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徐州市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徐州市的GDP官方預測為6882.74億元,名義增長4.19%,全省排名第六。
㈡ 浙江湖州的生活水平如何總GDP及人均是多少
湖州的生活水平還是很不錯的,在浙江省處於中等水平。杭嘉湖一帶歷來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氣候溫和,物產豐饒,民主富庶,宜居宜業。
2008年湖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34.9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全市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並呈現出結構優化、物價回穩、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湖州市GDP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增幅高於全省水平0.5個百分點,居全省各市第6位。08年湖州市農林牧漁業實現平穩增長,除了畜牧業生產有所回落,糧食、蠶繭、水產品等穩步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22.1%,增幅居全省第4位,紡織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5個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利稅超10億元。另外,商貿流通業、旅遊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社區和中介服務業發展較快,全年增加值可比價增長速度均超過10%,全市服務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
2008年湖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34.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2.6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593.56億元,增長10.7%,其中工業增加值534.9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358.70億元,增長11.8%。三次產業比例為8.0:57.3:34.7。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40089元,增長10.5%,摺合5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36764元,增長9.4%,摺合5294美元。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33.7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6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3%和16.1%。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達到2138.50億元,比上年增長22.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批發零售業332.95億元,增長19.4%;住宿餐飲業43.76億元,增長23.8%。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2008年末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08萬,面積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55.1%,中心城市建成區68平方公里(2008年),南潯13.5平方公里。
湖州有較好的區位條件。距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南北走向的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宣杭鐵路和東西走向的318國道、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申蘇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的寧杭客運專線和即將開工的滬蘇湖城際鐵路貫穿湖州全境。新長鐵路和即將修建的湖乍鐵路使湖州分別與隴海、滬杭兩大鐵路干線連通。湖州還擁有全國一流的內河鐵路、公路、水運中轉港。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三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市國有、城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已基本完成。產業結構從原來的傳統絲綢、建材業為主,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型建材、醫葯化工、特色機電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先進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
㈢ 2018年湖州的gtp能達到多少
2107年湖州前三季度的GDP約一千八百億,增速八點壹%,所以目測2018年湖州的GDP能達到兩千七百億以上
㈣ 湖州經濟在浙江處於什麼水平
湖州市位於全中國經濟最強城市群,南有杭州北有蘇州無錫常州,東有上海北鄰江蘇西鄰安徽是交通樞紐,經濟在2017年全國排行74其管轄下經濟最高鎮織里鎮在2017全國經濟排行76,這里有很大發展空間,地理位置正好在城市群中偏東一些,又與太湖相鄰,旅遊發展也很大,水產便宜又好吃如「太湖三白」
中心:
浙江湖州,這座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江南古城,帶著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諧的社會環境,坐擁著巨大的發展資源。
浙江湖州,是您的投資之地,宜居之城。
交通樞紐區位優勢獨特
湖州是滬杭寧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連接長三角南北兩翼和東中部地區的節點城市。以湖州為中心的兩小時經濟圈可涵蓋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16個中等以上城市。湖州現代立體交通網路發達:擁有申蘇浙皖、申嘉湖、杭長揚、杭寧4條高速公路,104和318兩條國道「六路成網」;宣杭鐵路、即將通車的杭湖寧城際鐵路及已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即將動工的合湖杭、湖蘇滬鐵路「四鐵交匯」;長湖申、申嘉湖、杭湖錫、東宗線等高級航道「四線貫穿」通江達海。周邊上,上海浦東、虹橋,杭州蕭山,南京祿口等國際機場和上海、寧波、舟山、乍浦等國際港口,拉近了湖州與世界的距離。
在十二五新一輪區域合作競爭中,湖州戰略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國務院批準的長三角區域發展規劃確定的「一核九帶」的發展格局中,湖州是三帶一軸相交重要戰略節點城市。
北鄰太湖這邊風景獨好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元代詩人戴錶元在游歷湖州後留下了這樣的詩句。由此可見湖州山清水秀、宜人居住自古聞名。「太湖、古鎮、竹鄉、名山、濕地、古生態」也早已是綠色湖州的代名詞。
高擎一面生態文明大旗,呵護一方青山綠水,建設一座生態宜居城市的理念早已融入實踐。近年來,湖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推進,先後被列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擁有國家級生態縣1個、生態鄉鎮34個,近四年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位居全省前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北鄰太湖的生態環境優勢,以及優異的資源稟賦優勢形成了湖州「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核心競爭力,也成為優質項目「落子」湖州時最為看中的。
城市服務能級占據高端
湖州擁有較強的要素聚集、政策聚焦、力量聚合能力。全市公共服務效能區域領先,能為企業提供集方便辦事、政社互動、資訊交流三大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健康保障方面:全市擁有各類醫療機構1284家,形成了有較強健康保障能力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文化生活方面:擁有影劇院6個,文化館、藝術館4個,博物館、圖書館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務平台。
商務服務方面:法律、會計、稅務等各類中介機構快速發展,全市擁有旅遊星級飯店46家,以太湖度假區月亮酒店、安吉JW萬豪大酒店等為代表的待評、在建五星級高檔酒店14家,有效提升了全市商務接待能力。
金融服務方面:在工、農、中、建、交等原有五大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引進了8家外地股份制商業銀行,建立了2家村鎮銀行和13家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一批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風投、創投公司。
科技、教育、人才服務方面:全市累計引進中科院、浙江大學等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108家;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博士後工作站18個。同時全市擁有4所全日制普通高校,2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能為各類企業提供和培養高級技師和熟練技工。
發展強勁產業結構科學
縱觀湖州經濟發展的歷史,從古至今,在每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湖州都能把握時代的脈搏,開展經濟產業的升級與優化。2012年湖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46.88億元;全年實到外資10.3億美元,浙湖商回歸到位資金160億元。接下來湖州將緊緊圍繞實現打造「實力湖州、活力湖州、美麗湖州、幸福湖州」,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總目標,大力實施浙商感召、湖商回歸工程,扎實推進與央企、國企、外資、民資等各類優秀企業的對接,集聚資源要素大力引進發展以「3+3」產業(即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葯、新能源、先進裝備;三大特色優勢產業: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特色紡織)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效生態農業,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以平台承載項目,以項目推動發展,在做大經濟總量中提升經濟效益。湖州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5個省級開發區(園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8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以及吳興東部光電產業園、南潯臨滬節能電梯產業園等30多個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區。作為全省戰略層面的2個省級產業集聚區——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均已全面啟動建設。這些創業平台產業基礎較好、區位交通條件優越、資源要素充足、發展潛力巨大。
多年來,湖州一直致力於優化投資環境,在不斷完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的同時積極打造服務、高效、廉潔的政府,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致力於為投資者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投資者在湖州得到快樂生活及豐厚回報。
種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湖州重點產業平台推介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由鳳凰分區、西南分區、仁皇山西區、西塞山分區、康山分區、塘口片區等6個區塊組成的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地理中心,規劃面積共有81平方公里。
建區以來,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輪驅動,先後有陶氏化學、巴斯夫、英美資源、雀巢、統一能源等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集團和優秀企業進區投資興業,初步構成了以生物醫葯、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汽配機電、健康食品等特色優勢產業,以及服務外包、現代物流、專業市場、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面向未來的現代產業體系。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在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內首批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範區、浙江省首批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園區。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自建區以來,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超60億元,全部實現「九通一平」。周邊商務、教育、金融、休閑等公共服務配套一應俱全,已累計吸引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義大利等34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落戶投資,其中包括美國惠而浦、江森自控、空氣化工、法國歐尚、日本波路夢、義大利諾萬特克等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機械汽配製造、新型紡織服飾、白色家用電器等優勢主導產業。
太湖旅遊度假區
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位於湖州市區北部,太湖南岸,處於長三角的中心,規劃面積40.5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內唯一依託太湖資源優勢而開發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在這里,碧波如鏡,漁帆輕移,蘆葦連片,綠林成帶,盡得太湖自然風光之神韻。太湖旅遊度假區規劃打造為長三角最具活力的休閑、旅遊、健身、購物以及度假勝地。
德清經濟開發區:
德清經濟開發區是浙江省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2010年增掛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為30.2平方公里,連續多年躋身浙江省「十強」開發區。德清經濟開發區作為德清縣對外開放的主窗口,以親商、安商、富商為出發點,為投資者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
園區現形成了以生物醫葯、特色機電、新型紡織、新型建材為主導的產業格局,集聚了泰普森、天堂傘業、我武生物、凱喜雅工業園、華之傑等行業領頭羊企業,並實現了開發區工業與服務業的雙輪驅動,由單一的工業區向綜合性經濟新區方向發展。憑借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德清經濟開發區已經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的新亮點。
安吉經濟開發區:
安吉經濟開發區在1994年獲批浙江省省級經濟開發區。2009年安吉縣城遞鋪鎮並入開發區管理,率先實踐全省首創的「區鎮合一」新體制,並於2010年成功沖入浙江省省級開發區三甲。
其中城北工業區作為主要招商平台,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超30億元,實現「七通一平」,形成6000畝工業熟地。重點發展裝備製造、特色機電、汽車配件、醫葯及醫用輔料、新材料、綠色食品等產業。
南潯經濟開發區:
南潯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整合拓展面積約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並在1999年還被國務院僑辦確定為國家級華僑投資區。
目前園區已形成地板、電梯、電機等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其中電梯產量佔全國的近10%,洗衣機電機產量佔全國的60%,實木地板產量佔全國60%以上,被譽為「中國木地板之都」。世界知名的芬蘭通力、德國沃克斯和法國尚飛集團已落戶開發區。
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區:
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平台,是吳興區未來十年發展藍圖的展示區,同時也是浙江省級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
申蘇浙皖高速穿境而過,將高新區分為南北兩片,其中南片重點打造為以物流裝備、電子信息、光電新能為主導產業的現代物流裝備技術創新基地、高端製造基地和智能產業基地;北片擁有太湖12公里湖岸線,重點打造國際會展中心和集休閑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
湖州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湖州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是《浙江省山區經濟發展規劃》確立的三大省級發展試驗區之一,規劃控制區面積為165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區面積為70.9平方公里,按照「一核心兩組團」的總體布局,即天子湖鎮和泗安鎮構成發展核心區,林城鎮和梅溪鎮構成兩組團。
示範區內重點建設工業功能區、現代物流區、城市配套區、生態涵養與生態農業區、生態旅遊區等5類功能區。逐步承接發展以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紡織業和電子信息製造業為主的先進製造業,以現代物流、生態旅遊和文化創意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和以濕地生態養殖和特色苗木花卉為主的高效生態農業。
關於學習:
湖州長興中學出過高考狀元因此升為國家級中學,湖中也沒差多少,大學建議想好好讀的別來湖州,湖州只有一個二本師范。
㈤ 跪求湖州市各鄉鎮的人口數和GDP各是多少別給我說縣級的鄉鎮你懂得````
你的意思是懂抄的,湖州市共轄吳興和南潯2個市轄區和德清、長興、安吉3個縣,你要的是吳興和南潯的鄉鎮GDP情況。其中吳興區有5個鎮2個鄉,南潯有9個鎮,兄弟,你這分有點低了 - - 。
下面是信息,每個鄉鎮後面的數字為人口數和GDP。
一、吳興區
1、織里鎮:29.7萬人,25億元。
2、八里店鎮:5.5萬人,19.3億元。
3、妙西鎮:1.9萬人,6.08億元。
4、埭溪鎮:4.1萬人,10.37億元。
5、東林鎮:3.5萬人,9.7億元。
6、環渚鄉:3.2萬人,7.42億元。
7、道場鄉:3.1萬人,5.54億元
二、南潯區
1、南潯鎮:11.93萬人,52.56億元。
2、練市鎮:8.54萬人,32.17億元。
3、雙林鎮:7.5萬人,24.12億元。
4、菱湖鎮:10.2萬人,26.73億元。
5、和孚鎮:5.7萬人,31.8億元。
6、善璉鎮:3.2萬人,16.30億元。
7、舊館鎮:1.9萬人,6.27億元。
8、千金鎮:2.44萬人,7.33億元。.
9、石淙鎮:1.64萬人,4.9億元。
說明一下,數據比較難以統計,這裡面有2007年的、也有08年和10年的。可作參考。
㈥ 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
㈦ 2018全年合肥GDP是多少
7822.90億元。
2018年,合肥市全年生產總值(GDP) 7822.9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77.59億元,增長 2.2%;第二產業增加值 3612.25 億元,增長 9.5%;第三產業增加值 3933.07 億元,增長 8.0%。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 3.9:49.0:47.1 調整為 3.5:46.2:50.3,其中三產占 GDP比重首次突破 50%,達 50.3%,同比提高 3.2 個百分點。
全員勞動生產率 144748 元/人,比上年增加 13654 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 GDP 為 97470 元(摺合 14729 美元),比上年增加 9014 元。
(7)湖州市2018年的GDP是多少擴展閱讀
安徽省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3000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38.01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3842.09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3526.72億元,增長8.6%。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47.5:42.9調整為8.8:46.1:45.1,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8.9%,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與全國差距由上年的9個百分點縮小到7.1個百分點。
全員勞動生產率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摺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㈧ 2018年杭州市和蘇州市的GDP分別是多少
從上圖來看,蘇州的經濟總量達到了我國直轄市的水平,也就說破九千億了。而杭州還保持在六千多億的水平。
㈨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㈩ 2018年合肥GDP是多少
這個只有2019年才能夠知道最終數據哈,現在無從知曉哈,最多隻能是預測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