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年GDP世界排名
2015年世界gdp排名前50名國家名單:
排名 國家或地區 GDP總量(十億美元) 所在地區
1 美國 16197.96 美洲
2 中國 10385.66 亞洲
3 日本 4817.52 亞洲
4 德國 3373.3 歐洲
5 法國 2565.62 歐洲
6 英國 2532.05 歐洲
7 巴西 2503.87 美洲
8 印度 2117.28 亞洲
9 俄羅斯 2109.02 歐洲
10 義大利 1953.82 歐洲
11 加拿大 1839.14 美洲
12 澳大利亞 1598.07 大洋洲
13 西班牙 1311.12 歐洲
14 韓國 1234.04 亞洲
15 墨西哥 1210.23 美洲
16 印度尼西亞 1006.89 亞洲
17 土耳其 838.973 亞洲
18 荷蘭 767.096 歐洲
19 沙烏地阿拉伯 682.583 亞洲
20 瑞士 616.595 歐洲
21 阿根廷 537.117 美洲
22 瑞典 533.248 歐洲
23 伊朗 514.821 亞洲
24 比利時 511.145 歐洲
25 挪威 501.067 歐洲
26 波蘭 496.741 歐洲
27 泰國 412.711 亞洲
28 南非 402.152 非洲
29 奧地利 393.753 歐洲
30 哥倫比亞 387.399 美洲
31 阿聯酋 374.925 亞洲
32 委內瑞拉 349.656 美洲
33 馬來西亞 340.002 亞洲
34 丹麥 308.366 歐洲
35 奈及利亞 293.107 非洲
36 智利 291.969 美洲
37 新加坡 277.86 亞洲
38 埃及 275.868 非洲
39 中國香港 273.667 亞洲
40 以色列 259.063 亞洲
41 菲律賓 258.517 亞洲
42 芬蘭 252.163 歐洲
43 巴基斯坦 236.625 亞洲
44 希臘 235.906 歐洲
45 哈薩克 220.141 亞洲
46 阿爾及利亞 214.448 非洲
47 秘魯 211.98 美洲
48 葡萄牙 206.623 歐洲
49 愛爾蘭 205.536 歐洲
50 烏克蘭 195.353 歐洲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
⑵ 上海的GDP是世界第幾
05年是接近2。3萬億美金
按今年8%的增長率算
要追上日本至少還有10年
我們連人家的一半都還不到啊
按照去年GDP18萬億人民幣計算,今天的GDP增長也應該在9%左右,06年我國的GDP接近20萬億人民幣。如果美元和人民幣保持不變的話,也就是目前的8左右,那麼按照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13億,人均GDP超過1.5萬元人民幣,也就是還達不到2000美元,在1900美元左右。當然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有大變化就不一樣了,總GDP排名第四
美國是10萬億多了
1 美國 14,486,624
2 日本 4,663,823
3 德國 2,730,109
4 中國 2,259,188
希望採納
⑶ 2015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國家統計局了2014年我國國民經濟的相關數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GDP數據總量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去年全年增長7.4%,好於預期的增長7.3%,但依然創下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
統計局還發布了人口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約為7575美元(約合人民幣46531元),高於2013年的6767美元,但仍然落後於很多國家。按照「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的標准換算可知,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人均GDP應按年中人口數量計算,結果應該比7575美元略高,但也相差不遠。我們的經濟總量確實在不斷擴大,但是人均水平還是很低,我國人均GDP在世界上還是在90名左右的,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我的更多文章
2014年歐洲各國國家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最新排名
2014年全球各國男女平等指數排名 性別差距報告發布
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 王健林中國首富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預測:2015年世界GDP排名中國GDP經濟總量位居第二
2015年-2024年世界各國經濟總量GDP排名預測
世界銀行預測2015年世界各國GDP經濟總量及GDP增速排名
⑷ 2015年世界各國GDP總量排名前50名是哪些國家人均GDP排名如何
1、先登錄國家資料庫網站,找到國際數據,進入世界銀行官網;2、選擇顯示文字為專中文,點擊頁面屬下的數據欄;3、在查詢指標的界面下,選擇按專題查詢;4、選擇按經濟與增長標簽查詢5、界面一般顯示的是CNI數據,可以點擊數據進行調換,改為GDP數據。6、點擊經濟與增長下的GDP(現價美元)7、這樣就可以查詢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GDP。補充:世界銀行世界銀行(World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4年,1946年6月開始營業。
⑸ 上海經濟世界第幾
2004年世界城市<GDP>排名
1東京 日本
2紐約 美國
3倫敦 英國
4洛杉磯市 美國
5大阪 日本
6香港 中國
7芝加哥 美國
8多倫多 加拿大
9墨西哥城 墨西哥
10蒙特利爾 加拿大
11橫濱 日本
12名古屋 日本
13柏林 德國
14休斯敦 美國
15漢城 韓國
16馬德里 西班牙
17漢堡 德國
18新加坡 新加坡
19上海 中國
20巴黎 法國
21米蘭 義大利
22費城 美國
23羅馬 義大利
24悉尼 澳大利亞
25台北 中國
26溫哥華 加拿大
====================================GDP700億美元以上
27漢堡市 德國
28巴西聖保羅市 巴西
29釜山市 韓國
30費城市 美國
31札幌市 日本
32福岡市 日本
33聖迭戈市 美國
34菲尼克斯市 美國
35神戶市 日本
36慕尼黑市 德國
37聖地亞哥市 智利
38哥本哈根市 丹麥
39墨爾本市 澳大利亞
40伯明翰市 英國
41維也納市 奧地利
42達拉斯市 美國
43底特律市 美國
====================================GDP,600億美元-700億美元
44京都市 日本
45科隆市 德國
46北京市 中國
47曼徹斯特市 英國
48馬賽市 法國
49廣島市 日本
50仙台市 日本
51廣州市 中國
52川崎市 日本
53珀斯市 澳大利亞
54西雅圖市 美國
=================================GDP,500億美元-600億美元
55舊金山市 美國
56波土頓市 美國
57都靈市 義大利
58奧斯陸市 挪威
59里昂市 法國
60深圳市 中國
61大邱市 韓國
62鹿特丹市 荷蘭
62長野市 日本
63圖盧茲 法國
64布里斯班市 澳大利亞
65莫斯科市 俄羅斯
66法蘭克福市 德國
67埃德蒙頓 加拿大
68高雄市 中國
69尼斯 法國
70翰內斯堡市 南非
71雅加達市 印度尼西亞
=================================GDP,400億美元-500億美元
72不萊梅 市 德國
73斯圖加特市 德國
74開羅市 埃及
75都柏林市 愛爾蘭
76孟買市 印度
77聖彼得堡市 俄羅斯
78天津 中國
79開普敦市 南非
80熱那亞市 義大利
81姬路市 日本
82華盛頓市 美國
83仁川市 韓國
85里約熱內盧市 巴西
86里斯本市 葡萄牙
87台中市 中國
88布宜諾斯市 阿根廷
=============================GDP,400億美元以下
⑹ 2015世界城市gdp是什麼,2014世界城市gdp,2015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全球大城市GDP排行榜
1 日本 東京 29900億美元
2 美國 紐約 約26300億美元
3 美國 洛杉磯 17874億美元
4 英國 倫敦 6955億美元
5 法國 巴黎 6581億美元
6 美國 芝加哥 6571億美元
7 日本 大阪/神戶 5255億美元
8 墨西哥 墨西哥城 4521億美元
9 美國 華盛頓特區 3845億美元
10 美國 舊金山 3745億美元
11 韓國 首爾 2656億美元
12 日本 京都 2548億美元
13 日本 橫濱 2445億美元
14 中國 香港 2440億美元
15 加拿大 蒙特利爾 1875億美元
16 加拿大 溫哥華 1744億美元
16 加拿大 多倫多 1744億美元
18 荷蘭 阿姆斯特丹 1687億美元
19 瑞士 伯爾尼 1652億美元
20 日本 名古屋 1589億美元
21 西班牙 巴塞羅那 1541億美元
22 日本 北九州 1530億美元
23 中國 上海 1511億美元
24 西班牙 馬德里 1497億美元
25 中國 北京 1476億美元
26 新加坡 1444億美元
27 俄羅斯 莫斯科 1183億美元
28 馬來西亞 吉隆坡 1147億美元
29 中國 台北 1115億美元
30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1022億美元
31 澳大利亞 悉尼 1000億美元
32 德國 柏林 998億美元
33 比利時 安特衛普 997億美元
34 義大利 羅馬 955億美元
35 美國 新奧爾良 876億美元
36 德國 漢堡 861億美元
37 加拿大 渥太華 795億美元
38 芬蘭 赫爾辛基 744億美元
39 中國 廣州 733億美元
40 中國 深圳 731億美元
41 瑞典 斯德哥爾摩 699億美元
42 印度 新德里 687億美元
43 美國 費城 664億美元
⑺ 2015上海的經濟總量
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下降,逐步由拼資源向拼智力轉變。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更低,創新驅動力更強。2013年和2014年,上海僅以3%~5%的投資增速支撐了7%~8%的經濟增長率;而全國要用15%以上的投資增速才能支撐7%~8%的經濟增長率。
上海產能過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運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從產業發展瓶頸看,全國面臨的是融資難和生態環境硬約束突出,而上海產業發展更多面臨的是制度約束。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上海經濟穩中有進,呈現出
與全國不同的「新常態」特徵
(一)2014年上海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全年GDP增速達到7%
2014年上海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其中,「穩」主要表現在「四個平穩」:一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從全年經濟走勢看,前三季度全市GDP累計增速分別為7.0%、7.1%、7.0%,波動幅度僅為0.1個百分點,較為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二是物價保持平穩態勢,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7%,其中10月份上漲2.4%,明顯低於3%的年度控制目標,在較低的通脹水平上實現了中速增長。三是就業形勢平穩,截至10月末,全市新增就業崗位58.15萬個,提前三個月完成年度就業創業目標;城鎮登記失業人數達24.29萬,同比減少1.32萬人,沒有出現明顯的就業壓力。四是社會消費基本平穩。2014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本保持平穩增長。其中一季度增長7.2%,上半年增長7.6%,1-10月增長8.7%,平穩回升。同時1-9月份無店鋪和網上商店消費分別增長21.7%和25.1%,明顯高於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
「進」主要體現在「六個進一步」:一是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比二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增速高於第二產業和工業3.9和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62.82%,比去年同期提高1.25個百分點,連續三年穩定在60%以上,產業結構更趨服務化。二是產業內部結構進一步高端化。從服務業結構看,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和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5%、12.5%和8.4%。從工業結構看,1-10月份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6.4%,也比全市工業總產值高出4.3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分別增長20.1%、37.0%和11.6%,同比增幅都有所上升。三是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增強。1-10月份,上海利用外資實際到位金額增長10%,比全國高出8.6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利用外資增長24.1%,同比提高18.8個百分點。四是金融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1-10月份,全市有價證券成交額增長32.5%,其中股票成交額增長10.4%,扭轉了1-8月份負增長的局面。新金融特色功能區初現雛形,如嘉定區促進產業與金融「共榮共生」,大力推進「金融矽谷」建設,著力打造新型金融產業發展集聚區、資本市場上市企業總部集聚區和為長三角地區配套的專業金融服務集聚區,目前嘉定區已經集聚了1000餘家基金公司、管理資金規模近千億元。五是轉型發展進一步提速。一方面,節能減排工作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標。截至10月底,上海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削減3%;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比上年削減1%;單位GDP的能耗總體減少18%,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另一方面,土地的二次開發步伐加快。如奉賢區1-9月份已騰出土地1597畝,25個騰出土地的項目中已有10個進入土地二次開發的實質性啟動。六是改革效應進一步顯現。一方面,各區縣對接自貿區改革步伐加快,如青浦區對照市下發可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已復制推廣6項,並正在推進18項,特別是出口加工區創新「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再利用」的監管制度,更加領先自貿區一步。另一方面,「營改增」政策效應進一步凸顯。1-10月份,上海增值稅收入增長11.7%,依然保持較快增速。部分區縣增值稅增幅增長更快。比如,長寧區增值稅就增長46.2%,而營業稅僅增長7.9%。
(二)上海經濟運行呈現出「新常態」的特徵
近年來,上海經濟已逐步進入「新常態」。與全國相比,上海經濟「新常態」既有共性特徵,也有自身特點。
一是經濟增長保持中速。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由兩位數增長下降至一位數增長。但與全國不同的是:其一,上海經濟先於全國進入經濟中速增長階段。1992-2007年,上海經濟連續1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GDP平均增速達12.7%。2008年以後,上海經濟增速從兩位數回落到一位數(2008年9.7%、2009年8.2%、2010年10.3%、2011年8.2%、2012年7.5%、2013年7.7%),逐步進入中速增長的常態階段。而全國經濟則是從2010年開始逐步回落到中速增長階段(2011年9.2%、2012年7.8%、2013年7.7%)。因此,上海經濟先於全國向「新常態」過渡。其二,上海在「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低於全國。在經濟運行向「新常態」轉變過程中,上海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從2007年的15.2%下降到2013年的7.7%,由以往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轉為低於全國0.5-1個百分點。其三,上海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高於全國。2011-2013年,上海經濟增速從8.2%回落到7.7%,波動幅度為0.5個百分點。而同期全國經濟增速從8.7%下降至7.4%,波幅為1.3個百分點。特別是從季度經濟增速波動看,上海明顯小於全國。
二是經濟結構趨於優化。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結構逐步優化,服務業增長速度快於製造業,服務業佔比穩步提高。但與全國不同的是:其一,上海服務業增速大幅高於製造業。2011年以來,上海服務業增速平均快於製造業增速4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而全國服務業增速僅快於製造業1個百分點左右,經濟增長主要靠製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其二,全國進入「新常態」後服務業增長主要依靠傳統服務業,而上海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是金融、貿易、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其三,全國「新常態」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升級換代,而上海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突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三是經濟動力發生轉變。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下降,逐步由拼資源向拼智力轉變。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更低,創新驅動力更強。2013年和2014年,上海僅以3%~5%的投資增速支撐了7%~8%的經濟增長率;而全國要用15%以上的投資增速才能支撐7%~8%的經濟增長率。因此,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更低。
四是經濟效益繼續提升。上海與全國一樣,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同步,居民收入增速快於GDP增速。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於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時,上海建設用地零增長,經濟增長開始擺脫對大規模佔用土地的依賴,而全國建設用地仍在持續增加。
五是經濟風險逐步增多。上海與全國一樣,面臨著政府負債壓力較大、房地產泡沫較大、影子銀行膨脹等眾多歷年累積起來的風險。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產能過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運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從產業發展瓶頸看,全國面臨的融資難和生態環境硬約束突出,而上海產業發展更多面臨的是制度約束。
因此,與全國相比,上海經濟「新常態」有著不同的特徵,面臨著不一樣的矛盾和挑戰。這些特徵和挑戰更多體現的是上海跨入服務經濟階段後經濟運行的新特點。
2015年需要關注國際國內重大因素的變化
(一)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仍將處於疲軟狀態。一是美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費和投資增長企穩,國際資本迴流等因素支撐,2015年美國經濟有望維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增長率將達到3%左右。二是歐盟經濟將降中趨穩。2014年受高失業率、低通脹和結構問題牽制,歐盟經濟復甦乏力,但隨著歐元區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2015年歐元區經濟有望啟穩。三是日本經濟仍將低位增長。隨著消費稅提升引發經濟增長大幅波動的效應減弱,加上量化寬松政策進一步擴大,預計2015年日本GDP增長將達到1.2%左右,略高於2014年。四是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將小幅回升。受發達經濟體需求帶動,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明年將略有回升,但由於自身潛在增長率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以及資本外流等影響,回升勢頭依然脆弱。總的來看,2015年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仍將呈現出分化態勢。除美國外,各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依然不夠強勁。綜合全球各主要機構的預測,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8%左右,略高於2014年3.4%的水平。
(二)2015年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是美元升值步伐加快
2014年受美國經濟復甦的影響,美元指數一路飆升,已經實現連續22周上升,並達到14個月以來的最高點,美元對一攬子多國貨幣的漲幅超過了2.2%。2015年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和失業率進一步走低,特別是美聯儲逐步啟動加息進程,美元升值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從歷史上看,美元每次升值都會引起世界經濟較大波動,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2015年要高度關注美元加速升值可能對世界經濟帶來的三大影響:
一是國際資本流向有可能出現逆轉。受美元升值的影響,全球將掀起新一輪風險資產重估,美元將成為國際貨幣增值投資高地,國際資本將加速向發達經濟體回歸,從而會對此前吸引大量國際資本的新興經濟體造成嚴重沖擊。據聯合國貿發會預測,未來兩年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外資流入量中保持領先的態勢可能扭轉,發達國家佔全球外資流量總量的比例將達到52%。在此背景下,我國有可能面臨外商投資增勢減弱或外資流出的沖擊。據中歐商會調查,歐盟企業中計劃擴大在華業務的公司數量由2013年調查的86%下降到2014年的57%。另據中美商會調查,將中國作為海外投資首選地的美資企業由先前的51%下降至2014年的20%。
二是國際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有可能持續走低。美元是世界商品資產波動的「指揮棒」和「風向標」,與原油、黃金、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有著高度相關性。進入2014年以來,受美元升值的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已較2014年年初下滑了8.3%,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已下滑至五年多來的新低。目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70美元/桶的大關,創四年來最低水平(圖1、圖2)。2015年在美元加速走強的背景下,國際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走低。這將有助於減輕全球通貨膨脹的壓力。但與此同時,也會使全球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帶動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新常態。
三是部分新興經濟體有可能出現新一輪貨幣危機和債務危機。歷史上,美元歷次升值都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災難性打擊。2014年9月份以來,伴隨著美元強勁升值,新興市場貨幣拋售不斷加劇。如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率跌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土耳其里拉接近4個月來最差水平;南非蘭特今年下跌1.8%;印尼盧比兌美元匯率下跌了逾1%,跌至7個月來的最低點。2015年如果美元進一步走強,有可能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並演變成新興市場的「連鎖貨幣危機」,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危機的是俄羅斯。2014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降,俄羅斯經濟出現萎縮,資金大量逃亡,導致盧布兌美元匯率大跌18%。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測算,國際油價只有維持在104美元以上,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穩,而目前國際油價已跌破70美元,俄羅斯外匯儲備僅剩4520億美元,而外債規模高達7320億美元。因此,2015年俄羅斯有可能發生債務危機和貨幣危機,進而沖擊地區乃至全球經濟。
此外,伴隨著美元加速升值,新興經濟體的國際債務壓力將不斷攀升,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抑製作用。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09-2012年間,新興國家發行的企業國際債務不斷攀升,債券總量達到3750億美元,是2004-2008年總額的兩倍多。美元走強將推升以美元計價的債券收益率,削弱新興經濟體支撐經濟增長的能力,進而拖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
⑻ 2015年全球GDP排名情況
2015年,我們都知道,全球的經濟都是在走下坡路,中國當然是毫無疑問的經濟重挫,中國GDP數據基本也是失真!個人觀點
⑼ 2015年世界各國的GDP排名是怎樣的
2015年世界GDP排名前50名國家名單:
排名國家或地區名稱GDP總量(十億美元)所在地區
1美國16197.96美洲
2中國10385.66亞洲
3日本4817.52亞洲
4德國3373.3歐洲
5法國2565.62歐洲
6英國2532.05歐洲
7巴西2503.87美洲
8印度2117.28亞洲
9俄羅斯2109.02歐洲
10義大利1953.82歐洲
11加拿大1839.14美洲
12澳大利亞1598.07大洋洲
13西班牙1311.12歐洲
14韓國1234.04亞洲
15墨西哥1210.23美洲
16印度尼西亞1006.89亞洲
17土耳其838.973亞洲
18荷蘭767.096歐洲
19沙烏地阿拉伯682.583亞洲
20瑞士616.595歐洲
21阿根廷537.117美洲
22瑞典533.248歐洲
23伊朗514.821亞洲
24比利時511.145歐洲
25挪威501.067歐洲
26波蘭496.741歐洲
27泰國412.711亞洲
28南非402.152非洲
29奧地利393.753歐洲
30哥倫比亞387.399美洲
31阿聯酋374.925亞洲
32委內瑞拉349.656美洲
33馬來西亞340.002亞洲
34丹麥308.366歐洲
35奈及利亞293.107非洲
36智利291.969美洲
37新加坡277.86亞洲
38埃及275.868非洲
39中國香港273.667亞洲
40以色列259.063亞洲
41菲律賓258.517亞洲
42芬蘭252.163歐洲
43巴基斯坦236.625亞洲
44希臘235.906歐洲
45哈薩克220.141亞洲
46阿爾及利亞214.448非洲
47秘魯211.98美洲
48葡萄牙206.623歐洲
49愛爾蘭205.536歐洲
50烏克蘭195.353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