-----10.3%------44358
江北區--219.13----17.1%----32832
沙坪壩--271.18-----11%------30688
大渡口--142.43-----17%------53205
渝北區--301.8-------9.8%-------33026
北碚區--155.86-----17.1%------22478
巴南區--175.56 -----17.1%-----20379
江津區--219.24-----17.5%----17340
合川區--203.47---17%------15990
永川區--192.07-----17.8%----20703
雙橋區--30.00------15.6%------64103
璧山縣--113.49----17.2%------22049
銅梁縣----111-------18.8%------17897
榮昌縣----110.03-----20.6%----16931
大足縣----101.89---17.2%------13402
潼南縣----86.31---14.8%------12165
綦江縣----125.21-----14.2%----15038
萬盛區----32.36------14.2%-----12917
南川區--100.49-------17%-------18499
長壽區--143.82-----15.1%----19107
涪陵區--253.48-----24.6%----25003
萬州區--256.06-----26.3%------16865
墊江縣----81.56----15.5%----11292
梁平縣----75.42----15.6%----10594
豐都縣----57.47----17.2%----8960
忠縣----77.8------18.9%----10464
開縣----109-----14.4%------9568
雲陽縣----66.48----14.3%------6563
奉節縣----75.33----15.5%------8813
巫山縣----32.2----14.5%----6769
巫溪縣----23.56----15.5%----5369
城口縣----19.54----22.9%----10333
黔江區--60.48----17.3%------13823
武隆縣----49.81----16.3%------14408
彭水縣----50.05----26.3%----9325
石柱縣----43.95------17.1%----10150
酉陽縣----32.92----14.1%----5744
秀山縣----50.04----16.7%----10088
2008年重慶各區縣GDP人均排名[前20區縣]
雙橋區------64103------1
大渡口------53205------2
渝中區------46101------3
九龍坡------44358------4
南岸區------33080------5
渝北區------33026------6
江北區------32832------7
沙坪壩------30688------8
涪陵區------25003------9
北碚區------22478------10
璧山縣------22049------11
永川區------20703------12
巴南區------20379------13
長壽區------19107------14
南川區------18499------15
銅梁縣------17897------16
江津區------17340------17
榮昌縣------16931------18
萬州區------16865------19
合川區------15990------20
⑩ 重慶去年GDP排名情況
名次 區縣 2010年GDP 實際增長率 名義增長率
1 九龍坡區 589.58 15.1 17.7
2 渝北區 573.64 17.2 24.9
3 渝中區 553.03 14.3 18.1
4 萬州區 500.13 20.1 29.4
5 涪陵區 434.49 19.3 22.4
6 沙坪壩區 419.54 17.31 20.7
7 江北區 391.39 18.7 20.3
8 南岸區 349.43 15.4 16.4
9 巴南區 308.72 16.3 26.9
10 江津區 303 17.6 21.5
11 永川區 300.04 19 22.9
12 合川區 244.49 17.1 6.9
13 北碚區 232.37 17.4 20.8
14 長壽區 228.64 19.3 29.6
15 大渡口區 177.21 16 18.5
16 綦江縣 167.28 16.9 18.7
17 榮昌縣 159.95 15.1 23.1
18 璧山縣 152.76 19.4 19.3
19 銅梁縣 150.18 17 17.5
20 開縣 149.28 16.6 21.3
21 大足縣 145.01 16.9 22.2
22 南川區 143.55 17.6 25.1
23 潼南縣 116.79 14.2 22.2
24 墊江縣 113.87 16 20.3
25 梁平縣 111.11 16.1 20.1
26 忠縣 109.41 16.2 16.8
27 奉節縣 102.97 15.3 20.3
28 黔江區 100.13 19.3 26.6
29 雲陽縣 85.76 15.1 14.9
30 豐都縣 77.12 17.8 17.4
31 秀山縣 75.91 16.2 22.2
32 武隆縣 72.42 17.3 22.3
33 彭水縣 66.39 14 14.2
34 石柱縣 64.81 17.8 17.5
35 酉陽縣 58.16 15.2 21.9
36 巫山縣 50.31 16.5 20
37 萬盛區 49.27 14.1 23.1
38 雙橋區 40.03 25 27
39 巫溪縣 37.6 17.8 21.5
40 城口縣 25.01 21.7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