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省各市面積大小排行
江蘇城市面積排行榜:
NO.1 鹽城 面積:16972平方公里
鹽城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塗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NO.2 徐州 面積:11258平方公里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
NO.3 淮安 面積:10072平方公里
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
NO.4 宿遷 面積:8555平方公里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
NO.5 南通 面積:8544平方公里
南通,古稱通州。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NO.6 蘇州 面積:8488平方公里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NO.7 連雲港 面積:7614平方公里
連雲港,簡稱「連」,古稱「海州」,連雲港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江蘇沿海大開發的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海港之一。
NO.8 揚州 面積:6597平方公里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又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的美譽。
NO.9 南京 面積:6587平方公里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NO.10 泰州 面積:5787平方公里
泰州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眾所周知,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NO.11 無錫 面積:4628平方公里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NO.12 常州 面積:4385平方公里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被稱為「中吳要輔」。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NO.13 鎮江 面積:3843平方公里
鎮江古時稱「潤州」,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是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及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匯就中國「江河立交橋」坐標,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1)2013崑山人均gdp擴展閱讀
江蘇省的特點如下:
1、氣候特點: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2、經濟特徵: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
3、人口特徵:2018年末,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4萬人,增長0.27%。全年人口出生率9.32‰,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03‰,與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長率2.29‰,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
『貳』 蘇州GDp比南京還高,怎麼回事,還有崑山人均收入,全國第一,是不是崑山人非常有錢,但是很少有人說昆
江蘇的模式就是這樣,屬於政府引導外資企業投資體制,江蘇政府是很富翁,但是人民是比較安逸的那種,因為江蘇房價總體不是很高,城改也很到位,房子數量可以說,樓比戶多,人民到了有房的地步了,房就不值錢了,你有他有,除非外地人過來買,但是大部分都是安置房,外地人也不喜歡,江蘇人做生意也有,但是不如廣東浙江一帶做生意到全世界,江蘇建設是十分好的,引資也很好,但是大部分財富,再政府和企業老闆手裡,江蘇很多老外企業,所以江蘇人最多說安逸生活,不能說富裕,因為外資一撤,江蘇也不是現在的江蘇了,數據經濟看不了什麼的
『叄』 崑山2011人均GDP
2010年崑山城鎮人均收入30923元
崑山人均GDP是很高的 ,但是很老百姓關系不大 ,我們是『被』平均了
『肆』 中國一線城市有哪些
截止2018年4月: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昆明市、大連市、廈門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爾濱市、濟南市、溫州市、長春市、石家莊市、太原市、嘉興市、煙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紹興市、烏魯木齊市、濰坊市、蘭州市、常州市、泉州市、南寧市、貴陽市、南昌市、南通市、金華市、徐州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公開的標准,屬於媒體或專家分析常用,從而形成一種大眾認知習慣。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准包括:房價、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4)2013崑山人均gdp擴展閱讀
全國共計338個地級以上城市(2018年4月):
一線城市:4個
新一線城市:15個
二線城市:30個
三線城市:70個
四線城市:90個
五線城市:129個
『伍』 崑山為何人均GDP遠超上海,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卻低於上海
2005年底,崑山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27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393元 未成年人的撫養費是要具體情況具體計算的,沒有固定的格式.
『陸』 崑山和廈門的人均GDP那個多
人均GDP肯定還是崑山更多。
2016年,崑山常住人口約200萬,當年GDP總值約3000億元;
2016年 ,廈門常住人口約為回400萬,當年答GDP總值約為3800億元。對比一下結果就知道。
崑山是傳統上的蘇南經濟重鎮,輕工業發達,工廠很多,雖然城市規模趕不上二線城市廈門,但是經濟上絕對是一個強項。而廈門作為經濟特區,經濟卻過多依賴房地產、旅遊業等產業,發展前景和後勁都明顯不足。16年,廈門房地產在GDP生產總值中佔到了25%,房價排名全國第5,可想而知。廈門是明顯被高估了。。。
『柒』 崑山2014年人均gdp是多少
崑山2014年人均GDP為177615萬。2014年gdp為2920億,人口為164.4萬。
崑山(Kunshan),蘇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總面積927.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佔23.1%。地處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兩市相連,東與上海嘉定、青浦兩區交界,西與蘇州相城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接壤,南部水鄉古鎮周庄鎮與吳江區毗鄰,通達浙江,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市)之一,行政區劃屬蘇州。自秦代置婁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5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
『捌』 浦東新區的人均GDP什麼時候可以超過崑山啊
浦東新區的人均GDP要想超過崑山,唯一的辦法就是崑山本地人口大幅度增加,崑山本地人回口大量增加以後,人答均GDP自然就少了。
如果崑山本地人口沒有大量增加的話,浦東新區是不可能超過崑山的,這幾年崑山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都比浦東要高。
『玖』 江蘇省包括哪些城市
江蘇省地級市有13個:
常州市、徐州市、南京市、淮安市、南通市、宿遷市、無錫市、揚州市、鹽城市、蘇州市、泰州市、鎮江市、連雲港市、
縣級市有22個:
海安市、常熟市、邳州市、新沂市、溧陽市、張家港市、宜興市、太倉市、崑山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東台市、高郵市、儀征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靖江市、興化市、泰興市、江陰市。
19個縣 :
如東縣、寶應縣、建湖縣、阜寧縣、射陽縣、濱海縣、響水縣、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睢寧縣、沛縣、豐縣。
(9)2013崑山人均gdp擴展閱讀
江蘇,簡稱「蘇」,是中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以「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得名。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地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行政區劃:
1953年1月,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市三個省級行政區合並,江蘇省轄6個省轄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8個專區(徐州、淮陰、鹽城、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南通),69個縣,6個縣級市。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江蘇省松江專區9縣(上海、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9縣)和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先後劃歸上海市管轄,松江專區撤銷。上海面積自此擴大了10倍。
1983年,江蘇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陰、鹽城、揚州、鎮江11個地級市。
1996年,揚州、泰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陰(今淮安)、宿遷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
2001年,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