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中國gdp比美國少很多,中國13w億,美國20w為什麼有人覺得中國2030年能超過美國
的確,2018年全球GDP預測來美國20.41萬億美元,源我國14.09萬億美元。
如果我國經濟保持每年6.5%的健康增長,到2024年可以趕上美國現有的經濟總量。至於2030年能否超過美國,不但要看我們自身,還要看美國經濟增長率情況。要知道,今年美國增長率可能達到4.1%。如果其保持這個增長率,2030年GDP能超過美國的論斷肯定是過於樂觀了,不是實事求是。
B. 2018年各項經濟指標都在增長向好,那為什麼GDP增速下降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8%、6.7%、6.7%、6.6%,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2017年全年GDP增長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在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從定性因素上分析,這種微幅波動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數據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將保持微幅波動狀態。
(2)經測算,2018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繼續小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
(3)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和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經濟政策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戰略下的單邊貿易保護舉措,不僅不利於中國的出口企業,也可能引發全球的貿易戰,從而給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4)在2017年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長的基礎上,2018年基礎設施計劃投資額繼續大幅增長,依然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然而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環保是否達標成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沖動得到有效約束;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剝離後,債券發行不足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無法支撐投資規模的大幅擴張;而且美國政府的連續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國央行被動提升基準利率,從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成本;
2018年,在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加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下,房地產價格得到有效遏制,這一方面將限制和降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另一方面也會削弱房地產對家電、傢具、建材等行業的拉動作用;另外,導致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持續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潤不斷下滑、盈利前景惡化、信用風險上升、融資成本過高、投資領域受限、市場壁壘難以真正破除等)沒有得到顯著改善,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仍將持續低迷。
(5)從經濟先行指數角度來看,通過經濟先行指數來判斷經濟運行趨勢,是國際學術界進行經濟預測的方法之一,根據中國社科院數技經所的中國經濟先行指數(該指數由12個子指標構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點,然後呈現平穩微幅下調的發展趨勢。
以上來自網路,供參考。
C. 2017-2018年美聯儲為什麼要加息美國的經濟增長是不是太快了
1、2015年12月16號,美聯抄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襲率上調25個基點,達到0.25%至0.5%的水平,這也是美聯儲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上一次加息還是在2006年6月。
2、2016年12月14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終於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5%至0.75%的水平
3、2017年3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
2017年6月14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1%至1.25%的水平
2017年12月13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1.25%調升至1.25%-1.5%。
D. 美元2018年將迎來大蕭條是真是假
今年對美元來說流年不利,多頭從年初的峰巔很快跌至谷底,經歷堪比「坐過山車」。展望2018年,國外知名財經媒體PoundSterling Live周五(11月10日)撰文指出,美元將面臨一系列不利因素,幾乎所有情況都表明2018年美元將迎來蕭條期。
如果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美元就會貶值。如果美國經濟放緩,美元也會下跌。看起來,2018年美元將迎來蕭條期。
這一趨勢背後的一股力量來自美國投資者的持續趨勢。自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投資者大幅減持歐洲政府債券。
Waldman指出:「這導致了美國在國際資產凈頭寸上的最大惡化,與基於經常賬戶赤字積累所要求的形成對比。」
另一個與Waldman的主題沒有直接聯系但仍與美元軌跡有關的因素是全球央行對美元的購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據,美元在央行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為63.79%,在2017年的每季度都有所增加。
鑒於新興世界的崛起,尤其是因為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正處於長期下降之中,其在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占的比例過大。
瑞銀預測,到2018年底,英鎊/美元匯率將保持在1.32,高於此前預測的1.29,也高於目前的市場價格水平。
這意味著,歐元/美元匯率的潛在漲幅可能會更大,Waldman和他的團隊預計,到明年年底,其將攀升至1.25。
與此同時,美元兌澳元很可能會下跌近6%,澳元/美元匯率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升至0.81左右。
E. 2018年前3季度,我國GDP過10萬億關口,該指標為
不知道你的數據哪裡來的,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GDP是65萬億,一個季度都不止10萬億了。
中國政府網截圖
F. 40年前中國gdp約為美國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18年則變為多少
中國GDP增速為6.9%,美國GDP增速為2.3%。
在美國GDP體量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中國要趕超地球頭號經濟強國美國任重而道遠,中國GDP增速為6.9%,美國GDP增速為2.3%,按照經濟趨勢,假設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匯率穩定,世界和平,中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6%,美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2%,按照這個增速可以大概推算出。
到了2029年,美國GDP為245871億美元,而中國GDP為246500億美元,也就是說,大約在2030年左右,中國GDP總值將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是大概率的事,到那時世界經濟格局或許被正式改寫。
(6)美國2018三季度GDP增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我國是以13.9億/74.4億=18.68%,創造了世界財富的13.6億美元/84.5億美元=16%,是世界人均財富值的85%,還拖了世界人均財富的後退。美國人均GDP是我國人均的6.45倍(5.45/0.85)。
但這還僅僅是表面現象,還有體現居民收入的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約佔GDP總量的70%,而我國只有約40%。這樣真正拿到個人手上的可支配收入更是只有美國的6.45*70%/40%=1/11,而不是人均GDP的1/6.45。
G. 2018前三季度各省會城市GDP增速排名
目前沒有明確數據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採納,謝
H. 2018年世界經濟前三強是哪些
1、美國
美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名義GDP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經內濟價值約佔了全世界20%多,同時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容的進口國,以及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國,因其擁有強大的技術,在進口原材料後,再進行加工,而後以數倍的價格的出口。
2、中國
中國的名義GDP為11.218萬億美元,雖然中國仍為發展中國家,但其經濟發展迅速,各大科技技術正在逐漸完善,還擁有眾多勞動力,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體不可或缺的一方。
3、日本
日本的GDP為為4.938萬億美元,雖然日本是個島國,但它的技術發展曾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使其迅速發展,成為超越歐洲各國的存在,由於物資匱乏,所以大多原材料都依賴進口,在全球十大經濟體中,排名第三。
I. 美國2018年GDP為20萬億美元,中國則是9萬億元人民幣,是不不是可以說美GDP是中的14多倍
只看數字的話,沒錯。
不過有一點搞錯了,中國2018年的GDP總量是90萬億人民幣。
J. 2018年中國gdp比美國少很多,為什麼有人覺得中國2030年能超過美國
2018中國GDP達到了美國的65%,從2018到2030隻需要每年GDP達到美國的GDP每增長3%就行,目前來看這是可行的,2018中國GDP實際增長6.6但別忘了安美元名義增長中國GDP增長了9.8,而美國今年高速增長也就增長了3.9而且美國的這種高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