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區別是什麼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版創造的價權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GDPper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2.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個概念嗎
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余額。
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人均GDP即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個時期內的GDP總值除以當期內的人口總數,
3. GDP和人均GDP是指什麼
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I(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4. 人均GDP怎麼計算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5. 知道了人均GDP,和人均GDP指數,怎麼求人均實際GDP 求高人指點
原理:現有國家統計制度中,人均GDP是人均名義GDP,人均GDP增長指數是人均實際GDP增長指數,所以使用基期人均GDP與隨後的人均GDP增長指數連乘即可
舉例:已知2000-2012年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指數,計算以2000年價格為基期的2001-2012年人均實際GDP
2001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2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3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3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4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3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4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
注意:人均GDP增長指數是百分數,通常大於100%,一定不要誤用成增長率
對的,就是這個東西
請採納。
6. GDP和人均GDP,哪個更重要
兩個概念,人均GDP體現了富裕程度,GDP體現了綜合國力,重要性取決於關注的側重點
7.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復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制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8. gdp總量和人均gdp哪個更能代表一個地方的發達
在國外, 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是衡量某個地區發達程度的指標。
但在本國,兩者均不具內有代表性。
以深圳容為例,算GDP總量時,把所有人口都包含進去,算人均時,只把戶籍人口算進去。這樣的計算使用兩者的量都很好看。
9. 請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有何區別
GN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凡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都可以統計為該項)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國民生產總值(只能統計擁有中國國籍的資產統計)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比方說,我國的居民通過勞務輸出在境外所獲得的收入就應該計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GDP是按國土原則核算的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比方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創造的增加值就應該計算在GDP中。
GNP與GDP的關系是:GNP等於GDP加上本國投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再減去外國投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以2001年為例,當年我國GDP為95933億元,GNP為94346億元,兩者差額為1587億元,也就是說2001年,外商來華投資和來華打工新增加的價值之和比中國人在國外投資和勞務輸出新增的價值之和多1587億元。
從1985年起,我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正式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運行結果進行核算。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方法,並採取國家統計局統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級政府統計局分別核算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分級核算方法。現在講經濟總量一般用的是GDP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