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定市與清遠市經濟總體比較哪個好
當然是清遠了 給你一份 出爐的單
廣東部分城市(珠海,惠州,江門,汕頭,湛江,清遠,揭陽,潮州,梅州)經濟發展看點,附2007年各市GDP數據
廣東部分城市(珠海,惠州,江門,汕頭,湛江,清遠,揭陽,潮州,梅州)經濟發展看點,附2007年各市GDP數據
一:兩個比較活躍,務實,負責,有作為的ZF:惠州,湛江
惠州:從惠州頻頻出台的各種經濟發展措施與實際上招商引資取得的成績看,這個GOV很負責,很有能力,也很務實。
湛江:從徐少華在湛江人的評價中看,這樣深入人心的市級官員不多見。還有最近的湛江ZF網上述責,盡管很多人都猜疑這是在作秀,但怎麼說這是一個好的現象,是思想解放最好的體現,也證明了GOV對人民心聲的關注。
二:廣東五小將:珠海,江門,惠州,汕頭,湛江
珠海:很難想像珠海才那麼點大的GDP。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秀的臨海工業區,眾多優美的大學,高科技企業,大企業也出了不少。高收入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人數也名列廣東前茅,廣東在中小板上市的企業中珠海企業更是佔了半壁江山。人居環境,社會福利,城市建設方面亦非常優秀。很難看透這個城市是怎麼樣了?或許拿兄弟城市中山來比最能看出問題----鎮域經濟過於薄弱嚴重地拖累沒有轄縣的珠海的發展。飄逸浪漫的經濟發展戰略也許只有珠海ZF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如果把珠海當成一個公司,比較相似的就是和記黃埔在歐洲成立的3G電訊公司「3」,他們的投入付出,發展策略都充滿著前瞻性與想像力,一般的人很難理解他們所付出的值不值得去做去冒險,但或許若干年後回頭來看,才知道他們是那麼的有膽識與謀略。但幾年輸一千多億的「3」公司07已經進入收益階段,而30年特區齡的珠海,好像還沒有發力的跡象,也沒有象現在清遠一樣突破式的苗頭。珠海將依然沉默,所以只能呆在廣東五小將中,而且並不安寧。
惠州:惠州是五小將中五年內本人最看好的,雖說GDP總量,增速都同江門相當,也並沒有太過於出色之處,但惠州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成熟,不確定因素比較五小將其他城市都少。除了看好惠州ZF外,惠州近年來的中心區的城建,招商引資,大企業進入投資方面都表現的非常出色,這個城市的投資吸引力日益顯現,加上原來已經存在不錯的工業基礎與不少的大企業和接近穗鵬莞的優越地理位置,惠州未來經濟將駛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江門:與惠州相比,江門就要稍微遜色了一點。盡管江門有僑鄉優勢,人文優勢,人居自然環境優越等優勢,但在基礎大企業,引進大工業,產業層次,較有核心凝聚力的城市中央區建設,ZF行政突破能力等方面,均要遜色與惠州,但江門的優勢依然明顯,後勁也不弱,在未來廣珠鐵路,輕軌的打通後,和已初具雛形的北部新城人氣聚集後帶來的城市新一輪大發展中,相信誰強誰弱都不一定。不過還要時間上的考驗,短期內難越惠州。民富和公民總體素質方面,江門都是不錯。
汕頭湛江:兩個同樣不能小看的小區域中心城市,以後3年誰的ZF造化的好,誰都有可能成為廣東未來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作為粵東西兩個區域城市,又是優越的港口城市,這兩個城市的發展優勢不用累贅。從汕湛過去10年的經濟發展數據看,這兩個城市都是爬過來的,GDP增速每年幾乎都墊底,但07年兩市GDP增速都艱難的上升到13%,這個數據並不突出,但比較過去10年GDP增長,13%又似乎要告訴我們什麼:這是不是一個突破性的信號,這是不是多年來這兩城市排除各方方面面困擾經濟發展的因素後終於取得的進展,這是不是質變開始,還只是很普通的因素而導致的異常,哪一方面的可能都要看以後的發展,未來最關鍵的3年也許就能最好的印證。但07年的兩市成績依然要肯定:07年湛江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9000萬噸,在做大港口經濟大蛋糕上,湛江表現的不錯,08年鋼鐵項目的獲批,更為湛江的經濟發展註上強有力的一針。07年的汕頭,收獲一樣喜人。在這個信用體系受重創的商業城市,ZF10年來著力於城市信用的重建,在品牌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汕頭市省級以上商標擁有量在地級市中排名廣東省第二,這樣的成績,讓我們看到了潮汕人在這片曾經的經濟熱土上想重樹信用與重獲發展的決心毅力與努力。在做強做大傳統的民營優勢產業方面亦表現不俗,在06年粵東會議後招商引資及大工業進駐方面對比以往也有所改善。但兩地存在問題依然嚴重與不明朗,比起其他三個位於珠三角的小將,這兩個城市的表現最為直觀的就是投資吸引力遠不足。湛江的港口腹地經濟薄弱,本地缺少比較成形的製造業,沒有本地製造業的支持,只想靠大國企和同北部灣爭腹地來拉動港口的發展,總體經濟發展後勁不足,港口經濟想進一步做大舉步維艱,這將是湛江需解決的最大問題。而汕頭,更多問題出現的是在ZF的執政能力方面上:多年的交通問題,城市發展規劃問題,為當地企業提供更好發展環境的問題,ZF內部貪污腐敗問題等。盡管汕頭市未來城市規劃很明確,要造東區,造經濟帶,造大港口,但對於一個經濟剛剛在復甦,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城市來說,除造經濟帶外汕頭市那其他兩個耗巨資的規劃又怎不令人擔心,是不是又要讓人看到特區建立之初造龍湖的現象重現。錢要花在刀刃上,汕頭GOV應該重點對已有的城市建成區環境進行改善,特別是多年的疑難雜症的交通問題。在城市空間發展的也有大把地方可以發展比如:汕頭西北片的鴕浦,臨近潮安的岐山,月浦,金園工業區,位於龍湖中心區和澄城之間的區域都可以是未來城市擴張重點,而沒必要搞什麼圍海造城,什麼幾十公里的東部海岸線。對傳統民營產業的扶持方面,GOV都要給與指導與扶持與總體環境的改善。
如果汕湛兩市在3年內能繼續保持持續的增速增長,在3年內即2010年能達到GDP年增長16%或以上的水平,那麼廣東下個發展極就將能在東西兩翼鋪開,而且受省重視程度將明顯加大。而如果還是保留在原地低速增長的話,這兩地相對與任何珠三角城市來說差距將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難於拉近,想突破式的發展也許只能成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被下類高速發展的城市超過可能性也非常大。
三:兩猛將:清遠,揭陽
清遠:清遠幾年來的飛速發展已是客觀,經濟增速多年省第一,600億的GDP總量也早已撇掉省內眾多同在掙扎線上的城市。在清遠,河原經濟突發增長的第一年,就有人懷疑他們的增速是否能持續,但幾年過來,事實證明清遠堅持了下來,清遠做的很出色,很不容易。清遠的發展,是廣東省在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上,邁出的最漂亮的一步,所以清遠將受省里的重視也是情理中事。作為廣州的後花園,清遠毗鄰珠三角優越位置更讓這個騰飛中的城市備受期待。經濟發展模式克隆於東莞的清遠,非常有可能成為廣東未來的第五小虎。
揭陽:不說增速較快河源汕尾,是因為揭陽的工業基礎遠強於汕河。580億的GDP與18%的增速,揭陽大有大鵬展翅之勢。除了不錯的工業基礎,揭陽ZF在近幾年所採取的經濟發展戰略上取得的成績也是明顯的。招商引資頻報喜訊,國有大企業也先後落戶揭陽,在城市中心區與統籌發展周邊經濟,加強周邊工業重鎮的環境改善與扶持上也出成效。作為揭陽市的新星揭東縣,近年來顯現出來的潛力亦不可估量。未來的潮汕機場與廈深鐵路的完工運作,將助揭陽的經濟發展上一個更高的層次。所以揭陽的現狀不錯,發展後勁也十足,揭陽非常有機會沖進廣東五小將圈或象清遠一樣無視群雄之勢而越過現時的廣東五小將都非常之有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應該對以往的經濟強縣普寧予以重視,不要放棄面桃去搶餅,得不償失。
四:亂彈:梅州潮州
梅州:什麼都好,就是多了幾座山。優越的交通,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名人輩出,華僑的,做官的,招商引資年年打的比誰都響,為官的日日出團珠三角訪問考察學習引資,可惜的是GDP增速多年墊底。確實人類在自然面前有時顯得很渺小,梅州就是最好的印證。幾座大山阻隔了太多想回梅州去梅州發展的人的意志。曾經看過一份資料道廣東省唯一一個戶籍人口多於常住人口的城市就是梅州,可見梅州吸引力之差。梅州已經很努力,但很無奈。經濟發展不看好。
潮州:對潮州GOV來說,或許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對他們來說是值得驕傲和和別人區別的地方。但潮州的旅遊缺乏了經濟的味道,盡管他們知道搞旅遊也是為了經濟,為了收入,但旅遊經濟是否能正真做好,官員門似乎乎烈了。沒有過強的城市工業實力的支撐,旅遊業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旅遊景點不上檔次規模,希望潮州GOV能適當調整城市發展重點,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現在比較有潛力的二線鎮域經濟建設上,最好的做法就是對環市區和環城區周邊的比較有潛力的鎮:比如古巷,風塘,龍湖,東鳳,金石,三饒,黃岡進行扶持,通過對培養起來的企業的稅收收入,遠比類似於用60元價格的湘子橋門票取得的收入來的更符合民心與實際。PS:珠海圓明新園神秘島學生內部門票45元即可以取得,中山很多不錯的公園都是免費的,潮州的湘子橋門票60元是什麼東西
五:總結
未來5年最看好的城市:惠州
留待觀察且極有可能成為新發展極型城市:汕頭,湛江
平穩且發展後勁充足但缺乏突破性的城市:珠海,江門
極速突破性行城市:清遠,揭陽
平庸型城市:潮州
極無發展潛力型城市:梅州
附2007廣東各市GDP數據:
排名 人均排名城市 GDP(億元) 增長速度(%) 人均gdp元
1 2 廣州 7050.78 14.50 72274
2 1 深圳 6765.41 14.70 79614
3 3 佛山 3588.50 19.20 61255
4 6 東莞 3151.00 18.10 46690
5 5 中山 1215.00 14.70 48729
6 8 江門 1095.33 15.03 26650
7 7 惠州 1085.00 16.00 28857
8 9 茂名 1060.00 13.10 17882
9 4 珠海 886.84 16.50 61166
10 16 湛江 885.60 13.00 13221
11 10 汕頭 850.00 13.00 17096
12 11 肇慶 622.50 16818
13 13 清遠 597.00 32.30 16512
14 20 揭陽 588.80 18.00 10450
15 14 韶關 480.00 14.8.00 16386
16 21 梅州 400.00 10.30 9707
17 12 陽江 393.30 13.80 16717
18 15 潮州 388.00 14.20 15314
19 18 河源 333.50 20.00 11974
20 17 雲浮 290.90 13.7 0 12420
21 19 汕尾 295.38 17.10 10521
B. 廣東21個省轄市分別是幾線城市
1、一線城市(全國個):2個;廣東省一線城市有兩個,分別是深圳、廣州;全國有4個一線城市,廣東占據了一半,這個就足以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實力,2018年廣東省GDP是9.73萬億,佔全國的比重為10%。廣東省雖然經濟體量巨大,足可敵國,相當於澳大利亞和西班牙一國的經濟體量,全球排名都可以排名到13位,但是佔中國整個經濟的比重也不過10%,而1978年香港的GDP為183億美元,而整個大陸的GDP也才1495億元,香港一個城市就相當於祖國經濟體量的12%。現在香港的經濟體量和廣東的深圳相當。
廣東省內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相比浙江和江蘇要明顯很多,既有廣州和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但是五線城市、四線城市的數量也同樣不少。相信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會促進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
C. 潮州楓溪區人均GDP高過全廣東的人均GDP10000元嗎
是 的。楓溪區的人均GDP5萬多。潮州市楓溪區前日舉行升格縣級區15年系列紀念活動。記者獲悉,15年來,楓溪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加快和國內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堅持「陶瓷第一」的發展方針,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創造性開展各項工作,從一個陶瓷小鎮變身為一個產業大區,人均GDP超5萬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萬元。
據介紹,15年間,楓溪始終堅持把陶瓷產業的發展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為陶瓷產業的發展培育載體、注入動力、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務,使陶瓷產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與此同時,現代商貿、電子信息、房地產、社區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展,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區預計實現生產總值69.15億元,比1995年增長9.88倍,年均遞增17.3%;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達到21419萬元,比1996年增長16.13倍,年均遞增22.5%;外貿出口5.65億美元,比1995年增長12.1倍,年均遞增18.71%。目前,面積僅佔全市的7.9‰的楓溪,卻創造出全市1/10的生產總值、全市1/6的外貿出口額、全市1/10的稅收收入。楓溪的人均GDP已達5.5萬元,比全市的平均水平高出3萬元。
目前,全區陶瓷企業已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每年也都有幾千個客戶直接到楓溪廠家實地洽談考察;傳統的歐美市場得到了鞏固,北非、拉美等新興市場不斷拓展,年出口產值5億多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藝瓷、日用瓷、衛生潔具的生產和出口基地。全區陶瓷企業共擁有中國名牌產品9項、中國馳名商標3項、國家免檢免驗產品的企業13家,省級以上名牌名標達近70項,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在全國各大瓷區中獨占鰲頭。
D. 潮州、汕頭、揭陽、人均gdp各多少
根據最新發布的廣東各市GDP和各市人均GDP排名中數據列出:三市的人均GDP為
潮州:28901元
汕頭:28742元
揭陽:26954元
以總產值來看汕頭和揭陽領先潮州,但由於人口比例汕頭和揭陽相對大,所以人均GDP也比潮州低,三市排名均落後全國水平,位於廣東中等水平。
E. 潮州工業很多為什麼GDP那麼少
266萬人口。。很少人啊。還有潮汕地區商貿發達,和溫州台州一樣GDP 略低下。工業也民營為主, 和 大國企怎麼比工業增加值
F. 潮州、汕頭、揭陽、人均GDP各多少
我說2008年的數據,2009還沒出來。潮州人均GDP17317元(2533美元),增長11.2%。汕頭人均GDP為19535元(2811美元)。揭陽人回均GDP12679元(摺合美答元為1825元),增長14.9%
G. 潮州市全市各鄉鎮民生經濟排名。誰有大概或比較准確的數據
想知道GDP嗎?生活水平楓溪第一,人均GDP高廣東省1萬多, 潮州這幾年重要發展應該是饒平的潮州港(原三百門港口)
廈深動車組 饒平站 沙溪站,
未來想突破還有待努力,除支柱產業外 其他產業再接再厲!
綠榕南路 金山大橋 韓江水閘 金山中學 高級中學 南國明珠 市廣場 卜峰蓮花 牌坊街 廣濟橋修建 這些都說明潮州這些年在進步 生活水平再提高。
楓溪城區 庵埠城區 都有明顯的發展
至於潮汕幾個市的人均生活水平很接近,但跟珠三角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但跟梅州河源這些比我們好些,澄海區,潮陽區,東山區,揭東縣,庵埠鎮 彩塘鎮 楓溪區(楓溪鎮)這些地區民營企業比較多,生活水平比較高,庵埠鎮 彩塘鎮 楓溪鎮 是潮汕幾市唯獨上全國千強鎮排行榜,還有像普寧這些我就不一一列出來,還是很有實力的,
幾個市綜合經濟實力來講不算高,GDP只有閩南(漳州,泉州,廈門)幾個市的四分之一,
但這兩年潮州跟揭陽發展迅速,汕頭也不錯,再過些年,潮汕幾市的生活水平慢慢會跟珠三角縮短距離!也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下來的海西經濟區 潮汕機場 廣東經濟建設向粵西粵東蔓延 潮汕地區會好起來 大家一起祝福把!
2010年潮州GDP599億 潮州加油 祝福!
潮汕地區還有很多民生問題,還需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去決絕,我們期待吧!
H. 汕頭、梅州、揭陽、潮州的GDP加起來怎麼都沒有福建泉州的三分之一啊!
其實很簡單的啦!想想看,粵東的那些地方本地產業並不多,那些地方的有錢人都是出去外面做生意的,GDP都流到其他地方去了。而泉州呢,當然出去外面做生意的人也多,但是本地產業也很多,晉江那些什麼匹克安踏的,石獅那些做衣服的,南安做板材和水暖的,這些GDP直接算在泉州的,所以必須多了。不過總的來說吧,粵東那些地方確實也沒有泉州的富裕,這是實際。上面那些解釋了為什麼加起來不到1/3的原因。另外,向你普及一下,閩南包括泉州廈門漳州。最後,我是泉州人!!!
I. 廣東二線城市有哪些
廣東二線城市一共有四個,分別是佛山、珠海、惠州、中山。
佛 山
地處珠三角腹地,毗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是「廣佛都市圈」、「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珠 海
廣東省地級市,是改革開放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珠海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2016年,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珠海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七。
惠 州
廣東省省轄市,珠三角九個地級市之一。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淡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
中 山
中國4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
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二線城市(Second-tier City)多為省會城市、東部地區的經濟強市或經濟發達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二線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商業活躍度相對較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正在或者即將成為未來幾年大公司布局的重點。
J. 潮州、汕頭、揭陽、人均GDP各多少
按照2010年統計數據的話
潮州 20947
汕頭 22426
揭陽 17177