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省會城市gdp2017

省會城市gdp2017

發布時間:2021-01-07 01:16:52

❶ 蘇州是哪個省的省會城市 蘇州在哪裡

蘇州不是省會,屬於江蘇,江蘇省會是南京。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回東南部、長三角答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

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占總面積的2.7%。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1)省會城市gdp2017擴展閱讀:

行政區域:

截止2019年12月,蘇州市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代管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另轄一個縣級單位:蘇州工業園區。 全市共設36個街道和53個鎮,其中蘇州市區設29個街道和21個鎮。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間。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

❷ 副省級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區別

1、副省級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就是「副省級」,副省級城市一般都是全國性比較大的城市,僅次於直轄市(或省、自治區),在行政上歸屬於省(或自治區)管轄。

我國目前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名單如下: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2、省域副中心城市就是指在一個省(或自治區)范圍內,各方面相對比較發達,在本地區具有一定影響的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行政級別上一般為「地市級」,雖然部分的省會城市也是「地市級」,但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綜合各方面上還是要次於「省會城市」的,並且低於「副省級城市」。

3、省會城市就是指一個省(或自治區)的省級行政中心所在地,也就是一個省(或自治區)的政治中心。在行政級別上,一部分省會城市是「副省級城市」,一部分省會城市是「地級市」(備註:除去第1項名單上所列的15個副省級城市,其餘的省會城市都是「地級市」)。

4、「計劃單列市」:「計劃單列市」只是一種經濟意義上的名稱,而不是行政級別的名稱,「計劃單列市」的財政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無需上繳省級財政。我國目前的計劃單列市有五個,分別是: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它們享受著省一級的經濟許可權。省會城市不能再設為計劃單列市。

「直轄市(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大於>「副省級城市」大於>「地級市、州、盟」大於>「區、縣、縣級市、旗」大於>「鄉、鎮」。

❸ 2017省會重組

江蘇省會消失么?江蘇省會消失么?ZT

看了很多有關江蘇區劃調整的消息,感到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
首先, 南京肯定是要直轄的,
具體時間表中央已經給出了,只是沒有公布罷了。並不是因為南京的各方面條件現在已經很成熟了,主要是從政治上考慮的,所以南京和重慶一樣將採取先直轄後建設的做法。
具體原因恕我現在不能直言了。考慮到南京的經濟對於直轄市來說還是有所不足的,到時候也會採用重慶模式從蘇皖劃出一部分地域給南京,
至少讓南京達到重慶的經濟總量水平。至於南京其他方面,現狀與其他直轄市差距並不是很大,不需要做太多特殊的調整。
南京直轄後江蘇省新省會的問題也跟南京直轄的問題放在一起研究過了。 起先有人提議蘇州,畢竟蘇州經濟發展的很快,原來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但江蘇省好像並不是很希望把省會放在蘇州,不過也沒有說反對。倒是上海同志明確表示了反對,所以蘇州就不在考慮之列了。然後江蘇省提出了揚州和無錫供中央選擇。盡管無錫沒有做省會的經驗,但是在經濟,交通,區域影響等很多方面比起揚州還是占優的。
江蘇省也或多或少的透露了一點更偏向於無錫的意思,上海同志也比較贊同這個方案,所以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南京直轄後無錫將成為江蘇的新省會。

省內其他城市規劃會不會有大調整?
還是有一定調整的。首先,南京將帶走鎮江以及揚州的一部分地區,成為南京直轄市的一部分。蘇北的總體格局變化不是很大。蘇南的格局將會有一定變化,無錫將有可能合並泰州的靖江。當然規劃調整最大的以及最不確定的還是蘇州。目前有兩種方案。
最可能出現的是蘇州全市整體並入上海。
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所轄范圍其實很有限,還及不上很多副省級城市甚至地級市。在開發完浦東這塊最後的保留地以後,上海已經沒有更多的腹地了。對於一心想做大做強得上海是沒法滿足於目前的區劃限制的。開發大洋港顯示出了上海強烈的向外擴張的慾望。上海已經非正式的提出了希望與江蘇的蘇州市,浙江的嘉興是合並的意願。近兩年一些先知先覺的上海商家和地產開發商大舉進駐蘇州和嘉興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些情況。以目前中國的態勢來看,上海同志的觀點往往都能和中央做到不謀而合,所以說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還有一種意見就是蘇州仍然留在江蘇省,升級為副省級的城市,計劃單列,不過也有可能是要以崑山劃歸上海作為交換條件的。南通的問題,如果上海最近有建造崇明島大橋的計劃將上海市區,崇明,南通連接起來的話,那說明南通的部分地區很有可能會並入上海。浙江提出的蘇南與浙江合並重建江南省的建議遭到上海強烈反對,所以也是沒有可行性的。

這次區劃調整對各城市長遠的影響。如果實際上做出了如上調整的話。南京成為直轄市,對於南京今後的發展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重慶直轄五年來的巨大變化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如果出現某些情況的話,南京有可能在政治上進一步升級。
無錫也將是很大的受益者,畢竟在中國,行政中心對各方面的推動力是很大的。但江蘇的省會一點都不好當,如何從經濟中心向政治經濟中心轉型,無錫有好多事要做。像某些無錫網友那樣一聽到點風吹草動就大肆渲染無錫如何如何(比如無錫某某已經做省委常委了等等),這樣的心態只能暴露無錫人對於做省會的心理准備不足。大氣一點,不就是省會嗎,
無錫肯定可以做好的。蘇北其實損失是比較大的,如果揚州做了省會對蘇北的發展是有歷史性意義的。無錫做了省會政策上必然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如果有好的領導的話,也一樣是可以縮小蘇南蘇北發展的不平衡的。蘇北的發展,說到底凡事都還是要靠自己,拿出當年打勝仗的精氣神來,充分發揮蘇北人的聰明才智,解放思想,甩掉包袱,大步前進。當然省裡面一定政策偏向,財政援助對蘇北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蘇南(蘇州除外),變化不是特別大的,無錫做省會更進一步鞏固了無錫經濟中心的地位。但是無錫一樣面臨著當初南京的問題,有上海以及南京兩座並不是很遠的直轄市在,如何增強蘇南其他地區對於無錫的認同感,的確很難。
下面談談蘇州,我是蘇州人,大不得不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蘇州將再一次成為區劃調整的犧牲者。蘇州將很有可能不復存在,至少作為一個獨立行政區劃市將不復存在。我想成為上海的一部分對於大部分蘇州人來說是不願意接受的,畢竟蘇州的歷史比起上海來是長多了,上海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蘇州的管轄地域。了解蘇州和上海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到兩地的文化差異其實是很大的。但是對於整個地區的發展來說,國家這樣做也是有其目的的,至少對於長三角來說,上海市個不折不扣的中心,犧牲一個蘇州和嘉興,換來上海的更大的繁榮,還是值得的。區劃調整對於上海來說肯定是有利的。腹地明顯變大了,有更多的施展空間,蘇州和嘉興經濟都不差,人的素質在全國來說也算是比較高的。更重要的是上海與江蘇,浙江兩省經濟中心,省會城市直接連在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既能最大程度發揮兩省對上海的支撐作用,又能避免江浙兩省針對上海的過度競爭作用。這也是上海希望江浙制衡,不希望江浙合並的原因所在。

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江蘇的區劃調整在所難免。網上南京,蘇州兩地一般被大家罵得比較多。
其實江蘇人大家都是一家的,真的快要分家了又有點捨不得。南京作江蘇省會這些年不能說做得很好,但至少是很稱職的。江蘇的進步有目共睹,特別是蘇南。蘇北雖說經濟及不上蘇南,但在全國來說,比起很多地方好了很多了。國家對江蘇一向是政治上打壓,經濟上倚重,在沒有太多國家投資每年又要上交很多的情況下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水平不簡單了。南京作為省會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很多針對南京的關於之發展自己沒有發展省里其他無端指責其實是有失公允的。蘇州呢。
蘇州不比南京和無錫,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基礎,也不可能有國家投資,靠著自己搞鄉鎮企業,吸引外資闖出了一份天地。結果被大家看成是鄉下人,洋奴。試想如果蘇州有能力發展規模經濟的話,為什麼去搞鄉鎮企業呢?
蘇州如果能夠得到國家重點投資的話,那為何連修路的錢都要去貸款,去與外資合作。其實蘇州對江蘇還是有貢獻的,並不是僅僅在於蘇州每年上繳財政有多少多少,主要還是改革開放以後蘇州一直是作為江蘇省的試驗田的角色。很多新鮮事物都是在蘇州試點,成功了經驗推廣,失敗了反正對全省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其他地方也可以吸取教訓。南京,無錫在省內的重要地位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冒著個風險來做試驗者這個角色。蘇北的地區有些試驗條件不是很成熟,那蘇州是最好的選擇了。蘇州的一系列試驗,有些成功了,當然也很多失敗了。例如國有資產重組也是率先在蘇州進行的,結果可以說是失敗了,蘇州原本就不多的國有企業徹底垮了。南京,無錫的國企比蘇州多多了,在吸取了蘇州的教訓後國企改革就成功多了。全省學蘇州本來就是要求大家不光要學經驗,更重要的是要學教訓。
這就是我認為蘇州對江蘇省做出的最大的貢獻。

很多跡象表明,下一屆全運會有可能是南京的告別賽了,也可能是南京,蘇州代表江蘇參加的最後一次集體活動了。南京蘇州盡管命運迥然不同,但畢竟都是要走的。省裡面對南京蘇州有看法的朋友們,大家看在同喝一江水這么多年的份上,最後的日子還是和為善吧。南京蘇州也不要吵了,畢竟在過去的這么多年裡,大家合寫著一個江蘇而且不管怎麼說,這兩個城市都絕對是對得起江蘇這塊地方的。

保持現狀最好!真的,我實在不知道,一個面積已經很小的省份(10萬不到)這樣「肢解會是什麼情況!我想如果全江蘇省的人「公投」的話,南京必將仍是江蘇的省會,江蘇還是江蘇!原原本本的江蘇

❹ 海南省的省會是哪個城市

海口

海口,別稱「椰城」,海南省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核心城市,位於北緯19°31′~20°04′,東經110°07′~110°42′之間,地處海南島北部,東鄰文昌,西接澄邁,南毗定安,北瀕瓊州海峽,是海南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

(4)省會城市gdp2017擴展閱讀:

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的村鎮掩映在綠樹和濕地中。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修復的能力,還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調節氣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海口市瓊山區曲溪濕地,當地村民依靠養鴨脫貧致富。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修復的能力,還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調節氣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❺ 中國省會城市名稱

省份 簡稱 省會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四川版省 川/蜀 成都
吉權林省 吉 長春
遼寧省 遼 沈陽
青海省 青 西寧
陝西省 陝 西安
河南省 豫 鄭州
山東省 魯 濟南
山西省 晉 太原
安徽省 皖 合肥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貴州省 黔/貴 貴陽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浙江省 浙 杭州
江西省 贛 南昌
廣東省 粵 廣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海南省 瓊 海口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西藏 自治區 藏 拉薩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北京市 京 北京
上海市 滬 上海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天津市 津 天津
重慶市 渝 重慶

❻ 2017年全國31個省會城市GTP排行

一般年底才會出現排行,現在還是太早

❼ 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是哪個城市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貴陽以11.3%的實際增速排全國第一,且為唯版一兩位數增長城市。西權安則以名義GDP增速19.38%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GDP位次表中,西安上升最快,2017年實現GDP 7469.9億元,位居26個省會城市第8位,超過了合肥、濟南、沈陽。在上一年,西安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是第11位,在2012年,則居第13位。

分析人士表示,西安為何2017年GDP名義增速接近20%,一個原因是西安的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省會城市第一,目前這部分經過折算後都算入到了GDP。另外西安2017年開始代管西咸新區,統計上增加了咸陽部分區域的60.59萬人,涉及GDP約300億元,去掉這部分,其名義增速為14%左右,為正常狀態。

❽ 廣州GDP總量又第一嗎

中國正進入「強省會」時代,省會城市作為強有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對區域引領作用舉足輕重。

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26省會城市GDP以及增速發生了較大變化,反映出區域經濟顯現新的格局。

西安位次上升3位東北城市整體在全國名次下滑

2017年,西安,合肥,長春,石家莊,烏魯木齊等省會城市,GDP排名都有所上升。

工業增速放慢,表明這些地方有去工業化的情況,服務業盡管對經濟貢獻率上升,但因為服務業效率提升慢的原因,實際整個經濟增速會放慢,競爭力會下降。因此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的城市,應該注意防止過分發展服務業、消極發展工業趨勢。

❾ 什麼叫省會城市

所謂省會城市指的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省會城市是一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省會城市享受副省級待遇

❿ 中國西北五省那個省會城市發達

1、重慶
西部唯一直轄市,直轄以來發展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政治局官員坐鎮下,必然會前途無量。在中國,有了上頭的支持就有了一切發展的動力,改革開放之初,南海邊畫的那個圈成就了今天的深圳,幾十年過去後,這個幸運的圈落在了西部老牌城市重慶。在大手筆的投資以及強勢政策推進下,重慶10多年過去,整個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重慶羽翼漸豐,隱隱透出西南王的氣勢。只不過氣候還有所欠缺,過於浮躁,年輕的直轄市急於得到別人的認可,因此開始展示肌肉,但是畢竟還有老牌城市成都,要成中心,還需時日,未來則是一片光明。

2、成都
曾經的西南王,各項指標一騎絕塵,在西部一枝獨秀,沒有任何城市可以比擬。直到重慶直轄,成都不得不漸漸退居二線。當然目前成都仍然有數項指標在西部是領先的,但已經不是絕對領先。本身來說成都應該是占盡優勢的,大區機構聚集,以及先天優勢。但是面對重慶的後發制人,成都卻找不出強勢應對的策略。目前成都領先的領域主要在政治領域,總量經濟領域已經被重慶超越。政治領域也被重慶強勢挑戰。如主要金融領域大區乃至全國機構已被重慶撈走,如OTC這樣的全國交易市場,目前重慶已經有了8大交易市場。而成都卻只能 嘆氣,既生渝何生蓉。

3、西安
偏局西南一偶的老牌城市,人文歷史悠久,現在也是重要的軍工製造業城市,科教水平一流,在西部無敵手,放在全國也是一流水平。西咸一體將大大增強西安實力,西安缺少的是國家的政策,西咸新區目前還是半吊子,還沒有正式落地。
4、蘭州:西北經濟重鎮,甘寧青區域中心城市,是內地與新疆、青藏的交通樞紐,地處歐亞大陸橋的咽喉地帶,石油化學工業發達,戰略作用較強,發展前景看好。
5、昆明:西部著名旅遊城市,實業經濟不足,地處邊陲,輻射帶動作用稍欠。
6、烏魯木齊:城市建設較好。孤懸邊陲,沒有輻射帶動作用。城市的政治作用大於經濟作用,民族政策及歐亞大陸橋的開通使其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
7、貴陽:是西部環境最好的城市,氣候與大氣質量均屬於上乘,屬於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能源工業發達,但交通、經濟基礎薄弱,地理位置影響發展。
8、南寧:城市環境非常優美。但工業交通不如柳州,旅遊資源不如桂林,處境相對尷尬。能搭上西部開發的車,會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9、呼和浩特:城市有一定的規模,經濟以毛紡織業為主。環境是影響發展的主要因素。
10、西寧:傳統的機械製造工業發達,人口缺少和高原氣候限制了發展,但旅遊產業和民族政策使其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11、銀川:地處河套平原,民族政策的扶持使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良好。城市規模偏小及環境問題影響發展。
12、拉薩:新興旅遊城市,經濟是次要的,穩定壓倒一切。 <

閱讀全文

與省會城市gdp2017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