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的國民經濟到底如何
國 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 積 851.49萬平方公里(來源:《巴西地理統計局》)。
人 口 1.91億。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73.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010年)
首 都 巴西利亞(Brasília),人口245.5萬(2010年),年平均氣溫21℃。
國家元首 總統迪爾瑪·羅塞芙(Dilma Rousseff),2011年1月1日就任,任期至2015年1月1日。
重要節日 9月7日,獨立紀念日,即巴西國慶。
簡 況 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兩季,年平均氣溫18-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政 治 盧拉政府注重淡化意識形態,平衡政黨利益,擴大執政基礎;執行兼顧發展、穩定和社會公正的經濟政策,推進財稅和社會福利等多項改革,加大社會投入,致力於解決貧困、就業等問題。巴西民主體制鞏固,經濟持續增長,社會貧富差距縮小,國家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2011年羅塞芙就任總統後,強調延續上屆政府既定的治國方略和發展戰略,以推動巴西現代化進程、加快向全球性大國邁進為主要目標,以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困和促進社會進步為施政重點,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加大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等民生領域投入,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目前巴西政局保持穩定。
【政 府】 本屆聯邦政府於2011年1月1日成立,共設24個部。現內閣成員如下:國防部長塞爾索·阿莫林(Celso Amorim),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帕特里奧塔(Antônio Patriota),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發展、工業和貿易部長費爾南多·皮門特爾(Fernando Pimentel),計劃、預算和管理部長米麗婭姆·貝爾肖爾(Miriam Belchior),衛生部長亞歷山大·帕迪利亞(Alexandre Padilha),教育部長費爾南多·阿達德(Fernando Haddad),農牧業和供給部長門德斯·里貝羅(Mendes Ribeiro),文化部長安娜·德奧蘭達(Ana da Hollanda),科技部長阿洛伊西奧·梅爾卡丹特(Aloizio Mercadante),體育部長阿爾多·雷貝洛(Aldo Rebelo),旅遊部長加斯唐·維埃拉(Gastão Vieira),礦能部長愛迪生·洛邦(Edison Lobão), 司法部長若澤·愛德華多·卡多佐(José Eardo Cardozo),環境部長伊薩貝拉·特謝拉(Izabella Teixeira),勞動就業部長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社會福利部長加里巴爾迪·阿爾維斯(Garibaldi Alves),交通部長保羅·塞爾吉奧(Paulo Sergio),全國一體化部長費爾南多·貝澤拉(Fernando Bezerra),城市部長馬里奧·內格羅蒙特(Mário Negromonte),社會發展和消除飢餓部長特雷莎·坎佩洛(Tereza Campello),通訊部長保羅·貝爾納多(Paulo Bernando),漁業和養殖部長伊德莉·薩爾瓦蒂(Ideli Salvatti),農村發展部長阿豐索·弗洛倫塞(Afonso Florence)。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朗德,南里奧格朗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娜,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4個市(2011年3月)。
經 濟 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8位,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桔、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等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製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跡」,巴躋身新興工業國行列。上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1994年政府實施雷亞爾貨幣穩定計劃,有效解決高通脹問題,經濟恢復增長。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盪,經濟衰退,貨幣大幅貶值。其後,受國內外因素共同影響,巴經濟連續幾年增長緩慢。2003年,盧拉總統執政後採取穩健務實的經濟政策,控制通膨和財政赤字,鼓勵生產性投資和工農業發展,市場信心得以恢復,巴經濟開始走上穩定發展道路。盧拉連任總統後,推出「加速增長計劃」等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措施,巴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經濟發展前景看好。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巴西經濟增速一度放緩,政府及時出台了一攬子穩定金融和刺激經濟措施,取得一定成效。2010年經濟增長7.5%。
2010年主要經濟數字
國內生產總值: 2.02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047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7.5%
貨幣名稱: 雷亞爾(Real)。1雷亞爾=100分
匯率 1美元≈1.55雷亞爾
通貨膨脹率: 5.9%
失業率: 6.7%
【資 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達世界總儲量98%,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貳』 巴西經濟狀況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
『叄』 巴西經濟的支柱產業有哪些
巴西是農牧業大國,農牧業是巴西經濟的支柱產業。還有巴西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工業。紡織業。巴西是全球第七大紡織品生產國,絲線年生產量達130萬噸。
『肆』 2018年巴西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第幾大經濟體
義大利GDP突破2萬億美元,超過巴西成為世界第八大經濟體。
義大利的GDP相關數據已公布,根據數據顯示義大利在2018年全年實際增速只有0.9%,其中第一季度實際增速為1.4%,第二季度實際增速為1.2%,第三季度實際增速為0.7%,第四季度下滑嚴重,實際增速只有0.1%。所以,全年實際增速還沒有達到1%,僅增長了0.9%。
義大利2018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2.07萬億美元,增量為1239億美元。同時,義大利GDP總量超過巴西,位居世界第8位,也成為了全球第八大經濟體,排在印度之後。同期巴西GDP總量為1.86萬億美元,被義大利反超。
(4)巴西2017年一季度gdp擴展閱讀:
早在2017年的時候巴西GDP總量就超過2萬億美元,高於義大利1.95萬億美元的GDP總量,但是由於巴西在2018年經濟出現通脹,匯率有較大波動,巴西貨幣出現大幅度的貶值。所以巴西GDP換算成美元就只有1.86萬億美元,相比上一年縮水了1800多億美元。
義大利的GDP總量在歐洲並不算高,處於中等水平。德國GDP已經突破4萬億美元,穩居歐洲第一經濟強國的寶座,英國GDP為2.8萬億美元居第二,法國緊隨其後,GDP總量為2.7萬億美元,義大利位居第四。但是,義大利與法國之間還相差7000多億美元,差距很明顯。
按照義大利總人口6055萬人來計算,那麼人均GDP約為3.4萬美元。義大利的人均GDP水平在歐洲也算不上高,德法英三國的人均GDP都超過了4萬美元,北歐的幾個國家人均GDP都很高,均位居世界前列。同期日本人均GDP為3.93萬億美元,義大利相對比較接近。
『伍』 巴西的什麼經濟明顯,經濟上已生產什麼為主
巴西是南美洲抄最大的國家,金磚國家之一,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其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擁有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詳情
『陸』 巴西的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幾
您好!巴西2010年Gdp為1.7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11.5萬億元。世界排名第八
『柒』 巴西的全年GDP是多少
大概 $ 2,024,000,000,000
『捌』 求巴西城市GDP排名~
1. Presidente Kennedy 市(ES州)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71.52萬雷亞爾
人口專 :11130
突出經濟部門: 石油屬
2.São Gonçalo do Rio Axo市 (MG州)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34.06萬雷亞爾
人口 :10384
突出經濟部門 : 鐵礦
『玖』 巴西單日新增47134例,這樣下去當地經濟怎麼辦
面對日趨嚴峻的疫情蔓延趨勢,巴西各地開始採取全面封鎖措施。目前巴西經濟和財政前景正在惡化,已有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下調巴西信用評級展望。
『拾』 請問怎麼查找巴西的gdp數據,我要季度的
我不知道網上什麼地方有, 不過我這里有數據的。你把需要的時間段和你的郵箱告訴我,我可以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