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南昌人均gdp在省會城市中排第幾

南昌人均gdp在省會城市中排第幾

發布時間:2021-01-06 04:22:50

① 河南有哪些市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21個縣級市。

17個省轄市分別是: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南陽市、漯河市、許昌市、三門峽市、平頂山市、周口市、駐馬店市、新鄉市、鶴壁市、焦作市、濮陽市、安陽市、商丘市、信陽市

21個縣級市分別是:新鄭市、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鞏義市、偃師市、舞鋼市、汝州市、林州市、衛輝市、輝縣市、沁陽市、孟州市、禹州市、長葛市、義馬市、靈寶市、永城市、項城市、鄧州市、濟源市

(1)南昌人均gdp在省會城市中排第幾擴展閱讀

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

河南省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時,全年無霜期201~285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中華民國時期,洛陽曾是吳佩孚的基地。

1926年(民國十五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

1928年(民國十七年),張國燾、徐向前等在大別山區開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信陽新縣是根據地的首府。

1930年(民國十九年)5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移駐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會駐地由商丘市遷駐開封市。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事變後,中華民國遷都洛陽。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彭雪楓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商丘永城為根據地的首府。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

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

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並入河南省。

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河南

② 寧波經濟比南京發達嗎為什麼人均GDP比南京差了一大截。我在南京上學,上課的老師說南京市是省會城市

除了廣州 有什麼省會敢說經濟百分百比南京強? 南京人均gdp 可是比杭州還高的 。 總部經濟僅此廣州 全國排名第二, 要知道南京只有800多萬人 比某些如成都1000多萬強多了。

③ 2006全國各省會城市人均gdp排名

2006年各省GDP對比!
名次 省份 GDP(億) 增長率

01 廣東省 25969 14.1%

02 山東省 21846.7 15.0%

03 江蘇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6.17 12.2%

08 遼寧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637.8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 12.0%

14 黑龍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廣西區 4801.99 13.5%

17 山西省 4746.52 11.7%

18 江西省 4618.77 12.3%

19 內蒙古 4790.11 18.6%

20 陝西省 4383.91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雲南省 4001.86 11.9%

24 重慶市 3486.2 12.3%

25 新疆區 3063.15 11.2%

26 貴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肅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寧夏區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31 西藏區 290.05 13.4%
2005年我國各省市人均GDP及人均收入排名全國31省市人均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值(億)(排名) 人口(萬) 人均GDP值(萬)
1, 上海 GDP 5400(7) 1674 3.2258
2, 北京 GDP 3130(14) 1382 2.2648
3, 天津 GDP 1900(22) 1001 1.8981
4, 浙江 GDP 7400(4) 4677 1.5822
5, 江蘇 GDP 10000(3) 7438 1.3444
6, 廣東 GDP 11000(1) 8642 1.2729
7, 福建 GDP 4100(12) 3471 1.1812
8, 山東 GDP 10500(2) 9079 1.1565
9, 遼寧 GDP 4600(10) 4238 1.0854
10,新疆 GDP 1600(24) 1925 0.8299
11,湖北 GDP 5000(8) 6028 0.8295
12,河北 GDP 5500(6) 6744 0.8155
13,吉林 GDP 2100(19) 2728 0.7698
14,海南 GDP 600(28) 787 0.7624
15,湖南 GDP 4200(11) 6440 0.6522
16,河南 GDP 6000(5) 9256 0.6482
17,山西 GDP 2000(20) 3297 0.6066
18,黑龍江 GDP 2200(16) 3689 0.5964
19,寧夏 GDP 330 (29) 562 0.5872
20,安徽 GDP 3500(13) 5986 0.5847
21,重慶 GDP 1800(23) 3090 0.5825
22,青海 GDP 300(30) 518 0.5792
23,四川 GDP 4800(9) 8329 0.5763
24,西藏 GDP 150(31) 262 0.5725
25,陝西 GDP 2000(20) 3605 0.5548
26,雲南 GDP 2300(15) 4288 0.5364
27,江西 GDP 2200(16) 4140 0.5314
28,廣西 GDP 2200(16) 4489 0.4901
29,甘肅 GDP 1100(25) 2562 0.4294
30,內蒙古 GDP 950(27) 2376 0.3998
31,貴州 GDP 1100(25) 3525 0.3121

④ 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區分標準是什麼有什麼指導意義

一、參與城市評定的都必須為國家地市級(含州、盟、地區)及以上級別的共338個城市。北上版廣深都是中國城鎮權人口超千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GDP產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四個超一流城市。

二、中國的新一線城市為15個。萬億元俱樂部的其他八個成員:依影響力排名: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以及青島。西北中心城市西安,東北中心城市沈陽,中部樞紐城市鄭州,省會長沙以GDP產值居全國第13位入列,副省級城市超8000億元:大連、寧波入列。

三、國家擁有30個二線城市:廈門、哈爾濱、濟南、長春4個副省級城市。福州、合肥、昆明、石家莊、南寧 、南昌、貴陽、太原、海口、烏魯木齊、蘭州11個省會城市,無錫、佛山、溫州、常州、泉州、煙台、嘉興、南通、金華、珠海、惠州、徐州、紹興、中山、台州15個城市都是沿海地區的經濟強市。

⑤ 2012年中國省會城市的人均gdp排名

以下是2012年人均GDP(美元),為網友根據官方發布公報中的GDP總量和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以及2012年平均匯率推算(台北為官方發布數據),同官方公布的部分數據對照略有差別,但差距較小,可是為不同統計方法的正常誤差,還算比較客觀。

澳門76594(亞洲第一)
香港36768
台北 31079
廣州16902(廣東省第二)
天津14444
長沙14242(湖南省第一)
杭州14097(浙江省第一)
南京14024(江蘇省第三)
北京13797
上海13777
呼和浩特13299(內蒙古第四)
沈陽12758(遼寧省第三)
武漢12529(湖北省第一)
濟南11022(山東省第六)
鄭州10032(河南省第一)
烏魯木齊9741(新疆第五)
南昌9426(江西省第二)
長春9299(吉林省第一)
福州9192(福建省第二)
西安9168(山西省第二)
成都9129(四川省第一)
銀川8876(寧夏第一)
合肥8742(安徽省第二)
太原8624(山西省第二)
拉薩7364(西藏第一)
昆明7328(雲南省第一)
蘭州6853(甘肅省第四)
哈爾濱6777(黑龍江省第二)
重慶6191
海口6134(海南省第二)
貴陽6051(貴州省第一)
南寧5954(廣西第四)

⑥ 哈爾濱人均GDP 4.8萬,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為何這么低

我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擁有遼闊的地域面積,900多萬平方公裡面積劃分成了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含了600多個城市,當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也造就了每個城市自己的獨特風格,身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在經濟發展方面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曾經以農業為根基的龍頭老大一度成為了GDP墊底的城市。

一、與時俱進才能跟上經濟發展步伐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直是人們權衡一個地區經濟運轉情況的有效依據,作為黑龍江的省會城市哈爾濱只能盡自己最大的所能不去拖國家的後腿,也在不斷的尋找新的方向,旅遊業的興起就是時代與時俱進的產物。

⑦ 中部省份中,哪個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為什麼

與大多數老師觀點不同,我認為中部六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是河南省 ,很多人把綜合經濟實力,誤以為就是GDP的排名,其實不然,衡量一個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要從八個方面來看,分別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客運總量、貨運總量、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地區財政收入。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部六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排名依次是:1,河南省 43890億2,湖北省 31872億3,湖南省 31328億4,安徽省 28816億5,江西省 21770億6,山西省 5722億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看,河南省毫無疑問,領先其他五個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相差不大,安徽省處於中間位置,江西省偏低,山西省最低,只有5722億。

綜上所述:從以上八個指標來看,河南省在五個指標,湖北省領先兩個指標,安徽省領先一個指標。所以,很清晰的知道,河南省的經濟實力,在中部排第一。

⑧ 為什麼蘇州GDP超過全國除了廣州外所有省會城市

1.首先是蘇州包含5個縣級市,再加上本市得幾個區。第一張家港有一個(保稅區)在加上沙鋼集團等重工業等。第二是常熟輕紡工業還有一些大型企業比如常熟商貿城(服裝城),第三是太倉高科技企業和農林業相對發達。第四崑山台資企業多如牛毛。第五吳江有盛澤有國際輕紡城之稱。盛澤絲綢也是歷史悠久。以上幾個都是全國GDP名列前茅得百強縣。在加蘇州本市得新區和工業園區(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改革開放試驗田、國際合作示範區)。所以說蘇州GDP能低么。

⑨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閱讀全文

與南昌人均gdp在省會城市中排第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