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加坡近五年的GDP和失業率
2005 125,413.7 million USD
2006 145,074.7 million USD
2007 176,766.7 million USD
2008 193,339.8 million USD
2009 182,233.0 million USD
圖表在這里http://www.singstat.gov.sg/stats/charts/econ.html
不過是近20年的。
失業率可以在這里找到
http://www.mom.gov.sg/publish/etc/medialib/mom_library/mrsd/md.Par.29225.File.tmp/mrsd_employment%20rate%20in%20singapore.pdf
② 新加坡GDp
2010年:236,420,337,820.7
2011年:275,369,805,946.7
2012年:289,941,106,344.2
2013年:302,245,904,259.6
2014年:307,871,907,186.0
單位:美元
③ 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的對比
香港發展的確抄緩慢,新加坡是快襲些。就GDP而言。
但是香港的緩慢是有原因的,比如98金融危機,與大陸貿易的降緩,97後跨國公司的撤離等等。
不必移民,香港會受益於大陸長期經濟向好的趨勢,現在也正在逐漸變好,隨著國內開放的程度提高,比如港澳通行證對旅遊的刺激,和港股直通車/QDII帶來一定量的資金(盡管現在很少)。而新加坡的經濟潛力是相對局限的,做不了亞太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政治局勢不夠穩定,高端人才在凈流出。
不過,香港由他自身的經濟問題,在長期看來最大的風險是被上海替代他的金融中心地位,看看H股中有多少是國內的公司,如果中國放開資本市場(十年內有可能性),會對香港有很大沖擊的,畢竟金融是香港GDP第二重要的產業。
個人覺得不必移民,現在全球沒有樂土,香港夠好了,低稅福利不錯,又有中國的政治保障。關鍵是要投資,投在國內,分享國內高速GDP增長的好處。
④ 新加坡,香港這么小gdp怎麼這么高
新加坡只有4所公立大學,香港只有8所公立大學,學校少,世界排名又都很好,所以競爭壓力大,所以對學生要求高,尤其是國際學生。同時新加坡和香港經濟發達,想去的人多,還是競爭壓力大,所以人家擇優錄取。
⑤ 在網上看到新加坡的出口佔GDP的186%,非常困惑這怎麼可能
1、進出口額佔GDP的比重叫——對外貿易依存度。
其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其中,進口總額佔GNP或 GDP的比重稱為進口依存度,出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出口依存度。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一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
2、外貿依存度等於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而GDP的計算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出口-進口),因此,在一些對外貿易發達的經濟體中,進出口總額有可能大於GDP,導致外貿依存度大於100%,比如2002年荷蘭外貿依存度為112.2%,泰國105.7%,馬來西亞181.9%,新加坡175.5%(《中國統計摘要 2004)。
3、所以,越小的國家、進出口約發達的國家,外貿依存度越高。類似中國這種國家,外貿依存度只有50%左右。
⑥ 中國2017年gdp增長為什麼下降0.2
1.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是GDP增長的絕對力量中國經濟發展是由政經結合,經行政首長謀劃的,結合政治任務,以政治前程為激勵力的官場商場結合的投資型增長經濟。在執行層面,由政體轄區內的官員發令,形成了人財物層層響應的規模、復制、官商一體的項目開發型,以公共消費為切入點快速走向國際標準的裙帶關系經濟。其表現為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點上的規模迅猛擴張,還沒有顧及社會效率和利潤,尚未完全認識到更沒有做到生產為消費服務。相反,生產勞動束縛人的自由,迫於生計或追求陞官發財夢而努力讀書拚命勞動,為生產而生產為學歷而讀書。國家力量是任何個人或組織不能相提並論的,政治業績與經濟收益兼得之激勵力是任何行業都無可比擬的。經濟由政府官員控制,具有政治色彩;陞官發財需要大搞項目,搞獲取回扣旱澇保收項目,搞那些規模大、價格可隨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費項目。搞項目由政府出面銀行出資且官員無風險操作是市場經濟中絕無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價失控,政治業績和經濟回報必然雙雙豐收,從而大開發大投資之勢自然不可當。當陞官發財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時候,在政治前程離不開項目經濟的情況下,以社會基礎建設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費為基本內容的GDP增長就是絕對的結果。因而說,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是GDP增長的絕對力量。這是突破常規經濟律建設中國特色道路的創舉。2.復制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市場經濟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進外資是GDP增長的高平台新起點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下,通過購買世界先進的生產線,然後模仿製造、改進工藝並學習配套的市場經濟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現代化生產水平和規模是GDP增長的高新基礎。生物科技引入農業使糧棉畜牧林產量翻番增長,不僅解決了衣食溫飽問題降低成了生活品產出成本,而且留給發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產的用地大幅增多。中國開放早期就強調引進外資,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積極融入世界市場,同國際接軌。這在經貿和資金及其運作上,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形成了GDP增長軟設施。如此十幾年下來,很快就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距離,同時通過科教興國培植民族創新能力以趕超世界水平。這是走捷徑實現經濟騰飛的英明之舉。3.農民及廉價民工等絕對多數人的勤儉節約和國家資源存量變現、高物價是GDP增長的實質所在農民和廣大低薪勞動者節衣縮食支持了大出口大加工賺外匯,從而儲蓄了勞動成果積累了資本,支持了貨幣信貸過多、外貿順差過多和公共設施建設。這樣就填充了GDP總量猛增的空虛。同時,十多億人的勤儉節約支持一、二億人的共產主義生活,必然出現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城市亮麗門面效應。存量變現和高物價意味著物資總量未變,以貨幣標記的GDP和財稅帳面卻平地起大廈。物資采購、項目發包中的回扣交易使價格大幅度增長,貨幣貶值;行業壟斷收入和房地產等的高物價形成充貨膨脹。此二者造成貨幣標記的GDP高增長,貨幣需求和發行量不斷增加。4.汽車住房帶動的路橋建設和造城運動所形成的公共規模消費是GDP進入高速增長的新龍頭力量衣食經濟反映在恩格爾系數上,是溫飽先行經濟。由於其規模小,佔用資金量不多,基本上屬改革開放早期目標和私營經濟活動范圍,是中國改革開放前十年GDP增長的龍頭力量。改革開放的後十年階,住行經濟由於級差大規模大投入大,可以說是豪華型經濟。房地產由國家控制,汽車則屬大企業,養車費用高昂,路橋建設涉及到地產。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場與商場結合,大手筆項目規劃經濟推動GDP空前高漲。加之低利率房貸車貸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費,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湧入高消費群,成功地刺激了內需,使GDP高增長有了著落點。
⑦ 求新加坡歷年GDP
Time Series on Annual GDP at Current Market Prices
Year S$ mil US$ mil
1960 2,156.5 704.5
1961 2,339.7 764.3
1962 2,528.2 825.9
1963 2,807.8 917.2
1964 2,735.9 893.7
1965 2,982.2 974.2
1966 3,354.8 1,095.9
1967 3,788.0 1,237.4
1968 4,362.3 1,425.0
1969 5,078.7 1,659.1
1970 5,876.0 1,919.5
1971 6,926.1 2,270.3
1972 8,297.6 2,950.3
1973 10,388.7 4,227.5
1974 12,819.7 5,260.7
1975 13,722.3 5,786.8
1976 14,989.0 6,066.5
1977 16,329.3 6,694.0
1978 18,300.9 8,047.9
1979 21,098.3 9,702.2
1980 25,792.6 12,045.9
1981 30,259.9 14,322.9
1982 33,838.8 15,812.5
1983 37,896.9 17,934.3
1984 41,481.5 19,446.6
1985 40,622.1 18,462.9
1986 40,787.5 18,732.2
1987 45,387.9 21,551.7
1988 53,285.8 26,478.7
1989 61,248.0 31,404.4
1990 70,390.6 38,836.2
1991 78,059.0 45,183.5
1992 84,724.7 52,010.3
1993 97,711.9 60,472.8
1994 111,862.2 73,237.0
1995 123,399.8 87,060.7
1996 134,207.6 95,175.9
1997 147,435.5 99,296.5
1998 142,278.1 85,013.2
1999 143,867.9 84,882.8
2000 162,584.1 94,311.8
2001 157,136.1 87,702.2
2002 162,299.5 90,639.7
2003 167,174.0 95,955.7
2004 190,484.2 112,692.5
2005 208,763.7 125,413.7
2006 230,509.2 145,074.7
2007 266,405.1 176,766.7
2008 273,537.2 193,339.8
2009 265,057.9 182,233.0
這么詳盡的資料一般都是不外泄的,今天破例了。
⑧ 新加坡歷年的GDP是多少
新加坡歷年的GDP,如圖所示
⑨ 為什麼新加坡人均gdp這么高但物價水平很低
為什麼新加坡人均gdp這么高但物價水平很低、?
1、新加坡的人均GDP很高,但是物價並不是低,回新加坡多答次被評為生活最貴的國家之一
2、但是和新加坡僅一橋之隔的馬來西亞的物價卻很低,僅為新加坡的1/2,而且房價更是新加坡的1/4,可以說是非常值得期待
3、現在馬來西亞發展迅速,而且很多基建設備正在建設中,是個名副其實的價值窪地!
⑩ 新加坡現在屬於發達國家嗎
書上是對的。
1.新加坡政府自己宣布的,「新加坡是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
2.人均GDP,新加坡尚低版於發達權國家要求
3.是否發達,不僅僅看GDP。比如,A和B寫一份協議,A以10000億出售一個蘋果給B;B以10000億出售一個香蕉給A。那麼當年,A和B所在國家是不是增加了20000億的GDP呀?再舉個例子,類似於香港、上海,人均GDP,早就超過發達國家標准了,但GDP大部分來自房地產等非民生產業,老百姓日子還是低水平。
所以是否發達國家,考慮因素是綜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