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美國1960年人均gdp

美國1960年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1-01-09 13:54:21

1. 美國哪年的人均gdp約為10000美元,謝謝

1970年美國的人均GDP約為10000美元(當時美國大約有一億人口)
下面是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255億美元
02----日本----------2068億美元
03----西德----------2037億美元
04----法國----------1470億美元
05----英國----------1236億美元
06---義大利---------1077億美元
07---加拿大----------851億美元
08--澳大利亞---------429億美元
09---墨西哥----------396億美元
10---西班牙----------390億美元
11----瑞典-----------357億美元
12----荷蘭-----------351億美元
13----中國-----------272億美元

2. 求1960年,中國韓國朝鮮全年的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中國和朝鮮當時是計劃經濟,不計算GDP
網上流傳的GDP是人均GIA 實際上被嚴重低估。
例如1972年中國GDP272億美元 1980年3080億美元 就是由於GIA一般比GDP小很多的原因
南朝鮮人均GDP1960年是82美元。
求採納 謝謝!

3. 60年代的美國經濟什麼樣

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三、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四、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五、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至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百分之十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一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烈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已,以至積重難返,對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4. 美國歷年人均GDP

美國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00—1999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5. 1960年美國的GDP是5264億美元,那麼佔全球的百分之

美國抄GDP佔全球最高的時期是一戰襲、二戰前後,全球最高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1960年美國GDP佔全球30%左右,如果你提供的「1960年美國的GDP是5264億美元」沒問題的話可以計算出全球GDP大約為17547億美元。剩下的問題你就可以直接解決了。

6.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

美國90年代GDP與人均GDP如下:

美國1990-2000年GDP在,87153——121782億美元之間。

美國1990-2000年人專均GDP在,23185——35237美元之間。

詳細列表如屬下:

7. 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度(1870年、1913年、1920年、1937年、1960年)美元計

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的數據,1970年,美國國民總收入佔世界的比重為31.36%,日本佔6.18%,德國佔6.43%,中國僅佔2.82%。­

­

——從1970年一直到文革結束,中國GNI佔世界的比重逐年下降,1976年降至2.22%。­

改革開放後,初期中國GNI佔世界比重開始上升,1980年升值2.59%,為80年代最高值,但仍低於1970年。­

1990年為38年來的最低值,僅佔世界的1.78%。­

進入90年代後,中國國民總收入佔世界的比重開始逐年上升,1997年突破3%,2001年突破4%,2006年突破5%。­

2007年突破6%,超過德國,升至世界第三位,預計2008年突破7%。­

­

——美國在這38年中,國民總收入佔世界的比重1985年達到高峰,佔全世界的32.62%。­

受越南戰爭拖累,1980年為低谷,僅佔世界的23.54%。­

1985年以後,美國GNI佔世界的比重又開始成下降趨勢,1995年又降至24.69%。­

­

由於信息技術革命興起,美國藉助信息革命東風,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佔世界的比重又開始上升,2000年重新回到30%以上,2001年達到32.22%的新的高峰。­

­

此後,美國經濟風光不再,佔世界比重又開始逐年下降,至2007年又降至25.49%,預計2008年將降至25%以下。­

­

——日本GNI佔世界比重最高的時候是1994年,藉助日元升值,日本GNI佔世界比重達到17.97%歷史最高值。­

此後,便成下降趨勢,2006年跌破10%,2007年僅佔世界比重的8.31%。­

­

預計今後幾年,日本GNI佔世界比重可能降至1970年代的水平。­

­

——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但是其經濟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也就一直沒什麼太出色的地方。­

­

今後的發展也基本和以前沒多大變化,主要靠匯率變化影響其佔世界的比重,可預見的是,其比重會越來越低。

8. 1960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是多少錢

美國2881美元
紐西蘭2313美元
加拿大2295美元
盧森堡2235美元
瑞典1983美元
澳洲1884美元
瑞士美元
巴哈馬1550美元
挪威1442美元
冰島1412美元
英國1381美元
以色列1366美元
丹麥1364美元
法國1320美元
西德1309美元
比利時1279美元
芬蘭1179美元
委內瑞拉1138美元
荷蘭1069美元
奧地利935美元
義大利804美元
阿根廷765美元
波多黎各718美元
愛爾蘭684美元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637美元
智利550美元
希臘534美元
土耳其497美元
烏拉圭490美元
日本479美元
香港429美元
牙買加429美元
南非422美元
西班牙396美元
新加坡395美元
哥斯大黎加380美元
巴貝多379美元
巴拿馬368美元
葡萄牙357美元
蘇利南343美元
墨西哥340美元
貝里斯308美元
蓋亞那304美元
馬來西亞299美元
利比亞293美元
加彭291美元
塞席爾288美元
斐濟286美元
辛巴威281美元
塞內加爾260美元
菲律賓257美元
阿爾及利亞252美元
哥倫比亞252美元
秘魯252美元
瓜地馬拉251美元
尚比亞229美元
厄瓜多228美元
伊拉克228美元
薩爾瓦多226美元
南越223美元
多米尼加203美元
巴西201美元

9. 2001年美國人均GDP權威數據

美國抄2001年為襲35187美元的
人均GDP
從2000年到2011分別是:
2000
34483
2001
35187
2002
35999
2003
37302
2004
39357
2005
41428
2006
43518
2007
45148
2008
46901
2009
45348
2010
46900
2011
48387
2012
49501

10. 美國近10年人均GDP是多少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發達國家新名單(括弧裡面的是按名義匯率計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發達國家(共24國):

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45,015) 冰島 (44,133) 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 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新增的發達國家(8國):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從新增的8個發達國家來看,大多是原有發達國家的近鄰,如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匈牙利、捷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的近鄰,韓國是日本的近鄰,巴哈馬是美國的近鄰。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 愛沙尼亞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羅埃西亞(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蘭 (6,373) 拉脫維亞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們都看到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有幾個人注意到最貧窮的國家呢?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已達49個。它們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安哥拉、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1國:海地。

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約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統計資料表明,盧安達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為80美元。

這些數字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的情況,那是因為,中國既不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最貧窮的國家。中國仍然屬於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閱讀全文

與美國1960年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